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乙】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选自《西京杂记》)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①走送之
②礼愈至
③邻居有烛而不逮
④遂成大学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小题3:甲、乙两个文段分别写了哪些事例(故事)?(4分)
甲文:(1) (2)
乙文:(1) (2)
小题4:
甲、乙两文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请说说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分)
(1) (2) (3)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跑 ②周到 ③到,及④大学问家 (每个1分)
小题2:①我站在他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3分)
②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3分)
小题3:甲文:①余凭诚信借书苦读。②余毕恭毕敬请教老师。(2分)乙文:①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②匡衡劳作不求报酬借书。(2分)
小题4:一个人要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应该:①刻苦勤奋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请教。(3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走大学皆是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援质请引,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本文文字,了解内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梳理情节,根据情节点概括。
小题4:
试题分析:两文的内容浅显易懂,根据两文的情节,抓住人物行为表现,从做学问的精神、方式方面概括。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欧阳公①四岁而孤②,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④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⑤而抄录。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⑥。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④[闾里]乡里。⑤[因]趁机。⑥[务]致力,从事。
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引喻失义 舍生而取义 B.临崩寄臣以大事 翼然临于泉上
C.箬篷覆之 醉翁之意不在酒 D.卒获有所闻 卒赖其力
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援疑质理 援:
(2)或因而抄录 或: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翻译:
(2)惟读书是务。 翻译:
10.【甲】【乙】两段选文的主人公幼时读书的经历十分相似:因家贫,“余”和“欧阳公”都曾①、②。乙文中的“欧阳公”虽然不曾百里求师,但 ③为他后来学有所成奠定了基础。“余”和“欧阳公”相近的结局说明了④道理。(用古诗文概括)(4分)
参考答案:
7.答案:D (共2分)
8.答案:(1)提出 (2)有时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9.答案:(1)拿着经书向乡里的前辈问难请教。 (2)只是致力于读书。
(共2分。共2小题,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0.答案示例:
①借书 ②抄书 ③母亲的启蒙教育
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共4分。共4空,每空1分;第4空围绕“学习须不怕艰苦,勤学不辍”即可;意思对即可得分)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 嗜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从致书以观 致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假____________________
(4)弗之怠 怠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先达德隆/望尊
B.益慕圣贤/之道
C.门人弟子/填其室
D.手指不可/屈伸
3.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侧面写出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
4.填空。
(1)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爱好,喜爱。(2)取得,买到。(3)借。(4)懈怠,放松。
2.C
3.B
4.(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
(2)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5.对比。进一步突出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从而告诫他们要精其业,成其德。
6.勤奋学习,不怕吃苦。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7-11题。(17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先生①是年②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③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④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⑤儿也。 (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
【注释】①先生:即戴震,清朝著名的思想家、语言文字学家。 ②是年:指戴震十岁这年,即1733年。 ③就傅:跟随老师 ④为:是 ⑤非常:不寻常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弗之怠 ⑵俟其欣悦 ⑶日数千言不肯休 ⑷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8、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中加点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师无以应 D、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9、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未尝稍/降辞色
C、日数千/言不肯休 D、此/非常儿也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⑵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11、简答题。(5分)
⑴乙文中的老师评价戴震此非常儿也,少年戴震有何非常之举?(2分)
⑵联系甲乙两段的内容,谈谈你对学习态度和从师方式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7、①不 ②等待 ③每天 ④距离
8、B
9、D
10、(4分)
⑴抄完后,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期限。
⑵既然这样那么朱文公凭什么知道是这样呢。
11、(5分)
⑴善于思考,敢于对传承几千年的文化提出质疑。(2分)
⑵(3分)略,依据表达酌情给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词。(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媵人持汤沃灌
③同舍生皆被绮绣
④卒获有所闻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本文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3分)
小题4:文章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求学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3分)
小题5: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①因此 ②热水 ③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④最后,终于
小题1:(2分)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我并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人。
小题1:(3分) (1)幼年读书的艰难;(2)成年从师的艰难;(3)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
小题1:(3分)围绕逆境成才、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正确的苦乐观等来回答即可。
小题1:(3分)不设标准。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小题1:可从两方面作答: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师生之间应该是亲密去间的朋友,应互相信任,互相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有利的。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指出下面的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_____________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心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加粗词的意思,并把正确意思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以是人多以书假__________余(A、虚假B、借C、假期)
(2)余之勤且艰若__________此(A、像B、你C、如果)
4、文中是如何写自己对老师的虔诚之态的?请用自己的话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比是本文突出的手法,请举例说明这种手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请列举一、二个古今中外勤学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通“肢”四肢;(2)通“披”,穿
2、(1)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
(2)等到了成年,更加仰慕圣贤之道。
3、(1)B;(2)A
4、虚心谦恭,认真讨教,尊敬老师。
5、文中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与自己的粗袍敝衣作对比或叙述自己艰苦的求学经历,与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对比作用:更能体现自己求学的艰难,以鲜明的对照来分辨事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和说服力量
6、孙康映雪,王冕苦读,王羲之临池练书法等。
7、“略”。
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①,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①文不识:人名。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
(1)无从致书以观致______________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______________
(3)色愈恭,礼愈至 至______________
(4)邻舍有烛而不逮 逮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文的作者是怎样解决读书的困难的?(每一点各四字)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两段文字看,主人公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相同原因有哪些?(说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得到(2)请教(3)周到(4)及,到
2.C和D
3.(1)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2)希望能够读遍主人的藏书。
4.[甲]抄书求师 [乙]凿壁偷光
5.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得到他人的帮助)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9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B.当余之从师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D.足肤皲裂而不知
佣者笑而应曰
(《陈涉世家》)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3分)
翻译:
(2)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3分)
翻译:
参考答案:
6.走—跑
卒—最终、终于
俟—等待
援—提出(1词1分,共4分)
7.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3分)
8.(共6分)
(1)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3分。“德隆望尊”1分,“辞色”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