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样本

阿林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1

《白鹅》

◆学习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誊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1、观察自身喜欢的一种动物。

2、安排同学预习,自同学字新词。

3、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或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语。

2、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老师从三方面引导与梳理:学习内容、课文特点、学习要求。)

3、揭题,引入本课。(可结合出示挂图或课件简笔画)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学习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或同桌互教互查)

2、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如,8个认读的生字,课文中注音的其他词,“待”等容易读错的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注意正音、读通读准)

4、指导写字。(引导观察、发现,自主识记字形,重点指导笔画多和字形复杂的字。)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1、口头填空:这是一只————————————————-的白鹅。(高傲、高傲、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爷脾气、需要人侍侯……)

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引导同学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姿态:左顾右盼

叫声:引吭大叫

步态:从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考虑: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作业

1、写生字。

1、朗读课文,划出自身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听写生字词,订正。

2、导入:你还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识“高傲”

1、出示两句话:

⑴鹅的叫声很高傲。

⑵鹅的步态,更是高傲。

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和步态写具体的?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3、小练笔(填空)

⑴厉声_______厉声_________________大叫厉声______________大叫(从这五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⑵鹅的步伐_______,_______的,颇像_______________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研读第五、六、七自然段,总结“高傲”

1、引导同学尝试提出问题,并带这问题研读、交流。

如:⑴“鹅的吃饭,经常使俺们发笑”,哪些地方使俺们发笑?最可笑的是什么?

⑵鹅吃饭时为什么“非有人侍候不可”?是怎么侍侯的?

⑶作者怎样仔细观察鹅的吃相?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⑷鹅的吃相表示出它的高傲,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品读自身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⑴食料简单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样东西)

⑵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

⑶鹅老爷脾气的句子。(每逢……就……责备、架子十足)

⑷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

⑸狗“扬长而去”的句子。

3、返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示在哪几个方面?

◆体会情感,朗读背诵

1、作者写鹅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2、朗读、背诵自身喜爱的局部。

◆作业

1、誊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观察自身喜爱的一种动物,准备“园地四”的口语交际与习作。

课后小节:

《白鹅》这一课是宋美珍老师的试讲课,课文有趣的文字,宋老师幽默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小朋友们的心,真没有想到鹅会如此高傲,学了之后小朋友们恍然大悟。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2

《迟到》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用已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多角度思考问题。领悟本文前后照应、先总后分的写法。

教学重点: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划分文章的层次结构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上学有没有迟到过?迟到的时候,父母和老师是怎么对待你的?你怎么看待迟到这一现象?学生交流。

2.师: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孩子,她写的《迟到》一文,让我们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们读后一定能受到启发。板书课题。

3.小组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重点检查字音。同位互相进行评价。

2.汇报读书情况。教师对易错的个别字进行检查指导。

3.整体感知: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可引导学生从

①主要内容

②所写事情,

③文中人物——?我?和?父亲?等不同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 教师注意评价: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发现等。

4.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父亲为什么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父亲是否爱我?……) 5.评价,并引导归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时候因为迟到发生在她和父亲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三、速读梳理,理清思路

1.快速读文,边读边想:作者林海音的父亲是不是一位好父亲?

2.同位互相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清除字障、词障,扫清阅读障碍,重点检查是否把字音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对易读错的字进行检查。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引导学生从?主要内容——所写事情——文中人物?等方面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如,我读懂了,这是一位对我要求很严格的父亲,这是一位很疼爱我的父亲。教师评价,总结所读懂的内容是否正确,学生表达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点等。

4.围绕?上学迟到?这条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全文整理为四个部分。

(1)我有赖床的习惯,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来了。

(2)父亲严厉地惩处了我,而结果是,我上学也迟到了。

(3)上课的时候,父亲给我送花夹袄来了,我感受了到父亲默默的爱。

(4)从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学生。

2.小组合作学习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运用学过的?前后联系、品词析句?等方法进行阅读,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以引导点拨,力求让学生能理解全面、深刻,同时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5.质疑问难。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计可能提出的疑难问题:父亲为什么要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

