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儿童需要晒太阳

马振华

  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天空总是被黑沉沉的雾霾所笼罩。在一些城市的贫困儿童中,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佝偻病”的骨骼发育畸形疾病。特征是发育迟缓、罗圈腿、膝外翻、胸骨突出(鸡胸)。医生不知道这种被称之为佝偻病的疾病从何而来。

  骨骼与维生素

  佝偻症在英国肆虐两百多年后,科学家们才发现,佝偻病的发生不是由于吸入的雾霾,而是由于缺少了一种维生素——维生素D。

  维生素D最重要的作用是参与小肠和肾脏对钙的吸收,同时也保证血液中有充足的钙和磷,以满足骨骼的需求。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钙,而儿童正处于骨骼快速发育的阶段。如果儿童缺乏钙和磷,容易使得身高不足。如果钙磷严重缺乏,骨骼的强度不足以支撑体重,就会导致下肢骨骼弯曲(罗圈腿、膝外翻),这就是典型的佝偻病体征。成年人中也可能发生维生素D的缺乏。但是,由于成年人的骨骼已经发育成熟,所以初期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畸形,而是出现以骨骼软化为特征的软骨病(骨软化症)。严重的软骨病也可以表现为罗圈腿或驼背等骨骼畸形。

  维生素D在动物性食物(如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等)中较为丰富,而在谷物、蔬菜和水果中较少。那些患病的贫困儿童就是因为吃不起肉食才患上佝偻病的。19世纪的医生开始采用鱼肝油治疗佝偻病。但是,当时的科学家们并不知道维生素D的存在,他们一致认为这是鱼肝油中的维生素A的作用。直到1921年,美国科学家埃尔默·麦科勒姆发现,破坏鱼肝油中的'维生素A后,喂养的实验动物依然不会出现佝偻病,说明维生素A缺乏不会导致佝偻病的发生。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他最终发现了维生素D这一全新的营养物质。

  来自阳光的维生素

  那么,工业革命之前的贫困儿童饮食中也缺乏足够的肉食,为什么没有佝偻病的泛滥呢?

  19世纪,波兰医生安德鲁·斯尼亚代茨基发现了佝偻病与阳光的关系。原来,我们身体是可以合成维生素D的。只要我们皮肤表皮的基底层和棘层受到阳光紫外线的照射,我们身体里的胆固醇化合物(7-脱氢胆固醇)就能转化成一种没有活性的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D从血液进入肝脏转化后,就能具备生物学活性。这些活性维生素D再次进入血液循环后,就能与其他的激素共同作用,调控我们的电解质代谢和细胞代谢。

  不过,人体对制造维生素D的阳光有一定的要求。7-脱氢胆固醇只有在波长270~300纳米的紫外线照射下,才能转化成维生素D。如果照射强度过低或者照射时间过短,就无法刺激皮肤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工业革命时期的雾霾阻挡了阳光中的紫外线,每天都是灰沉沉的阴天,贫困儿童无法自己合成维生素D,又无法得到足够的肉食,所以患上了佝偻病。同样的道理,他们的症状会在阳光充足的乡下好转。作为对比,热带地区的人们几乎不会缺乏维生素D。

  今天,我们的饮食情况已经大有好转,但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如果你平时总在楼里待着不见阳光,能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进行20到30分钟左右的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直接照射,以避免维生素D的缺乏。傍晚和早上的太阳光是基本不含紫外线成分的。所以在傍晚和早上晒太阳没有效果。另外要注意,在炎热的夏天,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或者涂抹足量的防晒霜,以避免晒伤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