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①并列而死②同现显现③同样 ④驱使(鞭打)
2、①吃一顿有时吃完一担粮食 ②它鸣叫,(食马者)不能明白它的意思。
3、(1)句意变化:原句: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了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吗?(1分)改句:是世上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食马者真的不识千里马呢?原句:明确 地 揭 示 问题的实质,
凸显了文章的主旨,揭示统治者的愚妄无知是造成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表达 了对人才被埋没的痛惜,对食马者的讽刺和鞭挞之情(1分);改句:与作品要表达的观点不符。
(2)句法变化:原句:先提出反问,再通过推测语气作出判断(1分),改句,表达选择关系,非此即彼(1分),原句:表达的是人才被埋没是食马者的无知造成的(1分),改句:没有明确地表达出这种讽刺意味(1分)。
4、形象塑造:文章塑造千里马日行千里之能, 一食或尽粟一石却不以千里称也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形象(1分),塑造食马者(或奴隶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面对千里马却高喊天下无马!的形象,千里马和食马者的塑造在于表现作品的主要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展示封建社会的人才怀才不遇,被埋没、受摧残的悲惨遭遇。受摧残的悲惨遭遇(1分),揭示了食马者是真的不知道千里马愚妄无知的形象,表现了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突显其愚妄浅薄(1分).
写作手法: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1分),把伯乐比作识人才的人(1分),将人才比作千里马(1分),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1分),文章无一字直接说到人才,却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人才有志难申的愤懑不平,嘲讽和鞭挞了统治者不能知人善任,巧妙地发挥了针砭时弊的作用。(1分)
阐明道理:文章开头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1分),接着写千里马因没有伯乐发现的悲惨命运,突出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1分),文章的第二三段着重写食马者无知浅薄的行为与伯乐形成对比(1分),进而揭示了食马者的无知愚妄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观点。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7~11题。(12分)
马 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敌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之马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②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③捐:白白费掉。
7.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粟一石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2)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手?
10.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写法。《马说》一文,作者以千里马寓 ,以食马者寓 。 (2分)
11.《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2分)
答案:
表达 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意思接近即可) (2分)
7.(1)pián (2)sù (2分)
8. (1) 鞭打(用鞭子打,驱使) (2) 同返(返回) (2分)
9. (1)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2)死马尚且花五百金购买,何况活马呢? (4分)
10.人才 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2分)
11. 《马说》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能以千里称。《千里之马》中的千里马因为君主渴求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而得以脱颖而出。 (意思接近即可) (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哪两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或用法相同?(4分)【 】【 】A.一食或尽栗一石;食不饱B.食之不能尽其材;吾欲辱之(《晏子使楚》)C.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D.策之不以其 ;可以调素琴(《陋室铭》E.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小题2】文章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千里马”被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些方面?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分)
【小题3】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的作用,韩愈用伯乐、千里马比喻什么?你对二者的关系有什么看法?(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B(每对一个得2分)
【小题1】(1)策之不以其道。(2)食之不能尽其材。(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分)着力写出了“食马者”平庸、浅薄和愚妄。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其真不知马也”。(1分)
【小题1】文段的“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人。(1分)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毛遂自荐,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知人善任,正确认识、选拔和使用人才。(1分)
解析【小题1】A项中“食”都是“吃”的意思。B项中“之”都是“代词”。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方面,根据“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分析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来体会用意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分析伯乐以及千里马的比喻义,然后针对两者关系来谈自己的看法即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骈( )死于槽枥之间
②且欲与常马等( )不可得
③执策而临( )之
④才美不外见( )
2.以下各组加粗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B.以君之力 策之不以其道
C.虽有千里之能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两马并驾
②等同,一样
③面对
④通“现”表现
2.D
3.①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喂养它。
②鞭策它,不按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4.这句话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有了能识别千里马的伯乐,千里马才能被发现。在封建社会人才主要靠圣明的君主;当今社会,人才的脱颖而出主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意思对即可)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1) 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_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1)才美不外见 ___通 ___含义:________
(2)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通 ____ 含义:_________ ____通_____含义:__________
(3)其真无马邪 _____通 ___含义: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纳第1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有时
(2)它,代千里马
(3)等同,一样
2.(1)见现显露(或表现)
