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全部课文教案最新范文

刘莉莉

高一语文必修全部课文教案最新范文1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案点评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教案示例

《赞美》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二、简介作者

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初读

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四、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五、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六、阅读第三小节

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七、阅读第四小节

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八、课堂总结

这首诗运用了反复的手法,构成了诗歌的主旋律,表明了赞美的内容,这首诗像一个梦境,通过一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痛苦的希望交织的情感。

九、作业

熟读。找出自己仍不理解的句子。思考其中的道理。

教案点评

这首诗较为抽象,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要求教师作较为认真的指导。而一般的参考书上对此诗又没有较为详尽的分析。在多次的阅读中,对这首诗作了一点比较幼稚的解释,在这里呈现给大家。

教案示例2

《再别康桥》《死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

通过学习,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教学难点:《死水》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主题曲《飞的理由》,并展示徐志摩的图像。

伴着这熟悉的乐曲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时代,他曾经悄悄地来了,又轻悄悄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_之作《再别康桥》。今天,就让这乐声伴随我们,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二解题:

放映有关康桥的录像或幻灯片,教师或学生(事先布置给学生检索有关资料)结合画面解说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及相关背景。

三配乐朗诵

乐曲:《人间四月天》主题曲

听读要求:注意体味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四学生吟诵、品味、欣赏

多种形式的诵读、小组互动式

(1)明确本首诗的意象,诗人避开了一般离别时的告别对象,选择了“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从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个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诗人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了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成分。独具特色的象选择,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营造出一种清新感。

(2)理解作者作别母校的感情在诗中字里行间的体现。

(3)体会这首诗如何体现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①押韵(请学生在诗终画出韵脚);②音节和谐,节奏感强;③回环复沓,开头和结尾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绘画美主要表现在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青草”“彩虹”“星辉斑斓”等有色彩的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各组代表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汇报,教师适时提出巡视中发现的疑难点,提出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

以闻一多对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主张过渡,引入对《死水》的学习。

先从“三美”入手体会形式上的美,再把握诗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教案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两首诗意象运用的特点,通过品味欣赏,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该教案设计体现了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的思想。

探究活动

(1)学生自愿结组,对徐志摩的诗歌和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比较,看两者的异和同。

(2)学生可就本课书中自己喜欢的一位诗人进行研究,建议切入点小。

(3)可以召开现代诗歌朗诵会或现代诗歌赏析会,材料来源于课本、读本或其他诗集等。

(4)可以就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现代诗,写一篇评析鉴赏笔记,挑选有见地的班上交流。

高一语文必修全部课文教案最新范文2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毛泽东这首词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及意义,从而把握词人的宽广胸怀和深沉的思绪。

以语言为依托,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出这些词语的丰富含义。

教学难点:

上下阙的景、情、志如何和谐地统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沁园春·雪》的内容,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朗读。师问:你今天重读这首词感受如何,以一句话表述。

二整体感知

1.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

板书课题

板书:诵读、领会;品味、鉴赏

1.诵读

生自读、生齐读,大家对某生的朗读作评析,看该如何准确把握节奏和感情。

老师范读或朗读较好的学生范读。

2.视教师和学生情况,可采用就本词的内容、写法或理解有困难之处质疑,根据质疑,迅速梳理,组织学生讨论作答。或直接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直接组织学生学习。

①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为了表达的需要,语序往往倒装,而且常省略一些成分,就需要我们借助想象把诗意组合起来。看看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怎样调整就更顺畅一些,请具体表述出来。(深秋时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向北滚滚流去。)

②“看”这一领字,一直控制到哪里?这几句视角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特色何在?(远眺,近观,仰视,俯察;先勾勒出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然后染色“尽染”“碧透”色彩鲜艳丰富美丽,最后赋予动态“击”“翔”“竞”……)动词用得好,为什么好?作者笔下的秋景给我们的总体感觉是什么?(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③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笔下秋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作者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于立益,同时也与作者的身份、性格、胸襟、气度、经历关系密切。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杰出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④有同学说“上阙就是纯写景”,你也这样看吗?请结合课文具体分析?(宇宙万物给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面对此景,诗人不由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自然联想到人类社会。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关注国家命运,写出了词人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写景中融入抒情,景中寓情。)

