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周邦彦
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涯。劝君莫上最高梯。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忍听林表杜鹃啼。
17.(1)词中能反映时序变化的两句是 (2分)
(2)赏析“楼上晴天碧四垂”一句中“垂”字的妙处。(3分)
(3)请结合“芳草”和“杜鹃”两个意象赏析本词所表达的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7.(1)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2分)
(2)“垂”,准确地描绘出词人从楼上看四周,只见晴朗高旷的碧天,与四周的旷野浑然一体,难以区分的情景。(2分)着一“垂”字,一个广阔的立体空间尽收眼底(构成人们自上而下的立体空间感),境界开阔。(1分)
(3)以无边无际的“芳草”,写家乡的遥远;(2分)以“杜鹃”的悲啼,写思乡的悲切(2分)。全词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欲归不能的羁旅思乡之情,词中渗透着漂泊的疲倦感。(1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写出下列词句的含义。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夕阳西下几时回?”这句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请问什么是情?什么是理?
4.“小园香径独徘徊”与词中哪一句相呼应?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一曲新词,一杯酒,想起去年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楼台亭阁。
(2)花凋落了,我很无奈,似曾相识的大雁飞回来了。
(意思对即可)
2.感叹年华将逝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3.情:叹惜“花落去”,借“燕归来”抒写美好的事物。理:人事兴哀,无往不复。(意思对即可)
4.无可奈何花落去
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时元丰五年也。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注]苏:苏醒(一说指苏轼自己)。镊:拔去。
12、下列关于本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内容上看,本词写于酒醒之后。
B、从词牌体式来看,本词属于小令。
C、从押韵看,押平声韵,中途换韵。
D、从时间顺序看,本词采用了倒叙。
13、下列对本词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不记”二字以幽默风趣的笔法表现了词人醉意朦胧的状态。
B、“雪晴”一句转入虚写,表现了词人由雪景引发的美好愿望。
C、“翠袖”一句运用比拟,写出了酒席上女子婀娜柔美的姿态。
D、这首词上片明快,下片深婉,相反相成,艺术表达富于变化。
14、联系整首词,赏析画线句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4分)
阅读答案:
12、(2分)C
13、(2分)C
14、(4分)画线句通过酒宴中呵手拔去白须的细节(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既衰老忧愁,又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与酒席上明艳美丽的年轻女子形象形成对比,表现了词人“但愿人饱我愁无”的忧民情怀和对人生老迈的感慨。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9.这首词,景中见情、情景交融,请问词中所描绘的景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分)
20.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有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一联,比较词和诗中漠漠一词的使用,试分析它们在意义内涵及表达效果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3分)
21.体会感知全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你在词中感受到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心情。请你说说这些印象在词中是如何传递出来的,结合具体词句作答。(5分)
参考答案:
19.轻灵;幽冷(类似词语均可,一点一分)
20.相同点:都给人以广漠无际,梦幻迷蒙的印象(2点)
不同点:词中漠漠的使用还包孕了一种无聊、寂寞的心情,一种漫不经心、清冷孤独;在诗中并没有这样的意思(1点)
(言之成理即可,一点一分)
21.)一个独守空闺,感受到春愁,孤单、寂寞、无聊、冷落的女子的形象
(对女子形象心情描述正确给2分,如果没有点出女子只给1分;第二问能够结合诗句进行分析3分,如果分析比较笼统,最多给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周邦彦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①。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②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注:
①云鸠:形容云色如黑色的鸠。江皋:江岸。
②凤团:一种名茶。
1、请分析本词第二句中“拖”字的妙处。(3分)
2、请找出下片中能表现词人情思的词语(至少两个),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5分)
参考答案
1.“拖”写黑云的移动(1分)。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了云带雨来移过江岸的情景。墨云似乎有意拖动着春雨,很有情味(1分)。
2.“闲”“静”“又”(答出两个即得2分)。“闲”字:看似悠闲,实则是词人短梦后心有愁思难以遣除,所以借饮茶来消解梦后的惘然。“静”字:燕子筑巢的忙与人的静形成对比,暗示词人无聊的心绪:大好春光而无事可为。“又”字: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一个“又”字,暗示无事可为,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答到意思即可)
摊破浣溪沙
李 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8.“春恨锁重楼”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请用原诗句作答)“恨”传达出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 。
9.“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两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8. 【参考答案】“恨”的真正原因是“青鸟不传云外信”。(如答其它,酌情给分) (2分)
青鸟为传说中的信使,丁香在诗词中多喻指相思之愁的郁结不散,可知“恨”传达出了抒情主人公因得不到恋人的音信而生发的难解的相思之愁。(3分)
9. 以景结情,寓情于景。(2分)词作以景语作结,更添愁情。春水绿波流向天际,暮色中尤见凄迷。(2分)它既是词人“回首”所见之景,同时也寄寓着人物心中流淌不尽的愁思,物化形象,愁入不尽之水,何其伤也。(2分)
浣溪沙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释】六幺:唐时琵琶曲名。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1)“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中“出”字用得极妙,前人评价说:“只一‘出’字,自是后人道不到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0.(1)、答:“出”字既符合秋千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状,(1分)又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使人们好象隐约听到了绿杨成荫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1分),这样就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1分)
(2)、答:词的下片既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欢乐场面,(1分)又直抒胸臆,以“人生何处似樽前”作结,抒吐内心万事不如意的郁闷,(1分)既表达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快乐(1分),又表达了词人人生短暂、失意伤怀的苦闷。(1分)
浣溪沙①
苏轼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②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①此词为苏轼在徐州谢雨道中作。谢雨,旱后喜雨而去谢神。②捋青捣麨: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制成干粮。
12.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层层”和“光”写出久旱之后喜降甘霖,农作物长势茂盛的景象。
