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的悔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
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
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
中所饱含的深情。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
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教学突破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可通过演讲,引导学生自己明白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及作品背景。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教学方法:
读、评、讲、议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提问:我们学以前学过哪些与母亲有关的文章。(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孟郊《游子吟》
然后演讲导入: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可能我们有不理解的时候,但最后我们都有会明白的。因此,从古到今,无论是谁,都对母亲永生难忘,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她给,我们的未来是他们撑起,我们有理由来歌颂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在90高龄写的一篇文章《永久的悔》
二、 简介作者:
看一看:(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羡林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三、自主学习:
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清生字词。
唾手可得(tuò) 俯拾皆是(fǔ) 懵懵懂懂(měng)
盈眶(yíng) 寄人篱下(lí) 立锥之地(zhuī)
四、合作探究
想一想:思考本文的题目是《永久的悔》,那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到底是什么?
明确:作者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议一议:(1)作者具体围绕什么来写永久的悔?
明确:白的、黄的、红的,这也是本文的线索
(2)文章以永久的悔为题,是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为什么又以写吃的为主线呢?
明确:文中写吃的,是因为家中非常的穷困,而母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一辈,而我却过上好日子,受到了好的教育,长大后感受到母亲的至爱,却无法给母亲任何的交待。心中有无限的悔意。
找一找:快速浏览课文,请找出文中你认为感人的语句,并说说理由。
( 先小组内交流,然后班内交流)
通过这一环节,教师作充分引导,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并且感悟到,一枝一叶总关情,日常小事中蕴藏着无限的关爱。
五、情感体验
是啊,人生在世多少悔恨的事,我们的作者就是有过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我们想想自己的母亲,听听这首歌你有怎样的感觉呢?播放动画歌曲《母亲》
六、拓展延伸:
说一说:学过这篇课文,听过如此感人的歌曲,假设你是作者,如今回到母亲的坟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提示:可以说说心中的愧疚,或者是告诉后人如何珍惜现在的机会与长辈相处等等。)
七、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最深切、最难忘、最真实
线索:白的、黄的、红的
永久的悔赏析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母亲当然亲身经历了这个巨大的变化。可惜,当我同母亲住在一起的时候,我只有几岁,告诉我,我也不懂。所以,我们家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像是昙花一现,我到现在也不完全明白。这谜恐怕要成为永恒的谜了。
不管怎样,我们家又恢复到从前那种穷困的情况。后来听人说,我们家那时只有半亩多地。这半亩多地是怎么来的,我也不清楚。一家三口人就靠这半亩多地生活。城里的九叔当然还会给点接济,然而像中湖北水灾奖那样的事儿,一辈子有一次也不算少了。九叔没有多少钱接济他的哥哥了。
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颜色都是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谈“红”色变了。
我在母亲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侯,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像母亲临终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永久的悔教学反思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2006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季羡林)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深深感悟到一位智者感恩的心,虽然是“悔”,却是绵绵的思念,无良知的人能有“悔”吗?
教书育人,让我们的学生从文章中去感悟如何做一个有孝心的人。特别是我们现代年轻人有的认为母爱的奉献是应该的,他们习以为常,缺少一颗感恩的心。如何让他们有所改变,教育起着一定的作用。
很多人说幸福犹如甘霖,不在大小,只在温馨。母爱永远是温馨的,我们该如何报答母爱呢?
当母亲不再年轻,当母亲不再强健,甚至当那颗充满无私母爱的心一去不返时,许多人才感到痛不欲生,才真正渴望母爱,可是,一切都晚了。
感受母爱的伟大,感受母爱的无私吧!
我被感动了,我的学生也许被感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