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2)及答案

刘莉莉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卷(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师在诗歌意象分析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诗歌实例,理解并总结意象“酒”所表达的情感。以下诗句中意象“酒”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的一项是( )。

A.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

1.【答案】A。解析:受诗歌立意及诗人情感差异影响,意象“酒”在不同的诗歌中具有不同意义。A项,诗人借酒消愁,但“酒入愁肠”反更愁,其表达的是欲排遣乡思而不得,更徒增羁旅乡思的愁苦心情;B项,诗人以酒“劝君”,既表达了与友人即将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又蕴含了对友人远行处境的担忧以及远行前路的美好祝愿;C项,诗人一壶美酒却只能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处境,表达了孤单、冷落的悲凉心情;D项,诗人邀请友人围炉品新酒,渲染并展现了友人之间质朴而又浓厚温暖的情谊。

2.学习完《西塞山怀古》后,教师向学生强调了怀古诗与咏史诗的区别并鼓励学生举办一场主题为“千年怀古”的怀古诗专题汇报会。以下诗歌中不能选入该专题的是( )。

A.李商隐《贾生》 B.杜牧《赤壁》

C.李清照《夏日绝句》 D.杜甫《蜀相》

2.【答案】A。解析:怀古诗与咏史诗均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的诗歌作品。但怀古诗多为诗人登临历史古迹时有感而发写就的,咏史诗则多是诗人品读诗文书籍等有感,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而作。A项,《贾生》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诗人借贾谊的遭遇,抒写了自己怀才不遇之愤;B项,《赤壁》是诗人途经赤壁古战场时即物抒怀、托物感兴而写的一首怀古诗;C项,《夏日绝句》是诗人逃难途中路过乌江时,感于项羽拒绝回江东暂避的精神而写的一首怀古诗;D项,《蜀相》是诗人游览武侯祠时,感于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忠心辅君以及“出师未捷身先死”而创作的一首怀古诗。

3.教师教学《伶官传序》时指出,议论是中国古今文章中的常见表达方式,在浩如烟海的古代篇章中不乏优秀的议论文。为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古代议论文特征的理解与认识,教师组织学生举办了以“好文共享——品析古代优秀议论文”为主题的学习交流会。下列篇目中,不能入选的一项是( )。

A.《劝学》 B.《陈情表》 C.《过秦论》 D.《师说》

3.【答案】B。解析:A、C、D项三篇文章均属于议论文。其中,《劝学》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过秦论》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师说》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B项,《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奏请辞官、在家侍奉祖母的奏章。文章叙事抒情,记叙了祖母的辛苦养育之恩,讲述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表达了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感激以及不得不侍奉祖母的两难之情。文章辞意恳切,真情流露,语言简洁,委婉畅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不属于议论文文体。

4.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展示“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等多种状态的荷花图片,请学生浏览以感受课文中描写荷花的文字。对该做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教师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B.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的深层内涵

C.教师通过比较提升了学生语言感悟力

D.教师有较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意识

4.【答案】C。解析:插图是助读系统的一种,有利于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图有利于帮助学生结合图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利于提升了学生语言感悟力。

5.高三下学期教师组织学生回顾并系统梳理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学生发现其中大多数作品均出自小说集《呐喊》,以下小说人物不是出自《呐喊》的是( )。

A.孔乙己 B.祥林嫂 C.阿Q D.闰土

5.【答案】B。解析:“孔乙己、阿Q、闰土”分别出自小说《孔乙己》《阿Q正传》《故乡》,以上三部小说作品均收录于小说集《呐喊》;“祥林嫂”出自小说《祝福》,收录于小说集《彷徨》。

6.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今文学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教师开设“我国古今文学作品之最”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课前搜集相关作品及作品信息,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B.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诗经》

C.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

D.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儒林外史》

6.【答案】B。解析:B项,《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

7.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按照要求答题。

《边城》的教学中,一教师找到有视频配合的歌曲,上课伊始,进行完整的播放,激发了学生兴趣;中间配合学生的学习任务,想象主人公翠翠当时的心境,放低音量,播放没有歌词的乐曲,悠扬的背景音乐放飞了学生的思绪;下课时,歌声再次响起,回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对上述案例分析,正确的是( )。

A.教师适时使用课程资源,恰到好处地发挥了课程资源的作用。

B.课程资源拓展过度,忽视了教学重点。

C.这一环节的设置把课堂时间让给了学生,有利于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D.为了让学生充分探究,应该保证重读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环节。

7.【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语文课程资源使用原则的考查。语文课程资源什么时候使用,什么环节使用,效果是大不一样的。这个案例中,教师依据教育教学规律,针对课堂学习的实际需要,遵循了语文课程资源使用的适时性原则,故选A。

8.教师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指出“左右皆呼万岁”一句中存在古今异义词,强调学生应学会关注并整理、总结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以下学生整理的“古今异义现象”分类下的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奚惆怅而独悲 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C.列坐其次 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8.【答案】A。解析:A项“惆怅”,其古今意义相同,均意为“失意、伤感”。B项“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C项“其次”,古义,“它的旁边”;今义,“第二”。D项“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建立”。

9.阅读《别了,“不列颠尼亚”》备课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

张老师:此课我想用一课时完成。

陈老师:我也是这样设想的。你的教学怎样设计呢?

