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8—13题。(13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 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乙】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 间乐,不思蜀。” 郤(xì)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选自《三国志》)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宜泣而答曰 ▲ ④会王复问 ▲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
②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
B.
A.
1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诚如尊命 以伤先帝之明
D.
C.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如太行、王屋何 所以动心忍性
13.选文【乙】可以用哪一个成语概括,就选文中对刘禅言行的描绘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评价此人。(3分)
▲
参考答案:
10.拜访、拜见;身份低微,出生低下;应该、应当;恰逢、适逢
11.希望竭尽我低微的才能,排除奸邪凶恶之人。
即使让诸葛亮在,也不能辅佐他长久,何况姜维呢?
12.D
13.乐不思蜀 他为人没有远大抱负,无心政事,又贪玩,城府不深
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甲】《出师表》6-7段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乙】《后出师表》节选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先帝以驱驰( )
庶竭驽钝( )
量臣之才( )
适疲于西( )
2.选出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咨臣以当世之事/辍耕之垄上
B.不求闻达于诸侯/今贼适疲于东,又务于西
C.并日而食/环而攻之而不胜
D.先帝不以臣卑鄙/故托臣以讨贼也
3.把下面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过来。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甲乙两文段中的原句概括诸葛亮出师的原因和理由。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5.在当代中国,有人偏重于“逆向思维”,把历来受人尊重的孔子、诸葛亮、李白等人都“水煮”了,说诸葛亮是“中国最虚伪的男人”。这样对历史人物的歪曲,你一定有话要说。请你公正地对诸葛亮作点评价,并说说理由。
我认为诸葛亮是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奔走效劳;比喻才能平庸;衡量;恰好
2.A
3.(1)在乱世之间(只求)苟且保全性命,(从)不奢望在诸侯那里有名望而先达。
(2)坐着等待死亡,哪里比得上去讨伐敌人呢?
4.①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②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③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
5.我认为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有远大抱负、对主公忠心耿耿的人。因为他未出茅庐先定天下三分,一手掌控赤壁战场,把无立锥之地的刘备扶上九五之尊,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为国家倾尽心血。
阅读选文,完成9~13题。(17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选自《出师表》)
【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志虑忠纯:____ (2)悉以咨之_____(3)严闻亮卒:___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立闻亮卒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发病而死 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
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和原文回答)(3分)
(一)(17分)
参考答案
1(1)忠诚 (2)商议,询问 (3)听到,听说
2.B
3(1)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陛下(使用)。 (2)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
4.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
5.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文言文阅读。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5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臣本布衣( ) ②由是感激( )
③深入不毛( ) ④夙夜忧叹(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含义。
①躬耕于南阳( ) ②还于旧都( )
③以告先帝之灵( ) ④咨臣以当世之事( )
3.翻译句子。(4分)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
5.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1.①平民,百姓 ②感动,激动,感慨 ③草木 ④早晚
2.①在 ②到 ③来 ④拿
3.①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②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这篇文章,我涕泪交流,不知说了些什么。
4.①五月渡泸,平定南方;②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5.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来回答即可。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9---13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自《出师表》)
【乙】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①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由进②?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③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④下相国,相国酂侯⑤下诸侯王,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⑥。有而弗言,觉,免。年老癃⑦病,勿遣。
(选自《汉书》)
【注释】①伯:称霸。 ②由进:被进用。 ③安利:享受太平。 ④昌:人名,指周昌。 ⑤酂(zàn)侯:指萧何。 ⑥署行、义、年:登记被举荐者的品行、容貌和年龄。⑦癃(lóng):身体衰弱,病情沉重。
9.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②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③ 患在人主不交故也 ④ 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10.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②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 ?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3分)
12. 【乙】文中“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一句中“朕意”指的是什么 ?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3.甲乙两文在选用人才上的相同点是: (2分)
参考答案:
9、⑴罚 ⑵给予 ⑶担心(忧虑、担忧) ⑷断(每题各1分)
10、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件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痛心遗憾)的。
②如今(现在)谈起天下贤人的智慧和才能,难道只有古人才特有吗?