⑤上阙提出“谁主沉浮”,下阙怎样回答的?(小组讨论明确)

(“携来”两句,写出就在这橘子洲头,词人曾与许多战友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自然从上阙的旧地独自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恰”统领中间7句,形象地概括出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最后三句,以设问作结,形象含蓄的回答了“谁主沉浮”。主宰国家命运的,应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蕴含着意气风发的豪迈之情,抒情中显露出主宰沉浮的凌云壮志。)

⑥联系“时代背景资料”,突破难点,体会本词景、情、志如何和谐统一的。

齐声诵读全词。

所谓“意”是指诗人(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所谓“象”是指所写的客观物象(创作客体)。诗歌的意象就是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的融合。

教案点评:

以语言为依托,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出这些词语的丰富含义。体会上下阙的景、情、志的和谐地统一。

探究活动

学生自愿结组(3~4人)从中学《语文读本》第三册中选取自己喜欢的现当代诗歌中的一首,集体备课,然后将讨论内容展示给同学们。形式各组自定。

高一语文必修全部课文教案最新范文3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2、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较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感知法

2、讲解法

3、自主合作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军事指挥首脑。在2003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殊不知,在9000多年前的中国,早就有人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了,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战国末期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力孤势单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大家想知道这场实力悬殊的斗争是如何展开的吗?想知道这个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故事的结局吗?想去亲历这一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扣人心弦的历史场面吗?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走进两千年前的秦国吧!

二、文学常识

1、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作者不详。后经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33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2、刘向其人:约-77年至-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汉初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治《春秋谷梁传》。曾校阅皇家藏书,撰成《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所著另有《洪范五行传》、《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1)、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对当时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多有鲜明生动的描绘,尤其描绘了一系列的“士”的形象。《战国策》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有时还运用虚构的手法。

(2)、语言艺术上举得空前成就。《战国策》的文章风格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大量运用对偶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长于铺张渲染。

4、战国四大刺客

(1)、吴国专诸

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国公子光欲行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隐居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均被派出使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2)、吴国要离

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冒腾肉飞,走愈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羸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王阖闾。

(3)、魏国聂政

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宵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将其荐给富豪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地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

(4)、燕国荆轲

战国末期燕国人,受燕太子丹之托刺杀秦王嬴政,功败垂成。他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友高渐离被后世尊为“乐圣”,后高渐离以灌满铅的筑刺杀秦始皇未遂,被施以瞎眼之刑。

三、走进文本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第六年。秦已于-230年灭韩,秦王又于-228年派秦将王翦破赵,引兵北上,兵临易水,直逼燕境,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向秦国示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质。而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时,秦王嬴政没有礼遇他(“遇之不善”),太子丹十分愤恨于-232年逃回燕国。于是,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企图达到既报前仇又解国难的目的。本文记叙的就是这件事情的始末。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先找智能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_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万分高兴,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中记叙的情况。

四、初步感知

1、请同学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2、正音。

3、同学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以内)。

4、学生结合注释梳理文字,积累重点字词、句式。

【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喜欢,高兴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

(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4)、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露出

(5)、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走“还”通“环”,环绕

(6)、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仓猝,突然

【古今异义词】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长者:古义,德高望重的人;今义,年长的人。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古义,刻毒;今义,有深度,与“浅”相对。

(3)、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可以:古义,两个词,可以用来;今义,能够,可能。

(5)、将军岂有意乎?

