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总统孙中山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孙小飞

《“布衣总统”孙中山》教案

单元导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传记却可以长久留存传主的生命痕迹,让人临略大千世界中的七彩人生。

2、阅读P59知识短文《放言述说平生事》

提问:(1)什么是传记?

(2)有哪几种传记?

(3)写好传记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4)能否举出你所熟知的传记?

如:自传《我的奋斗》,司马迁《史记》

“布衣总统”孙中山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深人解读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内涵,还学生以真正“读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感悟和构建。

2、挖掘和活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力求新课程标准“三个纬度”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与交融。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课件展示彩色巨照伟人孙中山。今天向我们走来的是世纪伟人孙中山。近代中国充满剧变和曲折的峥嵘岁月把孙中山先生铸造成为20 世纪的巨人,这位历史巨人,历尽艰难,矢志不渝,终于推翻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国历史卜第一个民主共和政体― 中华民国,并为我们留下了异常珍贵的思想财富。今天,让我们一起解读这位第一次让一个习惯于跪下 去的民族站起来生活的世纪伟人永不褪色的思想情怀。(推出课题《 “布衣总统”孙中山》 )

二、解读文本

1、首先,让我们一起解读文题,捕捉信息,找到开启文章的钥匙,说说你从文题中捕捉到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捕捉题眼,解读“布衣总统”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明确:这位总统确实很特别,既为总统,却如“布衣”。下面请大家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解读孙中山先生身仁的“布衣”色彩。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问:说一说你看到了孙中山先生身上的“布衣”色彩了 吗?

明确 :孙中山先生当上临时大总统后住的、穿的、吃的都带着“布衣”色彩,比如,他贵为总统,可住的不是华丽的官殿,而是一间不大的房间,摆设也很简单,仅仅是四把椅子、两张茶儿、一张朽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

师:①大总统住的地方平民化。

②他穿的是很朴素的“中山服”。这衣服是用学生装改的,确实很朴素。

③他在吃的方面更是平民化,每餐的菜金总是控制在四角钱左右,餐具不讲究,吃的是普通小菜,就连招待唐绍仪、伍廷芳这样的大客人也只是普通小菜。

师:你把“孙中山生活十分简朴”到“孙中山自己却吃得津津有味”这几段朗读一遍,让大家感受一下孙中山先生吃的方面的“布衣”色彩。( 朗读9 一14 段)

3、孙中山先生住的、穿的、吃的方面的“布衣”色彩大家都看到了,“行”方面呢,有没有“布衣”色彩?

明确:他从不因自己是总统就高高在上,“天下为公”而是处处为群众着想,总是像一个普通平民一样悄悄出巡,从不摆架子,不搞特殊。还有,他不随便动用总统府内的汽车,连视察时也只穿普通制服骑马出城,这也再现了他身上的“布衣”色彩。

4、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大总统衣、食、住、行方面的“布衣”色彩。(课件展示孙中山任临时总统时用过的椅子、茶儿,穿过的衣服,直观地再现这位伟人的布衣色彩)请大家在文中找一找,看看这是孙中山先生什么思想的具体体现。

总结:觉得是孙中山先生认为自己“不是皇帝,而是人民的公仆”的思想支配他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他平等、民主、自由、博爱的思想的具体体现。 因为有平等、民主、博爱的思想,所以贵为总统甘于淡泊,生活起居诚如“布衣”,这样一来,大家对这位“布衣总统”有一定的了解了吧?

