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知人道,不要别观,总观无我一行亦得,若能明见身心无我,则是见道。《甄叔迦经》卷七十二
2、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圣弟子如是如实知:我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则寂灭,此则胜妙,所谓俱舍。得彼舍已,离厌、不厌。譬如力士弹指顷灭,如是眼、色缘生眼识,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尔尽灭,得离厌、不厌舍。《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64经
3、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有能为道者矣。《四十二章经》
4、见有见,闻有闻,念有念,识有识,睹无着,亦无识。一切舍,为得际,除身想,灭受行,识已尽,为苦竟。《法句经》卷下,泥洹品任何痛苦产生的根源是诸识。灭寂诸识,痛苦就不再产生。《经集》第三品,第十二章《二重观经》
5、心该色末,色彻心源,心色一如,何非何是?(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九十二
6、生活中当被别人骂时,大多数人首先会怒火中烧,先是当场"回骂", 继而"升格",甚至大打出手。常常有人还会听到"好心人"传来的"非 议"甚至"恶骂",尽管不是亲耳听见,却比当面听见还要气愤,恨不得 冲到当事人面前问个究竟或也反骂他一回,最好让他立刻闭嘴。人的本性 决定我们饥饿时想抢劫,愤怒时想杀人,但是又因为人大都是有理性的, 极端的行为很少人会干,唯其这样痛苦反而更多。
7、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意思是说委屈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展。宋代吕本中说:"不与人争者,常多得利;退一步者,常进百步。"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矛盾,绝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但是我们却没有使它平息,经常是愈演愈烈,最后弄得难以收拾,这都是因为不肯低头、不肯弯腰、不肯服输!柔软地弯曲一下,包容对方,又有什么坏处呢?
8、当在和平年代,大多数人还算是丰衣足食之时,人心的不安便只能说明这个地球在发生质的变化。物质的丰裕终究掩盖不住内心的虚浮,人类正用我们虽然微小却又能毁灭世界的力量在改变着世界。
9、开悟之事,绝无僧俗之别,但能真参实修,时节因缘自会现前。张秀才 随顺世缘无呈碍,就是在家人悟后显用的样子。悟者之心如水面之澄明, 绝不会因云影浮动而自起波澜,即使外力推波助澜,而水之本性何曾有 异?此境界不可思不可议,只可当下体证。
10、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唐)大珠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
11、七、缘起·空·无我·中道(一)缘起法佛告比丘: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彼如来自觉此法,成等正觉,为诸众生分别演说,开发显示。《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9经
12、舌存见齿落,刚强不胜柔。户朽枢不蠹,偏执岂圆融。
13、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说:"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意思是说,即使是千劫中通过布施和供奉诸佛等获得的善业福报,只要你生气发怒一次,就会将全部福善功德抵消干净。
14、所谓禅在当下,就是用禅的精神、禅的方法、禅的见地、禅的功夫指导我们如何面对生命的当下、生活的当下。
15、官场一如戏台,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都是演员。官场只是你人 生的一部分,有时间去扮演那些不同的面孔,不如守护好自己的一颗平常心,等你离开官场,走下戏台之后,也好有一处安置灵魂的地方。
16、一切诸法毕竟寂灭,心寂灭故,名究竟毗尼。一切诸法我不可得,无染着故,名不悔毗尼;一切诸法本性清净,无颠倒故,名最胜毗尼;一切诸法如如实际离诸见故,名清净毗尼;一切诸法不来不去,无分别故,名不思议毗尼。《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
17、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18、将心态放平,快乐工作,亦能得趣。
19、尝观世之百工技艺之精,而造乎妙者,不可以言传。效之者,亦不可以言得。况大道之妙,可以口耳授受,语言文字而致哉?盖在心悟之妙耳。——《憨山老人梦游全集》
20、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就是爱的表现。虽然只是大
21、真正的自由是随遇而安的心态。自由不是逆来顺受,而是心境的坦然。
22、如何达到生死自在的境界?唯有靠平常多培养"能舍"之心,方达提得起、放得下之境界。
23、禅是禅非佛言慧语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心小了,小事就会变大;心大了,大事就会变小;看淡世事沧桑,内心自在安详。大事难事敢担当,逆境顺境都乐受,舍名舍利舍虚妄,人生到老皆坦荡。
24、保持心灵的寂静,那就是幸福和快乐。南传《佛教格言·杂品第十二》
25、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卷一
26、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意谓一切法无体,体惟净性,即是一切法体惟净性,所以诸法一如,称为一真法界。
27、痛苦不像死亡那样无可挽回。
