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阅读答案三篇

黄飞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9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⑴故虽有名马() ⑵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⑶策之不以其道() ⑷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小题2:用课文原句填空 (4分)

  (1)突出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叙述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________ _;

  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在文中分别有所指代,请说说他们分别指代什么?(3分)

  千里马:_____

  伯 乐:____

  食马者:______

  小题5: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即使通“饲”,喂养 鞭打 通晓(4分)

  小题2:(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分)

  小题3:略(4分)

  小题4:千里马喻指人才; 伯乐喻指能发现赏识并任用人才的人;

  食马者喻指愚妄无知的统治者。(3分)

  小题5:围绕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回答即可。(4分)

  试题分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食”为通假字;“策”名词用作动词。

  小题2: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言文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注意“等”“其”等关键词的理解。

  小题4:

  试题分析: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这里围绕着作者的“人才观”来进行理解。

  小题5:

  试题分析: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__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一段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呜呼”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有时。(2)表现在外面。(3)犹,尚且。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蕴涵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4.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阅读答案3

  阅读文言文。(16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更弃之。元对曰:“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选自《北史.孝行传.张元》)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

  (3)遂许焉 ()

  (4)汪汪之声不已()

  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虽有千里之能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

  B.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C.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D.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②若见而不收养

  小题3:用“/”给下面文句断句,要求根据语意划出两处。(2分)

  村 陌 有 犬 为 人 所 弃 者 张 元 见 之 即 收 而 养 之。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句。(4分)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②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小题5:和谐社会,人类要了解动物,更要和动物友好相处。甲文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乙文则主要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主旨。(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每个1分)(1)同“饲”喂养(2)驱使(3)于是,就(4)停止

  小题2:C

  小题3:(2分)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张元见之/目/收而养之。

  小题4:(共4分,每条2分)

  ①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两个关键词“翼”要到译准确)

  ②叔父被蛇咬了,趴在地上走不了。(关键词:啮仆)

  小题5:(共4分,每空2分)托物寓意(或托物言志) 关爱动物,善有善报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食”为通假字,“策”为名词动用,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A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指“汪汪之声不已”;B①代词,指马,②代词,指狗的生死;D①通假宇,通“现”,②动词,看见,c均为转折连词,但是,故选C。

  小题3: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小题4: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第一句要注意设句的语气和两个“其”不同的用法,第二句要把“仆”理解准确,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5:

  试题分析:注意此题题目的表述有点小问题,所提示的内容前后错位。第二空要根据第一句来理解乙文的主旨,第二空可根据“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一句理解“以物寓意”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