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勉谕儿辈》阅读及答案

刘莉莉

  文言文《勉谕儿辈》阅读及答案 篇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

  [甲]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包拯》)

  [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勉谕儿辈》

  【注释】 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小题1】解释文中的划线的词语。(4分)

  ⑴恶吏苛刻__________ ⑵饮食如布衣时__________

  ⑶若思得之艰难__________ ⑷可办粗衣几件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⑵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小题3】[甲][乙]两文都有写主人公对后代的要求, [甲]文侧重对子孙在__________方面的要求是__________;而[乙]文侧重对儿辈在__________方面要求是__________。(4分)

  【小题4】[乙] 文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是一警句,若你要向别人推荐,能说出其中蕴藏的含义吗?(3分)

  答案

  【小题1】⑴ 憎恶,讨厌 ⑵指平民 ⑶ 得到 ⑷置办

  【小题1】⑴ 不遵从我的意愿,不是我的儿子和孙子。 ⑵ 不饿不冷就足够了,何必要求吃好穿好呢?

  【小题1】[甲]从政 清廉 [乙]生活 节俭

  【小题1】示例:要懂得居安思危,珍惜拥有的日子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填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句的内涵的能力。根据警句的意思向别人推荐即可。

  文言文《勉谕儿辈》阅读及答案 篇2

  勉谕儿辈

  原文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9)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3)。酒肉一餐,可办粗饭(12)几日;纱绢(8)一匹,可办(5)粗衣几件。不馋(10)不寒足(16)矣,何必图(11)好吃好着(4)?常将有日思无日,莫(6)待(15)无时思有时,则(14)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阅读训练】

  1.解释

  (1)可办粗衣几件:(2)莫:

  2.翻译

  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3.读完此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1)用来做成(2)不要

  2.不饿不冷就够了,何必图个吃好穿好?

  3.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

  翻译

  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变得节俭却困难了。饮食穿衣,如果思考得到这些事情的艰难,就不会轻易地花费钱财了。每一顿饭吃肉喝酒,可以置办几天的粗茶淡饭;一匹绸缎,可以置办几件平常的衣服。不饿不冷就够了,何必图个吃好穿好?经常在拥有的时候想着没有的时候,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再想着拥有的时候,那么子子孙孙(就能)常常享受到温饱了。

  注释

  1.俭:节俭。

  2.奢:奢侈费用。

  3.费用:花费钱财。

  4.着:穿。

  5.办:用来做成。

  6.莫:不要。

  7.饥:饥饿。

  8.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9..若:如果。

  10.馋:这里指饥饿的意思。

  11.图:贪图

  12.粗饭:粗茶淡饭

  13.特:只、仅

  14.则:那么

  15.待:等待

  16足:足够

  评析

  评析一:在我们这个高消费的时代,重温一下先贤有关俭朴的教诲,很有现实意义。节俭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生活态度,也是对资源和环境的一种保护。

  评析二:节俭是长期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一旦丢弃,再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就难了。所以要培养,要坚持。

  文言文《勉谕儿辈》阅读及答案 篇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饥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等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1分)

  (1)由俭入奢易( ) (2)不敢轻易费用( )

  【小题2】作者从物质享受的角度得出的教训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小题3】文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等无时思有时”是一个警句,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答案

  【小题1】节俭 花费,浪费

  【小题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小题3】要居安思危,珍惜拥有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