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泼水呀》阅读答案

阿林

  来泼水呀

  ①四月的西双版纳,滔滔的澜沧江。我慕名来了!兴致勃勃地换上傣族服装,手持银钵、水盆,泼水去!

  ②清晨,一轮朝阳照耀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从青藏高原千年奔流、滚滚而下的水,清澈透明,金光闪闪,傣族民众视为圣水。取水仪式开始了!在身披黄色袈裟僧侣列队护持、祷告之下,七位十四五岁的姑娘,一担一担挑着瓦罐,把清清的江水从江中挑到岸边倒入金缸,庄重地、肃穆地、虔诚地做着取水的每一个动作,生怕玷污了什么。姑娘知道,她们担负着全族乡亲期盼的“七孝女”的神圣使命呢!

  ③传说,七位姑娘从天王嘴里得知,分管季节、农时的父亲,无视天规,为所欲为,乱行风雨,错放冷热,弄得雨旱失调,禾苗枯死,人畜遭灾,于是大义灭亲,割下父亲头颅抱在怀中,不时轮换,互用清水泼洒,冲洗污秽,洗去遗臭。后人纪念为民除害的“七孝女”,便流行泼水节,意用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所以,七位“孝女”姑娘今天早早起来,沐净身子,头束孔雀开屏髻,身穿孔雀垂翼衣,来到江边恭取圣水。

  ④广场上,圣水来了,大法师来了,民众纷纷跪下或半蹲下去,双手合十,无任何嘈杂之音,唯听法师对圣水诵经祈祷。拜水毕,人们先用手指、松枝蘸水轻轻洒身。晚辈将水洒在长辈的手臂、肩背上,表示对长辈的尊敬与祝福;长辈也将水淋在晚辈的头上,表示来自长辈的赐福,然后瞬间相互泼洒。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童,尽情地泼,尽情地浇。泼水忙,泼水狂,朵朵水珠串串花!不论泼人的还是被人泼的,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都高兴异常。当几万人把水舀起,泼向天空弧形落下,再泼向天空弧形落下,似万条白练椭圆飘舞,万众齐喊“水!水!水水水!”似天穹地宫发出的欢呼。迎新年呀,来泼水呀!除旧垢呀,来泼水呀!恭吉祥呀,来泼水呀!结友谊呀,来泼水呀!有情分呀,来泼水呀!添力量呀,来泼水呀……

  ⑤暂别泼水广场,来到大街小巷,人们嬉戏追逐,逢人便泼。所有店门一律开着,但都不开张。客问:有啥?店答:有水。店问:要啥?客答:要水。客刚转身,店里就一盆水泼过来,客亦转身泼过去!人在街上行,冷不防水从楼上窗户凌空而降;正转弯时,水从拐弯抹角侧袭而至!现在泼水又有新用具,名叫“泼水枪”,枪肚子里装满了水,往身上一挂,俨然个个泼水兵,一支泼水军,打得准,打得远。老乡见老乡,背后就一枪,当面又一枪,全身水汪汪。

  ⑥月亮升起来了,篝火燃起来了,象脚鼓打起来了,孔雀舞跳起来了,“高升”放起来了,“花包”丢起来了……夜幕下,泼水节活动又掀高潮。在水与情、趣与美的`抒发之中,泼水人的泼劲似那江水湍流不息,一浪接一浪,一浪胜一浪!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10日)

  1.第②段画线句是纯粹的写景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2.从记叙的顺序看,第③段运用了哪种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文章描述了哪几种泼水场景?各有什么特点?

  4.一篇好文章,总会有一个好的结尾。请从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说说本文结尾好在哪里。(任选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

  1.交代了泼水节上“圣水”的来历。

  2.插叙,交代泼水节的由来,丰富文章的内涵。

  3.广场上:男女老幼齐上阵,高兴异常;

  大街小巷:人们嬉戏追逐,逢人便泼。

  4.内容上:总结夜幕下泼水活动的高潮,深化主题。

  语言上:运用排比与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泼水欢乐的气氛烘托人们的欣喜之情。

  结构上:第②段相照应,使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