2、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情诱趣

1、 利用上课之前的这段时间咱们来背上几首诗词。

2、 评价。过渡:其实,我国古代的著作中有很多名句很富有哲理,也值得大家诵读。《左传》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的意思是说什么? 是的,谁都会犯错,怎么样?你有过犯错的经历吗?敢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说说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会犯错,这并不稀奇,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经常犯这样一个错——迟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相信能带给你启发。

二、细读探究,解疑品读

师过渡: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在讲一件什么事?(作者小时候因为迟到发生在她和父亲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1.细读解疑。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尚待解决,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文中找答案吧! (父亲为什么打我?打了我为什么还要给我送东西?父亲是否爱我?……

(1)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在阅读时可以做些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要求组长组织学习,并做好记录,推选出发言代表。教师巡视、引导、点拨。

(3)全班交流。注意引导理解、讨论问题: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你从哪儿能读出父亲打得打得狠?(随机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①打的动作:从?抄起?、?倒转?、?一抡?等词语可体会出父亲打得非常用力,打得狠。

② 打的声音:?咻咻?。

③打的过程:?从床头打到床尾?、?哭号?等可以看出打得厉害。

④作者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热?。从?一条条?、?鞭痕?、 ?红肿?、?发着热?,可看出本次打得的确狠,出乎人的预料。

2.体验品读:谁最能体会作者挨打时的心情?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她会在这时想些什么呢?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3

《望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准备:及辅助活动:赛诗会

四、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板书揭题

1、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请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明确:读通全文,划出不理解词句,想清解决。

2、学生读文,自学字词

3、指名分段朗读。

4、词义质疑:清辉:淡雅清纯的光辉。 凝望:出神地看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联系课文)云絮:絮,像棉絮的东面。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脸或人体轮廓剪纸成形。这里指事物的轮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晶莹:光亮而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 5、存疑: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旷远”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景比赛想象

3、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身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进行写字指导甥瞳仁锁絮幽欠

2、钢笔描红、临写。

3、写近义词 光点()凝望()惊奇()封闭()

4、抄词: 清辉流动封销不假思索光斑瞳仁 闪烁挑战剪影绘声绘色沐浴比喻 云絮呵欠

(五)学习第一段

1、师读课文,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地听,仔细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2、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画画出来?

3、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景物:月光江面芦荡梅林山峰 江面----浮光跃 芦荡梅林山峰----镀上花边

4、学生当场打开画笔进行绘画,其它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评议。

5、播放第一段录音(诵读),再看看同学画的图感受意境。

6、看图,尝试背诵。

(六)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聪明而又好学体现在哪里? 角色读5--11节。

4、了解诗句意思。

5、指导读诗、背诗。

6、教师口述,引入情境,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 “我们”的心田,使我们天比舒畅,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让我们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反复朗读,体会意境。

7、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

(七)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板书:想象月亮) 小外甥是怎样想象月亮的?画出有关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开一次……” 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请联系你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一下。 自由读句子,指名读。

3、讨论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继续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他瞪大眼睛等我们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这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绘声给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地童话故事。 圈出你认为应重读的词,读,品味。 学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读这一段。

(八)学习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 (板书:独坐甲板,展开幻想)

3、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闭眼。五、听录音,展开幻想。 闭眼,现在,你变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你…… 引导说说幻想中的东西。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赛诗会(课外)

(九)游戏辅助,加深理解。

1、第一个活动:看题目,背古诗。

⑴六个词语各代表一首古诗,请选手选择。

⑵依次看题目背古诗,背不出可以朗读。 [通过看诗题背古诗,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积累情况。]

⑶小结:刚才各组同学都表现不错,特别是朗读时很投入,很有感情。

2、不过,刚才的游戏只是个热身赛,接下来的游戏难度就增加了,但也更有趣了!

3、第二个游戏:给图画配古诗。 ⑴每个词语后面是一幅画,老师已经给图画配上了一首诗,也请同学们根据画面内容来配一首古诗,看看我们配的古诗是否相同。

⑵依次看图画配古诗,并朗读古诗。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图画内容的理解来绘图画,配上适当的古诗,实际检查了学生对写月诗的理解情况。]

⑶小结:能给图画配上合适的古诗,看来同学们不光会背古诗,而且对古诗还有一定的理解。

4、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所朗读的这些诗除了都写月亮之外,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板书:幽远的思念) [通过恬当的小结,揭示了传统的月亮文学,也达成了教学目标。

5、第三个游戏:唱月亮的歌曲。 月亮在诗人眼中是个宠儿,在其他的艺术家心中也是最为钟爱的,例如歌曲当中就经常出现月亮。

⑴谁来唱几句有关于月亮的歌曲?