第二课时

1、 刚才大家通过解读整体感知全文,课件展示全文结构:

食 “布衣”

但这还不够,我们读传记最主要的是要从传主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中读出传主的情感世界和精神内涵,而不同的人会从同一件事中读出传主不同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和秉赋。下面请大家再次阅读全文,这次,要求大家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品质,然后用“我从… … 中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 … ”说一句话,把你在解读过程中所发现的、所感悟的告诉大家。比如:我从孙中山先生就任总统之后依然生活俭朴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甘于淡泊的高尚品质。

( 认真阅读课文,10 分钟后,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

例如:我从孙中山先生多次出巡绕道而行不愿惊扰民众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一心为民的情怀

如 :我从孙中山先生衣食住行的布衣本色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的公仆本色。(一心只想为人民服务,不讲究享受。)

如:我从孙中山先生总是悄悄出巡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遇事首先想着人民的博大的胸怀。(怕惊扰群众)

如:我从孙中山先生总是悄悄出巡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不事张扬的品性。

如:我从“男人剪了辫子,女子裹脚的也大大减少,吸鸦片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体面的事”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卓越的政绩。(这说明人们的素质提高了。你读得很仔细,能从细节中看到人物的幸越之处,应该表扬。请你把这一段朗读一遍,其他同学看看是否有新的发现。)

如:他卓越的政绩还在于推翻帝制。

如:我从孙中山先生“回敬”张之洞所写的对子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一介儒生敢傲王侯的非凡气度。

师:不错,孙中山先生写的对子明确地告诉张之洞:“布衣亦可傲王侯”,你从中读出他的非凡气度,不简单。哪位同学把孙中山先生与张之洞交往的段落朗读一下(第三、第四段)?

你的朗读使我们大家似乎看到了孙中山先声1 三的傲气和张之洞大为吃惊的神态,很好。说说你的发现。

如:我从孙中山先生所写的对子中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深厚的文学造诣。他对的对子写得太好了,清末名臣张之洞因此前倨后恭,由不屑一顾到以大礼相待,孙中山先生真棒。

师:看来富有才情的人总是让人羡慕、敬佩,是吧?你从另一角度读出自己的感悟,很好,咱们是不是品一品这个对子?

(课件展示对子“持二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展示孙其他对子

交流:觉得这个对子语言凝练,对仗仁整,声韵和谐,富有表现力。孙中山借此表明心迹,令张之洞刮目相看,大礼以待,真是笔力非凡。)

如:我从中读出孙中山早怀大志,志不在小

如:我从中读出孙中山先生的平等观念,他认为王侯没了不起的,布衣与王侯应平等(陈涉“王侯将相宁有种呼?”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

师:看来,大家都能读出自己发现,说明大家都能用心去读、去感悟,读书就应该这样读。

生18 :老师,我所解读到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难能可贵之处:贵为总统生活依然俭朴,永远保持布衣本色

师:哦?你能不能说说为什么这就难能可贵 ?

生18 :老师,您看现在那些当官的,不愿过平民白姓的生活,都会讲享受、摆阔气,而孙中山贵为大总统,生活那么俭朴,难道不难能可贵?

师:掌声告诉我,大家都认同为官者难能可贵的是永远保持布衣本色,这一方面表现了大家对保持布衣本色的为官者的高尚情操的肯定,也表现了大家对现实中那此当了官就丢了布衣本色的官的贬责,看来,有必要让那些当官的人学习《 “布衣总统”孙中山》 ,学学伟人的高尚情操。

《“布衣总统”孙中山》原文阅读

总统不是皇帝,而是公仆。这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座右铭。

总统府是一个简单普通的房间;总统服是经过他自己改造的“中山装”;餐桌上摆的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美味佳肴……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布衣总统”。

孙中山坐都南京后,人们还以“布衣总统”相称,说起这称谓的来历,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此名是耿伯钊传出,也是人民公认的。

耿伯钊1881-1957),名觐文,湖北安陆人,中国同盟会会员。1912年任临时大总统府的秘书,以后长期追随孙中山,对中山先生的生活和习惯了如指掌。当记者采访他时,他以“布衣总统”称谓孙中山,讲了如下故事。记者觉得很新鲜,名如其人,便在报上发表,一传十,十传百,便这样称谓起来,表示了人们对领袖的尊重和崇拜。

