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阳春面》教案
学习目标:从人物入手,采用角色沉浸法通过细节品味人性美、和睦美。
学习难点:体会小说三要素和主题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沉浸,有情节才感人;体验,有细节才动人;品味,人物的人性美、和睦美
用“阳春面”直接导入。
把母子三人的故事按时间顺序以弟弟口吻讲给大家听?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5节——第67节。
检查阅读效果:写作范围是“你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写“一碗阳春面”这个故事,不跑题吗?
分组进行角色问答——
1.先向“母亲”提问
预设可能提出的主要问题:
?吃面时间为什么选择这么晚?
品读语言:
……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
……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两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
除了数量变化之外,句式有什么特点? 省略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品味母子三人的至情:
长辈对晚辈怎么样,从课文哪里能看出来?
晚辈对长辈怎么样,从课文哪里能看出来?
3.向老板夫妇提问
预设可能提出的主要问题:
? 为什么三次提及“预约席”?2号桌怎么成了“幸福的桌子”?
? 怎样理解两次流泪?
二、体会,三要素和主题的关系
1.母子三人感动我,是因为 。
典型细节:头碰头+一齐点头+互相握着手。
2.老板夫妇感动我,是因为 。
备用探究题:有人说,本文题目中还蕴含了“团结、努力、奋争”的阳春面精神。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3.结合文本谈小说三要素和主题的关系?
备用策略:如果学生理解有难度就用图示引导
和睦相处需要人与人之间学会尊重、感谢和激励。
4.请你写一推荐语,把这篇小说推荐给朋友。
备用策略:出示教师的推荐语。
备用探究题:有冲突的小说更值得看,有人认为本文没有冲突,你怎么看?
5.请你提一个与课文有关的问题,可以参考的角度有“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细节、冲突”等。
作业
日本政治家吉田茂在《激荡百年史》一书中说:“战后日本的经济复兴靠的是人的头脑、进取心、纪律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你从本文能否看出来?写出理由。
小建议:去吃一碗阳春面。
评课:
教学探索:
1. 在文本解读上尝试浅文深学。
2. 在课堂结构上尝试简简单单学语文。
3. 在沉浸文本上采用角色模拟的形式。
4. 在习惯养成上试图让学生有质疑意识。
5. 在探究上——“学会保护他人的自尊心”。
《一碗阳春面》课堂实录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日本歌曲《北国之春》,现在,再来品一品日本作家栗良平为我们捧出的《一碗阳春面》。(投影演示课题并插图)这篇小说已经布置大家课前预习了,哪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故事情节?
生:(举手)这篇小说写两个孩子的父亲死于交通事故,生前欠下八个人的钱。孩子的母亲把抚恤金全部用于还债。还不够的部分,每月五万元分期偿还。大儿每天送报赚钱支持母亲,二儿每天买菜烧饭帮助母亲,让母亲能够安心工作。母亲因为工作努力,得到了公司的特别津贴,借款提前还清了。过了五六年,大儿通过了医生的国家考试,在京都的大医院里当上了实习医生,并将要到札幌的综合医院去工作,二儿也进了京都的银行工作。一家人和和美美,前途光明。
师:“和和美美,前途光明”这一句说得好。可是我想问其他同学一句,这样的复述,是否还应当补充调整一些什么?
生:(举手)我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母子三人四次吃阳春面。
师:好。请你具体说一说。
生:遭受沉重打击的母子三人,大年夜来到北海亭面馆,“头碰头”同吃一碗阳春面。以后他们又去过两次。经过十几年的不屈抗争,母子三人从逆境走向光明,当他们第四次来到北海亭面馆吃每人一碗阳春面的时候,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
师:“长大成人”换成“长大成才”好不好?
生:好。 师:概述得不错。我觉得这样比较符合文意,你们说对不对?
生:(齐)对。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题就是《一碗阳春面》。这是文章的线索,不能把它给忘了。
师:说得很有道理。情节问题解决了,我们接下来讨论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哪一些人物?
生:母子三人。
生:孩子的父亲也算一个。
生:店老板夫妇。
生:鱼店老板、蔬菜店老板,还有……
生:不如说是北海亭面馆的其他顾客。
师:找得很全。那么,谁是主人公?
生:母子三人。
师:大家都同意吗?(学生肯定后)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小说是怎样来塑造这三个主要人物的。我们都知道,小说一般以各种各样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些描写有——
生:(齐)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师:无论哪一种描写,要使人物形象典型化,必须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投影):真实性、复杂性、发展性、互动性,我们结合课文来领悟一下这四个方面。我们看文中母亲四次要面的语言描写。请同学们找一找。
[生找语言描写。划。读。
师:(板书)
……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
……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两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 师:谁揣摩一下这四次要面的语言描写中母亲这一形象的真实性在哪?
生:“……唔……可以吗”,这好像很符合日本人的说话方式。
师:中国人怎么说?
