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记》教案
《黄山记》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谋篇手法;
2.学习本文简练巧妙、热情奔放的语言特色;
3.了解黄山奇险而美妙的壮丽景色,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和对社会主
义的热爱、赞颂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构思谋篇的手法。
2.难点:语言简练巧妙、热情奔放。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徐迟,现代诗人,著名报告文学作家。1914年10月15日生。浙江省吴兴县南浔人。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肄业。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7年担任《诗刊》副主编,1960年调湖北文联当专业作家,1963年当选为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代表作为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他的作品感情真挚,憎爱分明,说理透辟,繁简相宜,语言洗炼。
二、字词
※正音:
煞(shà)费心机 前拥后簇(cù) 高矮参(cēn)差(cī)
毫不悭(qiān)吝(lìn) 铁骨冰肌 逸兴横飞 菡(hàn)萏(dàn)
蹑(niè) 汪瓘(guàn) 糗(qiǔ) 琢(zhuó)凿(záo)
龙蟠(pán)坡 踵(zhǒng)其险 狭仄(zè) 战栗(lì)
化险为夷 氤(yīn)氲(yūn) 甫fǔ(刚刚) 瞬息万变 翩(piān)然起舞 凝眸(móu) 琉璃 喑(yīn)呜变色 褶(zhě)皱
※词解:
煞费心机:形容费尽心思。煞:极,很。
高风峻骨:高尚的品格,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的完美。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扑朔:指兔脚乱动;迷离:指眼睛半闭。
悭吝:吝啬,小气。
鸿蒙:指宇宙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
逸兴横飞: 超逸豪放的意兴四处洋溢。
菡萏:荷花。
糗:炒米或炒面之类的干粮。
卓绝云际:超过一切,直达云际。
氤氲:形容烟或气很盛。
大手笔:指有名的文章家或其作品。
踵:①脚后跟;②亲到;③跟随
一苇可航:有一叶小船,可以渡河。
载沉载浮:又沉又浮。载:又。
款步:缓慢地步行。
※名句:
李白:“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吴龙翰:“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古梅遗稿黄山记游》)
三、课文研讨:
1、总体把握:
①研读课文,给课文各部分加上恰当的小标题。
②说说作者是按什么思路来写黄山的。
③着重突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
——提示:①第一部分:大自然煞费心机创造了人间胜境──黄山。
第二部分:几千年来人们难登黄山。
第三部分:我们终于登上了天都峰。
第四部分:尽览美不胜收的黄山奇景。
②第一部分文章巧妙地借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工起笔,暗写黄山“险”、“奇”二特色,总领全文;第二、三部分,承“险”字展开,第四部分,缘“奇”着墨;最后,以“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两句感叹作结,照应篇首大自然“封了山”,把人间与黄山胜境隔绝开,暗含“奇妙人间”之意,激情奔放,响震不绝,深化了文章赞美黄山的主题。
③着重突出黄山“险”、“奇”二特色。
2、课文思路分析:
※第一部分:写崇高卓越的大自然,创造安排了黄山胜境。──文意总起
①第一部分可分几层?每层写什么?各突出了黄山的什么特点?并找出表现这些特点的关键词语。
——第1层:介绍黄山的地理位置、成因、范围,着重介绍黄山七十二峰的高风峻骨,以示其“险”。
关键词语有“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高风峻骨”。“处处悬崖绝崐壁,无可托足。”
第2层:介绍黄山的云海、草木鸟兽、泉流及摄身光等奇异景物,以见其“奇”。
关键词语有“打开它的云库”,“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崐树种”,“组成无穷无尽幻异的景”,“格外赏赐”,“极罕见”等词语。
第3层:写大自然把黄山“封了山”,再次强调黄山的突出特点——“险”。
关键词语有“处处悬崖绝崐壁,无可托足。”
②作者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自然作为主人来描写,它又是怎样安排黄山的呢?
——提示:
首先,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为主人公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
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间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
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的笔触,把黄山的特点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
③对“云海”的描写用的是什么手法?
——提示:侧面描写的手法,以山峰来衬托云海,使云海──黄山最有特色的景致的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的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来。
▲第二课时
三、课文研讨:
※第二部分:回顾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
①这部分与上部分是怎样衔接的?
——上部分以大自然“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作小结,更增添了黄山的神奇色彩,并为下文回溯人们攀登黄山的历史,描绘黄山的奇观作了铺垫。
②这部分可分几层?各层大意是什么?
——第1层(1自然段)写史前期,除了金丝猴之外,只有神话传说中的黄帝、浮丘公、容成子等仙人攀上过黄山的光明顶。
第2层(2─3自然段)写唐宋时期,只有李白及吴龙翰两人登上过莲花峰。
第3层(4─5自然段)写元明清数百年内,极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登上莲花峰顶,而登天都,是在汪瓘以后,有记载的只有普门法师等五人。
③写黄帝在这里飞升的“传说”,有何作用?