张老师:我想第一复习新闻知识;第二是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让学生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第三是与学生共同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李老师:我想重点应落在“现实场景的再现”上。

陈老师:“现实场景的再现”抓得很好,但我觉得还要注意“历史材料的运用”,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使作品增加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对上面老师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 )。

A.陈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侧重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

B.陈老师的做法关注学生在新闻阅读过程中精神的活动和生命的活动

C.张老师把新闻知识作为教学的引子,把阅读文本作为解释和印证新闻写作的范本,这种做法比较好

D.陈老师这样处理语言教学更实在

9.【答案】C。解析:这是关于教学内容选择的问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是“立人”,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一切着眼于人的发展。如果以新闻知识为教学重点,在“立人”上就会显得苍白。张老师设计的“与学生共同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有点虚,这种以新闻知识介绍为主要方式的教学,需要调整和改变。像陈老师这样选择“现实场景的再现”和“历史材料的运用”作为教学的重点,既可以交代和回顾新闻的相关知识,又能在阅读中让学生体会和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比较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

10.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修辞的理解与使用仍存在问题。教师借用一些语句引导学生理解并判断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以下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水墨山水画(夸张)

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拟人、比喻)

D.没事的时候,她喜欢读读张爱玲(借代)

10.【答案】A。解析:A项句子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将“景色”比喻为“山水画”。B项句子属于互文,“主人”和“客”的动作互做补充,表述出完整的意思。C项句子运用了拟人、借喻的修辞手法,“妆”使柳树拟人化,“绿丝绦”是柳条的喻体。D项句子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张爱玲”代其作品。

11.新媒体日益发展,但也暴露出很多文字运用错误的问题。为加深学生理解,增强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教师列举如下新闻,其中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近期,薛之谦发行个人新专辑,并于各种娱乐真人秀节目频繁露面,成为炙手可热的歌手。

B.在本期“战斗英雄”节目中,我们追念了英雄黄继光,他每次战斗都是身先士卒,首当其冲。

C.据泰安派出所唐警官称,犯罪嫌疑人戴某罪行累累,罄竹难书,他们已经将其抓捕归案。

D.在“最美教师”节目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育英中学高三二班班主任李老师。他三十年如一日,日理万机,对学生一心一意。

11.【答案】C。解析:C项中“罄竹难书”指罪行很多,符合语境。A项中“炙手可热”用来形容气焰盛、权势大,让人无法接近;B项中“首当其冲”比喻最先遭受攻击或灾难;D项中“日理万机”多用于国家领导人或者高级官员。

1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学习古代优秀作品的要求,在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时,需要怎样的角度来汲取民族智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历史发展 B.辩证统一 C.现代发展 D.与时俱进

12.【答案】A。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13.教学《师说》时,教师给学生随文介绍了古代论说文的文体知识,对于教师的这一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介绍文体知识,可以让学生整体认知古代论说类议论文的特点

B.随文介绍,重点在于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写作特点

C.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学科文体知识

D.有助于理解文本的语言特点

13.【答案】C。解析:教师只是随文介绍相关的文体知识,并不是具体、的讲解,难以形成知识系统。

14.某老师的一堂公开课《烛之武退秦师》,用“三十六计”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问导入“本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来导入本课的学习。这位老师采用的导入设计属于( )。

A.串联照应式 B.悬念激趣式

C.故事吸引式 D.背景激情式

14.【答案】B。解析:导入时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跨度,这样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这种导入方式属于悬念激趣式。

15.学习沈从文的《边城》,教师计划使用一段介绍凤凰古城山水景色和民俗风情的视频资料,对这一教学资源的使用,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后播放视频,学生自由交流,进一步体会边城之美

B.分析文本时,结合有关民俗风情的视频,感受作品中人物所展现的人情美

C.课前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学习兴趣

D.通过观看视频,学生体会边城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15.【答案】D。解析:运用多媒体资源,是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

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1.报名条件

(一)报考对象及条件

1.报考人员基本条件: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③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④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方可报考。

2.属地管理要求:申请人应在户籍关系或学籍关系(在校生)或居住证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根据《教育部关于取消一批证明事项的通知》(教政法函〔2019〕12号)文件精神,申请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和认定时提交的工作单位或者人事关系证明,改为居住证。

3.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4.学历要求:

①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幼儿师范或者其它中等专(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②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等师范或者其它中等专(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③报考初中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它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④报考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它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⑤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5.其它否决条件:

①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②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③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④不符合报考条件投机报考的,后果自负(后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时,其考试成绩无效)。

中学教师《教育知识》高频考点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织部分。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表现为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宗教本位论

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三)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观点是: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等。

(四)“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来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

(三)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