这个故事起自孙中山一张独具风格的名片。

话说清末名臣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积极推行新政,孙中山对他极为推崇。

一次,孙中山出洋回国,途经武昌,特到总督衙门求见。孙中山掏出自己那张只印有姓名、籍贯的名片来,在背面写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字样,交门官递上去。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竟然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仅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几句话退回。

孙中山一看,背面写着:“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明白,这是张之洞嫌他不恭在拿架子,不肯买账。血气方刚的孙中山来了个照“礼”回敬,在名片背面写上:“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做王侯”,再请门官送进去。张之洞一见,大为吃惊,立即吩咐迎见孙中山,并以大礼相待。由此可见,孙中山要做“布衣总统”早有初衷。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临时总统府设在前清的南京总督衙门内。中山先生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里有四把椅子,两个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把沙发。墙上挂着中国大地图和世界大地图。书桌上除了文具和要处理的公文以外,还摆着一些书籍。他的房屋外面是客厅,兼做饭厅。此房本来黄兴要给他调换,他却说:“困难当然很多,但革命政府无须华丽宫殿。如无合适的旧房,搭设棚屋也无不可。--总统不是皇帝,而是公仆!”

中山先生穿衣服也很朴素,他以前是穿西装,做临时大总统以后,他便把当时流行的学生装安上翻领,改成四个口袋的一种新式服装来穿。他就职临时大总统就是穿的这种衣服。有一回秘书问他:“您哪里弄来这套衣服?”

他含笑回答说:“这个样式是我创造的,又大方,又好看,又便宜,以后要提倡穿这种衣服,我们中国人穿长袍马褂已不合时代了,穿西装又穿不起,穿这衣服最好。”

以后大家都穿这样的衣服,“中山服”就是这样来的。

孙中山的日常生活十分有条理,有规律。他起得比一般人早,用冷水洗脸。每天早晨总要把一天内将做的重要事情简单地记下来。他非常重视仪表的整洁,每天早晨都要刮胡子,刷衣服,出门的时候,还要对着镜子把头发梳好。他这样注意外表的整洁与内心的有条理是一致的,人们从来没有看到他有过烦躁不安的表情。

孙中山生活十分简朴。在总统府内,一般人每餐菜金都在三元左右,这在当时的官场上已算是低水平,而孙中山总是把自己的菜金控制在四角左右。他不吸烟,不饮酒,不喝茶。饮食也很简单,常常是四菜一汤。有一次,厨师在桌上摆上了一套锡制的餐具,中山先生说:“太讲究了,以后不要再拿来。”他每天吃饭都是用的平常碗筷。

一次,唐绍仪来访,一直谈到很晚,孙中山为留客,特意吩咐人到“趣乐居”买来一只卤水肥鸡待客。

唐绍仪饿了,见到卤水鸡,很快将它吃得一干二净,还以为会有其他菜肴,就耐心地等待着下道菜来。

孙中山见状,对唐绍仪说:“慢待,慢待,没有什么好的菜了。”他想了想,只好把厨房里仅有的成鱼拿上来。

唐绍仪说:“我大吃惯了,一只肥烧鹅,我一顿就能吃完,我家虽说只有几个人,可每餐菜金就得10元啊!”仅此一点,就使唐绍仪对孙中山肃然起敬。

还有一天,南北议和代表伍廷芳到总统府求见,到了用餐时间,孙中山无美味佳肴待客,照例摆上几碟普通小菜。搞得奢侈成性的伍廷芳无法下筷。拘于礼仪,又不好退席,只好勉强下咽。孙中山对伍廷芳无可奈何地说:“今天是我的吃斋之日,不能吃荤,只可陪食。”而他自己却吃得津津有味,随吃随谈。

孙中山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书写“自由”、“平等”、“博爱”的横幅赠给同志,勉励同志。有时喜欢走出总统府去访问群众、视察市政。总统府内有外国朋友送给总统的马13匹,编为13号;还有友人送的1辆黑色汽车;侍从队有24辆自行车,备总统外出时卫士使用。