——增加黄山的神秘色彩,使黄山更显得有魅力。
④写李白等人的诗、文有什么作用?
——表现了黄山的险峻,登山的艰难,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第三部分:记作者等一行攀登天都峰的经过。
①这部分与上部分是怎样衔接的?
——提示: 本部分“胜境已成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的现实情况与上部分“难登攀”相互比照。显得波澜起伏,而又貌断实续。
②这部分可分几层?每层写什么?
——第1层(1─6自然段)写作者等一行登上天都峰的经过。
文章以作者亲眼所见,极写天都之险,与第二部分相应,形成古今、虚实相映之势。文章处处都将今天的登山道路与古人登山的路径作对比,强调今天的登山道路已“化险为夷”,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张本。
写“我们”登攀的经过,只用三个“直上,直上,直上”反复(提问),表现了勇往向上的气概。
第2层(7─8自然段)写登上天都峰所见景色,抒发感慨。
登上天都峰,“千里江山,尽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此为过渡句),作者深深感慨的是(提问),“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这是文章点题的句子。(集体朗读)
※第四部分:写在黄山之巅见到的云海、松树、日出、摄身光等奇观。
这一部分承第一部分黄山奇观的“奇”而来,“奇”在何处?
——提示:奇就奇在“变化无定”上,云海漂泊无定,景物瞬息万变,群峰时隐时现,忽而旭日东升,忽而倾盆大雨,从彩虹到神奇的摄身光,写尽黄山的险与奇,还有神秘感。又如写松树,“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仙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经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太多,浪这么险恶,……”这些比喻,都把景色的奇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四、写作特点:
1、形散神聚,大起大合。
2、顺序井然。
宏观顺序:(文章一、二部分)混沌初开──宇宙形成──人类出现(从史前时期直至元明清)
微观顺序:(文章三、四部分)早晨出发登山──登上天都峰──黄山顶上过夜──第二天凌晨观日出──白天见摄身光奇景
3、节奏明快的短句与排偶句式:
作用:以加强文章奔腾豪放的气势。
短句:
“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末多花冈岩的山峰。”(比较复杂的长句,却将它们逗开成几段,以加强语势节奏。)
“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一个句子,分为两个分句,五个宾语分别逗开)
排偶句(类似骈体文):
“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崐绮丽多采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黄山松铁骨冰饥;异萝松天下罕见。” “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飘渺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一道温泉,能治百病。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稀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的肉芝。”
4、记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记叙为抒情议论作依据。(请学生做练习2)
如写天都峰之险,而今天却化险为夷,这是*石工们的功劳,所以引出议论,“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接着抒情:“胜境已成为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看呵,这是何等的公园!”这就有力地点明和突出了主题,歌颂了**。
五、练习: 1、比较阅读:例:《黄山记》与《雨中登泰山》写法比较:
同: 对象都是名山,都有独出心裁的构思。
异: 大气磅礴,蕴蓄着深刻的思考;情趣盎然,饱含生活的气息。
2、语文活动:在书刊或网上寻找黄山的照片,或找出自己拍摄的风景照,至少两幅,并分别配上小诗或散文诗。写在练笔本上。
《黄山记》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和积累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2题。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拔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溯迷离的雾,绮丽多采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或巅,沉浮其中。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地赐予几千种植物。它处处散下天女花和高山杜鹃。它还特意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种子,播在险要处。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渺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1)倏( ) (2) 绮( ) (3)悭( )
2、从文中找出3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1) (2) (3)
3、你能把下列空缺的诗句填写出来吗?
