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基本特征

孙小飞

  在现代社会中,孩子在成长中一般要接受来自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各有特点,以不同方式、从不同侧面构成了决定孩子命运的“教育与环境”,对孩子的现在和未来构成了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三者在时空上能否互相衔接,方向上是否一致,作用上是否互补,对教育效果影响极大。在三者中,家庭教育是基础的一环,对教育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质量取决于父母的素质,这是由家庭教育的性质、特点和父母在其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的。

  一、家庭教育是非正规教育,父母既是校长又是教师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是:学校教育是正规教育,家庭教育是非正规教育。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是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的专职教育工作者,政府有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管理,而且分工很细。而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单元的一种教育。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在这个教育单元中,教育对象一般只有一个——家中独一无二的孩子;教师通常只有两人——孩子的父亲和母亲,而且别无校长等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即使孩子生活在一个老少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家庭中的其他成人也是他的老师,父母仍是主要责任人。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学校教育有明确的政府管理部门,有明确的立法和监督机构;而家庭教育极其分散,几乎涉及每一个家庭,不便管理,有史以来就是“教育管理上的难点”,甚至可以称之为“死角”。虽然,我们国家已把“优生、优育、优教”作为基本国策,政府的有关部门和社会有关方面呼吁的力度越来越大,人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但对家庭教育的管理和指导仍相当薄弱,家庭教育仍处于无主管部门、无较好模式、无成套教材的“自然状态”。

  生活就是课堂,生活就是教材。父母既是教学的设计者又是实施者,教育时机要靠自己去捕捉,教育内容要靠自己去选择,教育途径要靠自己去寻找,没人检查、考核、督促,一切全凭自己去安排、去掌握。这一方面造成了它随意性强、盲目性大的弱点,另一方面又给了它极大的自由空间,具有针对性强、随机性强的优点。家长善不善于抓住时机、善不善于选择内容、善不善于寻找途径,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人生在世没有什么不需要学习就能做好的事情,何况教育、培养人,本来就是一件最复杂的事情。每个做父母的人,本应当经过严格的训练、认真的学习,可现在相当多的家长对自己的教育责任缺乏认识,更没有意识到做父母也需要学习。而且,即使有人想学,也极少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就是大城市,也还缺少对已经做父母或准备做父母的人提供必要培训的专门机构。即使有人举办这类培训活动,其规模、次数也还非常有限。人们只能以自己的父母为师,模仿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所以,大多数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非常盲目、极为随意,完全没有计划,教育行为极不规范,教育目标极不清晰,教育任务极不明确,甚至是糊里糊涂把孩子带大了。而孩子,作为受教育者,尽管每天每时都在家庭中向父母学习,也极少能意识到自己在“学习”,更不懂得这种家庭教育对自己人生的影响有多大。

  家庭教育也有学校教育不能相比的优势:教育对象单一,便于因材施教;教育内容广泛,可以从生活中随机捕捉;教育形式多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等等。可是,只有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并善于学习,较好克服了教育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才能使这些优势显现出来。

  二、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父母要首先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宗旨都是育人,但各自的任务和手段却大不相同。学校教育是教师通过“教书”即向学生系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来“育人”的;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以生活为课堂,通过“言传身带”来教孩子“学会做人”。

  教孩子“学会做人”包括: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价值观;培养孩子正确的思维方法、道德和法纪观念;养成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个性特征;赋予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行为自控能力、学习自立能力、抵制不良诱惑和干扰能力、身心自我保护和调理能力;教孩子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特别是处理好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

  孩子在成长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用前人留下的丰富知识武装自己。家长在教孩子“学会做人”的同时,还要教孩子“学会学习”。因为只有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孩子,才能真正“学会做人”。教孩子“学会学习”包括: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培育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学会克服学习困难,等等。不要以为这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孩子上学以后,学习成绩好坏与家长如何配合、督促、辅导关系极大。

  其实,即使孩子没到上学年龄或根本没有入学机会,家庭教育的两大任务——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就客观地摆在了父母的面前,不管父母认识不认识、自觉不自觉,都在去完成它;只是家长的素质不同,完成的质量不同罢了。把育人的责任都推给老师,孩子出了问题一味埋怨学校、埋怨老师是不实际的。

  家庭教育基本形式不是授课,而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言传身带。这种作用是无形的、渐进的、持久的,又潜移默化、不易被人察觉、常常能渗入人的灵魂。所以,父母要比任何教师都更注意为人师表,更注意谨言慎行,更注意言行一致,更注意只能把最好的东西展示给孩子,而不能把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把自己内心不健康的东西都无保留地展示给孩子。因为,孩子往往不能批判地认识父母身上的这些东西,不知道对于这些缺点、不足或阴暗的东西是不能学的。如果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些东西,就会影响他们学习进步、影响他们成人成材。

