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喜雨亭记》阅读答案
《喜雨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时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儒家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文章句法灵活,笔调活泼,在风趣的对话中轻松含蓄地发表见解。
开篇点题,为全文之纲。第二段叙修亭经过,点明修亭之人、时间、地点及周围环境。第二段写久旱民忧,大雨民喜,把修亭与喜雨联系起来,以忧衬喜。第三段离议论于对话之中,进一步说出亭与喜雨之关系。最后一段以歌作结。
阅读苏轼的《喜雨亭记》,完成7—10题。
亭以雨名,志①喜也。予至扶风②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日:“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④,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注释】①志:记。 ②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省凤翔县,苏轼此时任凤翔县判官。 ③忭:喜乐,欢欣。④荐饥:连年饥荒。荐,重。
7.(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予至扶风之明年( ) ②是岁之春 ( )
③以属客而告之 ( ) ④五日不雨则无麦( )
(2)下列句中的“以”与“亭以雨名”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固以怪之矣 B.以啮人,无御之者 C.不以物喜 D.祭以尉首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2分)
今 天 不 遗 斯 民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0.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7.(1)第二年。这。同“嘱”,嘱托,劝酒。(2)C
8.今\天不遗斯民
9.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
像老鹰飞到天上追名逐利的人,看到这样的山峰,就会平息那颗追名逐利的心。
10.关心民众疾苦或与民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