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的棉鞋》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明刚

《冬夜的棉鞋》阅读练习及答案

  ①“快……公、社大、大、大会堂……有、有电影……”弟弟上气不接下气的声音由远而近。

  ②我闻声从灶膛后绕出来,双手大人似的在围裙上擦擦。妈妈每天晚上七点之后才从镇上下班,烧晚饭的事就落到我的肩上。弟弟正好站到我面前。因为跑得急,他显得很狼狈:棉帽子一只护耳竖着,另一只耷拉着:一只胳膊夹着书包,另一只手提着断了的带子;一只棉鞋系着鞋带,另一只棉鞋带拖在地上。

  ③我看看黑下来的天:“你能肯定啊?”

  ④“能的,”弟弟让书包掉在脚边,两只衣袖左右开弓擦了擦鼻涕,“是才拿到的片子,国胜他们说的。我又跑到公社去看了,已经有人去了。”

  ⑤看电影是大事!我不看可以,弟弟却不能不看,我不想让他第二天在大家说电影里的情节、学电影里的人物的时候一无所知。我把烧得半生不熟的山芋粥盛到脸盆里,端到屋外一勺一勺地扬起降温。弟弟每听到有人从门前走过,就要冲到路边,再一次次焦急地冲回来,那松了鞋带的棉鞋几乎是在地上拖:“不好不好,荣兴也走了。”看电影的乐趣,并不完全在电影本身,开映之前,大家可以在主席台爬上跳下地打闹,即使是坐着,也可以吃瓜子、蚕豆,还能趁人不注意把蚕豆当武器砸着玩。我能想象得出大会堂里开心的情景,坚持不住了,放下盆子一声令下:“走!”

  ⑥能容纳千把人的大会堂在放电影的时候能塞进三四千人。大家都恨不得削尖脑袋挤进去,人贴人,我们甚至用不着走,双脚腾空也能向前移动。大会堂里忽然一暗,电影开场了。我在一个个大人身后,什么也看不见。我看不到无所谓,只担心弟弟是不是能够看到。想到弟弟已经去了前面,心里又存在着一种侥幸。过了一会儿,前面有动静,我感觉是有人在使劲向后挤,万万没想到的是,拼命挤回来的居然是弟弟。

  ⑦“我……一只鞋……掉、掉了。”弟弟失魂落魄地说。

  ⑧我忙问:“哪只脚?”

  ⑨“这边。”弟弟用力动动左肩。

  ⑩我想都没想就说:“你把右脚提起来。”我蹲下身子,顺着弟弟的右脚摸到了鞋子。“你把鞋子提在手上。”我在底下说。弟弟不明白为什么,老老实实地服从了。我接着就向前爬,边爬边摸。地上尽是瓜子壳、香烟屁股,抓得满手都是。有些人不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事,顺着就踢了我一脚,还有的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踩住我的头,使我的嘴贴在肮脏的地上。我不管这些,只顾爬,只顾模。我从无数条腿之间爬过去,没摸到鞋,再爬过来,还是没有摸到。我在下面失去了方向,心里想着向哪里爬,实际上不知爬到了哪里。上方全是人,我无法站起来,也不想站起来。只要架木头的砖头一塌,我肯定会被大家坐死,但我一点不害怕,一心想着的只有鞋子。我几次半夜醒来,都能看到劳累一天的`妈妈在油灯下纳鞋底、缝鞋帮。 。

  ⑾简直无法相信、我终于在电影散场的时候摸到了那只鞋。

  ⑿我高兴极了。找到这只鞋,妈妈就可以少熬几个夜晚,多睡一点觉。而且我觉得,为了证明我这个哥哥是管用的,也应该找到这只鞋。我把这只鞋咬在嘴里,顺着散场的人堆向外移。弟弟已经被冲出门,在院子里死死地抱着一棵树。巧的是,他也把鞋咬在嘴里。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我让他穿鞋子,他一下子瘫在地上。他的双脚被冻麻木了——双脚竟然是光着的。

  ⒀“你的袜子呢?”我奇怪而紧张地问。

  ⒁弟弟得意地从棉裤袋里掏出袜子说:“在这里,我怕袜子也被踩掉了。”

  ⒂我猛地抱住了弟弟。这时候妈妈找我们来了。她如逆水行舟,艰难地避开退场的人流,向我们靠近。听了我们骄傲的叙说,她把我们紧紧地搂在怀里。

  ⒃这一年我不到八岁,弟弟刚六岁。

  (选自《京江晚报》2010年4月1日,有改动)

  1.文章第①段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文章第①段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渲染了弟弟的兴奋心情,开篇设置了悬念,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2.从第⑥段画线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答案:这句话形象地表达出人们看电影的迫切心情,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人们精神生活的匮乏。

  3.在第⑩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写出“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答案示例:妈妈做一双鞋不容易啊,少了一只,另一只就失去了意义,我一定要找到丢的那一只。

  4.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请找出最让你感动的一处,并说说其作用。

  答案:.细节示例:弟弟得意地从棉裤袋里掏出袜子说:“在这里,我怕袜子也被踩掉了。” 作用:弟弟为了避免袜子被踩掉,在寒冷的冬夜里光脚站着看电影,虽然脚被冻麻了,却感到很“得意“,一个六岁的孩子能做到如此乖巧懂事,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