(每题各2分)
11、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建议。(3分)
12、“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2分)
13、广纳人才,唯贤是举。(意思对即可,2分)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巨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素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宣,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韩、允之任也。
1.利用工具书,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任选两小题)。
①躬耕于南阳(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由是感激( )
④遂许先帝以驱驰( )
2.用“/”给第①段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述两汉的历史教训?并在选交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四个4字短语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受命以来怀着怎样的心情并采取了怎样的行动来报答先帝的?(用原文回答)
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用白话文写出第②段划线句子的意思。
原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亲自,自身 ②地位低下,身份低微;低微鄙陋或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③感动,感激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正反论证 句子为“亲贤臣,远小人,……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5.心情:夙夜忧叹
行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6.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只要能表达出原句的大意,语句通顺即可。)
7.在当时对(用人等)内政建设方面有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只要结合文段,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出师表》,完成问题。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____________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陟罚臧否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裨补阙漏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两个标准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选拔/痛心遗憾
2.奖惩功过、好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3.品德才能突出/得到先帝肯定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8分 )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时人莫之许也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①将军宜枉驾顾之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C.①孤不度德量力②度已失期
D.①遂用猖蹶,至于今日②贤能为之用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谓为信然②必以长安君为质
B.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C.①凡三往,乃见②羲之之书晚乃善
D.①而智术浅短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小题4:上文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你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小题1:崔州平、徐庶与诸葛亮交好,认可其才能;徐庶的赞语;“将军宜枉驾顾之”的建议;刘备总共去了三次。
小题1:2分
小题1:2分
小题1:意思对1分,语句通顺1分,共2分。
小题1:每点1分,答对两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注】且:将要。苏代;人名。惠王:指赵惠王。他将要攻打燕国。拑:通“钳”,夹住。禽:通“擒”,捉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意思。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2)今日不雨( )
(3)王之蔽甚矣( )
(4)故愿王熟计之也( )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理解。这两篇短文的共同点是设喻讽谏国君,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先以_________设喻,再拿齐威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最后得出“___________”的结论。乙文中的苏代讽谏赵惠王时,也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这个比喻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即_______________。两文中的国君都接受了臣子的规劝,一个“_______”字就是明证。
4、邹忌讽谏齐威王,苏代讽谏赵惠王的目的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指出,指责;(2)下雨;(3)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4)仔细
2、(1)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2)两只动物不肯互相放弃,一个渔夫就将它们一起捉住了。
3、自己(被妻妾客人蒙蔽);王之蔽甚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善
4、邹忌是为了让齐威王接受群臣吏民的劝谏;苏代为了让燕惠王停止讨伐赵国。
(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丙)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后出师表》)
1、解释下列加粗的实词
①将军既帝室之胄 胄__________________
②猥自枉屈 猥__________________
③深入不毛 毛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加粗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不求闻达于诸侯
B、先帝不以臣卑鄙 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惟坐而待亡 长跪而谢之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政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的政治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出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千古风流人物——诸葛亮,搜集了很多资料,也充分了解诸葛亮就是智者的化身。下面就是学生搜集的有关材料。
①请选出下面资料中不是后人对诸葛亮赞美歌颂的一幅是()
A、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②同学们在阅读《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更是景仰,对他的一生用“火攻”战术更是敬佩,你能用简明的语言说出其”火攻“的战术吗?(至少说出两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句话,历来被失们所传颂。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枚不胜举,让后人感叹。请你再举出这样的两则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后代 ②降低身份 ③长草木
2、D
3、①老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欢迎您?