担崖夹石柱, ,伊昔升绝顶, 。(李白)
二、课内文段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4——6题。
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等人骑乘,便可起飞。而当我在静静的群峰间,暗蓝的宾馆里,突然睡醒,轻轻起来,看到峰峦还只有明暗阴阳之分时,黎明的霞光却渐渐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初升的太阳透露出第一道光芒。从未见过鲜红如此之红,也从未见过鲜红如此之鲜。一刹间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万松林无比绚丽,云谷寺豪光四射。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奇光异彩,散花坞如大放焰火。焰火正飞舞。那喑呜变色,叱咤的风云又汇聚起来。笙管齐鸣,山呼谷应。风急了。西海门前,雪浪滔滔。而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码头上装卸着一包包柔软的货物。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准可以撞碎我的帆桅,打翻我的船。我穿过密林小径,奔上左数峰。上有平台,可以观海。但见浩瀚一片,了无边际,海上蓬莱,尤为诡奇。我又穿过更密的林子,翻过更奇的山峰,蛇行经过更险的悬崖,踏进更深的波浪。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游兴更浓了,我又踏上云层,到那黄山图上没有标志,在任何一篇游记中无人提及,
的云中。仅在岩缝间,松根中,雪浪褶皱里,载沉载浮,我到海外去了。浓云四集,八方茫茫。忽见一位药农,告诉我,这里名叫海外五峰。他给我看黄山的最高荣誉,一枝灵芝草,头尾花茎俱全,色泽鲜红如珊瑚。他给我指点了道路,自己缘着绳子下到数十丈深谷去了。他在飞腾,在荡秋千。黄山是属于他的,属于这样的药农的。我又不知穿过了几层云,盘过几重岭,发现我在炼丹峰上,光明顶前。大雨将至,我刚好躲进气象站里。黄山也属于他们,这几个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他们邀我进他们的研究室。倾盆大雨倒下来了。
4、填入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1)没有小径,没有航线,根本没有石级,没有方向
(2)根本没有石级,没有小径,没有航线,没有方向
(3)没有方向,根本没有石级,没有航线,没有小径
(4)没有航线,没有小径,没有方向,根本没有石级
5、“琉璃宝灯一盏”比喻什么?“散花坞如大放焰火”中的“大放焰火”又是比喻什么?
(1)“琉璃宝灯一盏”比喻:
(2)“大放焰火”比喻:
6、作者写“一位药农”“气象工作者”,不是闲笔。联系全文,说说作者的目的何在?
答: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7——9题。
江轮挟着细雨,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途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
进山方知泉水非此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进,儇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可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借宿寺旁客房,如枕泉而眠。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互不相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够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融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象泉水汨汨滤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遐想。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唱歌之中。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
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
7、“像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什
么?
答:
8、山泉本无生命,而作者却把它变成了一个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根据文意,概括这一形
象的特点。
9、第五段中写山泉“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这乐声的弦律是怎样变化的?
答:
四、课外探究
10、徐迟在《黄山记》中写道“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胜境已成为公园,决处已经逢生”,表达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自豪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思考,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shū (2)qǐ (3)qiān
2、溯——朔;采——彩;渺——缈。
3、菡萏金芙蓉 下窥天目松
4、(2)
5、(1)升到空中的太阳。(2)霞光四射。
6、他们是黄山的真正主人,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人类攀登探索黄山,征服改造大自然的精神。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7、答:(1)比喻(2)①钟声的沉稳悠长 ②泉声的欢快清亮 ③钟鸣泉应的神韵
8、答:①山泉有活脱迸跳的姿影、有清脆悦耳的声音;②山泉能蕴育生机,滋润万木,净化人的心灵;③山泉是一首绚丽的生命交响乐。(意思对即可)
9、答: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弦。
10、(略)
《黄山记》赏析
这是当代写景的杰作。表现对象是黄山。方圆千里,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云情雨意,变幻多端;天光散彩,须臾莫辨,青松之壮,灵芝之奇,目不暇及。逢此大规模之自然景观,一般作者,不取全面、系统之描绘,每每采取讨巧办法:以第一人称感觉,以主观有限之感受为意脉,凡我所深感,才力所及,词能逮意者,多写;凡我所未见,意难称物者,不写。这种主观感受为意脉的写法,是古典抒情散文常用的手法。这种办法的好处是,以情驭景,以文字模写山水之难度降低,文章风格精巧,言简意赅,脉络清晰。
