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寨高三上册语文优秀教案

张东东

《汉家寨》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深入理解“坚守精神”。

2、学习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

3、学习散文诗一般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的个性化语言及写作特点。

2、把握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理解文章“坚守”这种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活动:

课前预习:

一、研读课文,完成《汉家寨》预习题。

1、学习第一部分

⑴本文的第一部分写作者从“天山大坂”到“汉家寨”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请你仔细阅读这个部分,并概括这个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的特点。

⑵找出这部分中能很好地表现自然景观特点的词语或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⑶找出这部分表现作者主观感受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学习第二部分

⑴本文第三部分写作者走进汉家寨的所见所思,请你说说这个部分写了那几个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作者看到他们之后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⑵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⑶请你结合上下文说说“绝地”“坚守”的含义?

⑷联系第一部分,说说第一部分所写的自然环境和这个部分有什么关系?

3、学习第三部分

⑴请你概括这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

⑵这篇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作者要“坚守”的是什么?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这种坚守有什么价值?它与“发展”的观念会不会产生矛盾冲突?

⑶学了本文之后,你的思想是否受到某种触动,请你联系现实具体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二、 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汉家寨”历史、地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汉家寨。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从《道士塔》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敦煌艺术瑰宝留给世人的历史反思以及她带给我们的深厚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心灵震撼。今天,让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另一种亘古而新奇的“艺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的完美结合。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家寨——一个几乎被人类文明遗忘的、有着最古老的人类精神的家园。

二、整体感知

1、课题、作者简介(出示投影)

张承志,青年作家、学者,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4年。1978年开始笔耕。现为自由的职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现为已出版著作30余种,代表作有:小说集《张承志集》、《清洁的精神》、诗集《神云的诗篇》、文集《张承志作品集》以及《心灵史》。流传较广的有中篇小说《黑骏马》、《春天》、《北方的河》和长篇小说《金牧场》。

2、疏通生字词。(投影)

褶(zhé)皱 曝(pù)晒 脚踝(huái)晕眩(yùn)(xuán) 俯瞰(kàn) 咀嚼(jǔ)(jué)白炽(chì)

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荟集:聚集。

峥嵘:高峻。

嶙峋:形容山石突兀、重叠。

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决绝:非常坚决。

3 、学生阅读全文,谈谈对本文的总体感受。

① 语言特点:骨健瘦硬,气概充盈,体态阔大。

② 环境描写:客观冷静,描写细腻,寓情于景。

三、了解汉家寨,美读《汉家寨》。

1、介绍“汉家寨”历史、地理(借助PPT演示文稿)。

2、有表情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意境。

3、教师小结:《汉家寨》用苍凉而又饱含情感的笔调勾勒出一幅汉家寨人在粗犷、荒凉、孤独无援的“绝地”中顽强“坚守”的画卷,展示了人类强大的生存毅力,那就是“坚守”。推而广之,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要发展,也需要这样的坚守精神。因此学习本文,能使我们对“思想”“精神”这些概念有了更为具体感性的认识,从内心深处生长人性的高贵。

四、赏析文本

1、阅读全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走近汉家寨,沿途所见、所闻、所感。突出其地理环境的恶劣。

第二部分:走进汉家寨的所见所思,体现一老一少无言的坚守。

第三部分、离开汉家寨后的反思,带来的心灵的振荡。

2、具体赏析

第一部分:走近汉家寨

所见:铁色戈壁 岩石 红石焦土 酷热干旱 不毛之地

所闻:单调的马蹄声

所感:“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作用: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苍凉、空寂、荒芜、广袤、慷慨悲凉的情绪。突出汉家寨生存环境的恶劣

总结:宁寂、恐怖、苍凉、茫然

第二部分:走进汉家寨

所见:

景物:几间破泥屋 (人烟稀少,贫穷)、巨大空茫的戈壁滩(险恶荒凉)

人物:老汉、小女孩痴痴盯着我 汉服

老汉 “微微摇了一下头”

女孩 不眨眼地盯着我 、穿一件破红花棉袄

所思:汉家寨是汉人坚守一千多年的地方在绝境中,人一定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

总结:残酷、荒凉、神秘、隔绝、坚忍

如何认识这两个人物在文章中的意义?

