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三年实验题总结——知识点填空版
一、探究光对鼠妇影响的实验
材料用具:10只鼠妇、长方型铁盒、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透明的玻璃、不透明的硬纸版(可以补充所需的材料和用具)实验方法和步骤:1.先在长方形铁盒中放入潮湿的吸水纸或泥土。
2.将鼠妇放在 中央 处。
3.将玻璃盖在 左侧 处,将纸版盖在 右侧 处。
4.静置10分钟后,大多数鼠妇跑到 右侧 侧。
5.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在研究“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在实验结束后,应该这样处理鼠妇: 放归大自然
7.本实验探究的是 光 的不同对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影响。
8.本实验为什么要用10只而不是1只鼠妇? 防止有偶然事情发生
9.为什么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 减小实验误差
(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1)作出的假设是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光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黑暗 和 光亮 两种环境,以便对照。(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 平均 值。(4)得出的结论是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 水份 ,需要给鼠妇提供 干燥 和 潮湿 两种环境。
二、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取镜与安放 对光 观察 正确的显微镜操作步骤是 3 2 1 6 4 5 8 7 .①对光 ②装镜头 ③放置 ④升镜筒 ⑤降镜筒⑥低倍镜观察 ⑦细准焦螺旋 ⑧寻找物像
(2)对光时,应首先转动图中的 转换器 ,使 低倍 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图中的 遮光器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4)若想观察到较多的细胞,应使用的物镜是 低倍 。对光时使用的物镜是 低倍 。
(5)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物镜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如果目镜上标有5×,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200 倍 。
(6)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关系是 相反 ,这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倒立 像。(学会判断玻片标本怎样移动?)(能判断看如“F”、“上”等的像是什么?)
(7)怎样判断污点在目镜上、物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 移动玻片时,污点动则在玻片上,如不动,换物镜,污点没则在物镜上,如没有则在目镜上
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C )①目镜15× 物镜10× ②目镜10× 物镜10×③目镜15× 物镜25× ④目镜10× 物镜25×A、①② B、④① C、③② D、③④
9、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纵切面切片,先用10×的物镜观察,再换用40×的物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D A、模糊、变暗 B、模糊、变亮 C、清晰、变亮D、清晰、变暗10、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要求必须是 薄而透明的 。
11.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很强的条件下,为了控制进光量,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 C ) 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较大的光圈、凹面镜 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D、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12.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B ) A、观察物象时一般用右眼,左眼闭合 B、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C、先用高倍镜寻找物象,再用低倍镜观察 D、为将物象从右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
1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 )①把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玻片标本为止③转动转换镜,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象;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象清晰⑥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⑥ B、④③①②⑤⑥ C、③④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14、可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C )A、遮光器和载物台 B、反光镜和通光孔C、遮光器和反光镜 D、反光镜和载物台
三、实验二 【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擦→滴→撕→展→盖→染→吸 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 C ) ①染色 ②撕取实验材料 ③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 ⑤盖盖玻片 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④①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2.制作洋葱鳞片叶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使用盖玻片的方法是(B ) A、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B、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慢慢盖上 C、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间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滴液,另一边快速盖上3、下列关于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用洁净的纱布将盖玻片和载玻片擦拭干净,然后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外侧撕取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C、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D、用稀碘液进行染色(4)防止气泡产生的方法? 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慢慢盖上 (5)染色的方法?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碘液另一侧吸引
四、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C ) A、用凉开水漱口 B、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C、口腔上皮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D、用碘液进行染色3.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 其目的是 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 4.在 低倍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特点是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
五、【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两个目的?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酒精、碘酒的作用? 脱色 验证是否有淀粉产生 暗处理的目的让淀粉消耗干净,隔水加热的目的_防止酒精爆炸____。
(3)遮光部分在实验中起 对照 作用。把一部分用黑纸遮挡目的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该实验的现象? 结论? 见光部变蓝,不见光部不变色 结论? 1、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2、叶片见光部产生了淀粉
(5)将叶片变蓝的部分制成切片观察会发现 叶肉 上 叶绿体 变成了蓝色,这说明淀粉形成的场所是 叶绿体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方法步骤
(1)把盆栽天竺葵放到 黑暗 处一昼夜,目的是: 让淀粉消耗干净
(2)用 黑纸片 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 下照射。使叶片的见光部分和未见光部分形成对照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纸片。
(4)把叶片放入盛有 酒精 的小烧杯中, 隔水 加热,使叶片含有的 叶绿素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 黄白色 。如此加热的目的是防止酒精爆炸
