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模板1
教材分析
楼兰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课文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了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也从保护生存环境方面留给人类无穷的思考。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楼兰死了”的原因。使学生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
教学构想
在教学时,先带领学生把课文读熟,再引导学生了解“楼兰死了”的原因。
教学准备
搜集楼兰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楼兰之死》。齐读课题。
2、由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3、看来同学们对这篇课文非常感兴趣,那让我们赶紧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二、讲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认识生字。
(2)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交流,讨论。
(1)楼兰在哪儿?
(2)以前的楼兰是什么样?
(3)现在的楼兰是什么样?
(4)楼兰为什么死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原因:天然植物被破坏,土地沙化。)
三、讨论
(1)楼兰之死给人类什么教训?
(2)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了解我国为保护植物采取的措施
作业设计
1 读熟课文。
2 办一期环保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楼兰之死
过去 现在
绿洲 土地沙漠化 沙漠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模板2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询问年的体裁特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理解作者“崛起于城中同步,希望于困顿同在”这句话的含义。
3、学习本文大量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延伸导入
1、学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你感受了什么?
2、揭示课题,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一日》,确实感受一下。
二、阅读感悟
1、了解新闻的体裁结构。
2、默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A、认真阅读课文;B、想一想,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中国一日”?C、在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做下记号。D、读完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阅读提示B。(从中国的消费、市场、住宅、交通运输、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
4、小组选择一个内容,以画图表的方式把具体的数字呈现出来。提供学习资料:瑞典人口总数880万,芬兰人口总数524900,挪威人口总数462万。澳大利亚人口总数1900多万。
5、各小组把列好的表格展示并解说。
6、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板书:改革开放)
7、拓展: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安枕无忧了呢?出示网上调查资料
2005年世界人均GDP排行榜
1. 卢森堡 43,940
2. 挪威 43,350 5. 香港 36,800
3. 瑞士 39,880 6. 日本 34,510 8. 加拿大 31,300
4. 美国 37,610 7. 丹麦 33,750 9. 冰岛 30,810 98. 中国 1,700
8、看到这份资料你感受到什么?(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9、延伸: ●这则新闻是1994年的调查结果,在12年后的今天,这些数据是否发生了变化了呢?课后去查找相关的资料。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模板3
教材分析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文章以大量的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说明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让世人瞩目。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了解中国的一日。了解两种说明方法:数字和比较。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理解“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教学构想
在教学时,先带领学生把课文读熟,再引导学生通过数字了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理解“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们知道中国一日是怎样的吗?齐读课题。
2、由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二、讲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认识生字。
(2)思考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2、交流,讨论。
(1)中国的发展令世人瞩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从2-7自然段找答案。)
(2)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数字和比较)
(3)用课文中的数字说明“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三、朗读课文。
1 以小组为单位练读。
2 小组派代表读,学生评价。
作业设计
写新闻:“我家的一日”或“班级一日”。
板书设计
中国一日
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模板4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中国一日》(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学习特点分析:
本人所带班级为嘉峪关市逸夫小学五年六班,本班共有53名学生,其中男生27人,女生26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善于思考,课堂参与率高,同学间互动学习能力强。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感受不深,缺乏生活、情感的体验,所以对这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及体悟会相对困难些。
三、教学内容分析:
《中国一日》是第三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提高。文章以大量的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说明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让世人瞩目。
四、设计理念::
在教学时,先带领学生把课文读熟,再引导学生通过数字了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理解“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五、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新闻的体裁特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理解作者“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这句话的含义。
3、学习本文大量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六、教学重点:
感知新闻的体裁特点,把握课文结构。
七、教学难点:
理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八、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改革开放后中国日新月异变化的资料。
九、教学时间:
一课时
十、教学过程:
(一)、延伸导入
1、学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你感受到了什么?
2、揭示课题,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一日》,确实感受一下。
(二)、阅读感悟
1、自读课文《中国一日》,要求:
(1)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文章写了哪些方面?
