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试题
1.某高级中学向学生推销补习资料谋取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下列处理此事的方式不正确的是( )。
A.给予通报批评
B.没收违法所得
C.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D.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1.【答案】D。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责令限期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D项中,应当是对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非行政处罚。因此,D项表述错误。A、B、C三项: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与题干不符,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下列情況属于“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的是( )。
A.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B.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
C.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答案】B。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该法条明确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B项正确。
A项:“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是《教师法》第三十七条对于教师收到行政处分或解聘情形的规定之一。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C项:“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是《教师法》第三十七条对于教师收到行政处分或解聘情形的规定之一。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D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是《教师法》第三十七条对于教师收到行政处分或解聘情形的规定之。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3.下列做法中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是( )。
A.学生王某不遵守课堂纪律,被任课教师罚站3小时
B.初中生李某偷窃了王老师500元钱,学校将其开除
C.赵某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让13岁的儿子辍学打工
D.人民法院对17岁的张某抢劫一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
3.【答案】D。本题考查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应当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依法组成少年法庭进行。对于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刑事案件,不公开审理。D项正确。
A项,《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题干中,学生王某不遵守课堂纪律,被教师罚站3小时,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题干中,教师因为盗窃开除学生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三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未成年人依法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使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同时,第三十八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题干中,赵某为减轻家庭负担,让13岁的儿子辍学。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4.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 )。
A.唐朝 B.西汉 C.秦 D.元朝
4.【答案】C。解析: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王朝。故正确答案为C。
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句中所指人物和作者分别是:
A.岳飞,辛弃疾
B.周瑜,杜甫
C.诸葛亮,杜甫
D.诸葛亮,李白
5.【答案】C。解析:“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选自《蜀相》,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故正确答案为C。
6.某小学初三一班班主任王老师在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上发起了题为“我心中的好同桌”的主题讨论,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说出哪些同桌或者曾经做过同桌的同学令你最感动或者印象深刻的优良品质、事迹。整个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发言,每个人都获得了别人的中肯评价。老师还将这些评价记录下来,作为了每个人的操行评语的一部分。该案例最主要体现了( )。
A.评价主体多元化 B.评价内容综合化
C.评价手段现代化 D.评价标准高端化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新课改的评价观。该案例中班主任一改往日操行评定由教师一人做出的做法,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评价自己的同学,体现了新课改评价观中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要求故本题选择A。
选项B,评价内容的综合化是指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的认可,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故排除。
选项C,评价手段现代化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学生的评价。题干没有体现。
选项D为干扰选项,故不选。
综上所述,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7.某些学校认为“明亮的教室要干净,神圣的教室要安静。”不少教师强调课堂要鸦雀无声,追求课堂秩序井然。学校的做法( )。
A.正确,体现了教书育人的理念 B.不正确,没有以学习者为中心
C.正确,体现了学校对教学环境的重视 D.不正确,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的教学观。新课改的教学观强调(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选项A,教书育人指的是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题干不符。
选项B,材料中这种对于一味的追求安静,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压抑学生的天性,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所以是不正确的。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应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所以选B。
选项C,题干强调的是课堂安静秩序井然说明了教师为中心,与教学环境的重视无关。
选项D,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与题目不符。
综上所述,ACD不正确,本题答案是B。
8.陈老师在教授写作课的时候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去背诵名家名段来积累素材,一学期下来,学生的作文虽然看起来辞藻比较华丽,但是缺少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而张老师在写作课的教授中,经常带着学生去实地观察写作的对象,例如写以母亲为主题的文章就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的母亲,写以大自然为主题的文章就带着学生去公园写生、郊游,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提升,同时对生活的爱也增加了。张老师和陈老师相比,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
A.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B.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C.教会学生学习 D.关注人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于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材料中陈老师的教学只关注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张老师的课程能够在教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现了新课改教学观中的关注人。
选项A,两位老师的学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了成绩,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选项B,两位老师的学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了成绩,都体现了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选项C,材料中两位老师都教会了学生学习方法,李老师教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而张老师是让学生发现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时间能力。
选项D,材料中陈老师的教学只关注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张老师的课程能够在教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现了新课改教学观中的关注人。
综上所述,选项ABC错误,本题答案为D。
9.李老师非常重视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和引导,重视问题之间的衔接性和层次性,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