遇事首先想着人民。为避免惊扰群众,孙中山总是悄悄出巡,不声不响。

有一次,他穿着普通制服骑马出城,视察清时遗留的炮台。登上雨花台时发现那里已挂满旗帜。急问随从,原来他们出城时还是被人发现了,市民为此悬灯结彩,欢迎视察归来的大总统。

孙中山感叹道:“我个人的行踪不必去惊扰众人,我们还是改道走吧!”街市熙熙攘攘,不时有人力车夫拉着一车车剪下的辫子走过。

街上五花八门的广告。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庆胜”、“北伐”等新商标。

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

旁边告示牌大字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

地上辫子堆积像小山一样。

剪下辫子的人们喧闹着,端出一碗碗热腾腾的肉面来。

从一旁列队开赴前线的北伐军唱着新军歌:

同胞们,大家起来,唱个歌儿听,

警钟一鸣森森森,睡狮齐猛醒,

革命军,起义武昌,六合同响应。

推翻满清,奔奔奔,妖氛全扫净……

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的也大大减少,吸鸦片不再被认为是一种体面的事。

“民主”、“平等”、“权利”等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帝制,而且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社会地位和政治素质。……孙中山正感慨着,又被群众发现了,大家一齐拥上前来,顿时,里三层,外三层,一齐鼓掌欢呼:“大总统万岁!”

孙中山被围在水泄不通的圈圈里,行动不得。

城外警察分局长率人赶来维持秩序,巡官拔出指挥刀挥舞,想驱散人群。孙中山见此立即派护卫去制止,他着急地说:“对待老百姓不能这样!我们是人民的公仆!”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齐呼:“大总统万岁!”

孙中山知道不能从正门进城,便决定走旁门,护卫开路,围观的人让出一条道来,他们才绕道回到总统府。南门城楼上的守城官员,只见大总统出了城去没见归来,急忙分头寻问,当问到总统府号房(传达室)时,才知道总统早已回府了。

又有一次,孙先生穿着便衣到临时参议院参加会议,门口卫兵不认识孙中山先生,不让他进去。卫兵说:“你知道吗?孙大总统今天要来。”孙先生说:“孙大总统不过是众百姓的一个公仆,他是人,我也是人,我进去看看他有什么不可以呢?”

卫兵还是不让进。后来中山先生从身边摸出名片,那士兵看了慌忙陪罪。他说:“你不要怕,我不会责备你,只要你晓得,总统和老百姓都是一律平等的道理就行了。”

可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只有三个月时间,又被迫辞职了。

就是在这短短的九十天里,孙中山凭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又是如许呕心沥血,身体力行。

在短短的任职期内,他颁布了许多除旧布新的政令:限期剪辫,劝禁缠足,禁止刑讯,保障人权,禁止买卖人口,禁绝贩卖“猪仔”、保护华侨,严禁鸦片,改革称呼,废止跪拜,禁止赌博,提倡廉洁奉公、民主作风、任人唯贤。

民国伊始,孙中山先生首先宣布:人民享有选举、参政等“公权”和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等“私权”。他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等,在当时具有强烈的革命性、

民主性。

在短短的任职期内,他颁布了许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财政、文化、教育的政令。

在短短的任职期内,他提出了一整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律,提出了国会组织法大纲、选举法大纲,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体和政体,巩固国基,预防后患。

孙中山胸襟宽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恩怨。他告诫同盟会会员不得和光复会闹矛盾,特意函聘章太炎为临时政府枢密顾问,甚至对保皇党人也不准“挟私复怨”,“擅行仇杀”。但当他得知广东各界打算推举孙眉为广东都督的时候,却复电广东各界,申明“家兄质直过人,而素不娴于政治,一登舞台,人易欺以其方。粤督任重,才浅肆应,决非所宜”。坚决不同意孙眉就任广东都督。终使孙眉气得大骂:“如果阿文是大总统,我是大大总统。”孙中山也一笑置之,不肯因为是至爱至敬的长兄而让步。

