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六点建议
中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良好的学习心态;科学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学习心态是前提,是基础。配上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坚持21天以上就会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稳定的习惯就是能力的体现。下面就告诉您提高学习成绩的七大环节。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远期计划,短期安排。制定一个近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实现。
2、提升学习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高效预习环节
1、读:采用学习科学高效预习方法,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重点记忆不理解的知识,上课的时候才能提高注意力。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
——建立预习本
2、写:预习时将模糊、有障碍、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
——读写同步走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
——建立听课笔记本
四、复习管理——讲方法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禁输冥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北大、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
——建立复习本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
——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中考家长:父母的思维理念直接影响孩子成长
近期,允许二胎的政策出台,终于感叹对孩子的社会属性教育有了一个先天良好环境的诞生;过去独生子女政策下的一代孩子已经让我们发现了不仅是对家庭的影响且成了一种社会问题,有目共睹。
教育孩子可谓系统工程,究竟孩子如何教? 小是自家的孩子,大则影响社会。
先思考以下几个事例
1.当有人还在以有钱可任性一切的态度做人做事时,别人已经用大大的眼睛鄙视你拿着 钱浪费地球有限资源大吃大剩的不良行为;浪费就是浪费,跟您有钱沾不上一点边。
2. 当有人还在为请客不好意思AA制时,别人已经把AA制上升到从小教会孩子为自己负责,人生中没有人替你买单的独立生活之道,早早地避免“啃老族”的诞生。
3.当我们的孩子每天不开心地上学时,别人已经把学校办成孩子说:那是我每天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4.当有人还在纠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幼儿提前学会小学课程以应对报考重点小学的面试时;别人却不允许父母让5岁的孩子去记忆10岁孩子的知识。
5.当有人让幼小的学龄前的孩子就开始品尝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的苦练功夫,整齐划一地将孩子带上去演出表演时,别人却为孩子过早失去童心而痛心疾首。
当今时代纷繁复杂国际多元等众多因素的社会里,教育已经不是那么单纯和简单,国内人口众多,优质教育资源不平衡,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成长教育如果仅仅满足于学校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引导着孩子的全方位发展。
家长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
1.时代更新中,家长的眼光要放远,想象一下20年后那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那么,今天孩子的所学和未来是否能衔接?不要把这些都认为是学校的事情;只仅仅盯着孩子今天的作业没完成,昨天的考试分数低。
2.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知识已经远远不够,学方法懂思维,有思想创新意才是真;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良好品性,责任心与开拓精神以及面对困难逆境时的毅力才是根本。知识再多,品性不好,路走不远。毅力不够,做事学习依然不佳。
3.面对当今拜金主义风行时,孩子又该如何跨越“金钱”概念,真正意义上愿为改变社会改变自己并奉献于社会。学习的动机不仅仅只是为了高分,荣誉,竞争和优秀;如何变成学习是一种开心,是一种追求,是一种自己真正的所需。
中考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五种心理疲劳
你的孩子是否经常一学习就喊累,但玩耍时却精力充沛?这种累实际上是孩子的一种“心理疲劳”,不是靠休息就能解决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存在这种问题一定要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据调查,现在有不少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对父母说:“累得不想动弹了”。这里所说的累是孩子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有的是属于生理性疲劳,有的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
生理性疲劳
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比如,孩子参加了一些消耗体力的劳动,或参加了一场足球赛,都会使平时缺乏锻炼的孩子感到疲劳。不过,由于孩子们精力旺盛,能在短暂的较充分的休息之后,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心理性疲劳
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是人的主观体验的一种疲倦感,它的危害性,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要想消除孩子的心理疲劳,光靠保证睡眠时间是不行的。心理疲劳严重的,还可能发展成心理病态,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一旦发现孩子经常处于“疲劳”状态时,应分析一下,到底是属于生理性疲劳还是属于心理性疲劳。专家们认为,有心理性疲劳的孩子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
2、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
3、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
4、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
5、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
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的“累”是属于心理性疲劳,父母不必过于惊慌。
首先,父母要减轻精神压力,对孩子要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
对孩子的学习不能单纯地从分数的高低来衡量,要考虑孩子学习的原有基础,每次考试试题的难易,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及临场发挥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孩子成绩要做纵向比较,即自己和自己比,过去和现在比。
二是要经常告诫孩子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
在对孩子适当严格要求的同时,还要融进家长对子女的一片慈爱之心,力求鼓励多于斥责,切不可简单粗暴,打击孩子的信心。
三是家长在课外辅导中,要尽量有针对性,并使方法多样化。
比如,孩子对作文感到困难,并不是他缺乏课外读物,而是没有亲身感受可写。这就需要家长多带孩子外出活动,增加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和积累素材,从而形成自己的感受,有助于打开思路。当他们为获得知识而感到有内容可写时,就会感到无穷乐趣,心理上的疲劳症状就会减轻或者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