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从今天开始,就要离开校园,各奔东西了。你们将带走的,是美好的憧憬,四年同窗的友情,对未名湖的留恋,还有**人那份特有的自信。
我特别提到“自信”,是因为十几天以前我们学院的一位男同学来找我聊天的时候问道:“老师,我本科快毕业了,为什么还找不到自信?怎么样才能找到男子汉的感觉?”我回答说:“你能跟一位陌生的老师坦露自己的弱点,说明你有最起码的自信。作家王蒙说过,‘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乃至敢于自嘲,意味着清醒更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活泼更意味着真诚’。那些一天到晚说这也自信、那也自信的人,恐怕才真的是缺乏自信。”
我没有更多的时间跟这位同学深谈,但他的问题却让我久久沉思。我认为,一个当代大学毕业生要获得自信,最重要的是发现并且拓展自己的相对优势。举一个例子。过去几年里,我访问过三个经济欠发达的南亚国家。在那里的中资企业中长期工作的一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们带领着当地的工程团队,设计并修建了公路、港口、民宅、商厦,直到开发房地产,为所在国政府规划首都建设布局。这些年轻人的言谈举止,充满着活力和自豪。他们不是毕业于国内著名高校,却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他们没有考过托福雅思,却克服了外语沟通的障碍;他们没有学过政治学、法学,却努力了解所在国的政治和法律,甚至写出了相关的调研报告。这些大学毕业生的自信,来源于自己的辛勤努力,也来源于他们找到的能够发挥自己特长和相对优势的工作岗位。我不由得想到,我们**毕业生的相对优势在哪里?如果**毕业生同我所结识的这些年轻人一起到同一个海外企业就职,会比他们干得更好吗?
显然,对这个问题不能做出一概而论的回答。我想,**毕业生的相对优势,也许应当表现在更高的人文素质、更多的独立思考,更强的创新能力。或许是**人个体的强势,造就了**的相对优势。反过来说,**的整体优势,在于学校能为**人提供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条件。我们应当好好品味老校长胡适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
有相对优势,就必然有相对劣势。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弱项,自信就是盲目的,而且会转化为自负、傲气,甚至戾气。其实,谦逊才反映自信,而傲气和戾气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自卑的一种表现。同学们在毕业以后,一定要勤恳扎实地做事,谦和包容地待人。否则,**毕业生的光环就会迅速黯淡褪色,就不能在社会大熔炉中把自己铸造成器。
认识到自己的相对优势和劣势,遇事就能把握住方向,不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1990-1991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讲学,那是中美关系的一个特殊时期,中国大陆学生和学者想拿到美国绿卡很容易。但我选择了一家三口同时回到北京。离开美国以前,好几个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提出疑问:“现在在美国的中国人几乎都选择留下,你为什么要回国呢?”我说,美国人极力倡导的不就是“独立思考”吗?绝大多数中国学子都留在美国,那我回到中国的相对优势不就更大了吗?这就是我的“独立思考”。20多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这个决定后悔过。对于在座的同学们来说,哪个地方最适合自己去,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自己做,什么学科最适合自己选,你们的同学、朋友、老师甚至家长,都不如你们本人清楚。经过独立思考做出的判断,即使将来可能后悔,也是值得尝试的。
论才学,论德行,论贡献,论年资,论职位,我都远不如在座的一些老师和领导,所以我阐述**精神和**传统是不够格的。作为**人,我惟一的、也许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之处,在于完整的**履历。我1954年随父母来到**,上了**幼儿园、**附小、**附中初中、**附中高中、**本科、**研究生,然后留校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直到最后落叶归根。
算起来,我进进出出**校园已经历了59个年头,超过**115年历史的一半。但是,在这59年当中,至少有27年我是游离在**校园之外的。其实,我对于**精神、**传统的理解,是在几次离开**又几次回到**之后,才逐渐加深的。有了比较,才知道**的相对优势,也才知道**的相对劣势。知道了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才有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和努力方向。
我家刚迁到**时,住在朗润园175号,离我现今居住的公寓只有50米之遥。现在我每天去学院上班的路,就是当年上**幼儿园走过的路。物是人非,感慨万端。在我眼中,这条路上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增加了蔡元培先生的铜像,而这座铜像是我所属的1977级、78级毕业生集资铸建的。无论酷暑严寒,时时有未留下姓名的人士,在树丛中的铜像前献上鲜花,每每提醒我们记住蔡元培校长的教诲:“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在**这个追求思想自由的地方,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可能各不相同,但在这些梦想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的明天更加美好。”这不是我的话,而是在座的王恩哥教授就任校长时所说的话,请大家牢记。我对你们的希望,是当你们重返燕园的时候,无论自己铸造成器了没有,梦想实现了没有,都不要忘记到蔡元培校长的铜像前面,献上一束鲜花。
谢谢大家!
