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高二语文学习方法技巧1
1、钻透课本。
语文复习倘若漫无边际,走马观花,那将事倍功半,徒劳无益。复习前要领会考纲精神,明确考试范围,对复习的主流及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从各种类型的考试命题来看,包括诸多基础知识、课内阅读题、古诗文言知识,它们都来自于课本中,虽然重点考查了课外阅读,也是课内知识的迁移与延伸,也是在课内学习基础上进行的扩展,只有钻透课本,对课本中各类知识理解并会运用,临场时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读”“思”“问”相结合。
学语文“读”是根本,复习语文“读”还是根本。当然不是盲目的读,而是有选择不可少的环节。因为通过精练,不仅可以巩固旧知识,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解题经验。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3、注重作文复习。
作文写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语文成绩的高与低,而它又不是靠一日之功就能提高的。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物,接触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在复习中可进行梳理,把有价值的材料制成“半成品”,供你临场时依照题目的要求选用;还可选择各种文体中有代表性的文章来读一读,仔细分析它们的拟题、立意、选材、谋篇等优点,以便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提高临场作文的能力。
事半功倍高二语文学习方法技巧2
一、注重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高考语文学习虽然加大了复习与练习的比例,但大家不可忘记语文学习的规律就是“积累”两字。如果只沉浸在做题之中,不重视积累,反而得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所以,建议大家在紧张学习中仍然应该留出一部分时间来阅读一些文史哲类的书籍。这样既有助于放松自己的心情,又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把握语文复习的基本范围对于高考语文学习,有两种不同的错误认识。一种认为高考的语文复习没有范围,复习未必有用,指望“临场发挥”考出优秀成绩。另一种认为高考的语文只要做习题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就做。
这两种做法都是对高考复习基本范围的错误认识。我认为高考的范围之一就是同学们手中的教材,研究好教材中的每一篇现代文、每一篇古文都是对高考的有效复习。高考复习的基本范围就是你所做过的每一份试卷中,你曾经做错的习题,这是你的一份宝贵的“财富”,只有正确掌握好手中的每一点滴知识,确保正确率,才能从容面对将来的高考。
三、建立语文考试的积极心态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移动地球。”这是何等气魄的自信,正是这种令人惊叹的自信,燃气了他无比的智慧,使他做出了光照史册的巨大贡献。同样在高二的语文学习中,考试不可避免,问题是如何对待每一次的考试,我们应把它作为衡量这一阶段的学习水平的工具,而不应作为考核自己的评价标准。
我们要在不断的语文检测中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任何一方面的进步都应作为自己前进的巨大动力,给自己良好的信心,给自己积极的心态,不因一次的失利而失去了最后的动力。事实证明不自信会影响到你的正常发挥,尤其是你的写作发挥。所以,不管你现在的成绩如何,要知道最后在语文考场中胜利的往往是那些曾经自信——现在更加自信的考生!
四、培养语文写作的良好习惯在高考语文的整体复习中,写作是一个难点中的难点,很多同学对此不知所措,也觉得很难提高。我觉得新学期开始就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大家不但可以通过课堂的习作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平时小段练习来提高。这样的勤写,并坚持一段时间,你的写作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同时,在整体训练自己的写作时,也可以通过找到小块时间来训练自己的开头能力,结尾能力,过渡能力等。让我们把写作作为一种生活,作为一种审美,作为一种释然,这样的良好习惯必定能使你在高三的学习中突飞猛进。以上建议是我们在这么多年高考辅导过程中总结而来,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带着热情,带着信心,轻松走过高二的紧张复习阶段。
事半功倍高二语文学习方法技巧3
小说
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2.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3.人物塑造方面:
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_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
4.情节结构方面:
辨析五个w,即谁(who)、什么事(what)、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
懂得情节结构中的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等。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等,设置了悬念。《项链》出乎意料之外的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理清线索(明线、暗线)。多数短篇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短篇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为了表明群众的愚昧,设置了买药、吃药、谈药、药效这条明线;为了表现辛亥革命,又设置了革命者被杀、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成为闲人的谈资这条暗线。再以两条线的交织表现了群众的愚昧、革命者的悲哀。
5.环境描写方面: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祝福》《阿Q正传》开头的环境描写,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社会关系作了明确的交代。
6.主题内容方面:
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7.语言: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出题者有时会让我们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有时会让我们领悟语言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有时让我们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