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请见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祭祀用的牛羊、玉帛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一定做到诚实可信。
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细察,但一定依据实情来处理。
⑶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这是忠于职守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⑷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译:国家大事,就让那些吃肉的大官们去商量吧,你为何去参与呢?
⑸夫战,勇气也。
译:打仗是凭借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慨的。
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第一次击鼓的时候,将士们士气高涨,第二次击鼓的时候,他们的士气衰减了,到了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
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⑻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这种小信用不能受到神的信任,神灵是不会降福的'。
⑼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译: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的车辙轮迹,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阵容。
2.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中,表现了曹刿怎样的战略思想?你认为所选文段中哪些内容具有现实意义。试简单分析。
答:表现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忠之属也。”具有现实意义。意思是做好本职工作,为民多办实事、好事。只有“忠之属”才能取信于民,赢得人民的信任与支持。
3.我们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时发现,除了要保留专用名词和基本词汇外,还有一些规律可循:
⑴增补——即补上省略部分。如“再而衰,三而竭”中,省略了鼓字,翻译时应补上。
⑵古今词义变化——从文中找出一个古今意义发生变化的词,写出原句,并在句中用横线把这个词标示出来。
答:①肉食者鄙。②牺牲玉帛。
⑶调整语序——即把特殊句式的语言顺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如“何以战”就应调整为以何战。
4.在战斗中,鲁军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为何要选在这个时候?(第二问请用原文回答)
答:彼竭我盈。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5.“齐师败绩”,“公将驰之”而曹刿为何还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可用原文回答)
答: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曹刿在战前体现的政治主张与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体现的仁政观是相通的。文中哪句话与孟子的仁政观相通?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是怎样说的?
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⑴又何间焉 ( 参与 ) ⑵衣食所安 (养生的东西) ⑶小信未孚( 使人信服)
⑷弗敢专也 (独自占有) ⑸公问其故 (原因,缘故) ⑹弗敢加也(虚夸,谎报)
8.下列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B)
A.何以战/必以分人 B.其乡人曰/公问其故 C.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
9.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请解释其句中意思。
⑴齐师伐我(军队) ⑵牺牲玉帛(猪、牛、羊等祭品) ⑶小大之狱(案件)
10.按提示,填入文中句子。
⑴体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一个词语是:“请见。”
⑵曹刿晋见鲁庄公的主要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1.为什么曹刿强调“忠之属”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答:曹刿认为大小案件按照实情处理是关系百姓的大事,是君王在忠于职守,百姓就会信任你,支持你。因此得民心是作战的基本条件。
12.根据上文内容,简单评价曹刿的形象。
答:国难当头,曹刿能挺身而出,主动请缨,表现出为国分忧的爱国精神。“位卑不敢忘忧国。”他富有深谋远虑,深知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13. 通过对选文的理解仿照例句把以下两个句子补充完整。
例:曹刿选择进攻的时机是:齐人三鼓之时。
⑴曹刿选择反攻的时机是:彼竭我盈之时。
⑵曹刿选择追击的时机是:辙乱旗靡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