在同学们完成了学业,庆祝成功的时刻;在面对即将的分手,依依惜别的时刻;在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展望前途的时刻,我受托代表老师,对你们说几句话。我无法把全系老师对同学们的祝福、留恋和希望表达出来,甚至也无法把我自己本人的祝福、留恋和希望很好地说清楚。我知道,话语承载的情感太多时,话语本身倒显得苍白无力。
但我还是十分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在毕业之际,来给同学们讲大学里最后的一节课。这节课上,我讲三个故事——关于事业、关于生活、关于对未来的期待——是我对你们的毕业留言:
第一个故事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卡伦德尔讲的:一个物理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考试题:用气压表量出大楼的高度。一个学生回答:上楼顶,用一根绳子把气压表拴住,让它坠到地面,量出绳子的长度,即为大楼的高度。老师给学生打了零分,学生不服气,要老师给他打满分,理由是他已经满足了考题的所有条件。双方僵持不下,找物理学家卡伦德尔做仲裁。卡伦德尔想给双方面子,就让那学生把题再做一遍,时间限制为6分钟。学生考虑了一会儿,答案是:让气压表从楼顶坠落,从它落地的时间,用公式算出大楼高度。学生还说:他能给出6种解法,但都不是老师命题中隐含指向的解法,最好的解法是拿气压表去大楼的管理员,说:我把这个气压表给你,你告诉我大楼的高度。
这个故事的结论是我留言的第一句:永远不要以为我们自己绝对正确。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异端思维;而且,我们自己对知识和学问,也要时时保持怀疑和批判的思维。
第二个故事说,有一个9岁的小男孩,他父亲离家出门了,临走时开玩笑地对他说:我走了,家里就你一个男子汉了,我把妈妈交给你,你要照顾好妈妈。几天后发大水,妈妈落到水里,小男孩拼力用一根绳子拉妈妈,把自己的手勒出了血也不肯放手。终于把妈妈救上岸。他对自己创造的奇迹只说一句话:爸爸走时说了,我要照顾好妈妈,我答应过爸爸了。
这个故事是我留言的第二句:深重的责任感会给人一种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做什么事,只要有了责任,就没有理由不把事情做好。
第三个故事:阿塞拜疆的一个渔民在海上找鱼,天上突然有一头牛向他的船砸下来,把船砸翻了。他游泳回到岸上,人家谁也不相信他说的话,都认为他喝多了。后来美国大使馆知道了,就赔了他翻船的损失。原来是美军一架运输机运送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运的是牛,一头牛挣脱了缰绳,在机舱里发疯,到处撞。士兵没办法打开机舱门让它飞下去了。
你们也许觉得这个故事最荒唐,也不着边际。但我想让这个故事告诉你们——生活中也要幻想。牛从天上掉下来的事不多见,但发生了,说明偶然是存在的。知道生活中有偶然,就应该时时以必然的态度准备应对,包括好的牛和坏的牛。尤其是,当有用的牛从天上掉下来时,你得有把握把它接住才行。
各位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年的教育界有一则新闻,相信很多同学都已听说.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被英国诺丁汉大学推举为 chancellor 。英国的大学校长称作 vicechancellor, chancellor 则相当于校董会主席,或名誉校长。虽然不管学校的行政事务,但毕业典礼是一定要来的,因为学位是由 chancellor授予的。参加毕业典礼后回到上海的杨教授对记者说,看来,我们的大学毕业典礼也应该搞得更隆重些。我想他是看到许许多多毕业生的亲朋好友列席毕业典礼,校园里到处都是热烈庆祝的场面有感而发说了这番话的。
大学毕业毕竟不同于中小学。大学毕业标志着成熟、标志着自立。今天在座的 974 名北邮毕业生, 619 人已经签约就业, 355人已经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不论你们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步走上了哪一条道,相信你们都会有光辉的前程,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掌声)
毕业这个词英文用“ graduation ” ,这个词的词根没有“完成”、“结束”的意思,而是蕴含开始、进步的意义。这其实是对毕业很好的诠释,希望你们也能从中得到启迪。我们今天隆重集会,不是庆祝“结束”,而是欢呼开始;不是纪念“完成”,而是宣布进步。
大学毕业生要就业,因此就客观存在着二个统计数字:就业比率和就业年薪。前面这个数字已有省市报刊在相继公布,引起了一些议论。后面这个数字不太好统计,即使统计出来,要在媒体公布,恐怕更会有争论。比如说,我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讲,非常高的学生质量、非常高的就业比率、非常高的就业年薪是北邮的三大特征,有人诧异,大学校长怎么可以把年薪、把钱字挂在嘴边?是不是会误导青年呀?
