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课文译文合集
《论语》十则
孔子说:学了知识,再按时去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事情吗?有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因此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或者启发,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
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去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感到精神疲惫而无所收获。
孔子说:我见到好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好的人我就在内心中检查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子贡(向孔子)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答道:他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已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他的谥号称为文。
孔子说: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学生要热情,这些哪一样我能有呢?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于他们不好的地方,就应该注意改正。
《卖油翁》
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自己也以这一点自夸。他曾在自己家的花园里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睛看着,很久不离开。看见他射出的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翁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小看我的射技!卖油翁说: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中穿过去而钱不湿。卖油翁接着说:我也没有什么,只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
《南辕北辙》
今天我来上朝的时候(季梁对魏王说的话),在大道上看见一个人,让他的马车正对着北面,告诉我说:我想去楚国。我说:您去楚国,为何要朝北边走?(他)说:我的马是良马。我说:马虽然是良马,但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我的(准备)的路费很多。我说:路费虽然多,但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 (他)说:我的车夫很善于驾御。这些条件越好,那么(他)将离楚国越远啊。
《塞翁失马》
靠近边塞的地方,有个善于术数的人。(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跑到胡人那边去了,大家都安慰他。那家的父亲说:这又怎么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那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来祝贺他。那家的父亲说:这又怎么知道不可能是祸患呢?家里多了一匹好马,那家的儿子喜欢骑它,(一次从马上)摔下折断了大腿骨。大家都来安慰他,那家的父亲说:这又怎么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壮年男人都拿起弓箭参战,(住在)边塞附近的人(壮年男人),百分之九十都死了,那家的儿子就是因为腿瘸的原因(没有参战),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所以说福与祸,祸与福,转化是不可能到头的,(其中)奥妙(也是)不可能随便推测的。
《阿豺折箭》
(吐谷浑国有一个国王,名叫阿豺。)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一天,他对儿子们说:你们每人给我拿枝箭来,把所有的箭都折断了,丢在地上。一会儿,他又对同母的兄弟慕利延说:你也拿一枝箭试试,看看能不能折断。 慕利延拿起一枝箭,轻轻一折,就折断了。阿豺又说:你再拿十九枝箭,(捆成一束)把它们折断。 慕利延(用尽了力气折箭),却不能将它们折断。(于是,)阿豺(对大家)说:你们明白吗?一枝箭容易被折断,许多箭合在一起,就很难折断了。你们今后只要能同心合力,国家就一定能稳固。说完这番话后,阿豺就死了。
《渡者之言》
顺治七年冬天,我从小港出发,打算到蛟川县城去,让书童用夹书的木版捆着书跟着我。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云雾环绕着山林。看看离城还有两里路,便向船夫问道:还能赶得上南门开吗?船夫仔细看了看书童,回答道:慢慢走还赶得上,快走就关了。我以为他是拿我开玩笑,心里很生气,就快走赶路。走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书童摔了一跤,捆书的绳子断开,书也散了,他哭哭啼啼没有马上起来。等到我们收拾好书,把书捆好继续前进,城门已经关上了。我心里顿时豁然开朗,想起船夫说的话非常合乎事理。天下因为急躁而导致失败,直到天黑也无处归宿的人,就和这一样啊! 就和这一样啊!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进见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拿来炫耀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肌肉里,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他(对桓侯)说:您的病已到了肠胃,再不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侯还是不理睬。扁鹊(只好)走了,桓侯又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在进见时)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跑),扁鹊说:皮肤纹理间的病,用热水焐、用药热敷,可以治好;肌肉里的病,可以用针灸治好;肠胃的病,可以用火剂治好;骨髓里的病,那是司命神的事情了,(医生)是没有办法的。桓侯的病现在已到了骨髓,所以我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侯浑身剧痛,派人去寻找扁鹊,(扁鹊)已逃到秦国去了。桓侯就死了。
《黄生借书说》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
书如果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去读。您没有听说过那些收藏书籍的人(并不读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天子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天子中读书的人又有几个?搬运时使牛累得出汗,拖回来就堆满屋子的,是宝贵人家的'书,但是宝贵人家中爱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图书,子辈孙辈丢弃图书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不只书籍是这样,天下的事物都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勉强向别人借来,他一定会担心别人催着要回,就忐忑不安地摩挲抚弄那东西久久不停,(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看到它了。如果已经被我占有,必定会把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暂且等待日后再看。如此而已。
我小时候爱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后在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时的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我一定会认真深思并牢牢记住。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堆满一屋。(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致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多么专心,而自己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
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别人,同别人共用的情形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别人)的情形好像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是我实在不幸而遇到姓张的呢,还是姓黄的年轻人实在是幸运而遇到了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
写了这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