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吴起列传》阅读原文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与士卒分劳苦。文侯以吴起善用兵,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因谓武侯曰:夫吴起贤人也,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吴起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节选自《史记·吴起列传》有删节)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鲁欲将吴起 将:将领,名词活用为动词,任命为
B.以明不与齐也 与:亲近,攀附将
C.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尚:崇尚,崇敬
D.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 捐:捐弃,除去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吴起善于打仗和残暴无义的一组是( )(3分)
A.将而攻齐,大破之/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
B.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
C.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
D.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起之为人,猜忍人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消除鲁君的疑虑,吴起忍痛割爱,杀掉了齐国的妻子,这为一度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B.吴起能被魏文侯信任,既是因为李克客观地评价、没有借机陷害他,也由于他确实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C.吴起在楚国担任相职,申明法度,赏罚分明,裁减闲职,废除部分贵族爵位,触犯了王室大臣的利益,最终招致杀身大祸。
D.太史公借俗语能做的人未必能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对吴起的为人做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吴起贤人也,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试延以公主,以此卜之。
(2)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参考答案:
二、(一)古代诗文阅读(19分)
4.C。 尚,臣子娶公主为妻。
5.A。 B项上一句表现他对笼络人心的.见解,不是打仗方面的。C项下句属于治国方面刻暴少恩,谈不上残暴无义。D项根据句子在语段的位置来看,下句是结论是对他的点评,不是具体表现。
6.A。 文中没有忍痛割爱的信息,属于无中生有。
7.翻译
(1)吴起是个贤能的人,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请用下嫁公主这个方法试探他,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想法。
(共4分。延,邀请,这里译作下嫁公主,1分;卜,推断,测试,1分;通顺2分)
(2)吴起劝说魏武侯与其凭借地理形势的险要,不如给百姓施以恩德,然而一到楚国执政却因为刻薄、暴戾、少恩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可叹啊!
(共6分。说,劝说,1分;形势,地理形势,1分;刻暴少恩,刻薄暴戾少恩,1分;通顺,2分)
古文翻译: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鲁国就有的人诋毁吴起说:吴起为人,是猜疑残忍的。他年轻的时候,同乡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鲁君怀疑他,吴起就杀掉妻子来谋求将军的职位。鲁国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这时,吴起听说魏国文侯贤明,想去事奉他。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成名而爱好女色,然而要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和士兵们同甘共苦。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奉事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哟,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政权的稳固,在于施德于民,而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如果您不施恩德,即便同乘一条船的人也会变成您的仇敌啊!武侯回答说:讲的好。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君的女儿,却畏忌吴起,找机会先对武侯说:吴起是个贤能的人,我私下担心吴起没有长期留在魏国的打算。请用下嫁公主的办法试探他,用这个办法能推断他的想法。吴起果然婉言谢绝了魏武侯。武侯怀疑吴起,也就不再信任他。吴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魏国,随即就到楚国去了。
楚悼王一向就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他使法明确,依法办事,令出必行,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冗员,停止疏远王族的按例供给,来抚养战土。致力于加强军事力量,揭穿往来奔走的游说之客。因此楚国(被吴起停止供给的疏远)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悼王一死,王室大臣发动骚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楚王停尸的地方,附伏在悼王的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
太史公说:社会上称道军旅战法的人,无不称道《孙子》十三篇和吴起的《兵法》,这两部书,社会上流传很广,所以我不加论述,只评论他们生平行事所涉及到的情况。俗话说:能做的未必能说,能说的未必能做。吴起向魏武侯讲凭借地理形势的险要,不如给人民施以恩德的道理,然而一到楚国执政却因为刻薄、暴戾、少恩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可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