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基本规律

莉落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肩负的目标不一样。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持续进行的,包含各个方面的教育。而学校教育更集中在学科教育、德育、美育等具有学科能力方面的教育。

  1、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有制约作用。

  大家知道,一个孩子在入学前的6年,他们的个性成长,生活习性,待人处事的态度,主要是由家庭教育完成。孩子在入学后的表现,最主要的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动机以及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方面的表现。在0~3岁,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的爱,将影响孩子在未来面对各种问题的态度,而3~6岁孩子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是否得到保护,兴趣敏感期是否得到满足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于各个领域学科的兴趣。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个相关性很大的结论,否则孩子总会表现出一些问题。也就是说,孩子在这个阶段心理需求的缺失,是形成学龄儿童表现差异化的重要原因。

  2、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互补。

  众所周知,孩子在家庭中,各成员对于孩子教育持不同的观念和方式,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具有很多不确定的不良影响。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态度,让孩子无所适从,不容易构建稳定和固定趋势的价值观,行事准则,最终孩子的表现可能会很混乱,没有章法。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标出现过大的分歧,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说也仍然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可以试想,一个孩子在不同的作用力下,被试图雕琢成不同的作品,最终可能变成一块废料。

  现实是,学校教育大方向是正确的,目标是明确的,但是有些细节可能并不能帮助孩子达成目标,这恰好是家庭教育于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可以在很多细节上帮助孩子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最终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之人。

  (1)与老师保持较为密切的沟通。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把自己的变化展现在家庭环境中。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有刻意的掩饰以及养育者在对孩子状态变化的洞察力缺失,都会导致孩子的成长问题长期得不到发现和帮助。所以,我们有必要不定期的与学校老师保持一种沟通方式,比如短信沟通,面访等等。有的家长可能认为去拜访老师会影响老师的工作。事实的确如此,但是,老师协助家长帮助孩子成长是他们的职责,同时他们也能从中感受到自己工作受到的支持,增加了对自己工作的信心,增加了他们工作的责任感,这对老师来说也是很有益处。值得注意的是,在拜访老师的时候,应该对老师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2)与学校的教育保持一致性。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并不是说我们要把学校的教育内容在家庭生活中得到重复或者强化,应该是朝深度、广度方面做一些拓展。我们有必要了解孩子最近都在学习什么内容,他在学校这个社会环境中角色有什么变迁,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家长和孩子需要做什么准备等等。当然,这一切都是基于我们与老师保持了较为密切的沟通,我们对孩子的变化有所了解的前提下有序的进行。有时候,家长可能会对老师,或者学校的一些做法有一些不同的见解,其实这并不重要。我们应该对事情本身有一些深刻的见解,让孩子理解到要达成任何一个目标均有不同的方式,我们可以为这个目标创造机会,要从实践、验证中进行思考、总结。

  (3)向学校老师和其他家长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学校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它还能把适龄孩子的家长们聚合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了研讨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平台。(当然,我们金战家长学校也是一个很好的研讨家庭教育的平台。)剑桥学子肖盾的妈妈提到,自孩子出生以后的不同阶段,她都会和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们经常在一起研究、探讨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问题。从选什么学校到如何培养孩子的特长,各个方面均有所涉及。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社会资源也有很多积累,真正做到了与孩子一起成长。

  二、家庭教育与成员

  1、遗传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1)遗传因素对于智力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遗传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后天的教育及环境是条件,二者都不可忽视。孩子出生后,来自先天的智力因素相对固定,而这种先天的智力因素能否成为现实,还受到文化背景、周围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等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智商比较高的孩子约60%~70%出生于有良好家庭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有专家将智力超常的儿童划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他们本身具备优秀的遗传因素,第二种是智力遗传因素一般者受到良好的教育,第三种是具有优秀的遗传因素再加上良好的后天教育。

  (2)遗传因素对于个性的影响。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智力和性格,有的是受遗传影响,有的是在出生后从周围环境中学习而掌握的。如孩子的心理素质方面,是急躁还是稳定,是开朗还是抑郁,是怯懦还是勇敢,主要来自父母的遗传,后天教育很难改变。而孩子的思考力、判断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受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非常大,并且通过环境熏陶和教育可掌握智慧性的心理活动,从而使其智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养育者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养育者的性格特质,价值观以及行事方式会决定养育者在教子育儿方面的决策和风格,最终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家庭教育方式。大家有看过《卡尔威特的教育》吗?著名的德国早期智力开发专家老卡尔威特认为,给孩子找一个合适的妈妈是实施成功教育的一个开始。这句话传递了两个意思:一是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无可替代作用;二是母亲的素质(价值观、行事方式、决策能力)对于孩子的影响力。生活中,父母的素质(价值观、行事方式、决策能力)影响孩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大家是否可以举例?比如你如何看待……