五千年的文明,给我们留下许多,给我们留下太多。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如果大学生真是这样,这与僧侣、修女的区别何在?(笑声、掌声)
“君子固穷”与其说是读书人的骨气,不如说是农业社会读书人的无奈。我们曾经忍受“原子弹不如茶叶蛋,手术刀不如剃头刀”这种社会分配的不公,不能把它留给你们这一代。今天的大学,必须面对经济发展、面对科技发展、面对社会发展。
在我们这个世界,人才在流动、资金在流动、物资在流动、信息在流动。支配着这四种流动的是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规律。而正是这四种流动,在推动着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政府的责任是要规定并维持这四种流动的游戏规则。大学的职能,是把握好这种规律,建设好学科与专业,组织好教学与科研,培养好优秀人才。要判断一个大学是否办得好、是否对社会作出了较多的贡献,最直接、最说明问题的标准就是学生质量、就业比率和就业年薪。因此,北邮一定要把这三个“非常高”保持到永远。(掌声)大学毕业典礼教师代表致辞
就业不等于创业。就业是在这四种流动中相对被动地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创业是指主动参与、积极影响这四种流动。创业者,无论是科学家、教授,还是企业家、经纪人,都要组织人才、筹集资金、调动物资、采集信息。就业,当一个好职工,要求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职业技能、良好的团队精神。传统的高等教育对此非常重视,有一整套的培养手段和严格的评价体系。我相信你们已经具备了这些优良素质。然而,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则还需要风险意识、决断能力、人格魅力和雄辩口才。怎样使我们的大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与素质,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前年,加利福尼亚大学 riverside分校校长来访就告诉我,他们有本科生创办软件公司,教师是公司的顾问,问北邮有没有,我说没有。后来北邮试行弹性学制,可以休学办公司。但两年来,只有一个研究生与校长说过他有这个打算,但后来还是决定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再说。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长沙理工大学20xx届本科生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在这个喜悦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全体老师向20xx届毕业生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大家圆满完成学业,顺利开启人生新的征程!
20xx年9月,怀着对大学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同学们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了湘江之滨的长沙理工大学,开启了青春与梦想的起航,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则荣幸地承担了对你们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四年来,同学们努力拼搏,在美丽的云影湖畔度过了你们人生中最为灿烂的青春岁月,谱写了一曲属于20xx届全体毕业生的精彩乐章!在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你们刻苦攻读,为知识孜孜以求;在文体活动和竞技比赛中,你们挥洒汗水,为荣誉而团结拼搏;在与老师、同学和朋友交往中,你们也收获了成功与友谊!老师们常常被你们的求知欲望而感动,也为你们新颖独特的见解而惊讶!你们聪颖智慧的头脑、奋发图强的雄心、不怕困难的勇气、不断进取的精神给老师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20xx年6月的今天,是同学们告别母校、正式踏上人生舞台开始建功立业的毕业日。作为一名31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专业老师,特别要提及的是今年我也是一位本科毕业生的家长,化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同学们应该知道我的女儿也是20xx届本科毕业生,所以跟你们在一起度过的这4年一直让我倍感亲切!在同学们即将走出校园、奔赴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的时候,我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
一、心有目标并持之以恒同学们即将进入的社会正处于深刻转型和变化之中,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我们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的“黄金时代”,这是一个开放和挑战的时代,是青年人奋发有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时代!因此,同学们的人生将有着无限的可能、无限的精彩!
