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期末生物考点

黄飞

初三上册期末生物考点

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输卵管——受精的场所

3、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

4、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水:约占体重60%-70%

无机盐:

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

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

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5、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胰腺、肠腺——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6、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 脂肪 → 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 氨基酸。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7、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

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使进入肺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8.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吸气时膈肌收缩,胸腔上下径增大,肋间肌收缩,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由外界进入。呼气则相反。

吸气和呼气末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

10、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1)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2)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A.红细胞:(形态)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特性):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功能):有运输氧的功能。

B.白细胞:(形态):有细胞核。功能:防御和保护作用

特性:将病菌包围,吞噬

C.血小板:形态: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初三上册生物考点

1、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探究法,实验法,分析资料法......

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假设:是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想,是对问题结果的预测。假设是建立在观察和已有知识经验之上的。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时应该注意,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非生物因素):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生态因素包括: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层的形成,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物质是反复循环。有毒物质因为无法在生物体内分解和排出,所以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层消费者结束。不写分解者。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就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

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

① 目镜看到的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

②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

③ 在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

④ 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对光要点: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再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另一只眼睁开)边转动反光镜边观察,直至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为止。

11、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①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④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

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其实看到的就是植物的一小部分保护组织)

实验:观察叶片的主要组织,基本步骤同上,但不用染色。取材料时用到两片夹紧的刀片,毛笔,清水。镜下所示叶片结构包括:表皮(保护组织)、叶肉(营养组织),叶脉(输导组织) 。

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内侧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4)盖上盖玻片。(5)碘液染色。(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选择透过性)

16、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综上: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细胞生长:新细胞通过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体积由小变大。植物细胞生长过程中,液泡的变化明显,由小而多到少大(一个中央大液泡)。

初三生物考点

生物和生物圈

1、科学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探究法,实验法,分析资料法......

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假设:是对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想,是对问题结果的预测。假设是建立在观察和已有知识经验之上的。

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时应该注意,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朵朵葵花向太阳。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非生物因素):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生态因素包括: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地衣能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土壤层的形成,起到开路先锋的作用。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物质是反复循环。有毒物质因为无法在生物体内分解和排出,所以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层消费者结束。不写分解者。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就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人类活动是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