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秦风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

3、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关于人才造就的观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2、抢记和作者有关的文体常识。 (课件孟子图片和旁解)

(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4、解题(1)

(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

四、闯关

第一关 朗诵

1、先扫除字音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quan )亩 傅说(yue ) 胶鬲( ge )

孙叔敖( ao ) 拂乱( fu ) 曾 益(zeng)

拂士( bi ) 舜 (shun) 百里奚( xi )

2、感情朗读

(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拿出笔,勾画出文章的节奏,重音

(课件出示标节奏的段落)

(2)请同学们对照课件上的节奏,重音,酝酿一下感情,自己再自由大声朗读。然后我请个别同学朗读。

(3)全班齐读。

第二关 理解文意

1、这关我们的任务是第一,二段,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二段,对照课下,找出不懂或者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字词,男女生互相发问。

老师把几个重点字词整理出来了。(出示课件)

发:起,被任用。 举:推举,被起用。

士:狱官 市:市场

任:担子,责任。 劳:使......劳累

饿:使......饥饿) 空乏:使.... 穷困缺乏

动:使......惊动心 忍:使.......坚韧

行拂乱:使......受到阻挠 曾:通“增”,增加

2、译这两段(中国语言具有含蓄美,许多意思和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大家翻译市,不求十分准确,只求大致理解)

第三关 探究内容

分组齐读课文第一、二段。分组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有什么作用?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4、作者认为要成就人才要经历那些磨难?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些?

请学生代表发言,师生共同补充。

第四关 (与作者对话)

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出人才”,对此,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能举例最好),

五、总结

我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

六、延伸作业:

收集有关孟子或人才造就的名言警句

板书: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题解: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

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

1、 列举6个历史人物的实例。

2、 阐述经受的磨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发: 于: 畎亩: 举: 间: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故: 降: 任: 于: 是: 苦:

劳: 饿: 空: 乏: 拂: 乱:

所以: 动: 忍: 曾: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恒: 然后: 困: 衡: 虑: 作:

征: 色: 喻: 入: 拂: 出:

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课后练习】

一、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法家拂士(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课是《孟子两章》中的第二章,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本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从本节课教学过程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

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

3.“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4.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

5.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存在不足的是: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