②现在曹贼正当在西线疲于应付,又在东面疲于应战,兵法上称:“趁着劳顿”。
4、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不可偏安于蜀都
5、①B
②火烧曹操于赤壁 火烧新野 火烧藤甲军 上方谷火烧司马懿。
③唐郭子仪受命平息安史之乱 林则徐受命虎门销烟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1:写出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臣本布衣( )②由是感激( )③深入不毛( )④夙夜忧叹( )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小题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小题4: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平民,百姓②感动振奋③草木④早晚
小题1:①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②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小题1:(1)五月渡泸,平定南方,(2)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小题1: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来回答即可。(概括诸葛亮精神1分,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中的任意一个角度来谈自己受到的启示得1分)
小题1:试题分析:(1)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织的衣服。(2)感激,古义,情绪有所感而情绪激动;今义,感谢。(3)名词活用为动词,长草木。(2)根据语境,意思为“早晚”。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时,注意“遂是于是的意思,许是答应的意思,以是用的意思,驱驰是奔走效劳的意思”,还要补充出主语“诸葛亮”;翻译(2)时,注意“临是面对的意思,涕是眼泪的意思“,还要注意”所字结构“。
小题1:试题分析:刘备死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深感自己肩上的重任,所以,五月份,就度过泸水,深入到不长草木的地方,最终平定南方,接着为了实现刘备同意全国的遗愿,又想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兴复汉室。
小题1:试题分析:诸葛亮原本是一个平民,但是刘备赏识他的才能,三顾草庐,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在败军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之际奉命出使;刘备驾崩之后,诸葛亮依然忠心耿耿辅佐刘禅,在出师北伐之前,临表涕零,给刘禅提出许多治国的良策。足见诸葛亮为人忠诚,有责任心,懂得报恩。给我们同学们也应该有许多启发,比如:知恩图报,有责任心,为人忠诚等。
【甲】臣本布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①币,以招贤者,故往见郭隗先生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涓人曰:‘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③今王诚欲致④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⑤,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官而师之士争凑⑥燕。
【注】①厚:丰厚,用做动词②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人员,多指宦官③三:指很多,虚数④致:招来⑤见事:被任用⑥凑:聚集,奔赴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由是感激()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遂许先帝以驱驰() (4)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 / 况贤于隗者乎
B.受任于败军之际 / 臣闻古之君人
C.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遂许先帝以驱驰 /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1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
士争凑燕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译文: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文:
答案:
13.结合两篇选文,概括刘备和燕昭王对待人才的共同之处(3分)
9.(1)此(或“这”,或“这件事”)(2)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3)答应
(4)买。评分:共2分,每空0.5分。
10.B评分:共1分。
11.士/争凑燕。评分:共1分。
12.(1)三次到我住的草庐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天下大事 (2)于是不到一年,有很多匹日行千里的马送到燕国。评分:共4分,每题2分。
13.思贤若渴,尊重人才,虚心求教。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含义。(4分)
(1)躬耕于南阳 ( )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4)斟酌损益 ( )
【小题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小题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2分)
答案:
【小题1】(1)在 (2)拜访 (3)奔走效劳 (4)“除去”或“减少”
【小题1】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
【小题1】(1)先帝三顾茅庐;(2)先帝临危委重任;(3)先帝临崩寄大事。
解析【小题1】注意文下注释,即文中的重点字词,一般不会失分。
【小题1】注意做到字字落实。
【小题1】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既考查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考查了在理解基础上的概括能力。但总体上难度不大。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1.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仅标一处)(1分)
今齐地方千里
2.下列加点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C.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质疑探究】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3分)
5.【迁移拓展】劝谏是一门艺术,魏徵以“载舟覆舟”劝谏唐太宗,实现了“贞观之治”;曹刿用“取信于民”劝谏鲁庄公,打赢了“长勺之战”。因为要迎接中考班主任取消了本班的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为了让班主任恢复你们的这些课程,你准备和他(她)这样说:(2分)
【答案】
1. (仅标一处)(1分)
今 齐 地/方 千 里
2.C(2分)
3. (4分)
(1)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2)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有所不同。(每小题2分)
4. (3分)
第一问: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1分)
第二问:邹忌:用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现身说法,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1分)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1分)
5. (2分)
略。评分要点:注意称谓、说话的语气、分寸,符合情景内容即可。
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
甲 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
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
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⑥自下:谦虚。
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⑧对:回答。
16.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19.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6.(1)选拔;(2)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共2分。对2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
17.(1)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军事方面的事情。(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
18.D(2分)
19.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