  三、家庭教育与家庭结构

  1、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是由父母与子女构成的家庭。主要特点是:

  血缘关系很亲近;关系简单,矛盾少;容易建立较为紧密的亲子关系;孩子接触的家庭成员较少。

  要解决的问题:

  (1)父母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比如多陪孩子玩,外出观光以及拜访朋友。核心家庭成员少,如果父母忙于工作和家务,容易忽略孩子的心理需求,容易感觉到孤独。

  (2)父母要在家庭教育方面达成一致。由于父母本身成长在不同背景的家庭,对于生活有不同的见解,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认识也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些干扰,所以有必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达成一致,由具备教育兴趣、能力和时间的一方来主导,并定期交换教育观念、方法。

  2、主干家庭。

  主干家庭是由祖辈、父辈和孩子组成。主要特点是:

  容易得到充分的照顾;容易学会与各种人相处;有多元价值观的存在;矛盾多;隔带教育问题多。

  要解决的问题:

  (1)放手成长。长辈要学会放手孩子的教育问题,以生活照顾为主。

  (2)与时俱进。长辈要多努力学习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并与毕生的经验结合起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长辈积极进取了,长辈勇于探索新知,孩子才能具备这样的精气神,他们才能从中受益。

  (3)求同存异。家庭要慢慢建立民主决策的作风。这个求同存异的认识,对于孩子毕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大家知道,人是生活在一个社会中,每一件事情都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很小。大到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小到今晚吃什么菜,我们天天都会面临一些抉择。如果不具备求同存异的认识,可能导致我们举步维艰,处处受挫,一事无成啊!

  3、重组家庭。

  指丧偶或离异后又重新择偶组成的新家庭。

  重组家庭面临的问题:

  (1)不敢教育的问题。这个主要是后继父母在舆论的压力下会采取保守的策略。

  (2)需要接纳的过程。家庭关系是教育最重要的影响力。在重组家庭的前期,后继父母有必要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多给后继子女更多的关怀,有效的减短接纳过程。其中,有关人际沟通的准则在这里显得额外重要,那就是:接纳、尊重、信任。

  (3)人际关系复杂的问题。由于成员的成长背景不一致,产生分歧和误会的可能性很大,一件正常的事情有可能变成一场风暴,所以作为后继父母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用成熟的心态来面对可能产生的误解,并用始终如一的接纳和尊重来表达自己的立场。

  4、单亲家庭。

  是指只有父亲或母亲与孩子组成的家庭。

  单亲家庭面临的问题:

  (1)照顾孩子的精力有限。单亲父母有必要借助社会支持来帮助自己完成照顾子女的责任。包括幼儿园、学生托管机构以及请求父母的帮助。如果是离异父母,还可以与对方协商在不方便的时候请对方提供支持。

  (2)父母本身的精神压力。无论是丧偶还是离异父母,均存在自身的心理状态调整问题。一个方面他们存在某些需求,一个方面又要面对现实的不济。这的确是一件不容易处理好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将影响到父母的情绪,最终对孩子产生一些影响。

  (3)社会舆论的影响。这个影响主要是作用在父母身上,目前来看,因为单亲家庭而在社会上受到的歧视越来越少。如果存在,父母则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爱来弥补这方面的缺失。

  (4)父、母缺失的影响。在6岁以前,孩子需要建立对于母亲的安全型依恋。此后,父亲应该更多走进孩子的生活中,否则多少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些影响。如果有可能,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让不同的人走近他们的生活。比如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建立对于母亲的安全型依恋,如果母亲因为工作或者其它原因,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则可以寻求奶奶或者外婆的支持,或者寻找高水平的幼儿支持机构帮助。孩子长大以后,如果父亲缺失,则可以带孩子去参加更多的户外社交活动,以及有男性参加的社会机构的活动。

  四、家庭教育与家庭经济条件

  1、经济条件好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对于子女也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对于未来生活不会有太多的担心,他们更容易获得安全感,并把精力投放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方面。与此同时,他们与外界的关系,接触的生活层面均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容易获得更多成功体验。经济条件好也有一些不好的影响。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富二代,接班的仅有30%,他们更倾向于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而放弃了对于家族事业的继承。“自古英雄出少年,自古纨绔少伟男”,这句话是警醒人们,一个人需要经历一些挫折和磨难,方可成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更是破解了很多学子对学业没有追求,对于未来没有目标的秘密。我们接触了很多家长,其中也有不少家庭关系良好,经济基础不错,父母素质极高的情况,但是孩子无论如何都打不起精神去学习,天天混日子,都混到了觉得生活毫无疑义,不知道该干什么的程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机构都推出了夏令营,来帮助孩子经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培养方式,不过需要甄别有价值的夏令营,不要贪图便宜而浪费钱财,耽误时间。