28、由于幼儿心理发育不完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批评的语言过于偏激,会给孩子心灵造成伤害。当孩子发生过错时,家长在感情上要多一点关心。只有孩子自身意识到错误,避免下次再犯,他才会在错误中成长。
29、宝宝出现反抗期是其成长进步的标志。宝宝最初的反抗行为一般出现在2.5—4岁时,心理学上将此过程成为第一反抗期,该时期也是儿童发展自主性、独立性、自信心、意志力、想象力、安全感等行为品质的关键时期。
30、据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对干余名儿童的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的智力获得,50%在4岁以前,30%在4—8岁之间获得,另20%在8岁以后完成。4岁以前完成的50%就包括胎教在内。
31、帮助别人,成就自己]很多父母总怕孩子帮别人自己会吃亏,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瓦尔纳研究发现:那些在成年后个性坚韧不拔的人往往在幼年时就乐意照顾别人,为他人提供帮助。帮助别人的同时会发现自身的能力,提高自信心与独立意识。如果一个人可以帮别人改变生活,那一定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32、俄罗斯心理学家与儿科医生指出,粉刷房间时,不同颜色的组合,不仅能够营造意境,培养良好心境,还可提升智力。设计儿童房的最佳时间是孩子满3岁之后,而婴儿最易分辨的颜色是绿色与蓝色。另外,房间颜色也可以选择温暖的黄色或橙色。但要保证柔与,不刺激孩子的眼睛。
33、无论孩子,还是大人,不必分分秒秒把自己的大脑塞满,不必总是要表现或者做些什么,不必为自己安静的天性感到不安。相反的,我们应该理解,过程与结果一样重要,存在与做事一样重要,为思维的自由漫游留出时间与空间。
34、有些孩子需要竞争刺激才能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把握正确竞争意识可以成为孩子尽力把事情做好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紧密联系,具有良好个性孩子,对待竞争问题会更理智、更积极。家长要从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特长出发,培养孩子完善人格,使其具备更强竞争能力。
35、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36、永远别让别人知道心中所想!
37、我为自己的家族工作,拒绝成为大人物手下的傀儡。
38、别人也得到了应得的一分利益,各方都不吃亏。
39、自由竞争是浪费的,垄断是有效的。
40、任用威胁乃是最愚蠢的自我暴露,事前不想想就大发脾气乃是最危险的人性表现。
41、如果你这么老实的人都受别人欺负的话,你的敌人就是我的、到时侯他们会怕你。
42、家庭是每个人一生中的最后堡垒。
43、每个人的命运都会在一夜之间改变,要善待自己善待社会。"
44、使用威胁乃是最愚蠢的自我暴露,事前不想一想就大发脾气乃是最危险的任性表现。
45、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微不足道的人,如果他时刻留意的话,总会有机会向那些最不可一世的人报仇雪恨。
46、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高人指路。
47、教育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
48、着眼于未来的教育才有教育的未来。
49、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
50、不行一切行,即名佛行。
51、只个无念,是名真念。
52、不要着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
53、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
54、凡圣情尽,体露真常。
55、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
56、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罗嗦。
57、当以观观昏,即昏而朗以止止散,即散而寂。
58、我见不除,便生分别心,而起念即着相矣。
59、佛与众生不二,众生自作分张。
60、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节虚心是我师。
61、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62、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相寂然,包含德用,该摄内外,能广能深,非有非空,不生不灭,求之不得,弃之不离。
63、透水月华,虚而可见;无心镜像,照而常空。
64、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即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从长远来看,读书也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他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实在重大。
65、想像能力在2岁左右出现,随着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想像能力获得了进一步发展。2岁时,说话用的词一般已达500个左右,3岁时可达1000个左右,已能将词连接成有次序的语言,能把许多词接通或形成词的链锁,然后牢固地记住。
66、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 类别:教育 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67、小时候不懂,埋怨你的严格,讨厌你的指责,不喜你的对比,长大后才知你的用心良苦。快乐幸福!