  再有,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教育,特别是孩子们喜爱的以影视、网络为传媒的社会教育。但社会教育的对像并不仅限于少年儿童,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孩子,特别是一些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消极内容还会污染孩子们的灵魂。还有,社会教育在时间安排上,也常常与孩子的生活规律有矛盾。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指导他们正确选择学习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可孩子接触大众传媒的机会多在校外,这使父母与老师相比,指导的责任要大得多。这就要求父母,从孩子接触社会或传媒开始,就要担负起“把关”和“导向”责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如果父母未能清楚认识这一点,有效地把好这一关,也会使家庭教育面临失败的危险。

  三、家庭教育是全程教育,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负有责任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开始的时间早,又是贯穿孩子成长全过程的教育。孩子的智力需要在对外界的认识中得到发展,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从妈妈的怀抱里开始的。不管当父母的是否意识了自己的教育责任,启蒙教育都会从孩子第一次哺乳就开始了。现在有些年轻父母非常重视胎教,这就又把启蒙时间提前了好几个月。孩子入学后(从孩子上幼儿园算起),家庭教育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因为,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学到的东西,都需要通过家长辅导、督促、检查来巩固效果;孩子在学校遇到的或发生的问题,需要家长配合老师予以解决;孩子对知识的需求常常会超出学校所能给予的范围,也需要家长提供帮助和指导。总之,教孩子“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两大课题,会更紧迫地摆在家长面前。

  孩子接受学校教育是有明显阶段性的,小学、初中、高中往往会在不同学校学习。学校只对在校学习的孩子负责,教师只对任课班级的孩子负责。不管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有无欠账,只要老师不再任课,责任就交了出去;孩子最终能否成人成才,就与学校、与老师没了关系。而家长不同,要到孩子长大成人、独立走向社会,才可以把这份责任放下;如果孩子没有成人成材,父母还要悔恨终生。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在孩子培育上有误,就要“前面欠账后面还”,否则“小账不还汇总账”,最终苦果还是自己尝。

  家庭教育的全程性还提出两个问题要求家长解决好。

  一是,家庭教育以生活为课堂,以生活为教材,可以给孩子的东西很多,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可是,在孩子入上幼儿园之前,这种启蒙教育一般又是相当封闭的。在长达二、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孩子每天的生活空间都局限于家里的几个房间,就是被带到室外,活动范围也极为有限,能接触到的人也主要是父母和代他们照顾自己一两个人。这就带来了这个阶段家庭教育形式上的单一性、内容上的局限性。可0—6岁是孩子各种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品德和个性形成的萌芽期,启蒙教育质量高低,对他们的习惯与个性养成、生活和学习能力开发都影响极大。这就要求家长充分认识并解决好这一矛盾。只有家长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在孩子的启蒙上采取得力措施,才能打破这个阶段家庭教育形式上的单一性和教育内容的局限性,为孩子入学后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使家庭教育又有了阶段性特征,即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家庭教育会面临不同课题,教育内容、要求和方式要随之不断调整。特别是孩子入学以后,这种阶段特征又与学校教育的阶段划分有了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家长在安排教育内容时,不仅重视家庭教育的全程性,还要充分注意家庭教育也有阶段性的特征,太超前,拔苗助长不行;滞后了,贻误了时机也不行;各阶段之间缺少衔接更不行,尤其要注意抓好“幼小衔接”、“小初衔接”两个过渡。父母在这些环节的任何失误,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一点都大意不得。

  四、家庭教育是一种“亲情”教育,父母稍微不慎就会误入歧途

  由于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单元的教育,受教育者与教育者有着骨血相联的关系,这使“父子”、“母子”、“祖孙”间的“亲情”成了家庭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父母教育有方,浓浓的亲情会增强教育效果;父母的教育有误或亲情受到损伤,会严重影响家庭教育质量,障碍孩子健康成长。

  首先,父母和子女的血亲关系,决定了在家庭这所学校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于对方都没有选择余地。孩子不能选择父母,也就不能选择“家庭教育与成长环境”。因为孩子在未成年之前,需要依赖父母才能生活,通常决定了他无法选择、也没有能力改变父母对他们命运的安排,也就决定了他对父母意志、要求的“服从性”,决定了在一定意义上父母是他命运的“主宰”。一般来说,孩子越小依赖性越强,也就越无力与父母对抗,父母对他命运的主宰作用也就越强。

  父母与孩子的这种关系,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学习主体地位很难体现,而父母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特别突出。一些父母看上去很重视孩子的培养,在孩子学前不惜花多少钱、搭多少功夫送他去各种特长班学这、学那;在孩子入学后生怕他功课跟不上,晚上或周六、周日,为他找各种补习班补课;或是要求孩子中考必须考上某某学校,高考必须如何如何,其实都是在把自己的意志、兴趣、想法强加给孩子。这种“强加”如果与孩子自己的兴趣、意愿不同,就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不满,造成孩子内心反抗情绪不断积聚,并会在适当时候表现出来。这些孩子在3岁、7岁、11岁、14岁几个心理逆反期,特别容易让父母感到“孩子突然不听话了”,很不理解又束手无策。