有意:古义,有心意,此处引申为同意、愿意;今义,故意。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7)、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表示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8)、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所以:古义,表示原因的虚词,“……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9)、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以不顾

不顾:古义,不回头看;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10)、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

(11)、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郎中: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指中医医生。

(12)、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13)、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柯

提:古义,掷击,投击;今义,拿着。

(14)、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

左右:古义,皇帝身边的侍卫;今义,①表示两种方向,②大约,③控制。

(15)、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股:古义,大腿;今义,_。

(16)、今行而无信

无信:古义,没有信物;今义,不讲信用。

(1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宾客:古义,门客、食客;今义,客人。

(18)、愿大王稍微假借之

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

【词类活用】

(1)、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2)、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前为谢曰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3)、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封,燕王拜送于庭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4)、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5)、顷之未发,太子迟之∕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6)、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7)、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8)、使使以闻大王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9)乃朝服,设九宾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10)、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11)、倚柱而笑,箕距以骂曰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文言特殊句式】

A、介词结构后置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金,邑万家

(2)、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3)、燕王拜送于庭

(4)、使毕使于前

B、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金,邑万家

(2)、今闻(秦)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

(3)、太子闻之,驰往,伏(于)尸而哭

(4)、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以)百金

(5)、以(之)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6)、欲与(之)俱(往),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

(7)、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8)、愿举国为内臣,比(于)诸侯之列

(9)、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10)、使(之)毕使于前

(11)、而(按)秦法,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12)、吾每念(之),常痛于骨髓

(13)、顷之(荆轲)未发

C、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D、定语后置句

(1)、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3)、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E、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F、固定句式

(1)、为之奈何?“为……何?”译为“对……怎么办呢?”

五、能力提升

1、请同学讲述本文的故事。

2、分小组讨论:根据故事发展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开端(1---2):行刺缘起

发展(3---9):行刺准备

_(10-17):廷刺秦王

结局(18):荆轲被斩

六、分析鉴赏

1、师生齐读第一段,找出六个动词,提问:文章一开始就连用六个动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开端写行刺的缘起,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得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2、提问:荆轲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提出刺秦王的计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明确:荆轲在燕国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了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之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的勇而多谋及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而他是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根深。太子的“不忍”,反衬了荆轲的智谋非凡。

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默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刺秦之前,荆轲和太子分别作了哪些准备?

明确:荆轲-----头图取信、待客同行

太子丹-----药淬匕首、武阳为副

4、赏析“取头为信”段落,概括两个人物的精神风貌。

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於期对秦的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彩风貌。

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

燕赵慷慨之士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

5、赏析“怒斥太子”段落。

这一场面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却怀疑荆轲“有改悔”而开口“先遣秦武阳”,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耿直刚烈、不畏权势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6、分角色朗读:太子丹、看、荆轲、樊於期和旁白。

提示:(1)、注意诵读技巧,可适当加上肢体语言。

(2)、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可设计文言版本、白话文版本、方言版本。

7、赏析“易水决别”段落。

(1)、首先,抓住特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乃这句话的文眼,简单的三个字,“未成曲调先有情”,是何情?穿着送葬死人的丧服来送别活人荆轲,品味起来,隐隐散发着一股秋水寒潭般冷水浸骨的悲伤。

第二,突出重点。在众多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生离死别之际,“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高渐离变徵击筑,荆轲低吟悲歌,此情此景,任是铁石心肠之人,也会心有所动潸然泪下。“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易水悲歌,是一部悲而壮、哀而不伤的慷慨史诗!“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音调陡变,悲去壮来!士皆瞋目,胸中慷慨之火熊熊燃烧!热血沸腾,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苦?”壮胆豪气胸中起,赢得生前身后名。

第三,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有顾及,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了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第四,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请同学深情朗诵本段。

学生诵读时可能只追求音量宏大,而忽视拿捏感情,可以指导他们学会留白停顿的诵读技巧。如读到“风萧萧子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停顿,给人一种慷慨悲凉,余音不绝的听觉感受和进一步思考感悟的空间。

8、赏析第三部分“廷刺秦王”,人物的性格得到了怎样的体现。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而得以引见,可见其行事周密。

献图时,年十二就_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而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

“图穷而匕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然出现“乃以手共博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击荆轲,荆轲反被“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

“倚柱而笑”,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渊明语),今天读来,谁不为之感慨唏嘘呢?