⑵我们学校合唱队曾经唱过一首歌叫《月光光》,非常好听,我们班有好几个合唱队员,我们来欣赏一下他们的表演。

⑶请同学们说说听完后的感觉。

⑷我怎么听着听着想睡觉呀?请合唱队员解释一下。

⑸小结:怪不得听着听着,我好像回到了儿时,躺在摇篮里沉沉睡觉,原来月亮确能引发人无尽的遐想。(板书)

(十)分组合作,借月抒怀。

⒈除了诗、歌曲还有很多种艺术形式可以借月亮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这样吧,我给大家创造一个机会,学做一回艺术家。

⒉多媒体出示:“现在你是一个艺术家,请你用编歌、写诗、书法、画画、朗诵、写话等形式通过月亮来表达你的情感。”

⒊学生汇报,说清楚作品是什么?为什么创作这幅作品? [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亲身实践,在写诗、画画、编歌等实践中,学生把感知、理解、内化的知识转化为了运用的能力。]

⒋总结全文。 聆听着同学们的汇报,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月亮是一首恬静的诗,是一曲委婉的歌,是一幅含蓄的画,是一段绵长的情,让我们在《小白船》优美的旋律中,再一次领略一下美丽的月景带给我们幽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4

《金钱的魔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的方法,感受人物特点,并能体会到作者是用夸张和讽刺的语言把人物特点写生动的。

2、体会作者通过刻画人物动作、语言,尤其是神态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并且能试着运用该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谈话:

1、同学们,上课之前咱们随便聊聊。聊什么呢?你知道现在国际上有哪些货币种类?

2、你们知道得可真不少。那么,这些外币和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呢?就以英镑为例吧。一英镑能换多少人民币?(接近十元)一百英镑呢?一万英镑呢?一百万英镑呢?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故事导入:

1、美国有位著名的作家,叫马克.吐温,他写过一篇小说,叫《百万英镑》。故事讲的是一对富豪兄弟,从银行取出一张面额为一百万英镑的钞票。在当时那个年代,英国人平均一年的收入是800英镑左右,百万英镑就相当于一个人不吃不喝,工作1200多年的所得。这两兄弟为什么要取出这张巨额钞票呢?原来他俩打了个赌:一个认为,这样一张巨额钞票对穷人来说毫无价值;另一个认为,谁拥有这张钞票,就能改变命运,过上上等人的生活。于是他们选中了一个身无分文的流浪汉。就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一下子成为百万英镑的主人。于是,衣衫褴褛的青年带着钱走进了一家裁缝店,想买套新衣服,在那里他见到了伙计托德和裁缝店的老板,他们会怎么对待这位顾客呢?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节选自这篇《百万英镑》,一起读课题——《金钱的魔力》。

二、自由读文,初感人物: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1页,用较快的速度自由朗读课文,读完之后,思考托德和老板是如何对待我的?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三、精读托德神态描写

1、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找到了许多表现托德和老板特点的语句,但是你觉得在你找到的语句中,马克.吐温哪个片段描写得最精彩,最能表现出了人物的特点,最能让你感受到金钱的魔力?(第六节托德的神态描写10-17小节老板的语言描写)

预设:如果学生找到只找到其中一段,教师进行追问:还有吗?