生:“不好意思,麻烦您来一碗阳春面。”(众生笑)
师:是这样。这就是语言符合人物民族的特征。还符合别的什么吗?
生:符合母亲当时的心理。
师:什么心理?
生:难为情。
师:四句话都很难为情吗?
生:不,最后一句不是,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战胜了困难。
师:那么是前三句难为情喽?可是,它们难为情的程度上有没有不同?
生:一次比一次轻。
师:何以见得?
生:第二次第三次比第一次少了一个省略号。
师: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生:声音断断续续,说话支支吾吾。
师:为什么支支吾吾?
生:因为难为情呀!
师:好的。少了一个省略号,就少了一回支支吾吾,少了一回支支吾吾,就少了一份难为情。还有吗?
生:第一次把要的面的数量,也就是“一碗”放在后面。这样一倒装,更显出她的难为情,后两次就没有。
生:第三次比第二次在面的数量上有增加,一碗变成了两碗,也使她少难为情。
师:说得很好。这其实就是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所在。母亲由非常害羞地开口要一碗阳春面,到少一些害羞,再到非常平静地说出要三碗阳春面,这里面有一个变化发展,其原因是什么?
生:这是因为他们母子三人战胜了困难,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师:这是根本原因所在,也就是这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那位同学复述的那一部分情节。那么,依你看来,母子三人战胜困难的依靠是什么?
生:母亲对儿子的爱护,儿子对母亲的孝敬,兄弟之间的友爱,或者概括地说,是一家人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吧!
师:说得很好。团结,不屈,向上,奋斗(板书),是这个弱小家庭从逆境走向光明的关键因素。可是,除了这个关键因素,还有没有别的因素呢?
生:(举手)我觉得店老板夫妇的作用不能抹杀。
师:好。你想到人物形象的互动性上去了。能详细说一说吗?
生:我觉得店老板夫妇给了母子三人以同情,以温暖,以帮助,以尊重,以祝福。
师:(笑)给这么多。能详细说一说吗?
生:母子三人第一次去吃面的时候,店老板就多给了半碗面,这是帮助;第二次,老板将熄灭的炉火点起来,这是温暖;第三次,为了少收50元钱改了价格板,这是尊重;还是第三次,当母子三人的不幸遭遇被老板夫妇获知后,他们面对面蹲着掉泪,这是同情;而每一次,老板娘都以一句“谢谢,祝你们过个好年”送走母子三人,这是祝福。
师:有道理。我想再问一句,店老板夫妇将母子三人坐过的二号桌定为“预约席”,并让它出了名,成为“幸福的桌子”,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鼓励。
生:肯定。
生:赞许。
生:期待。
师:我觉得期待好。你看,多么美好的期待。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母子三人的奋争不是孤立的。大和民族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成了小说不可忽略的社会环境。——现在,我想请同学把文中母亲四次要面的语言来读一读,希望读出语气。
生:(自告奋勇读)
……唔……阳春面……一碗……可以吗?
……唔……一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两碗阳春面……可以吗?
唔……三碗阳春面,可以吗? [师生自发鼓掌。
师:情节、人物和环境,小说的三个要素我们都把握了,接下来,请大家揣摩揣摩,文中哪些句子最感人。待会儿请大家结合自身实际来谈一谈。
[生找感人句子,五分钟。师巡视,并与学生个别交流。
师:哪位先说说?
生:我觉得母子三人前三次吃面时的外貌描写最感人。三次,母亲穿的都是那件不合时令的斜格子短大衣,这大衣到后来就褪了色。而两个孩子开始都穿着崭新的运动服,第三次的时候,弟弟穿起了哥哥的旧衣物。这说明母亲爱孩子,孩子后来也能体谅母亲。
师:你大年夜穿什么衣服?
生:新衣物。
师:你母亲呢?
生:没注意。
师:今年过年别忘了留意一下,好吗?
生:我……我想给她买新衣。
师:用你的钱?
生:攒零用钱。
师:我为你母亲感到骄傲!(掌声)——还有哪位同学说一说?
生:母亲对儿子说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258页第4行那句——“大儿,淳儿,今天,我做母亲的想要向你们道谢。”一个母亲向儿子道谢,那需要多少平等的态度、博大的情怀啊!
师:那是因为儿子对母亲的孝敬和帮助让母亲走出了困境。
生:我希望也能得到母亲的感谢。
师:你打算怎么做?
生:还没好好想。
师:等你有了计划希望能告诉大家。(掌声)——请同学们继续发言。
生:我觉得这一篇文章每一句都让人感动,我要把它原原本本地念给爸爸听。
师:为什么?
生:因为……因为他下岗了。
师:是吗?
生:是的。爸爸下岗了,一夜之间爸爸与我和妈妈之间有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我感到爸爸的眼里充满了怨恨,我担心爸爸这个大男人的精神会崩溃。我想读完这篇文章后对他说,下岗是暂时的,希望是永存的。不管怎样,我和妈妈总在他的身边,他一定能找到新的工作的!