厚遗蒙嘉行事周密

顾笑武阳武阳:色变振恐

反衬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荆轲:“笑”“顾”“前”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

神勇

图穷匕见秦王:惊---起---绝---拔---操---急“走”尽失其度

秦群臣:愕以手共博之英雄虎胆

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

倚柱而笑荆轲:笑箕踞骂视死如归

七、艺术手法赏析

1、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

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奉命于危难之际”,此其一。行刺秦王,须以樊将军首为信物,而太子丹“不忍”,此其二。荆轲为等助手,“顷之未发”,太子丹因而“迟之”,荆轲愤然出发,此其三。“朝见”秦王时,秦武阳怯阵,以致秦群臣“怪之”,气氛骤紧,此其四。而最后的“廷刺秦王”,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就在这一系列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荆轲这一人物的性格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全文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2、精炼传神的人物语言

太子丹婉责荆轲时,荆轲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快人快语,表现出他勇而多谋、虑事周密的性格特点。“激樊献首”时,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先动之以情,后晓之以理,再告知以谋,使得梵於期甘心自刎献头。太子疑其改悔时,荆轲怒斥太子的几句话,则表现了他不畏权势、耿直刚烈的性格。在秦廷上,当秦武阳“色变振恐”时,荆轲的几句“谢曰”,使秦廷上下疑窦冰释,使剑拔弩张的气氛得到缓解,真正时化腐朽为神奇,令人不由得拍案叫绝!“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是荆轲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自明心迹的一句话。尽管太子丹对他产生过怀疑,但荆轲还是坚守信义,对太子丹忠心耿耿,赤诚之心,苍天可鉴!

3、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

一是“易水诀别”。秋风萧瑟,筑声悲凉。在这悲壮而又凄怆的气氛之中,荆轲先是以歌声抒怀,最后则毅然“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大义凛然,勇往直前。而送行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到荆轲的歌声后,起初“皆垂泪涕泣”,继而“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有呼,有应。不足百字,却写得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二是“廷刺秦王”。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即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

八、拓展延伸

文章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对荆轲其人,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认为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根据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高一语文必修全部课文教案最新范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_,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_

【课文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

1.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_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_、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_(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4、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文言知识梳理(小组分工展示整理结果)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ling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一词多义

【之】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而】

①连词,表转折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②连词,表并列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③连词,表修饰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⑤连词,表递进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以】①介词,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③介词,按照以次进

④已经日以尽矣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⑥连词,表修饰箕踞以骂曰

【为】

①动词,做,整治乃为装遣荆轲

②介词,被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③介词,替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②指示代词,那其人居远未来

3、古今异义现象:

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

高一语文必修全部课文教案最新范文5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总体思路和“线索”

二、具体分析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三部分)

(一)分析第一第二部分(听音频朗读)

提问回答上节课作业:“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一、二节为什么老围绕这点展开?”

提示原因:第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①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不屈服。②反动势力方面:“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③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二,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怒,造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问1:开追悼会时,为什么鲁迅先生“独在礼堂外徘徊”?(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悲愤的思想感情。)

“徘徊”一词,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地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深切、真切。

问2:分别提到了哪两种人?

真的猛士:“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勇敢直面残酷的现实,自觉承受人间的“哀痛”,主动选择生命的沉重,英勇清醒、永不回避。

庸人: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安满足,不奋起反抗、斗争,客观上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

问3:采用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

问4:“哀痛者”“幸福者”的含义?

哀痛者:为人民的深重灾难而哀痛

幸福者:以勇往直前地斗争,为人民谋福利为幸福。

问5:找出文中的三处“必要”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三处必要的含义?