文章并非着意刻画两个人物形象而是通过这年龄悬殊的两个人来表现汉民族的一种默默坚守精神。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无言地继续前人的事业,以一种执着与环境抗衡,固守着先人的土地而决不放弃,并且代代相传。这种精神是作者着意讴歌的。

第三部分、离开汉家寨

“千年以来,人为着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总结:遗憾、不舍、回忆、坚守

《汉家寨》原文阅读

张承志,1948年生。作家。回族。原籍山东济南。长期从事有关北方边疆地区的研究,并进行文学创作。著有中篇小说《黑骏马》《北方的河》、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

1)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2)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声,或许还好受些。三百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3)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除开一种维吾尔语叫uga的毒草是碧绿色以外,岩石是酥碎的红石,土壤是淡红色的焦土。山坳折皱之间,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布满着正对太阳的一面山坡。马在这种血一样的碎石中谨慎地选择着落蹄之地,我在曝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4)然而,亲眼看着大地倾斜,亲眼看着从高山牧场向不毛之地的一步步一分分的憔悴衰老,心中感受是奇异的。这就是地理,我默想。前方蜃气溟蒙①处是海拔—154米的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那湖早在万年之前就被烤干了,我想。背后却是天山;冰峰泉水,松林牧场都远远地离我去了。一切只有大地的倾斜;左右一望,只见大地斜斜地延伸。嶙峋石头,焦渴土壤,连同我的坐骑和我自己,都在向前方向深处斜斜地倾斜。

5)——那时,我独自一人,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向导已经返回了。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6)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

8)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7)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9)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10)我走进汉家寨时,天色昏暮了。太阳仍在肆虐,阳光射入眼帘时,一瞬间觉得疼痛。可是,那种将结束的白炽已经变了,汉家寨日落前的炫目白昼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

11)几间破泥屋里,看来住着几户人。

12)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又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

13)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14)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蹄了。

15)独自伫立在汉家寨下午的阳光里,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一直拖向地平线,又黑又长。

16)三面平坦坦的铁色砾石滩上,都反射着灼烫的亮光,像热带的海面。

17)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

18)他们痴痴盯着我。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老少两人都是汉人服饰;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家寨。

19)我想了想,指着一道戈壁问道:

20)——它通到哪里﹖

21)老人摇摇头。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

22)我又指着另一道:

23)——这条路呢﹖

24)老人只微微摇了一下头,便不动了。女孩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

25)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瞭望。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闪烁着数不清的亮点。

26)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

27)我呆呆地举着手站在原地。

28)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

29)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张好一点的地图上找到。《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②”之语。砦就是寨,都是人坚守的地方。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

30)独自面对着那三面绝境,我心里想:这里一定还是有一口食可觅,人一定还是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

32)我走下第一道坡坎时,回转身来想再看看汉家寨。它已经被起伏的戈壁滩遮住了一半,只露出泥屋的屋顶窗洞。那无言的老人再也没有出现。我等了一会儿,最后遗憾地离开了。31)次日下午,我离开了汉家寨,继续向吐鲁番盆地前行。大地倾斜得更急剧了;笔直的斜面上,几百里铺伸的黑砾石齐齐地晃闪着白光。回首天山,整个南麓都浮升出来了,峥嵘嶙峋,难以言状。俯瞰前方的吐鲁番,蜃气中已经隐约现出了绿洲的轮廓。在如此悲凉严峻的风景中上路,心中涌起一股决绝③的气概。

33)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34)走过—个转弯处——我知道再也不会有和汉家寨重逢的日子——我激动地勒转马缰。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那时的天山已经完全升起于北方,横挡住大陆,冰峰和干沟裸谷相衬映,向着我倾泻般伸延的,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

35)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着我的长旅。从那一日我永别了汉家寨。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36)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只觉得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直至南麓天山在阳光照耀下的、伤痕累累的山体都清晰地重现,直至大陆的倾斜面、吐鲁番低地的白色蜃气,以及每一块灼烫的砾石都逼真地重现,直至当年走过汉家寨戈壁时有过的那种空山绝谷的难言感受充盈在心底胸间。

《汉家寨》同步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屏住(bǐng) 褶皱(zhé) 狞恶(wù) 脚踝(huái)

B.晕眩(yūn) 蜃气(shèn) 白炽(chì) 砾石(lì)

C.伫立(zhù) 瞭望(liáo) 肆虐(nüè) 咀嚼(jué)

D.闪烁(shuò) 憔悴(qiáo) 揣测(chuǎi) 俯瞰(kàn)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形近字、易错字的读音。A.“褶皱”应为“zhě”,“狞恶”应为“è”;B.“晕眩”应为“yùn”;C.“瞭望”应为“liào”。

答案:D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荟集 草坂 座落 山坳 嶙峋 B.磅薄 静默 生崖 屯垦 溟濛