A.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B.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C.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D.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9.【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的教学观。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内涵是:(1)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2)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题干中,李老师在教学中注意问题的衔接性和层次性,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重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选项A,材料中李老师非常重视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和引导,更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非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是“教育者为中心”。
选项B,材料中李老师非常重视课堂上对学生的提问和引导,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融会贯通,还是强调的是教会学生知识,没有体现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选项C,材料中李老师在教学中注意问题的衔接性和层次性,注重对学生的引导,重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选项D,材料中没有提到关注学生情感、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问题等,没有体现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综上所述,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C。
教师资格证报名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8号)规定的相应学历。
5.拥有天津户籍或《天津市居住证》。
6.坐落我市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含)以上学生(含在读研究生),可凭《教育部学籍在线认证报告》或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其他年级在读生不得报考。
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的,应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应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报考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同时还应具备相当于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中级以上技术工人等级。
7.凡使用国外学历学位证书报考的,考生须持有教育部出国留学服务中心出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自行打印的带有电子签章的电子版认证书。
8.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19]1号)文件精神,港澳台居民可持港澳台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在天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9.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未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教育类专业的毕业学历,不能作为申报幼儿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合格学历。
10.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教师资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8号)和《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3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重点考点
一、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4)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有:
(1)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2)学校管理,课外活动和班主任工作
(3)举行德智体美并进的教育活动
方法有:
(1)提高教师队伍水平,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作用(主导性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素养)
(2)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3)引导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5)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根据要求和素质教育观念进行分析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
(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观
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人的劳动力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生观的思想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1)学生是完整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需要尊重(4)学生都有潜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从身心健康发展,主体性发展,中学生社会文化发展三个方面身心健康发展:生理心理健康的成长,生理心理健康得到社会的实现主体性发展: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需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主体性发展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社会文化发展:主要涉及到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等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教育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起点,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中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要求:中学教育必须以中学的发展需要为本,必须以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为本,必须以全体中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以人为本”也就是所有学生发展为本,必须坚持教育公正公平的原则教育机会均等,要求公正的对待学生,不因何种原因,给予学生相同的教育机会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分阶段教育:学生的才能有高有低,因而给予学生的教育机会要按照学生的才能高低来进行分配;
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潜能不同,因而给予不同个性发展潜能的学生提供有利于发展的教育机会。
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三、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重点)
(1)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
(3)培养和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5)要成为课程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1)为什么要终身学习
①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②教师自我实现必须终身学习
③提升教学水平须坚持终身学习
④提高教育创新精神须终身学习
⑤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责任
⑥教材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2)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行性教师学习的内容:
①学习能力学习
②专业知识学习
③教育理论学习
④信息技术学习
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
①系统的终身学习
②校本学习
③成人教育
④媒体学习
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③传播终身学习观念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要求:(1)培育学习能力,做学习型教师(2)培养反思能力,做反思型教师(3)培育创新精神,做创新型教师(4)培养合作能力,做伙伴型教师;(5)培育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
具备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情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广博的知识视野要获得专业的终身发展就要终身学习,可通过正规,非正规,校本专业教育发展
方法有:专业知识学习,教育反思,教育研究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2)重情感教育,培养健全人格(3)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4)多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5)多样化教学,强化主动学习(6)重因材施教,强化学困帮扶
如何提高教学成绩:
(1)讲方法:处理好师生关系;(2)讲落实:监控好教学环节;(3)讲思路:培养好学习习惯;(4)讲科学:发展好教研能力。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
(1)教师职业的责任
教师的根本职责是培养*新人,*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①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②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③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④教育信息的开发应用者⑤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
(2)教师职业的价值对教师个人:可以满足教师作为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他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人类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和进步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或者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