(3)感知新闻的体裁结构。(这是一则消息,结构包括导语、主题、背景和结尾四部分。基本要求:一要迅速及时,二要用事实说话。)
2、默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A、认真阅读课文;B、想一想,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中国一日”?C、在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做下记号。D、读完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阅读提示B。(从中国的消费、市场、住宅、交通运输、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
4、小组选择一个内容,以画图表的方式把具体的数字呈现出来。提供学习资料:瑞典人口总数880万,挪威人口总数462万。澳大利亚人口总数1900多万。
5、各小组把列好的表格展示并解说。
6、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板书:改革开放)
7、拓展: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安枕无忧了呢?出示网上调查资料
附资料:2005年世界人均GDP排行榜
8、看到这份资料你感受到什么?(小组讨论)
(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三)、全班交流学习体会
教师着重引导体会:
1、数字表达的作用是什么?从数字中你得出什么启示?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数字表达对增强说明准确度的帮助。
2、师引导学生注意体会文中数字反映出的含义。
引导学生利用课文的数据,学会表达:
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市场。以一天的( )为例,( )。
3、找出文中的几处比较方法的使用,说说这样的好处。
(四)、学会表达
1、展示搜集的课外资料,尝试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件事情或物体。
2、学生互相评价,看说明方法使用是否恰当。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短文从中国的消费、市场、住宅、交通运输、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展开统计,用具体数字,国际国内横向、纵向的比较,生动说明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六)、作业:
1、这则新闻是1994年的调查结果,在12年后的今天,这些数据是否发生了变化了呢?课后去查找相关的资料。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新闻《我家的一日》。
板书: 中国一日
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自问自答:
问:短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巨大变化?
答:短文从中国的消费、市场、住宅、交通运输、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写出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巨大变化。
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模板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旨在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韵味,感受生命的精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散文的优美意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丹是孕育着生命的颜色”。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散文,含义较为深奥,学生不好理解。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体会语言的韵味,感受生命的精彩。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投影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通课文,理解课文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哪些变化?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秋天的课文。板书课题。解题:“丹”是什么意思?枫叶如丹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看看课文讲了什么?
2、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细读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意境: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第一部分,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思考:这部分讲了件什么事?
2、课文中:“也就在那一刹 那间,我恍然明白”
那一刹那指哪个时刻? 作者明白了什么?
3、当莉贝卡蹦出来时作者灵感突发,迅速按下快门,这是为什么?(小莉贝卡的出现为景物增添了不少生机,使画面有了活力,有了生命的色彩。)
4、当时进入作者照相机镜头的事物有那些? 画出有关句子。(静憩的青山,孤独的枫树,朝阳等等)
5、指名读,谈感受。
同学们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缺少什么呢?(缺少生命力,缺少活动的事物。)
6、莉贝卡的出现打破了画面清冷的状况,使画面有了动感。这个_岁的小姑娘就象一片初生的绿叶,她一出现,一股鲜活的生命的气息扑面而来,作者的心灵深处斗然一震,灵感如泉水般汩汩涌出,所以迅速按下快门,拍下一张很具艺术气息的照片,并命名为“秋之生命”。
7、这张照片为何命名为“秋之生命”?如果给你这样一张照片,你会取怎样的名字呢?(秋之枫叶、生命之树、生命之秋 )
8、师生共同回顾一下这幅画面的内容:
静憩的青山——枫树(披满一身红叶)——满地的红叶
还缺少些什么呢?(缺少生命的色彩)
因此在作者眼中,这株枫树就象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小女孩莉贝卡出现后这幅画才有了活力的内涵,令人不得不联想到孕育于秋的新鲜的生命——一张满意的照片诞生了
9、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三、课堂总结
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枫叶如丹
静憩的青山
孤独的枫树
朝阳
秋之生命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韵味,感受生命的精彩。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写什么内容?与前一部分有何不同?第一部分单纯抒情;这一部分叙事,写照相的经过。
2、作者对R先生家的枫树的印象,有几次变化,原因是什么?初感似很好,红艳艳一片,分外耀眼;继而遗憾,觉得少了什么衬托着小莉贝卡蹦跳的身影,画面顿时增添了跳跃的、欢乐的活力。
3、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位凄苦的老人"来比喻枫树?反衬,突出下文所描写的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4、为什么朋友们都喜欢这张照片?"秋之生命"的含义是什么?因为照片显示了生命的活力和欢乐。"秋之生命"点出了照片的灵魂,即生命。这是点题之笔。
5、"我恍然明白……那么真切!"作者到底明白了什么?联系上下文分析。(要求先用笔写,再讨论。)寓理于事,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6、结尾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作者已是六旬老人,然而,在人生的秋天却强烈的感受到了生命的欢乐和活力,表现了积极的人生观。文中所引杜牧的诗句《远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__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也表现了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所表现出的没落、消极的人生态度比较,是截然相反的。
7、中心
作者通过大自然的生长规律以及红枫和女孩构成的美好景色,赞颂了长久的生命力。
三、这篇散文能否删去第一部分?
两部分有一定的独立性,也可单独成篇。但删去第一部分,文章的内涵就不那么丰富、深刻了。第一部分写出生命的过程,表达出,秋又蕴含了新的生命;"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是前一部分的结束,也是第二部分的张本。第二部分承第一部分,进而又突出秋之生命,赞颂了生命的成熟。
四、在音乐声中轻声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作业设计
背诵喜欢的段落。
预习《我喜欢》
板书设计:
枫叶如丹
秋之生命
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