  2、经济条件差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在过去适用,现在也同样适用。孩子从小需要承担更多的事情,对于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责任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同学们经济条件差异对于虚荣心的影响上,而把自己的家庭条件置诸脑后,自尊心必然受挫,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可能会涌现。其实,孩子的这些心态变化,更多受到了父母的价值观、环境的影响。其中,父母的价值观作用明显。父母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有限,对社会抱什么态度,对生活抱什么态度,以及对金钱是什么态度,都对孩子价值观的构建产生巨大的作用。成长在经济条件差的家庭,孩子以后可能会花更多的精力去解决温饱这些基本需求的事情,而不是投入到如何创富,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的行动中,导致事业成就不高的可能性比较大。你的孩子是疲于奔命呢,还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重要的导师是谁?

  值得注意的是,成长在经济条件差的家庭的孩子,父母容易表现一种倾向就是认钱不认人。小孩子打碎一个花瓶,中学生丢掉一个电子辞典,就很容易受到辱骂、人格否定。孩子会怎么想?我很笨,我的价值还不如一个东西。这个影响很坏啊,大家要知道,如果我们用一种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失误,孩子才会成长啊,他们才能学会用什么态度面对一些不想发生的事情,这对他们一生来说,其重要程度难道还不如一个东西吗?所以,态度很重要,而事情本身可以忽略不计。

  五、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方式

  1、积极关注社会发展

  积极的关注社会发展动向,政治经济的变迁,并经常与孩子讨论,能够帮助扩大孩子的视野,促进他们对因果关系的思考,让他们有机会去涉猎更加广泛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这其实是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必由之路。有足够的理由证明,生长在这种环境成长的孩子,在语文、社会(政治)以及文史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能力,并且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们的思考深度明显领先于他人。

  2、和睦的家庭关系

  大家已经通过一些学习了解到,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关系。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决定了被教育者是否认同,接受。爱、教育均取决于接受者。只有接受者准备好了,爱和教育才会有效。所以,我认为,不切实际的管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经常对别人说一句话,就是:如果讲道理真的有用,如果我们把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可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去灌输给孩子,那么这个世界所有的孩子都是一个样子,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任何有问题的孩子。他们都是流水线上生产的机器人了。 大家可以思考,为什么有的孩子状态好,有的孩子很难教育,这取决于什么?绝不是父母的学历,也不是家庭经济环境。一定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不一样。那么什么导致关系不一样呢?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原因,同时关系又是方法成功的结果。所以,我们父母首先要学会如何相处,如何获得他人的信赖。

  3、浓郁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关系,可以促成孩子接受教育者的一些思想和观念。但是,什么才能构建他们内在的驱动力呢?一定是因为有榜样的存在。孩子从无知到有知,是通过探索,实践,感知,领悟来完成的。大家都知道,婴儿出生后,对世界万物一无所知,除了吃奶以外。他们是如何学会笑,学会引人注意,如何了解父母的情绪呢?那就是不断的学习,猜测,模仿……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再次送给大家: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是这样的人。不在于做到什么程度,而在于你是否去做了,如何去做的。

  4、丰富的生活情趣

  大家喜欢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孩子本来就是游戏的奴隶,他们生活在一个只谈学习,只谈讲规则的环境,必然首先是郁闷,懒得沟通,然后是心不在焉,对作业敷衍了事,最后是忍无可忍,上网吧,找朋友去了。“长征那么困难,都有篝火晚会”,何况我们生活中一个相对稳定和幸福的环境。

  那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有趣?

  (1)父母要有自己的有趣生活。比如父母之间约会看一场电影,或者参加一些聚会。虽然孩子没有参加,但是他们能从中学如何面对生活。

  (2)父母与孩子要有共同的活动。拥有共同游戏,以及共同的一些经历,甚至共同的小秘密,是构成亲密关系的核心。比如远足,探险,拜访等等。孩子生活在一个回家就看电视,困了就睡觉的环境,反正每一天都没什么变化,多活一天有什么价值呢?

  (3)孩子应该拥有自己的有趣生活。包括与朋友一起外出,购物,乃至他们的特长兴趣等等。如果我们用学习来“统一”他们的生活,大家觉得他们能学习的好吗?一个对明天没有任何期待的孩子,一个早做完作业就会面临更多作业的孩子,他会好好完成作业吗?

  5、严格的生活制度

  严格的生活制度,对于养成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构建内在的行事准则具有很大的帮助。这些行为,也能帮助他赢得别人的尊重。

  6、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

  父母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有助于帮助孩子合理规划金钱,把任何事情的价值发挥到极限。由此也可以引申出对于时间价值的利用,以及更多的方面。

  7、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

  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习惯,以及自我管理方面有很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