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储藏了我的梦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盛

《谁储藏了我的梦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谁储藏了我的梦想》阅读训练

  那天,我收到了大学通知书。

  正在窑厂里做工的父亲听到消息,把手中的工具一扔就往家跑。姿势沉重又笨拙。跑到家,他拿过通知书,神情虔诚而神圣,像是认真看着经他手烧制出的瓷器。我想,大红的喜报肯定恍惚了父亲的双眼,他不断用手使劲揉着终日在窑火前炙烤的眼睛,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咧嘴笑起来。母亲也笑了,她手忙脚乱地招呼着前来道喜的乡亲,应答之间,声音都有点儿发抖、像沉甸甸的谷穗有风掠过,一颤一颤的。

  喧闹过后,大家慢慢地散去。当母亲知道需要交七千多元的学杂费时,她站在院子里,看着一人高的三面土院墙和四间已掉了泥灰皮的土坯房,有点手足无措,眼睛一红,竟呜呜地低声哭起来。这样一个天文数字,去哪儿筹集呢?

  父亲没有泪,猛吸两口旱烟,还笑眯眯地说,你等着啊。他进了屋子,打开床头前那口黑漆漆的旧木柜,从里面抱出一个大大的储钱罐来。那是一头胖乎乎的白瓷猪,长鼻子大耳朵,细细的尾巴卷成一圈,造型憨态可掬,全身还上了薄薄的釉。

  父亲抱着钱罐走到院子中央,气定神闲。阳光照在瓷猪身上,映出炫目的色彩。当着我和母亲的面,父亲重重地摔破了储钱罐,瓷片四溅处,散落了一地的纸币,面额从一元到一百不等,五十元的最多,每一张都对折几次叠得方方正正。母亲惊呆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落日的余晖斑斑点点地撒在院子里,有风掠过,吹得墙头上的草摇摆起舞,归巢的鸟儿正在银杏树上欢快地鸣叫,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我们一家三口蹲在地上,满心喜悦地把每张纸币捡起来,仔细地展开、抚平。一张一张地数完,让人大吃一惊,竟然有九千多元。

  母亲有点不敢相信,问这些钱是我们的吗?父亲挺挺胸,自豪地说当然是。父亲把右手里厚厚的一叠钱冲左手手掌一摔,声音清脆响亮,他得意地憨笑:从娃儿读一年级起,我就盼着他能读初中、高中,然后考大学。我一直相信他肯定能考上,老天是不会欺负勤奋人的'。

  我没有想到,木讷的父亲,竟是那么的谨慎、细心和怀有梦想,竟然从我上小学起,就开始为十一年后的一个并不明朗的结果做着未雨绸缪的准备。而一直以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家里出了多大的事,他都从没有向我们提起过这个储钱罐,更没将承载了某种使命的这笔“巨款”挪作他用。

  我问他,要是我万一考不上,您的苦心岂不是白费了吗?

  父亲吸一口老旱烟说,让你考上大学,别跟着我烧一辈子瓷窑是我做梦都想的事,每存上一次,我就知道离梦想近了一小步。你要是一次考不上,那就再来一次,总有一次能考上。

  原来,因为穷没有读成大学、当了几年小学老师、后来又烧了二十多年窑的父亲,早就把他的耐性和心事,从我上学第一天起,存到了这个储钱罐里,悄无声息,不为人知,月复一月,从无间断。

  那个大白猪碎了,可我还清晰地记得它的模样。其实,它一直完整地留在我内心深处,向我诉说着父亲的执著和期盼,它让我知道,这个世上,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过去,没有什么梦想不可以实现,关键是要时刻向人生的储罐中存入勇气、信心、希望,当然,还有爱。

  1.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答:

  2.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都是景物描写,其角度和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

  3.文中写了哪两只储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

  4.本文比喻用得巧妙,请从下面两个比喻句中选出一个,说说它妙在何处。

  (1)跑到家,他拿过通知书,神情虔诚而神圣,像是认真看着经他手烧制出的瓷器。

  (2)母亲也笑了,她手忙脚乱地招呼着前来道喜的乡亲,应答之间,声音都有点儿发抖、像沉甸甸的谷穗有风掠过,一颤一颤的。

  答:

  5.文章的最后一段别有深意,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不少于50字)

  答案

  讲述了一个父亲十一年来不间断地向储钱罐里存钱,最终实现了让儿子考上大学的梦想的故事。

  2.(1)通过母亲的眼睛,表现了家境的贫寒。

  (2)作者直接写景,烘托了一家三口激动兴奋的心情。

  3.(1)一只是有形的储钱罐,一只是无形的人生储罐。

  (2)作者在这里托物言志,由储钱罐联想到人生的储罐。

  4.确切地暗示了让儿子上大学是父亲的梦想。生动地表现了母亲的激动和喜悦。

  5.只有时刻向人生的储罐中存入勇气、信心、希望和爱。梦想才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