三个“必要”(写作缘起):

1纪念死者。

2要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

3为了使庸人勿忘,要人们牢记教训。

问6.课文从第三部分才正式进入记念部分,那么一、二两部分可否去掉?

不可去掉,因为这两部分分别提到了这样的内容:

(1)这两部分分别提到了哪三种人?

(2)说明两周以来三种不同的人的动态:

(3)表明自己悲愤的感情。

(二)分析第三部分:回忆认识过程

1、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

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_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师板书:

2.为何反复强调“微笑、温和”?

反衬敌人的凶残,流言家的卑劣

三、布置作业

思考三、四、五节之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的作业以此导入这节课的内容

(一)三、四、五节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提示:思路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第三节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反抗性,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去_“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无非是流言家开罪、嫁祸之辞。作者不但写刘和珍的斗争性,而且着意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意蕴在于表明,世上哪有这样的“_”?段政府反诬她们为“_”,不但不值一驳,反而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节,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二)齐读第四节进行分析:抒写惊愕、义愤

1.作者为什么强调“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作者写“始终微笑”“和蔼”的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_,却无端在执政府前中弹、喋血、死掉,表现出作者对此毫无准备,反衬反动势力的凶残出人意料。

2、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就是“默无声息”。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

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_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所在。

3、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

不一样。一是愤激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他们害怕而不敢说,表明了他们的麻木与落后。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的_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四)分析第五部分:叙述遇难过程

1.设置四个的问题,给学生5分钟自读。

①为何详写?②断句的作用?③“欣然”?反映刘和珍怎样的性格?④微笑共提到几次?有什么作用?

生答,师逐一落实。

①为何详写?

——突出段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无耻(根本不是“_”)

②断句的作用?

——悲愤。将内心的悲愤感情在文字形式上很好地表达出来。

③“欣然”?反映刘和珍怎样的性格?

——为国为民,自觉参加

④微笑共提到几次?作用?

——反衬出段政府的凶残

2.理解句子

①“当三个女子……抹杀了”

先歌颂女子的伟大。

再用反语,辛辣的讽刺,着重强调这一次暴行的残暴无耻远远超过了以前。不管如何掩饰,“几缕血痕”使他们的暴行昭然于天下!

②“但是中外的_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如何理解。

白描手法:细致逼真,惊心动魄。刻画出_丑恶、猖狂的嘴脸。

(五)分析第六部分:总结经验教训、指出意义

1.提到了哪两种人?有什么含义?

生答,师小结,出示:

无恶意的闲人:一般庸俗的市民,与_及其走狗文人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他们对世界冷漠,把烈士的鲜血作为饭后的谈资。

有恶意的闲人:反动文人,为了掩盖统治者的罪行竟无耻地制造流言。

2、怎样理解“有限的几个生命……不算什么的”含义?

一是说在_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_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六)分析第七部分:热情讴歌赞颂

1.“中国人”?是指什么人?

2.区别“竟会”“竟至”竟能”

同:强调出乎意料

异:竟会:不赞成

竟至:不赞成(谴责更深)

竟能:赞扬

1.区别“苟活者”、“真的猛士”。

苟活者: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有走向斗争的可能。

真的猛士——3·18惨案中的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巨大的鼓舞力量

3.“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提示:这是全文思路的收束。“此”的内容: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

(七)、总结全文

1、课文结构:

前两节:犹如序曲

当中三节:纪念主体

后两节:犹如尾声(回应开头)

2、线索:强烈的悲愤之情,一以贯之。

补充许广平:“真是一字一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许广平

[教师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_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狠揭烂疮喜笑怒骂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四节。

2.模仿课文第五节刘和珍等烈士罹难场面描写,写一人二事,表现人物的某一特点,在进行场面描写时,尽可能选用“毅然”“不为势力所屈”“桀骜”“黯然泣下”“凶残”“下劣”“惊心动魄”“沉勇”“勇毅”等词语,字数约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