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统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应试精选模拟卷(四)(5)及答案

刘莉莉

教师资格统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应试精选模拟卷(四)(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师形成专业成长意识、获得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是(  )。

A.专业培训

B.参加优质课评比

C.校本教研

D.深化课改

2、课堂导人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先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多样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学习目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趣,这属于(  )。

A.问题导人

B.故事导入

C.实例导入

D.悬念导入

3、下列属于意志行动的是(  )。

A.吹口哨

B.背诵课文

C.摇头晃脑

D.膝跳反射

4、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5、阳光中(  )能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转变成(  ),促使人体对钙的吸收,预防软骨病。

A.红外线;维生素A

B.红外线;维生素D

C.紫外线;维生素A

D.紫外线;维生素D

6、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  )。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7、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

A.综合课程

B.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潜在课程

8、被称为课程论经典学术著作的是(  )。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9、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雅各布松

D.艾利斯

10、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

11、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去玩,这种冲突矛盾是(  )。

A.多重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12、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13、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三)班的班主任工作,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

A.意志品质的培养

B.人际交往教育

C.积极的情感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1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  )。

A.马斯洛

B.霍尔

C.杜威

D.华生

15、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昆体良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17、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9、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

A.体育小组

B.艺术小组

C.学科小组

D.技术小组

20、“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A.一次

B.三次

C.四次

D.两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2、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

23、简述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常用方法。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小明的妈妈逢人便夸她儿子聪明,在班上的学习总是名列前茅。小明不仅成绩好,还经常在学校的文艺比赛中拿奖,可谓是多才多艺。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他与同学相处不好,同学关系特别紧张。小明因为自己学习好、有才艺,家境还比较富有,时常瞧不起班上的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他请教,他会随口说:“这问题太简单了。”当看到别的同学穿着一般时,他会说:“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点儿的穿上吧。”他就是这样,给人感觉很骄傲,即使有时是自己做了错事,也绝不承认,还为自己辩解,有时为了获得一些荣誉甚至还弄虚作假。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矫正小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25、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

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整个课堂。

问题: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26、27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共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1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请问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一支冠军队?

解法1:按照比赛进程,第一轮16支球队进行8场比赛,淘汰8支球队;第二轮,首轮晋级的8支球队进行4场比赛,淘汰4支球队;第三轮,再次晋级的4支球队进行2场比赛,淘汰2支球队;第四轮,2支球队进行决赛,产生1支冠军队。所以,一共要进行15(8+4+2+1)场比赛,才能产生1支冠军队。

解法2:匈牙利数学家路莎·佩特曾说:“数学家往往不是对问题进行正面的攻击,而是不断地将它变形,甚至把它转化为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据此,由16支球队产生1支冠军队就要淘汰15支球队,每淘汰1支球队就要进行1场比赛。所以,一共要进行15(16—1)场比赛,才能产生1支冠军队。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一)报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二)报考初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三)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四)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五)上海市普通高等院校以及户籍在上海的外地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三年级(含在读专升本第四学年)及以上考生和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中高职贯通考生允许在其学习的最后一年,凭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六)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有关政策规定详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和《教师资格条例》(教育部令第10号)。

(八)考前防控疫情排查要求。请考生自觉对照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上海考区有关疫情防控要求(附件2)中的考前防控疫情排查要求进行自我排查,并填写2022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上海考区考生健康安全书(附件3)。不具备考试条件的考生不得参加本次考试。考前防疫要求将根据本市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考生及时登录上海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shmeea.edu.cn)了解相关信息,做好应对准备。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认定除笔试成绩合格外,还需符合相应的学历层次、部分资格认定还需具备专业技术资格或等级、满足体检标准等,因此请考生在报考前详细了解本人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所在地的认定条件,谨慎报考。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考点

【高频考点提要】

1.教育的功能;2.教育与人口的关系;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4.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5.教育与精神文化的关系。

【高频考点速记】

一、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一)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二)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三)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二、教育与人口的相互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4.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三、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辨析题】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答案要点】此观点是错误的。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部分教育内容。其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影响作用,但不能够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五、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第二,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第三,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第二,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第三,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二)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三)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的概念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2.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可以再细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等。

学校精神文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