但是,管中窥豹的办法,毕竟是小角度,所能表达之景观和作者之胸襟有限。在中国文学史上,另有一种办法,和这种办法恰恰相反,那就是系统的、全方位的、从各个角度来表现山河之壮丽。不以第一人称视角为限,以铺开形容和陈述为主,也形成了一种传统,那就是“赋”。“赋”这一中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以敷陈富丽的词汇为特点,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赋体在汉代曾经是主流文体,这种文体,由于过分沉溺于场面的宏大和夸饰,以及华彩语言的排比,囿碍了思想情感的流畅,后世逐渐衰微。但是,铺陈的手法并未就此而灭亡,只是减少了通篇过度的夸饰和铺张,而改为小幅度的排比。在文学史上,也留下了不算太多的杰作,如王粲的《登楼赋》,鲍照的《芜城赋》,苏轼的《赤壁赋》和欧阳修的《秋声赋》等等。
徐迟对赋体有过研究。他认为,在现代和当代文学中创作,赋体不受重视,甚至被废弃是不公正的。因而他在文学创作中,有意运用赋体的手法来表现黄山的大全景。故在文章开头,他说造物者,安排黄山胜境,是“大手笔”,可以把它看作是夫子自道。《黄山记》,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篇《黄山赋》。
当然,他没有直接照搬古代赋体的句法上的排比和词语上的铺张,文章中对黄山重点景观的描绘,是在多方位的、富丽堂皇的形容中展开的。
先从黄山的山峰开始。一落笔,就是一个大全景:一百二十公里的周围,一千公里区域,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这样的全景图,是一般游记作者回避的。因为这样的地理统计数字,是很难有个人化的感性的。接着,又是形状的全貌: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然后是颜色的总体概括:
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概括而又繁复的描述,是很难讨好的。但是,徐迟的冒险,并没有引起读者的烦腻。原因在于,这里的铺张,并不是平面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徐迟不是把黄山当作现成的自然景观来加以描绘,而是以现代作家的想象,改造了古典的手法,虚拟出造物主有计划的安排。徐迟的笔力就集中在精心结构的过程之中,这样就把空间的静止地形与地貌,变成时间的过程;同时也使地理的客观描述变成了主观感受和想象。就连黄山的悬崖绝壁,道路艰难,也被他想象作是造物者有意“把通入人间胜境的道路全部切断”。有意让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地形的介绍,而是领略创造(安排、布置)的匠心。
接下来写黄山的云,赋体的铺张就更为突出了:
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有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
这里很明显有赋体的铺张和夸饰,但是,又不完全像。原因在于,在赋体里,铺张和夸饰,是整齐的排比句法,而在这里,则排比是局部的,在排比中(倏来倏去扑朔迷离、绮丽多彩、雪浪滚滚),又交织着错综(“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则是另一种句法)。参差的句法在描述云海的文字中更为突出:
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渺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过场的幻异的景。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
文章以赋体的状物为务,但是,并不是对黄山的一切风物皆给以同样的笔墨,写得最为最为充分的,当是黄山之云雾。作者对云雾的处理,办法相当奇特,不是一次以赋体之大笔浓墨写尽,而是,一次写完一种形态,为其它景观所吸引,忽略又感不足,又一次重新展示新的特质:
只见云气氤氲来,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一忽儿阳光泛滥,一忽儿雨脚奔驰。却永有云雾,飘去浮来;整个的公园,藏在其中。几枝松,几观松人,溶出溶入。
对于景观的描绘,如果只有一副笔墨,就不能说是真正懂得赋体的三味,徐迟在这里表现了他把赋体当代化的才华。光是写云雾,就有几副笔墨。前面的云是远望山岭间的、浩淼的云;此处的云,是近察身边的云、精致的云。前面的云,是宏观的,就云本身写云;此间的云,是在阳光中变幻,在雨脚中飘忽的,树和人在其中“溶出溶入”的云。徐迟的词汇是丰富的,但是,不像刘白羽那样,习惯于用四字成语式的,他好像有意回避这样的现成的宿构,往往更加追求随意的,以即兴追随瞬息万变的云雾:
这舞松之风更把云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这云雾或散或聚;群峰则忽隐忽现。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千分之一秒还不到,它们全部散去了。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方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波涛平静了,月色耀银。
这可以说是第三副笔墨了。这里的笔墨不像形状那样追求色彩的对比,而是突出形态的变幻,集中在一切有形态的硕大的山峰,都因形态不稳定的云的变幻而发生反差极大的变幻。文章从开头到这里,已经好几千字,不断表现变幻,用了这么多的词汇,但是,却没有重复、繁冗之感,关键就在于丰富。不但是词汇的丰富,而且是观察角度的丰富,还有形态的、色彩的丰富。
而这一切,正是徐迟发挥了赋体的敷陈体物的功能的效果。
接下去,徐迟以相当的篇幅写到日出。这时,他收敛起了宏观的视角,把个人的自我感觉调动了起来:
当我在静静的群峰间,暗蓝的宾馆里,突然睡醒,轻轻起来,看到峰还只有明暗阴阳之分时,黎明的霞光却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初升的太阳透露出第一颗微粒。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从未见鲜红如此之鲜。
“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从未见鲜红如此之鲜。”这样的句子,奇就奇在作者的刹那心境上,从方法来说,和前面的写法,又别是一种境界。接下去:
一刹间,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万松林无比绚丽,云谷寺豪光四射。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奇光异彩,散花坞如大放焰火。焰火正飞舞,那喑呜变色、叱咤的风云又汇聚起来。
这显然是在色彩的变幻和对比中做文章,全部力量都强调其强烈的光焰万丈。除了最初和房间中的明暗的对比外,几乎全部是鲜艳的红色。如果拿这些和前面写日出的经典散文相比,可能显不出优势。至少在色彩上,多多少少有点单调之感。幸而,徐迟不仅仅有相当的绘画修养。(他曾经用非常内行的语言,写过常书鸿在敦煌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