68、不必等。这是说不必单纯的只是等——可以做些别的充实自己,不要根本没有原因地等。
69、听人劝,吃饱饭,没错。但是主意要你自己拿,别让别人给你拿主意。
70、大家都在讲,要变得更强,但是为什么要变得更强?先想想自己的答案吧。
71、所以对于人,不论是追求荣誉、勇敢、信仰、成功,还是仅仅是幸福——独立,总是最可贵,诚实而纯粹的品质。
72、为自己负责;为自己存在;在一切不可掌控的世界里,起码尽力掌控自己——不依赖别人。
73、所以会有人陪伴,应当感激;也有人离开,可以理解;更多的,有人也许仅仅是,不在那里——非主观因素。
74、有的朋友有过共同的目标,并肩一路同行,也许想过一直一起走,也许没想之后,直到某个岔路口——这个路口在哪里,为什么在那里,也许是无人可以预料的——就分离了。
75、真正让孩子走向独立,执著于自己梦想的,不是父母以"爸妈没本事,咱家全靠你了"或"你只有好好学习出人头地,才对得起爸妈对你的付出"的所谓"激励"来绑架孩子,而是父母力求做最好的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同时让孩子确信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与成功与否无关,孩子反而更会义无反顾地去争取成功。
76、爱是相对公平。爱的重点是质量。对于多子女的家庭,要传达的是父母和孩子唯一的联系,而不是绝对的公平。如何公平都无法抑制孩子想要得到父母唯一的爱的欲望。不要对孩子说"我对你和对你弟弟的爱是一样的",告诉他"你在这个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对你的爱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
77、好奇心、兴趣、创造性等都不是培养出来的`,是人的自然属性。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去唤醒和保护,而不是总想着如何去塑造。盲目地去教导和干涉,反而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自觉。我们需要的是少点自以为是,多点自省自律。为一个错误的问题寻找一个正确的答案是徒劳无益的。自己先做对了,孩子往往就做对了。
78、热爱学生,这是一件不容易做好的事。因而你务必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明白学生,才能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79、学校是知识的海洋,家庭是成功的保障。
80、逼迫孩子优秀,孩子能优秀十五年,鼓励孩子优秀,孩子能优秀一辈子。
81、大部分道理我们都知道,可是知道有什么用?
82、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83、文学和科学相比,的确没什么用处,但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教育也如此,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84、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他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
85、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愿我们的老师在创造性工作中理解教育的真谛,愿我们的孩子在自主性学习中享受童年的快乐。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让他们在一页页翻飞的书页间起飞,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无忧无虑地飘飞。
86、怎样的老师造就了怎样的学生。圣明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建筑。生活要朴素,学习要努力,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每天我都微笑着向快乐出发,因为前方有需要我传播快乐的人。
87、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是老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师。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传递。心灵塑造的最佳工程师。天荒地老,教师的童心不泯。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88、有人把教师比喻成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我认为只有此时,我们才真正拥有了一切。尊重和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要得到孩子的尊重和爱戴,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89、生活就像一箱子手榴弹,你永远不知道哪一颗会送你见上帝。
90、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苏霍姆林斯基
9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的某方面兴趣与他的志向结合起来时,那么,离成功就已经不远了。――詹姆斯·约翰
92、每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热爱学习的,都是具有自信的,这些品质都是孩子成长必备的。――杨广德
93、但你永远不会被你的家人抛弃,永远不会。
94、你有花时间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吗?我当然有。很好!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男人。
95、你的所爱同时也是你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