(5)用 清水 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 碘液。
(6)片刻后,用清水冲洗叶片,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结果:变蓝的是 见光部变蓝 部分;没有变蓝的是 末见光部 部分。
结论:(1)叶片的 见光部 遇到碘液变成蓝色,说明叶片的这一部分产生了有机物 淀粉 。(2)叶片的未遮盖部分产生了有机物,遮盖部分没有产生有机物,说明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初中生物实验
1显微镜的使用目的要求:
1、识别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
3、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材料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
方法步骤:1取镜2放镜3安装目镜与物镜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1、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仔细观察目镜和物镜的特点
3、转粗、细后观察镜筒位置变化
4、转动反光镜,辨别两面的区别
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
显微镜的使用:
1、对光
A转粗准焦螺旋,升起镜筒
B转转换器 ,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C转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D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2、 安放装片:压片夹固定标本
3、 观察
A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
B左眼看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
C缓缓移动装片至中央,注意物象移动方向,视野中往哪边偏就往哪边移。
4、 整理和存放
A实验结束后,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B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干净,如果目镜和物镜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擦干净
C将镜筒降至最低处,镜身保持竖立,放回原处。
讨论:
1、显微镜构造中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
3、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与装片上的实物相比,在大小、形状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2
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目的要求
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
2、初步学会画细胞的结构
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
方法步骤:
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实验,分组(或自由选择)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交流实验结果和体会
1、制作临时装片
2、观察细胞结构
A观察视野内参照图找细胞及各部分结构
B画图并标注名称
讨论
1、制作临时装片大致分为哪几个步骤?
2、人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比较他们的异同。
3
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
材料用具:草履虫培养液,牛肉汁、食盐、载玻片、吸管、放大镜等
方法步骤
1、 在洁净的载玻片左侧A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活动
2、 在载玻片右侧B处滴一滴牛肉汁,用吸管划通A、B形成连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3、 在牛肉汁外侧边缘放数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讨论:草履虫怎样运动?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草履虫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4
观察水绵目的要求:通过显微镜观察水绵的结构
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标本瓶、滴管、水绵等
方法步骤
1、 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镊子夹住少量的水绵放在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2、 将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注意观察每一条水绵的形态。
3、对照课本上的图片,识别一个水绵细胞的结构
讨论:
1、水绵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绵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3、影响实验观察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初中生物考点分析
判断方法
判断生物和非生物依靠下面七条生物特征,但是仅具备一两条生物特征的并不一定是生物,要综合考虑。
如:钟乳石能生长,但是它并不是生物,只是物质的堆积;机器人能行走,但是也并不是生物。
生物的七条特征
①生物能进行呼吸
②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考点2:探究我们身边的生物
我们身边有什么生物?
①按照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
②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③按照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怎么去探究?
常用的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观察法:只适用在动物形态、行为等眼睛能观察到的事情。
调查法要注意:如实记录、爱护生物。
一般涉及到“探究”“证明”都是实验法,牢记实验法的六大步骤:
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考点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生物与生物
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①同种种群生物的关系叫“种内关系”,如白兔和灰兔。
种内关系分为: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②不同种群生物的关系叫“种间关系”,如兔子和老鹰。
种间关系分为:捕食(老鹰和兔子)、寄生(蛔虫寄生在人体)、互利共生(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竞争(杂草和水稻)
二、生物与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作出改变)
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
旗形树...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没改变,环境改变)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
沙地植物防风固沙...
考点4: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很简单,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组成,也可以说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其中生物还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什么叫生产者?
能够制造有机物,一般指植物,植物可以产生淀粉。
什么叫消费者?
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只能从别人身上获取有机物,一般指动物。
什么叫分解者?
可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让生产者利用,一般指细菌、真菌。
注意1: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
举个例子:菟丝子是一种植物,但是它不能产生有机物,一般都是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因此它是消费者的一种。
注意2::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举个例子:蚯蚓在土壤中也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很多时候,蚯蚓是充当分解者的角色。
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一般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①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等。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也被叫做“绿色水库“或者“地球之肺”,湿地生态系统也被叫做“地球之肾”。
②人工生态系统包括: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三、最大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①生物圈的范围
并不是整个地球都是生物圈,生物圈仅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②生物圈的厚度:上下约20千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