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例文1
教学目标:
1、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理想和信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秦、淮”等10个生字,会写“桥、赛”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提问:什么是立志?从题目上看,本文写的是关于谁的什么事?
(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课题:“立志”是立定志愿的意思,本文以内容为题,记叙了茅以升立下造桥志愿的事。)
3、出示各种桥梁建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4、介绍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翻到第12课,自由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把它读准。边读边标一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刚才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读得那么认真。所以老师想请4个同学分小节读一读。
3、瞧,课文中的字宝宝迫不及待的跳出来了,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好朋友吧!
课件:秦淮河 倒塌 默默地 发愤 优异 硕士 专家 博士 桥梁
比赛 告诉 不幸 消息 压断 取得 钱塘江大桥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写了什么?
2、自由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用笔画一画有关茅以升立志造桥的语句。把你认为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
自由汇报,说说茅以升为什么要立志造桥。
指导朗读:突出茅以升坚定的语气,感受他立志造桥,造福人民的决心。通过小组互读互评,全班汇报朗读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朗读。
(1)发生了什么“不幸的消息”?
(2)他在行动上如何关心这件事?联系 “ 默默地看着 ” 想像当时茅以升会想些什么?
(3)茅以升此时又想到了什么?指名让学生读句子回答。
(4)讨论茅以升为什么这样想,让学生用因果句式回答。
① 因为茅以升听到桥毁人亡的不幸消息非常难过,所以立志要做一个造桥的人。
② 茅以升之所以要造许多结结实实的桥,是因为他听到桥毁人亡的消息非常伤心。
(5)这时,如果是你站在断桥上,你会想到什么?
①我会想赶快找人把桥修好。
②我会想那些(被水淹死的人)遇难者的家属,他们该多伤心呀,我应该去慰问他们。等等。
3、茅以升立下志愿后是怎么做的?
四、延伸升华。
1、完成课后第一项活动:说说你从茅以升成为我国桥梁建设专家的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2、你有什么志向,为了实现理想你会怎么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全文。
2、自由读、领读书上圈画的词语。
二、积累内化。
1、完成课后第二项练习。
2、独立完成“自选词语”。
三、交流识字方法。
1、换部件:奏---秦 异---导
2、换偏旁:谁---淮 喷---愤 忧---优 搏---博 梁---粱
3、两字相加:黑+犬=默
注意:“淮”与“准”的区别;“淮”“愤”可结合偏旁部首识字,“淮”与水有关,是三点水旁,“愤”与心情有关;“优”是形声字。
四、指导书写。
认真观察生字表要求会写的字,重点指导学生写有难度的字:“赛”“诉”“断”。
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例文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茅以升是为什么立志造桥,怎样实现造桥志向的。
2、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学习,长大报祖国和人民的理想和信念。
教学重点
理解茅以升造桥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茅以升造桥的决心。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你最敬佩哪位科学家,为什么?
2、今天老师再带领同学们走近一位科学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我国的桥梁专家茅以升。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什么?
2、读了课文,文中的生词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认识了,你想读读吗?(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茅以升的伟大精神
1、指名读第1——3自然段,大家找出能体现茅以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桥原因的句子。
2、指名汇报哪些句子体现了茅以升造桥的原因?
3、教师点拔,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1)课件出示句子
A、小伙伴们告诉他:“因为看热闹的人太多,把秦淮河上的一座桥都压塌了,好多人都掉进了河里。”
①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事发当天,小伙们们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给不知道这个消息的人?
②不伙伴们把这个消息告诉茅以升,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伤心,难过)
③你能把小伙伴们这种伤心,难过的心情读出来吗?
(2)出示句子:他想:“我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不会倒塌。”
①人们走在结结实实的桥上会有什么感受?你觉得茅以升是一个样的人?②出示对比句:(删词,标点不同)他想:“我长大以后,要做一个造桥的
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不会倒塌。”
③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读出茅以升造桥决心的坚定和站在断桥边难过的心情。
4、茅以升立下了为造福的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实现了吗?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1)茅以升的志向实现了吗?课件出示钱塘江大桥,你觉得这座桥怎么样?
