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仔
角仔,又叫油角,在过年的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有,是用来招待客人的过年食品。角仔的形状像“荷包”,亦即钱包,取其钱包饱胀的好兆头。
制作方法:
(1)要和面,先将面粉加上鸡蛋、把和好的面团碾成薄片,用圆型玻璃茶杯作为角仔皮模具,做成一片片圆型角仔皮。
(2)做馅料,用炒熟的花生米(碎的),加入白炒糖、炒熟的芝麻,掺匀搅在一起,逐片放进馅子包成半月型角子,圆边捏紧并扭上花纹。
(3)放进锅里炸成金黄色,一个个美味的角仔就出来了!不过要出锅的角仔好烫,要放一会才能吃。
糖环糍
糖环是广西、广东一带有名的特产小吃,是春节过年必备的好食品。糖环在过年的时候代表好意头,预兆钱财的意思。
制作方法:
(1)煮糖浆,用清水搓成糯米面团,再加入沸水和糖浆继续均匀搓。
(2)搓成粉团再用瓶子推平成一定的厚度,大概6mm左右,再用刀切成3条一块,用手捏成型。
(3)放进锅里面用油炸,香喷喷、爽口的糖环出来了,金黄金黄的,看见都流口水了!
牛耳饼
牛耳饼是一种据传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的小吃,口感香脆可口。过年的时候,连州的家家户户也都是必备的美食!
特点:使用奶油和南乳调味,牛耳仔有点咸有点甜,薄薄的,酥脆味让人回味无穷,一片接一片的吃不停手,是老少咸宜的茶饭后小点心。
配料:食盐、小麦粉、白砂糖、食用植物油、南乳、鸡蛋、芝麻、奶油等。
制作方法:
(1)面粉加盐水,用手搓成一块面团,程度要面团不粘手,如粘手加面粉;然后把面团放在桌子上,要面棍或玻璃瓶压平。在面皮上均匀散上黑芝麻,再均匀涂上酱油。
(2)把面皮卷起来,卷成一条,然后用刀切成一片片,放在板上,记住不要叠一起,否则一会叠在一起的牛耳片会黏在一起撕不开。最后放在油里炸就OK了。
注意事项:
1、冻的`软、硬度比较关键,太软易变形,太硬易切碎。
2、切片的厚薄要均匀,否则不易炸好。
煎堆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这是广东人过年的温暖记忆之一。临近大年三十,各家各户就张罗着“开油锅”、炸煎堆了。煎堆呈球形(寓团圆之意,有“碌得起”的吉祥意煎堆蕴),糯米粉做皮,炸至金黄,表皮匀布芝麻,爆谷馅甘蜜味浓,其皮酥脆异常,为新春送礼佳品。
制作方法:
(1)将糯米粉150克用清水和成粉团,放人沸水中煮熟,然后加入350克生糯米粉、100克白糖揉成面团为皮料。
(2)红糖、饴糖加适量清水煮熬成糖胶液,加入爆谷花、花生仁、芝麻仁拌匀成馅,并趁热按成小团。
(3)取皮面55克,包入馅料750克,搓成圆形,洒上一层水后,粘上一层芝麻,即成煎堆生坯。
(4)锅内加植物油烧至六七成热,放入生坯,炸至膨起呈圆形至熟即可。
油煮糍
油煮糍是连州人过年、过节经常做的一种食物,每次做油煮糍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浓浓的过年、过节气氛。油煮糍又分为很多种,有芋头糍、酿心糍、扁扁糍、糖糍等等……
制作方法:
(1)煮糖浆,加入糯米粉,搓成面团。
(2)取手心大小的面团搓圆圆,然后在中间捻出一个小空心,慢慢地在面的上面收口,一个圆圆的糍模就做好了。
(3)放进锅里滚,注意要不停地翻动油糍,以免焦了,炸到整个糍涨大、金黄就好了。
笑口枣(开口枣)
笑口栆,或称细煎堆,是一种中国人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必吃的食品。明永乐年间正式定名为元宵。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面粉,鸡蛋,糖,芝麻制成,实心。人们把这种食物叫“笑口栆”,是由于在高温油炸过程中面粉表面出现爆裂,样子就像人开口大笑一样,象征全家人开开心心,笑口常开,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制作方法:
(1)在盆里打上鸡蛋再加上一点苏打粉、适量的白糖、饴糖,白面、油一起搅拌,搅拌均匀并揉和成面团,放到案板上,搓成粗长条,揪成小剂子,揉成圆球形;
(2)麻仁用水拌匀,把小剂放在麻仁内滚一滚,不要按揉;
(3)炸笑口枣与油炸一般食品有所不同,下锅时油温要高(要在七成热以上),但又不可过热,过热则不开口;下锅后油温要低,但又是不可过低,过低则容易炸碎。所以,在热油下锅后就要端离火眼,降低油温去炸;当油温低于五成热以下时,又要回到火上加热稍炸一下,这样,才能将笑口枣生坯慢慢炸成老黄色、开口。同时,不可多加搅动,翻一个身即可。
卷筒糍
卷筒糍是连州人喜欢的美食小吃,它是用一块方形沙河粉,上面涂以芥辣、麻油,在加入爆香的葱花、肉末,蘸点酱油即可食用,香辣爽口,别具风味。
制作方法:
(1)首先当然是磨米桨(磨糍),小时候都是用石磨来磨的米浆,那时候一村子人就等着这两个石磨来用,每次都排起了很长的队(珍贵的记忆啊!)现在好像都是用机器磨了……
(2)用铜勺取适量的米浆倒入铜盘,再加上事先准备好的肉末和佐料。
(3)搅拌之后再放入到锅里面蒸,蒸上几分钟就熟了,拿出来后卷起来就ok啦。
吃卷筒糍的时候配上“圆点”(辣椒+酱油+香菜),那可是超级正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