C.闪铄 眩目 绿州 决绝 峥嵘 D.倾泻 吟味 灼烫 生息 倔强

解析:本题考查形近字、同音字、易错字的字形。A.“座落”应为“坐落”;B.“磅薄”应为“磅礴”,“生崖”应为“生涯”;C.“闪铄”应为“闪烁”,“眩目”应为“炫目”,“绿州”应为“绿洲”;D.全部正确。

答案:C

3.将下面的四个短语填入两句话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____________——那充斥天宇六合的____________一样的___________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___________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①恐怖 ②宁寂 ③死寂 ④静默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对上下文意的整体把握,同时要结合作者当时当地的心境,对词语进行细致推敲。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它收容过你,有生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

B.和蓝松嫩草的北麓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

C.然而,亲眼看着大地倾斜,亲眼看着高山牧场向不毛之地的一步步一分分的憔悴衰老,心中感受是奇异的。

D.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知识,涉及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表意不明、语序不当。A项中“离开”缺少主语,最好把“一旦它收容过你”改为“一旦你被它收容过”,也可在“便”前加“你”。B项无语病,但课文中的原话“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有语病,因为“蓝松嫩草”不是地方。C项“高山牧场的……憔悴衰老”表意不明,应在“高山牧场”前加介词“从”;另外,最好在“感受”前加“的”,使表意更清楚。D项“以后我的生涯”应改为“我以后的生涯”。

答案:B

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是大风景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大风景”指的是天山北麓如诗如画的风景。

B.“这就是地理,我默想”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惊叹之情。大自然用不同的方式造就了这个世界,哪怕近在咫尺,也会有天壤之别。

C.“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表明作者已经被“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所击垮,连悲哀之情都不会产生了。

D.“我等了一会儿,最后遗憾地离开了。”“遗憾”是因为那无言的老人没有为作者送行,作者感到了失落。

解析:A项中的“那”显然是指天山南麓,是指汉家寨所处的环境或是汉家寨,而不可能是天山北麓。C项这句话是用作者的内心感受来反衬环境的荒凉空寂,作者作为一个思想型作家,不会如此怯弱地被击垮。D项中的“遗憾”是因为没能再次从老人身上感受汉家寨的坚守精神。

答案:B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

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一个是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

他们痴痴地盯着我。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老少两人都是汉人服饰;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家寨。

我想了想,指着一道戈壁问道:

——它通到哪里?

老人摇摇头。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

我又指着另一道:

——这条路呢?

老人只微微摇了一下头,便不动了。女孩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

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瞭望。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闪烁着数不清的亮点。

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

我呆呆地举着手站在原地。

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

6.描写汉家寨的人物,作者为什么选取“老汉”和“小女孩”?

7.作者为什么要写老少两人的汉人服饰?

8.“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9.分析文中的“老汉”形象。

6.解析:这两个人物并不是作者随意安排的,而是有代表意义的。

参考答案:这两个人物代表了汉家寨坚守精神的传承和延续。“老汉”已经在此坚守了一生,代表着汉家寨以往对生存的坚守;“小女孩”则是汉家寨未来生命延续的希望。

7.解析:从服饰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知道,汉家寨还保持着汉民族的习俗和传统文化。作者又说“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可见,这些习俗和传统文化已经保存了上千年。这也是坚守精神的一个内涵。

参考答案:丰富了坚守精神的内涵,汉家寨人坚守的不仅是生存,还有民族的文化、信仰。

8.解析:从这件破红棉袄可以看出汉家寨人生活的艰难,他们在坚守中忍受了多少辛苦。

参考答案:小女孩破旧的衣服反映了汉家寨极端艰苦的生活,突出了坚守的不易及可贵。

9.解析:作者惜墨如金地描写“老汉”,“老汉”对作者的提问只用摇头来回答,他可能从未离开过汉家寨,也不知道三道戈壁通向哪里。作者的到来也没有打扰他原来的生活状况。他及汉家寨人就是这样默默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参考答案:“老汉”简单的动作折射出汉家寨的寂寞、荒僻,木讷、静默的形象是对汉家寨天荒地老地存在、坚守精神的最佳诠释。

二、语言运用

10.填入下面两句话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那时的天山已经完全升起于北方,横挡住大陆,冰峰和干沟裸谷相映衬,向着我________般伸延的,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

(2)直至当年走过汉家寨戈壁时有过的那种空山绝谷的难言感受_________在心底胸间。

A.倾泄 充溢 B.倾泻 充溢 C.倾泻 充盈 D.倾泄 充盈

解析:倾泄:尽情宣泄。倾泻:物体从高处往下迅速流淌。充溢:充满,流露。充盈:充满。不能说“难言感受”流露在“心底胸间”。

答案:C

11.以“白光”开头重组下面画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