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专业的大学排名顺序如下: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等。
排名 | 学校名称 | 评估结果 |
1 | 天津大学 | A+ |
2 | 华东理工大学 | A+ |
3 | 清华大学 | A |
4 | 北京化工大学 | A |
5 | 大连理工大学 | A |
6 | 南京工业大学 | A |
7 | 浙江大学 | A |
8 | 北京理工大学 | A- |
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A- |
10 | 南京理工大学 | A- |
11 | 浙江工业大学 | A- |
12 | 华南理工大学 | A- |
13 | 四川大学 | A- |
14 | 中国石油大学 | A- |
15 | 河北工业大学 | B+ |
16 | 太原理工大学 | B+ |
17 | 上海交通大学 | B+ |
18 | 东南大学 | B+ |
19 | 中国矿业大学 | B+ |
20 | 江南大学 | B+ |
21 | 厦门大学 | B+ |
22 | 青岛科技大学 | B+ |
23 | 郑州大学 | B+ |
24 | 武汉工程大学 | B+ |
25 | 中南大学 | B+ |
26 | 重庆大学 | B+ |
27 | 西南石油大学 | B+ |
28 | 西北大学 | B+ |
29 | 西安交通大学 | B+ |
30 | 北京工业大学 | B |
31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B |
32 | 沈阳化工大学 | B |
33 | 燕山大学 | B |
34 | 东北石油大学 | B |
35 | 苏州大学 | B |
36 | 合肥工业大学 | B |
37 | 福州大学 | B |
38 | 济南大学 | B |
39 | 武汉科技大学 | B |
40 | 湘潭大学 | B |
41 | 湖南大学 | B |
42 | 广西大学 | B |
43 | 陕西科技大学 | B |
44 | 广东工业大学 | B |
45 | 山西大学 | B- |
46 | 中北大学 | B- |
47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B- |
48 | 辽宁科技大学 | B- |
49 | 吉林大学 | B- |
50 | 长春工业大学 | B- |
5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B- |
52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B- |
53 | 常州大学 | B- |
54 | 华侨大学 | B- |
55 | 南昌大学 | B- |
56 | 山东理工大学 | B- |
57 | 新疆大学 | B- |
58 | 石河子大学 | B- |
59 | 北京工商大学 | C+ |
60 | 天津科技大学 | C+ |
61 | 天津工业大学 | C+ |
62 | 天津理工大学 | C+ |
63 | 河北科技大学 | C+ |
64 | 沈阳工业大学 | C+ |
65 | 上海电力大学 | C+ |
66 | 上海大学 | C+ |
67 | 江苏大学 | C+ |
68 | 安徽工业大学 | C+ |
69 | 山东大学 | C+ |
70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C+ |
71 | 武汉理工大学 | C+ |
72 | 海南大学 | C+ |
73 | 华北理工大学 | C |
74 | 东北电力大学 | C |
75 | 东华大学 | C |
76 | 南京林业大学 | C |
77 | 安徽理工大学 | C |
78 | 中国海洋大学 | C |
79 | 山东科技大学 | C |
80 | 中山大学 | C |
81 | 贵州大学 | C |
82 | 昆明理工大学 | C |
83 | 西安石油大学 | C |
84 | 兰州大学 | C |
85 | 兰州理工大学 | C |
86 | 江汉大学 | C |
87 | 北京科技大学 | C- |
88 | 东北大学 | C- |
89 | 大连工业大学 | C- |
90 | 沈阳师范大学 | C- |
91 | 黑龙江大学 | C- |
92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C- |
93 | 上海师范大学 | C- |
94 | 齐鲁工业大学 | C- |
95 | 河南大学 | C- |
96 | 华南农业大学 | C- |
97 | 电子科技大学 | C- |
98 | 成都理工大学 | C- |
99 | 四川理工学院 | C- |
10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C- |
101 | 兰州交通大学 | C- |
102 | 青岛大学 | C- |
工业催化专业是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它以催化科学技术。催化科学技术是当今化学品、燃料、材料、医药和食品生产及环境净化的支柱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石,对于国民经济、环境和公众健康起着基础性的作用。21世纪,催化仍然将是推动化学工业、石油炼制工业技术进步的核心技术,其在新材料、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等高新技术领域也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掌握催化化学、反应工程、材料科学等方面宽广而坚实的理论基础、较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熟练的实验操作技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测试技术。
毕业生可入读大专院校、研究设计院所、企业集团(如石化系统、精细化工工厂、制药厂、化肥厂等)从事本学科及相邻学科的教学工作、科学研究、设计与工程技术与管理。例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化工学院、上海石油化工学院等三家用人单位对本学科研究生的需求量很大。此外,本学科研究生也可赴国内外深造,相关领域博士学位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