B. 写未进村落就先闻到煮茧香气,旨在说明蚕茧气味独特,香远益清。
C. “络丝娘”本为虫名,鸣声如机杼,颇为动听,此处借以指缫丝女。
D. “抬醉眼”写村中老人为庆贺丰收而醉酒,表现了农人的质朴乐观。
E. 尾句写作者询问叶黄豆熟还要多久,流露他对农人生活的关切之情。
13. 这首词富有农村生活气息,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2. BD 13. ①选择典型的景、物、人、事来表现。如麻叶、豆叶、络丝娘、煮茧等都颇具农村风情。②采用视觉、嗅觉、听觉等相结合的描写手法,多角度立体呈现农村田园风光。③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了“隔篱娇语”“捋青捣麨”等生活细节,富有农村情味。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旨在说明蚕茧气味独特,香远益清”错误,从诗中来看,作者写煮茧香,旨在说明喜雨之后,蚕茧获得丰收,作者为之欣喜。D项,“为庆贺丰收而醉酒”错误,从诗中来看,“醉眼”指老农老眼昏花,并非喝醉;老农“捋青捣麨软饥肠”,可知当时还青黄不接,远未“丰收”。故选BD两项。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首词富有农村生活气息,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然后圈出有农村生活气息的内容,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词人是如何来表现这农村生活气息的。从选取素材的角度来看,词中选取的景、物、人以及事都有农村特色,如首句写地头的`作物,从具体经济作物又见出时值初夏,正是春蚕已老,茧子丰收的时节,于是村中有煮茧事,未到农舍,村头先嗅茧香,走进村来,隔着篱墙,就可以听到缲丝女郎娇媚悦耳的谈笑声了。从感觉角度来看,“麻叶层层苘叶光”是视觉所见,“谁家煮茧一村香”是嗅觉所闻,“隔篱娇语络丝娘”是耳中所听,可见词中把视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融合到一起来体现农村的生活气息。从描写方法的角度来看,上阕写“络丝娘”“隔篱娇语”,下阕写“拄杖老农”“捋青捣麨”,这些都是细节描写。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8.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面是在发问,实际上是在抒发一种深重的感慨。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将景与情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
C.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词人的心绪不宁,独字更道出了词人孤寂之深,伤感之重。
D.词人巧妙运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语言平实直白。
参考答案:
7.B、8.D、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①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 ①噀:xùn,喷。
6.“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
答案 “惊”:吃惊、惊讶。“怯”:胆怯、害怕。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初尝新橘时的感受,表达喜爱之情。
7.这首词是如何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塑造橘的形象的?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 正面:“新苞绿叶”“青黄”“香雾”“清泉”,写出了橘黄叶绿、橘香弥漫、橘汁酸凉。
侧面:(1)对比反衬。以“菊暗荷枯”反衬“橘黄叶绿、香雾溅人、橘汁酸凉”,突出强调橘的生机与味美。(2)正衬烘托。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3)侧面描写。“吴姬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尽得吴橘之味。
浣溪沙
姜 夔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②。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③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恶: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
1.词的首句雁怯重云不肯啼,在上阕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
2.清代评家陈廷焯说: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请结合这首词的下阕分析虚实结合的妙处。(6分)
答:
参考答案:
1.(5分)首句起兴,营造了压抑的气氛,写出了归雁无声穿过重云时的紧张情状,(2分)引出了对自己回家路途艰难的描写,(1分)作者以归雁自比,委婉地写出近乡情更怯的心理。(2分)
2.(6分)下阕先实写春水展绿欢迎词人归来的盎然春意,从而写出接近家乡的喜悦;(2分)接着用虚笔写想象中自家门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长,高与门齐,似有盼归的殷切,写自己归乡的心切;(2分)收尾句想象一年一度的除夕守岁之灯火催人还家团聚,更是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心情。(2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释】:①子规:布谷鸟。②唱黄鸡:黄鸡每晨能报晓,故用以喻指时光流逝,更催人老。
10、请描述一下词的上片所呈现的画面。(3分)
11、词的下片蕴含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参考答案:
10. 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芽,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这两幅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而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更突出了画面的静谧。(3分)
11.哲理: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不要悲叹,保持一种年轻乐观的心态,珍惜现在的时光,及时行动,就能有所作为。(2分)
这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小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
浣溪纱①
纳兰性德(清)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6.(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4分)
答: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2分)
答:
参考答案:
6.(1)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2分)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2分,意思对即可)
(2)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1分)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1分)
浣溪沙武林送李似表
张元幹
燕掠风樯款款飞。艳桃秾李闹长堤。骑鲸人去晓莺啼。
可意湖山留我住,断肠烟水送君归。三春不是别离时。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上片用燕子翻飞、桃李争美、晓莺轻啼等美好之景烘托离别之情,是以乐景衬哀情。
B. “艳桃秾李闹长堤”中“艳”“秾”“长”均是形容词,凸显意象特征,形象生动。
C. “闹”字运用比拟手法,将其比喻成喧闹的孩童,让桃李的艳丽如在眼前,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春景的美好。
D. “骑鲸”一词本指隐遁或者成仙,词人在此用“骑鲸人”代指词作中远去的朋友。
12.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下片内容。(6分)
阅读答案:
11. C“将其比喻成喧闹的孩童”不对。
12. 下片运用拟人(或移情)手法,(1分)写湖山在挽留“我”,而茫茫烟水在哀愁地送别“你”,只是春天并不是伤感的别离季节。(3分)虽然抒发的是离别之情,但并不见太多的悲伤,表达出词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淡淡的惆怅。(2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3分)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
答案:
10.(1)①:淡淡的忧愁。(1分)②: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1分)
(2)它的奇,表现在:①“飞花”和“梦”本不相似,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②,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