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情结》
语言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庞大最广博的艺术,是世世代代无意识创造出来的无名氏的作品,像山岳一样伟大。
——Edward Sapir:《语言伦》
说得真好,语言像山岳一样伟大。不管哪一种,堆垒到20世纪,都成了山。华语无疑是最高大幽深的巨岳之一了,延绵的历史那么长,用着它的人数那么多。一度与它一起称雄于世的其他古代语言大多已经风化、干缩,唯有它,竟历久不衰.陪伴着这颗星球上最拥挤的人种,跌跌撞撞地存活到今天。就是这种声音,就是这种语汇,就是这种腔调,从原始巫觋(xí,古代指男性巫师)口中唱出来,从孔子庄子那里说下来,从李白杜甫苏东坡嘴里哼出来,响起在塞北沙场,响起在江湖草泽,几千年改朝换代未曾改掉它,“二十五史” 中的全部吆喝、呻吟、密谋、死誓、乞求都用着它.这么一座语言山,还不大吗?
但是,山一大又容易让人迷失在里边。苏东坡早就写好一首哲理诗放着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终身沉埋在华语圈域中的人很难辨识华语真面目,要真正看清它,须走到它的边沿,进出一下山门。
我揣想最早进出山门的比较语言学家是丝绸之路上的客商。那时唐朝强盛,华语走红,种种交往中主要是异邦人学华语。这就像两种溶液相遇,低浓度的'溶液只能乖乖地接受高浓度溶液的渗透。在这种情况下,华语对于别种语言,不大平等。
到得明清时期,华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往就再也不能气韵安详了。欧洲文明的崛起使曾经极为脆响的华语稍稍变得有点嗫嚅。另一种不太平等的态势出现了,而且越到近代越甚,在国内国外有些地方,华语简直有点“虎落平阳”的景况了。
一个苍老而疲惫的母亲常常更让儿女们眷恋,于是,就从华语在国际交往中逐渐不大景气的时候开始,在中国的文化漂流者心中,一种“恋母情结”产生了。
这些年在华语圈边沿上晃荡进出的人数之多,可能已达到历史之最。青年知识分子中很少有完全不理会外语的,这实在是中国走向世界、走向现代、走向未来的吉兆,一点也不应该抱怨。从趋向看,进出华语圈的人还会多起来。几乎所有大城市里的父母亲,都在关注着子女们的外语成绩。至于华语的好不好,反而已不是关心的重点,前不久听一位中年学者演讲,他讲到自己曾默默与一个外国同行作过对比,觉得除了英语,其他都可超过。“我英语不如他,但他华语不如我呀,扯平了!” 学者说到这里引得全场哄笑。大伙儿不能不笑,他们似乎已经不习惯把华语放在与英语平等的地位上。据说,产生笑的机制之一是把两个完全没有可比性的东西比到了一起,酿发出一种出人意料的不谐调感。难道华语在世界语言丛林中真已变成了这样的角色?笑容只能在脸上凝冻,心底卷来绵长的感叹。(文/余秋雨,有删减)
1、文中为什么说华语是一座高山,请用原文句子或自己的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华语情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每天都在学习自己的母语,你喜欢上语文课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说你在课外学习语文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绵延的历史那么长,使用的人数那么多。例:华语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使用人数众多等。(意对即可)
2、文中流露出作者热爱母语,为母语未来的发展命运担忧,面对华语的尴尬境况感到遗憾。(意对即可)
3、例1:喜欢语文课,因为语文课贴近生活,生动,活泼。语文又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才能立足于社会等;
例2:不喜欢语文。因为语文课下枯燥,乏味,老师教学不生动,不形象,教材所选内容陈旧,距离现在年代久远等。(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
4、例:春节晚会上,看到了一幅幅反映浓郁地方特色的对联,我把它记下来,反复揣摩品味。并查找有关资料,对“对联”这种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在生活中尝到了语文知识。又如:广告语、歌词、电视节目等。(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