师:形式上的下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下岗。相信你爸爸会在你的鼓励下正视现实,迎难而上,面对挑战,寻找机遇,开辟出一条光明大道的。(掌声)——好,那位同学你说说。
生:文中淳儿在作文中说:长大成人后,想开一家日本第一的面馆,
也要对顾客说,“努力吧,祝你幸福,谢谢。”我也许将来不会开面馆,但我一定会向我认识的人说这几句话:“努力吧。祝你幸福。谢谢。”我还会说:“好人一生平安。”
师:好人一生平安,这话说得好。文中母子三人,老板夫妇面馆的所有顾客都称得上是好人。我们祝他们一生平安。同时,也希望大家都做这样的好人,希望我们自己也一生平安。我提议,我们来唱一首卡拉ok,歌名就叫——《好人一生平安》。我们祝福天下所有的好人一生平安!
[师生齐唱卡拉ok《好人一生平安》。听课教师自发起立同唱。
师:下课。(掌声)
《一碗阳春面》教学反思
一、小说三要素要不要再讲?
情节、人物、环境——小说的“三要素”似乎是所有小说类课文绕不过去的内容。于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想,能不能脱离这个模式?因为,从一些教案和上课实录上看,很多老师就是这么处理的,而且能够处理得很纯熟。但这样处理也有毛病,就是技能训练多于情感体验。于是乎袁卫星的教学实录在开头和结尾加上了一些不伦不类的多媒体素材,让人觉得有“课不够,歌来凑”的嫌疑。
于是我自己上课的时候想要避免机械地讲三要素,让他们自己体会情节设置的妙趣所在。比如,我用了一个上这节课老师都会用的时间表格,让他们填写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十四年他们吃的面的碗数,当第一年和第二年都是一碗的时候,我让他们思考:这里是不是重复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继而,他们就可以思考两次吃面的细节描写的区别。然后体会人物的性格的变化。但这样的一个思路最后还是回到了理解小说情节的套路。而且,有些邯郸学步:那真是,情节也没有讲好,人物也没有分析好。
于是就回到了标题所提的问题,小说三要素要不要再讲?我觉得要。但这是有前提的。对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读小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情节——情节难以理清的,他们会放弃阅读;情节吸引人的,他们又会只注意到情节而忽视了其他两个要素——所以,重视情节,重视小说三要素在高一上半学期学段的多样化落实,是高一上半学期小说教学的重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一期课改的H版和S 版教材把《药》放在高中一年级,不是没有考虑的吧?也许重点就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情节的发展。至于《药》里面所体现出的庸众的群像,其重要性或许还在其次。
所以,高一上半学期的小说教学还是要重点落实小说三要素。
二、像《一碗阳春面》这样的“《读者》型”文章要不要质疑?
我在理科班上课的时候,有个孩子有意思,说第一遍读的时候感觉小说很假,第二遍读的时候又觉得有些感人。她的话随即赢得了很多同学附和。
我在备课时候,第一感觉,就觉得这是一篇《读者》类型的文章,结果在教参上果然白纸黑字地写着此文“在1989年被《读者》缩写转载,被认为是《读者》创刊以来最感人的文章。”我在旁边批注:“岂止感人?简直就影响并奠定了《读者》的文风。我们在《读者》里大量看到的就是这类感情的心灵鸡汤!”所以,打心底里我是不喜欢这样的文章的。但同时我又确确实实被这篇文章感动。这里有矛盾啊!
我喜欢这一篇文章是有道理的,里面的细节十分动人:母亲言语的迟疑,老板夫妇的善良细心,兄弟二人和他们母亲的齐心协力都深深的打动了我。我想,孩子们读到这个地方,也应该和我有相似的感觉的。
那么,如果说这篇文章有问题,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我想可能是这样的一种叙事结构:他没有告诉我们这母子三人是如何过了那关键的“十四年”而只是用开始的贫穷和后来的成功作对比,而把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团结奋斗”,这样就使得文章在喷射出感人的烟雾之后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情节疑问——他们就“这样”走向成功了?——究竟怎样过的这十四年,谁也不知道,但万一有人质疑,栗良平先生本人也许也难以回答。
进而我们考察许多刊载于《读者》的文章,很多也都是这样的心灵鸡汤!
但我犹豫,该不该把这个问题告诉学生?我后来还是在六班情不自禁地说了。但当我和孩子们分享这来自理科班学生的质疑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一些女孩眼中的诧异。也许他们在想:哦!小说也可以这样读,也许他们在怨恨我:把她们曾有的感动给残忍地撕碎了。
唉,这样的文章,其实是符合高一孩子,特别是那些敏惠纤细,多愁善感的女孩子的心理期待的。但也是满足不了那些天生反骨,喜欢质疑的理科班孩子的头脑的。那么,我该怎么办?
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