(2)材才才能食 饲喂
(3)邪耶吗,表疑问
3.(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4.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作论证的反面论据。
5.其真不知马也。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高祖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无敢①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项羽慢而侮人,陛下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②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 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注:①无敢:不要。②筹策:古代计算用具,引申为计策。③子房:张良的字。
【小题1】
下面几句话,没有停顿,请你用“/”划分句子间的停顿。(2分)(只划两处)
夫 运 筹 策 帷 幄 之 中 决 胜 千 里 之 外 吾 不 如 子 房
【小题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A.虽有千里之能B.策之不以其道 C.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D.项羽慢而侮人
【小题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小题4】
【甲】文中提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分)
【乙】文中刘邦认为他自己取得天下的经验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答案
【小题1】夫 运 筹 策 帷 幄 之 中/ 决 胜 千 里 之 外/ 吾 不 如 子 房
【小题2】A、即使 B、驱使 C、……的原因 D、傲慢
【小题3】(1)想要跟普通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项羽忌妒贤能,有功的人伤害他,贤能的人疑忌他。
【小题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用人杰取天下。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
(1)才美不外见。见:_____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临:_____________
(3)愿子还而视之。子:___________
(4)去而顾之。顾:_______________
2.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文,观察“孔子应聘”这幅漫画,用自己的话说说漫画中“?”“!”包含的意思,并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见,通“现”,表现。(2)临,面对。(3)子,你。(4)顾,回头看。
2.(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
(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意对即可)
3.多出人才,人尽其才。(意思接近即可)
4.“略”。联系“伯乐”、“马”,“名人效应”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5.(示例孔子疑惑不解:自己是一个大圣人、大教育家,为什么会被招聘单位拒之门外呢?他又发出感叹:时代变化太快,自己跟不上形势了!揭露了一些人才招聘单位只看学历而不看实力的现实。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弃 ③ 之:指死马 ④期年:满一年 ⑤诚:真心 ⑥致士:纳贤士 ⑦见事:被侍奉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⑴策之不以其道 ( ) ⑵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⑶买其首五百金 ( ) ⑷鸣之不能通其意 ( )
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分)
23.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3分)
2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答案】21.⑴用鞭子打 ⑵买 ⑶它(的) ⑷助词,没有实在意义。(2分,每小题0.5分) 2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2分) 2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3分,正确一处1分,言之有理即可。) 24.⑴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呀。⑵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4分,除去呜呼,其余4个分句每句1分,对其、也、所、者、安、事、捐等词语理解或句式不落实的酌情扣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找出并解释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
(2)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
(3)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真无马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见通现,显露。
(2)食通饲,喂养。材通才,才能。
(3)邪通耶,吗。
2.(1)喂马的人却不懂得以千里马(的食量)而去喂它。
(2)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3)马叫了,也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是真的没有好马吗?(意对即可)
3.排比;引用设问将食马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马说(15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小题2】.下面划线“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策之不以其道”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徐喷以烟 B.以丛草为林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3分)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4】.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回答。(3分)
【小题5】、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分别是什么?(3分)
答案
【小题1】(4分) (1)只是 (2)两马并驾,一起 (3)“见”通“现” (4) 尚且
【小题1】(2分) A
【小题1】(3分)难道真的没有马吗?其实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啊!
【小题1】寄托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3分)
【小题1】(3分)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
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有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阅读下 面两段短文,完成1—3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金市骨
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④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⑤。马今至矣!”于是,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涓(juān)人:近侍之臣。②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③安事:哪里用得着;怎么能够。④捐:丢掉,白白扔掉。⑤市马:买千里马。⑥期(jī)年:十二个月叫“期年”,即一整年。
1、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是以谓之“文”也
C、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D、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3、阅读《马说》《千金市骨》,请你谈谈统治者应该具有怎样的人才观?分条陈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死马尚且用五百金来买下它,何况活马呢?
(3)苔藓的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
2、D
3、⑴要知人善任,对人才能够予以理解信任和支持;⑵要合理的优化配置人才,用好的制度发挥人才优势;⑶要有求贤若渴的态度,善待人才。
(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