当然成功是多元的,无论同学们确定走哪条道路,是想“做管理”、“做专家”,还是自己创业“当老板”,都需要树立奋发有为的志向。只有胸怀“鸿鹄之志”,才能具有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个人的天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为自己设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人生目标,并把这一目标分解成若干清晰明确的阶段性小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过去在学校从未遇到过的困难和挑战,有人说“大学是青年人犯错的天堂”,是有后悔药吃的地方,不及格可以补考、处分可以取消。但你即将进入的社会不会考虑你们是否刚毕业?是否有工作经验?社会不会给同学们设计补考机制、竞争过程中也未必有很多能像电脑“重新启动”这样的机会。如果你没把握住,就可能在竞争中失去了所面对的宝贵机会!这就需要同学们持之以恒,全心投入,面对困难也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奋斗目标。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天赋,而在于长期坚持和持续投入,这是一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时刻把每一时期的奋斗目标烙在心上,持之以恒去逐一实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缩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二、树立终身学习观并学会学习当今世界,正在从数据时代走向大数据时代,知识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快得让我们永远跟不上“最新”这两个字。21世纪的文盲可能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为知识资源过多、更新速度过快、内容过杂,从而对我们的学习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学会学习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任何人都不可能拿到大学毕业文凭后就高枕无忧,任何人都没有一劳永逸的保险。所以希望同学们更新观念,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掌握搜索知识、阅读知识和辨别知识的能力。只有坚持不懈地更新知识、充实自己、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德行为先传承母校“铺路石精神”
道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脊梁,品行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希望同学们走向社会后要自觉把修身立德、完善自我当成一种习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严于律己,学会自省和自律;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讲团结、讲奉献、讲境界;学会感恩、关怀和助人,学会谦让、宽容和理解!
所有宏伟的目标,必须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同学们刚走向社会,不可能一下子就做成大事,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到一个很高的职位。但是世界上任何
大事都是由小事累积而成的,你身边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积累未来发展优势的那个机会!希望大家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洪流中,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决不消极悲观、怨天尤人!我相信,只要做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传承母校的“铺路石精神”,你们就会从自己每一次的经历中收获对成功与失败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一定能够在最基层、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那时候,世界依然属于你,创造精彩人生的空间也将依然为你敞开!
毕业意味着一种生活的结束,但也是另一种新生活的开始。从今天起,你们即将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漫漫征途。离开了学校,也许不会再有老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唠叨,也不会有像同学之间这么简单的同事关系。但请你们记住,四年同窗永远会在你们需要时伸出第一双手,母校、老师也将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母校和老师都将一直守望在这里,默默祝福着你们,期待着你们捷报频传!
同学们!今天你们即将从这里扬帆起航,在新的'环境中接受风浪的考验、在实践中砥砺人生,在此衷心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人生道路上事业有成!爱情甜蜜!一帆风顺!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从今天开始,就要离开校园,各奔东西了。你们将带走的,是美好的憧憬,四年同窗的友情,对未名湖的留恋,还有XX人那份特有的自信。
我特别提到“自信”,是因为十几天以前我们学院的一位男同学来找我聊天的时候问道:“老师,我本科快毕业了,为什么还找不到自信?怎么样才能找到男子汉的感觉?”我回答说:“你能跟一位陌生的老师坦露自己的弱点,说明你有最起码的自信。作家王蒙说过,‘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乃至敢于自嘲,意味着清醒更意味着自信,意味着活泼更意味着真诚’。那些一天到晚说这也自信、那也自信的人,恐怕才真的是缺乏自信。”
我没有更多的时间跟这位同学深谈,但他的问题却让我久久沉思。我认为,一个当代大学毕业生要获得自信,最重要的是发现并且拓展自己的相对优势。举一个例子。过去几年里,我访问过三个经济欠发达的南亚国家。在那里的中资企业中长期工作的一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们带领着当地的工程团队,设计并修建了公路、港口、民宅、商厦,直到开发房地产,为所在国政府规划首都建设布局。这些年轻人的言谈举止,充满着活力和自豪。他们不是毕业于国内著名高校,却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他们没有考过托福雅思,却克服了外语沟通的障碍;他们没有学过政治学、法学,却努力了解所在国的政治和法律,甚至写出了相关的调研报告。这些大学毕业生的自信,来源于自己的辛勤努力,也来源于他们找到的能够发挥自己特长和相对优势的工作岗位。我不由得想到,我们XX毕业生的相对优势在哪里?如果XX毕业生同我所结识的这些年轻人一起到同一个海外企业就职,会比他们干得更好吗?