(2)你能想象茅以升发愤读书时克服了哪些困难吗?
(3)教师用课件出示有关茅以升造桥的小故事,指名读,你觉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
(4)指名读这一段,读出对茅以升的敬佩之情。
四、拓展升华
1、说说你从茅以升成为我国造桥专家的故事中受到哪些启发?
2、你有什么志向?为了实现理想你会怎么做?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例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理想和信念。
3、认识“秦、淮”等2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
教学准备:
钱塘江大桥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课件导入,激趣学文
1、(出示钱塘江大桥课件)同学们,这是什么?(桥)它就是钱塘江大桥。
2、简介钱塘江大桥。
3、看到大桥,你想知道什么?
4、简介茅以升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题质疑
1、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题目就是“立志造桥”。
2、指导学生读课题: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听出作者立志造桥的决心吗?
3、读了课文的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预设:知道了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事。还想知道:谁立志造桥,为什么要立志造桥,立志造桥的结果怎样。当学生质疑受阻时,教师可予以启发性提示。
4、教师及时将学生的疑问梳理并板书。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且拼音认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查字典,可以问同桌还可以问老师……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发现共性问题,集体纠正。
2、再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哪个句子读得不顺畅,可以用反复练习的办法来解决。
3、赛读,三分钟赛前热身活动为朗读比赛做准备。给学生建议:可以先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再重点练习读得不太流利的地方。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指导读书有困难的学生。
4、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看看学生是否能正确流利的进行朗读。
四、细读课文
1、课文1~3自然段详细描写了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原因,请同学们边读分内边用笔画一画有关茅以升立志造桥的语句。
2、学生自由读书,勾画句子。
3、自由汇报,集体交流。
(一)、(1)发生了什么“不幸的消息”?
(2)他在行动上如何关心这件事?联系 “ 默默地看着 ” 想像当时茅以升想些什么?
(3)茅以升此时又想到了什么?指名让学生读句子回答。
(4)讨论茅以升为什么这样想,让学生用因果句式回答。
① 因为茅以升听到桥毁人亡的不幸消息非常难过,所以立志要做一个造桥的人。
② 茅以升之所以要造许多结结实实的桥,是因为他听到桥毁人亡的消息非常伤心。
(5)这时,如果是你站在断桥上,你会想到什么?
(二)、理解句子1:他想:“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永远不会倒塌!”
A.出示对比句子(删词并换标点)。他想:“我长大以后,要做一个造桥的人,造的大桥结结实实,不会倒塌。”
引导学生读一读对比句,比较一下“一定”、“永远”去掉行不行?为什么?用句号或感叹号哪一个更恰当,说出你的理由。
B.有感情朗读句子。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茅以升立下了为民造福的宏图大志,他的“志”实现了吗?
追问:你能想象一下茅以升求学时是怎样发愤读书的吗?(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完善发愤读书的内容。)
与学生交流教师收集的小故事。
据说茅以升立志后,只要看到桥,就要从桥面到桥墩看个够;只要在书上看到有关桥的文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看到桥的图画就剪贴起来。这样,又加上美国的三年学习,为他实现志愿打下了“坚实的桥墩”。(出示钱塘江大桥图片)
这就是他回国后设计建造的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大桥上层是公路,走汽车,中间是铁路,过火车,下面还可以自由通过轮船。茅以升成功地实现了儿时的志愿。
五、回归整体
用心再读一遍课文。体会茅以升立志造桥的决心。
六、延伸升华
1、完成课后第一项活动:说说你从茅以升成为我国桥梁建设专家的故事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2、你有什么志向,为了实现理想你会怎么做?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例文4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性格。学习童第周发愤学习,通攀科学高峰,为国争光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
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性格。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疑问激趣,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科学家为国争光,为国争气的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位科学家是谁呢?他又是怎样为中国人争了气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定要争气》(板书:一定要争气)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要认的字圈出来,认为难读的字,词或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纠正读音。
3、指名说说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师生共同总结。
三、细读课文,重点体会
1、请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画出有关语句。
① 童第周为什么要为中国人争气?