在短短的任职期内,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外受帝国主义列强和袁世凯逼迫,内则财政困难十分严重。为了挽救财政危机,孙中山坐卧不安,想方设法,他曾经委托宫崎滔天,通过三井总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人藤懒向三井总公司借款二百万元。同情中国革命的藤懒见三井总公司迟迟不肯答应,便在自己权力范围之内,筹款30万元,带往南京去见孙中山。孙中山谢却了藤懒的好意,不肯接受这笔借款。

野长知记述了这件充满着崇高精神的事情:“但孙先生却回答说:‘谢谢你的盛意,不过现在我不想借了……’这样推来推去,推了很久,结果孙先生拒绝了它。无奈,藤獭回到上海,遂向宫崎滔天诉冤说:‘如你所知,钱是不那么容易设法的。如今我好不容易弄到了这笔钱,孙先生

却不接受,忽视了人家的好意,真是非礼。’宫崎滔天解释说:‘你的好意我们是知道的,真谢谢你。不过孙先生不接受有其原因。说实在话,这几天来,为着是否应该继续执政这件事,孙先生一直在苦闷,现在他可能已经决定不执政了,所以才没有接受你的好意。’

“藤懒听了宫崎滔天这番话,以为孙先生之所以决心放弃政权,乃是因为他未能及时为孙先生设法银根所致,于是又带着这笔钱到南京去见孙先生,并且说:‘我不知情,实在很抱歉。这些钱是我的诚意,所以无论如何请你把它收下来。’

对此,孙先生却回答说:‘非常感谢你的好意。不过这些钱我不能借了。因为我仍然是政府首长的话,我还可以说什么时候能够还你,但现在我却没有这种把握。因此请你把这些钱带回去。’藤濑见孙先生坚持不收,便苦口婆心地说:‘这样办好不好?你说你已经决定放弃政权,但这还是属于秘密的事,你还没有公开宣布,现在你仍然是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你如果觉得不方便,请把借款的日期写成你决心放弃政权的前一天。这样,就是你辞了职,对我们是不会影响的,反正继起的政府会承认这笔债。何况你离开了政府之后,还得照顾你的党,马上需要钱……’但孙先

生却毅然地回答他:‘谢谢你的好意。不错,辞了职以后还是需要钱。但我是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这个第一任大总统,就是再穷也不能借逃跑的路费。这是我的耻辱。而且更将启开很不好的先例。因此我只能接受你的诚意,但钱请你带回去。……”’

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孙中山在辞职书中表示:“本总统今日解职,并非功成身退,实欲以中华民国国民之地位,与各国民之力量,与四万万人协力造成中华民国之巩固基础,以冀世界之和平。”

中国第一位总统,确实是一位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伟大战士。正是这样,使得列宁由衷地赞扬这位中国第一位临时大总统:

“这里的亚洲的共和国临时大总统是充满着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的革命的民主主义者,这种精神和气概是这样一个阶级所固有的:这个阶级不是在衰落下去,而是在向上发展;它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它憎恨过去,善于抛弃死去了的和窒息一切生命的腐朽东西,决不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而硬要保存和恢复过去的东西。”

《“布衣总统”孙中山》重点、难点

这篇文章首先讲述了孙中山被冠以“布衣总统”的一段有趣故事,接着从孙中山的居住、衣着、饮食、出行等一些生活细节,多方面地展示出,孙中山虽然贵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却仍然保持着“布衣”的特点,的确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布衣总统”,而他的“布衣”特点恰恰符合了他的“民主”、“平等”、“权利”、“博爱”等政治理想,从而写出了这个总统的独特性。

整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采用的是平行式的结构方式。无论是第一、二部分,还是第二部分内部之间都使用的是平行式的结构。这篇文章承传了一般传记的语言特点,浅显易懂。

学习重点:

1. 解读孙中山先生的精神,学习他关心国事、甘于淡泊的品质。

2.从日常生活角度切入,以小见大,表现伟人品格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