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关于很是经典:天下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来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总有希望,第一种人却只有回忆。
我想:之所以那先挑好葡萄来吃的人乐不起来的,是因为他以后吃的都不如前一次的好。处在恶性循环之中,会越来越糟。而那总把“最好”留在最后的人,每吃一颗都比上次的好,处在良性循环。虽然先吃差的,可是会越来越甜。
因此,如果你的现状不尽人意,不要悲观,“最好”的还在后边;如果你正陶醉于人生的辉煌,并且你不愿从此殒灭,不要忘记——“葡萄”要先吃,小的。涩的。
1、每次都挑选相对最好的那颗。
这样的吃法:
可以保证你吃的葡萄永远是相对最好的。
隐含:可把握眼前的现实主义乐观者的哲理
问题是:
你吃的每颗葡萄都比前一颗要差。
隐含:留恋过去理想主义悲观者的哲理。
2、每次都挑选最差的那颗。
这样的吃法:
可以保证你吃的葡萄永远比前一颗要好。
隐含:可预见未来的理性主义乐观者的哲理
问题是:
你吃的每一颗都是相对最差的.。
隐含:不满现状现实主义悲观者的哲理。
3、随意地吃
你挑的那颗:可能是相对好的,也能是相对差的。下一颗可能比这颗好,也可能比这颗差。
这里包含天意,命运,可能性,随机性,不可预测性——。
乐观的人相信每次选择都是对的,悲观的人相信每次选择都是错的。
生活中我们天天都在“吃葡萄”,虽然选择的背后隐含某种哲理,但是如果你按照哲理去选择,往往会把事情弄槽。还是相信你的直觉,在多数的情况下,第一感往往是对的。其实直觉的背后也包含了很多:经验,常识,偏好,知识,是非感,价值判断,可行性预判,结果预测,———
生活中直觉往往走在哲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