2、那么,我们先来看描写托德的第6节,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段话,其他同学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托德的特点,感受到金钱的魔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5

《捉不住的蝉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夏日捉蝉的乐趣。

3.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万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爱大自然就是要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简帧的散文,与作者一起感悟一下大自然中生命的奥秘。

二、简介作者

简帧(1961—)原名简敏帧,台湾省宜兰县人,家里世代务农。台湾新生代的代表女作家。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曾在佛光山担任佛经诠释工作,后又任联合文学杂志社编辑。1986年后从事专业创作。她的散文代表作品有(水问)(空勋(胭脂盆地)(女儿红)等。这位女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题材,对人生和生命作不懈的求索,显示了与现实精神并存的理性精神的力度。被评为“当代台湾十二大散文名家”以及“散文二十家”之一,人称有“奇侠”风骨的女作家。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理解新词。

4.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3)写久违的蝉声让我感到夏天的到来。

第二部分(4-9)回忆捉蝉的孩童时代的乐趣。

第三部分(10)对听蝉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四、研读课文

1.自由读第一段,思考:作者写久违的蝉声,为什么要先写“耳朵忙着听车声??”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我在什么情况下,几次被蝉声吓一跳?

3.怎么理解“夏天什么时候跨进门槛,我竞然不知道!”

4.自由朗读4-9段,思考:从哪些句段可以看出作者喜欢“捉蝉”?

5.选择自己喜欢的精彩句段读给同桌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6.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

7.为什么说“捉得住蝉,却捉不住蝉声”

8.齐读第三部分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总结全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6

《祖父的园子》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

1、搜集和阅读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了解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

2、给课后生字注上拼音并读3遍,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

2、画出文中“ABB”式的词语并读读。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词语多读两遍。

4、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5、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画出,并作记号。

6、阅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请写在横线上。

7、想一想:

①这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②“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段来体会。

二、预习交流、检测

1、随机抽查一小组朗读生字,其他人认真倾听并纠正错音。

2、随机抽查一小组朗读“ABB”式的词语,其他人认真倾听并纠正错音。

3、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看哪组读得好。

4、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5、各小组指派一人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6、各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理解不懂的地方和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7、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请组长板书到本小组的黑板上,全班交流解决。

三、导学流程

(一)导入

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上一篇课文,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的园子》,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

(二)学习新课

1、快速默读课文,全班讨论交流:

①这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②说说“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找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我”会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相关的语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2、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四)拓展延伸

读一读《呼兰河传》的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进一步感受童年的快乐,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五)达标检测

1、完成练习册p11-12页

2、辨字组词。

漂( ) 倭( ) 蚌( )

飘( ) 委( ) 丰(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漂流( ) 喜欢( ) 闪烁( )

瞎闹( ) 存心( )

反义词:马马虎虎( ) 黑暗( )

4、照样子写词语。

胖乎乎、圆滚滚 、 、 、 。

5、句子加工厂。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害怕困难呢?

改为陈述句:

②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改为反问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备课教案7

《落花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2、分清课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落花生的特点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谜语引入。

由谜语引入课文,作家许地山有个笔名叫落华生,大家猜猜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指多名同学说)大家想不想知道原因呢?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画出重点词语,作好记号。

2、老师今天带来了花生,大家想不想尝尝,检查生字情况。(出示动画)

3、自由读课文,你知道了这篇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些什么?

4、对作者影响的是哪件事?

5、那天晚上,在茅亭下,他们谈论花生的什么,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6、分角色朗读(出示阅读要求),其他孩子边听边勾画,他们各自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7、引读齐答,对于花生的好处(出示课件)

姐姐说: 哥哥说:

我说: 爸爸说:

8、其中谁的谈话对“我”的影响?

9、指名读爸爸的话,其他的同学勾画出花生和苹果、桃子、石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0、练习填空作比较。(出示课件)

11、从父亲的话语中,你知道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12、自己读一读讨论:爸爸在赞美花生的什么精神?学生结合爸爸的谈话内容谈,不炫耀,默默奉献的精神。

13、练习有感情朗读,指多名同学读爸爸的话。

14、爸爸仅仅在说花生吗?爸爸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15、爸爸由赞美花生的可贵之处,谈到怎样做人,许地山听懂了爸爸的话吗?从哪儿看出来?

教师总结: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 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落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许地山说的话。

16、许地山懂了,同学们也懂了,男孩子读,女孩子读

17、年幼的我是怎么理解父亲的话?(为什么用落花生做笔名?)的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18、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出示课件)

(1)、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2)、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3)、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教师总结:文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19、那么,你长大以后,准备做象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呢?为什么?(出示课件讨论)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