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中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学校校庆将组织课本剧的表演,让小组提交戏剧作品,下列不合适的是( )。
A.何冀平《天下第一楼》
B.冯骥才《俗世奇人》
C.孙鸿《枣儿》
D.郭沫若《屈原》
1.【答案】B。解析:《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故本题选择B项。
2.《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学生学习《关雎》后,对于《诗经》中的爱情诗非常感兴趣,其下列不属于爱情诗的是( )。
A.《汉广》
B.《蒹葭》
C.《桃夭》
D.《静女》
2.【答案】C。解析:A项《汉广》是先秦时代的民歌。这首诗是男子追求女子而不能得的情歌。B项《蒹葭》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D项《静女》这是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C项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通篇以桃花起兴,以桃花喻美人,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故本题选择C项。
3.在写作课上,老师讲解了关于学写传记的要求。下列说法不适合的是( )。
A.传记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
B.传记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
C.有时要引用一些可靠的资料,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
D.在记述事件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
3.【答案】A。解析:记述事件,要具体表现人物的言行,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等。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关键行动,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故本题选择A项。
4.学习了曹操《观沧海》,学生对于三曹的作品非常的感兴趣,老师打算推荐几首三曹的作品让学生课下阅读,下列不适合的是( )。
A.《龟虽寿》
B.《长歌行》
C.《燕歌行》
D.《洛神赋》
4.【答案】B。解析:A项是《长歌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是作者借乐府古题而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的是作者期望尽早建功立业、功垂千古、名留史册的强烈用世之心。故本题选择B项。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学生学习《三峡》,之后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下面为学生推荐的自然山水文章不恰当的是( )。
A.《与朱元思书》
B.《记承天寺夜游》
C.《答谢中书书》
D.《桃花源记》
5.【答案】D。解析:A项《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B项《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C项《答谢中书书》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D项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并不是对自然山水的描写。故本题选择D项。
教师资格证面试报名条件
1.报名条件
按照《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和《教育部办公厅*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19〕1号)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
(一)身份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户籍或居住证申领地在陕西省的申请人以及驻陕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学生和在读研究生)。
2.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二)品德条件: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身体条件:身心健康,符合陕西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考试当年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四)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2.报考中等学校(含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五)已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各科成绩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教师资格考试作文素材做人篇:正直——宁折不弯
1、责任
什么人:郎平是我国排球运动员、国家队教练。
什么事:当年中国女排实现了“三连冠”的壮举之后,“铁榔头”名扬四海。退役后的郎平放弃了美国提出的优渥待遇,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请缨,出任女排主帅。女排的状况不容乐观,郎平用“炼狱”式的训练法让球队日渐回复以往的风采,重返世界之巅。
什么点:郎平毅然回国,为祖国荣誉而战。这是一个中国运动员勇担国家责任的体现。
核心主题词:责任
适用主题词:爱国、奉献、拼搏
2、气节
什么人: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才女。
什么事:明朝灭亡之后,国破家亡的柳如是奉劝丈夫钱谦益与自己一同殉国,钱谦益却贪生怕死、投降清廷。柳如是拒绝北上,散尽家财,用以资助反清复明的义军。她虽身为女子,却有忠君报国的思想和气节,远胜许多男子。她的深明大义在史书上留下了浩然正气,令人景仰。
什么点:柳如是既有殉节之志,又有大义之行,是当仁不让的巾帼英雄。
核心主题词:气节
适用主题词:爱国、信仰、节操、大义
3、诚实
什么人:陈奕帆是郑州的一名普通高中生。
什么事:某日他在骑车上学的路上不慎撞上了一辆宝马车,导致车身损伤,于是他将道歉信和自己身上仅有的现金粘在了车门把手上。车主来开车时,发现在车门上的信和钱,被该生的品德深深感动。随后,在警方的帮助下,车主终于找到了这名学生。得知他家境贫困,车主不但拒收赔偿金,还主动捐款,资助该生的学业。
什么点:陈奕帆肇事之后主动致歉、妥善解决,这体现了他诚实的品质。
核心主题词:诚实
适用主题词:责任、担当、素质、公德
4、守信
什么人: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
什么事: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十金,围观的人不相信,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终于有人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
什么点:守信的商鞅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望,为他接下来的变法铺平了道路。
核心主题词:守信
适用主题词: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