② 是怎样争气的?
2、请各学习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童第周为什么为中国人争气?谁来说一下。
4、童第周面对这么难的实验,他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谁能把童第周“暗下决心,刻苦钻研的精神”有感情的读出来。
5、童第周为国争了光,教授是怎样说的?
谁能把教授的话在感情的读出来。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童第周一样的人(课件:爱迪生、华罗庚……)在他们的童年时代,智商并非有过人之处,甚至被众人认为是低能儿,可是他们立大志,有自信,努力拼搏,终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他们不仅为自己争了光,也为祖国争了气。
五、实践活动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这些人物的有关材料,做一期手抄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入体会,概述全文
1、自由读课文后,请同学讲一讲童第周是怎样为国争光的。
2、学生讲述后互评。
3、师评。
二、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读要求认识的生字。
2、指名读生字。
3、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4、指导书写“旧、跟、败、争、术、苦”等字。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6、独立完成课后第二项练习:选择词语填空
7、独立完成“自选词语”
三、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学习《一定要争气》一课,我们也要像童第周一样有志气,有信心,再难做的事都会做成。
2、请同学们把自己感想写下来。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例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性格。学习童第周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为国家争光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会两次提到的“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
2、教给学生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理解课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中几次讲到“一定要争气”。边读边标画出带有“一定要争气”这个词语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一定要争气”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学生读文后可以小组讨论一下,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经过讨论,学生弄清文中两次“争气”的事情。
(第一次是讲童第周中学时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经过刻苦努力,仅用半年时间就赶上来了。各科成绩都不错,数学还得了100分。童第周看着成绩,心里想:一定要争气。) (第二次是童第周在国外留学时,刻苦钻研,成功地完成了教授做了几年都没有成功的试验,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童第周为中国人、为祖国争了气。) 板书:基础差成绩不好
二、迁移学习方法,继续学习课文
1、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1)通过查字典理解“[再三请求]”。 (“再三”是一而再,再而三,即多次的意思。“请求”说明是诚心诚意的。“再三请求”表现出童第周当时求学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
(2)根据本句的意思,判断、选择词义。 投影出示练习:判断句中“才”字的意思。 “才”字有三种解释:①刚刚;②仅仅,只有;③勉强。
A、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①)
B、平均成绩才45分。(②)
C、才同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③) 在上述判断带点词的连续句中,第1句“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的“才”字是“刚刚”的意思;第2句“平均成绩才45分”的“才”是“仅仅,只有”的意思;第3句“才同意让他跟班就读一个学期”的“才”字是“勉强”的意思。
(3)联系下文,理解“[发愤]”的意思。 “发愤”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自己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做。 那么,童第周是怎么发愤学习的呢?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 画出童第周发愤学习的句子。 (一是“每天天没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
(二是夜里在路灯下看书,被老师发现,路灯关了,又溜到厕所外边的路灯下学习。) 这两方面内容就已清楚、具体地解释、说明了“发愤”的意思。 在理解了重点词句后,再理解“一定要争气”就不难体会出它所包含的意思是:一要争气,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我并不比别人笨。”;三要刻苦努力,“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 板书:再三请求发愤学习
2、读4—5自然段,理解重点句。
(1)同学们,你们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种手术非常难做? 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两个基本方面思考:一是联系上文,童第周的老师是欧洲一位很有名的生物学教授,他自己做了几年,[没有成功];二是同学们都不敢尝试。由此看出手术的难度之大。 板书:手术难做、教授没成功 同学不敢尝试
(2)童第周是怎样做成功的? “童第周不声不响地[刻苦钻研],他[不怕失败],做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成功]了。” 文中只用一句话讲述童第周成功的经过。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刻苦钻研;二是不怕失败;三是耐心加细心,最终以顽强的精神和熟练的技巧,使手术获得成功,震动了欧洲的生物学界。
三、全文总结,课外延伸
学习了童第周的故事后,你是否明白了,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要有志气,还要自信、努力去奋斗,只有这样才会成功。
四、作业
找出描写童第周发愤学习的词句,再抄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