显然,对这个问题不能做出一概而论的回答。我想,XX毕业生的相对优势,也许应当表现在更高的人文素质、更多的独立思考,更强的创新能力。或许是XX人个体的强势,造就了XX的相对优势。反过来说,XX的整体优势,在于学校能为XX人提供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条件。我们应当好好品味老校长胡适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救出自己的唯一法子便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
有相对优势,就必然有相对劣势。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弱项,自信就是盲目的,而且会转化为自负、傲气,甚至戾气。其实,谦逊才反映自信,而傲气和戾气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自卑的一种表现。同学们在毕业以后,一定要勤恳扎实地做事,谦和包容地待人。否则,XX毕业生的光环就会迅速黯淡褪色,就不能在社会大熔炉中把自己铸造成器。
认识到自己的相对优势和劣势,遇事就能把握住方向,不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1990-1991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讲学,那是中美关系的一个特殊时期,中国大陆学生和学者想拿到美国绿卡很容易。但我选择了一家三口同时回到北京。离开美国以前,好几个美国人和中国人都提出疑问:“现在在美国的中国人几乎都选择留下,你为什么要回国呢?”我说,美国人极力倡导的不就是“独立思考”吗?绝大多数中国学子都留在美国,那我回到中国的相对优势不就更大了吗?这就是我的“独立思考”。20多年来,我从来没有为这个决定后悔过。对于在座的同学们来说,哪个地方最适合自己去,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自己做,什么学科最适合自己选,你们的同学、朋友、老师甚至家长,都不如你们本人清楚。经过独立思考做出的判断,即使将来可能后悔,也是值得尝试的。
论才学,论德行,论贡献,论年资,论职位,我都远不如在座的一些老师和领导,所以我阐述精神和XX传统是不够格的。作为XX人,我惟一的、也许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之处,在于完整的XX履历。我1954年随父母来到XX,上了XX幼儿园、XX附小、XX附中初中、XX附中高中、XX本科、XX研究生,然后留校任XX讲师、副教授、教授,直到最后落叶归根。
算起来,我进进出出XX校园已经历了59个年头,超过XX120xx年历史的一半。但是,在这59年当中,至少有20xx年我是游离在XX校园之外的。其实,我对于精神、XX传统的理解,是在几次离开XX又几次回到XX之后,才逐渐加深的。有了比较,才知道XX的相对优势,也才知道XX的相对劣势。知道了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才有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和努力方向。
我家刚迁到XX时,住在朗润园175号,离我现今居住的公寓只有50米之遥。现在我每天去学院上班的路,就是当年上XX幼儿园走过的路。物是人非,感慨万端。在我眼中,这条路上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增加了蔡元培先生的铜像,而这座铜像是我所属的1977级、78级毕业生集资铸建的。无论酷暑严寒,时时有未留下姓名的人士,在树丛中的铜像前献上鲜花,每每提醒我们记住蔡元培校长的教诲:“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在XX这个追求思想自由的地方,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可能各不相同,但在这些梦想中,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希望XX的明天更加美好。”这不是我的话,而是在座的王恩哥教授就任校长时所说的话,请大家牢记。我对你们的希望,是当你们重返燕园的时候,无论自己铸造成器了没有,梦想实现了没有,都不要忘记到蔡元培校长的铜像前面,献上一束鲜花。
谢谢大家!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xx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作为教师代表与你们话别,我感到由衷的高兴,看到你们的成长我倍感幸福。首先,请允许我向圆满完成学业的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昨日,你们才送别学长,看他们自信地走向人生职场;今天,你们就将告别学弟,向他们从容地展示学成的喜悦。四年前的开学典礼,也许还历历在目;挥汗如雨的军训,或许还时常提起。你们一定还记得登临云霞山顶的俯瞰,豪气万丈,梦想在心中悄然生长:你们想要架起一座座桥梁,铺就一条条道路,架设一座座电网,规划一个个港口,整理一叠叠账单,设计一件件作品,当然还有制作一套套文案等等,让自己的主张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于是,课堂之上,你们竖起耳朵,仔细听讲,晨读晚习,辅修奔忙,为懂疑难,追着老师“纠缠”;实验室中,结果不出,等得心慌;辩坛之上,常逞口舌之长;“挑战杯”赛场,奇思妙想,不断涌现;运动场上,你追我赶;为享受学术大餐,在报告厅苦苦守望……而当各类竞赛捧回一堆堆大奖,名企录用,名校录取时,欣喜若狂,确实,你们干得很棒!
这一切都将成为你们生命中铭记的不忘,多年后再聚首而津津乐道的美谈。充实的大学生活,你们收获了知识,有了自己的思想,终于完成了父母的期盼!母校也将因为有了出色的你们,而倍感荣光。
同你们朝夕相处中,其实我们老师也在关注着你们的成长,学习时的专注、运动时的奔放、休闲时的欢愉,我们都一一记在心上;体会着你们挂科时的烦恼、挫折后的彷徨、面试时的窘迫,我们也会深深难堪;也同样分享着你们通过之后的开心,超脱之后的释然,成功之后的欣喜若狂,这些都清晰而深刻地记录了同学们的青春和梦想、奋斗和成长、快乐和感伤,也见证了老师与你们之间的难舍情感,必将成为我们共有的美好回忆。
今天,你们风华正茂,学业有成,即将奔赴祖国四面八方,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现场。在这依依惜别的时刻,作为老师,同时也作为同学们的朋友,我给大家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希望你们以“为学心难满”的追求,以全新的姿态主动适应变化发展的社会,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迎接“创造”型中国的到来;以“强学而力行”的坚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增长才干,在*现代化建设中建功立业。
“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离开校园以后,你们要继续弘扬母校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用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精力谱写人生的新篇章。
六月,是一个毕业的季节,它注定是一个伤感的季节,也是一个祝福的季节,今天的校园格外动情,弥满着留恋与不舍!来自五湖四海的你们,就要分赴天南地北、各行各业,但不管走到哪里,不管在什么岗位,我们都永远地关注你们,祝福你们,希望你们有空也常回来看看!
再见了,同学们!祝你们前程似锦,一切安好!
各位领导、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不好意思,根据学院安排,物流的其他老师又一次被我代表了。但其实下面的发言仅是我个人观点,与学院和学院的其他老师无关。
今天是在座XX级同学大喜的日子。今天,大多数同学也是最后一次被叫作“同学”,因为你们要么就业了,要么被就业了,以后重返校园念书的概率不大。在学校里待的最后几天,或者最后几个小时,尤其值得珍惜。这个学校如此之美丽,但是也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母校,就是那个你可以每天骂一千遍,但是不允许别人骂一句的地方。北师大珠海分校,在这里,你可能第一次被挂过,第一次被踹过,也可能有了你的初恋,成就了现在的事业。无论如何,在这里,你待了四年,喜也好,悲也好,四年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以后,慢慢地,在你脑海里,北师大的细节隐退,轮廓留存。比如,你可能忘了什么叫作概率论,但你肯定记得那位慈祥而严肃的老人——XX哥。
出了校门的你,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或许你的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时代不给力,未来很茫然。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事业上竞争不过官二代,感情上竞争不过富二代,不要悲伤,同学们,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其实,你完全可以淡定地跟竞争对手说:“兄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官二代有什么了不起?李刚儿子不也进去了?富二代有什么了不起?老祖宗早就说了,富不过三代。所以,在这个拼爹而又坑爹的时代,大家要使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每天早晨让梦想把你叫醒,活在当下,拼出未来。当然,打拼总是辛苦的。你可能经常被老板凶,被客户骂,被同事羡慕嫉妒恨。每当这个时候,你可以对他们笑而不语。不要做伤不起的孩子,因为你上辈子肯定不是折翼的天使。俗话说:脸皮厚,人长寿。告诉自己,我有未来,其它的神马都是浮云。
而未来呢,也许你不得不蜗居,结束了蜗居又开始做房奴;也许你不得不进入裸婚时代,高高兴兴地盼着baby诞生,却发现自己成了孩奴。人生的各个阶段总是充满了挑战,但人生本就是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你在这个过程中,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30岁之前会在很多个状态之间跃迁。30岁离现在大概就是2个4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希望你在小baby懂事之后,能够自豪地对他说:老爸我可是混得很有人样啊,你小子将来至少不能比我差。可是,一不留神,刚才的对话就会变成这样:女儿啊,妈这辈子算是完了,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啊。
今天也有不少父母来参加毕业典礼。感谢你们培养了这么多出色的青年才俊。在座的爸爸妈妈们,辛苦了!同学们,总有很多人会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可是很少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等你飞得累了,回到家,喝口水,吃口饭,和父母聊会天。家永远是你最温馨的港湾。远赴他乡工作的同学,将来陪父母一起度过的时间,恐怕加起来都不到一年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最后,希望所有XX级同学,将来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一定要混得比我好,否则不要来见我。
衷心祝大家前程似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