  过去,我国一直倡导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子女要尊敬、孝顺父母,其中包括绝对服从父母对自己命运的安排。这的确有它不合理的地方;可是今天,很多人把其中好的东西也给抛弃了。在一些家庭中,孩子被大人宠坏了,父母管不了孩子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又使家庭教育出现了另一种危机,父母的教育权威几近丧失。当然,除了对孩子过于溺爱以外,造成父母教育权威丧失的原因还很多。比如,父母自身素质偏低,言行又不谨慎,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从不读书、不看报,整天喝酒(或逛街)、打麻将;在教育孩子上夫妻意见不一,或与家中的老人意见不一,有的主张严格要求,有的专门护短;家长一味强调工作忙,很少关心过问孩子的学习,很少与孩子交流思想;夫妻感情不和,经常吵架,甚至闹到离婚的地步,完全忽略了孩子需要父母两个方面的关爱;为人父母却过于自私,只图自己轻松、愉快,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他人后极少过问,等等,都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

  五、家庭教育还具有“双向性”特征,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向孩子学习

  在学校教学中,也提倡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即学生要好好学习,认真从老师的教育、教学中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老师也要在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独立思考、大胆提出问题,欢迎学生对所教学内容、方法提出质疑并善于从中得到启发,以促进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只是,由于学校教育有明显的阶段性,师生的学识总存有较大差异,即老师经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且在教学中有学科上的分工与丰富经验,学生对于所开课程总是初学者,所以通常情况下,这种互动作用相当有限。

  而家庭教育中,“师”“生”的互动作用要比学校大得多,还会随孩子的成长不断逆转。这是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永久;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全程中都担负教育责任,使“师”“生”关系会一直延续至孩子长大成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教学是非专业的,由于事业与生活上的需要,父母的精力和时间又不可能都用在学习上,因而其教育能力与水平总要受着原有文化层次与能力的制约。而孩子正在成长期,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上学与读书,一般衣食无忧,尽可以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时代的进步总会赋予他们比父母优越得多的成长环境,使他们有机会学到最新科学知识。这样,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他们的学识就会在越来越多的方面,赶上或超过父母,于是按着“能者为师”的原则,在这些方面就改变了他们与父母的“师”“生”关系——不管父母意识不意识、愿意不愿意,他们在一些方面都不能再为人师,而必须要向孩子学习了。

  如果父母能认识到这庭教育的这一特点,明白发生这种现象很正常、是好事,能主动摆正与孩子的关系,并积极推动“师生互动”,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会带来新的促进;反之,仍然“老子独尊”,不能让孩子畅所欲言,就会与孩子间产生甚至激化矛盾,不仅压制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还会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越来越低。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双向性”特征,对家长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求家长要终生学习,以缩小与孩子之间的“代沟”,还要在家庭中有民主作风,有向子女学习的勇气。

  总之,家庭教育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有着无人可以替代的作用。家长思想、文化、道德和教育能力的千差万别,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千差万别。然而,人生没有“返程票”,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随时间推移不可逆的过程。孩子的时间非常有限也非常宝贵,如果在他该学会某些东西的时候,父母没能教给他、教会他,那他的时间也就荒废了,损失很难挽回。所以,家庭教育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父母,都只有一次机会,只能一次成功,没有失败了重来的余地。每一位父母,要想让自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顺利实现,就要深刻认识家庭教育的性质、特点,深刻认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并想办法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

  拓展资料:

  浅谈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善

  在教育教学生涯中,我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他是一个讲究时髦的孩子,厚实的镜片透着一股英气,健硕的身材显得青春十足。这就是他,但刚来新班级不到两周,就屡屡收到其他同学对他的投诉。纪律方面:自由散漫,自制力差,还影响他人。行为习惯:满嘴谎言,出口成脏。学习上:上课无精打采;缺乏主动和进取;作业拖欠,成绩更是惨不忍睹;作为寄宿生却总有迟到的理由。认错态度极好,就是从不改正,又十分好面子。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只能摇头叹气:就当我没生这个孩子算了。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首先采取“硬”办法,与他“约法三章”:不迟到、不讲脏话、作业不拖拉。一番暴风骤雨般说教之后,他终于缴械投降。起初的一两周他总能言听计从,规矩守道,迟到的毛病改了;上课影响他人的缺点没了;脏话少了;作业也按时完成了。可没多久,又固态萌生。我又一次复制了之前的做法,依旧短期见效。我陷入了这样周而复始、疲于奔命的泥沼中。我开始了审思,这个孩子怎么了?我的教育切入点应在哪里呢?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学生行为之所以偏离常态,与其生长、生活的家庭环境不无关系。可以说失位的家庭教育环境是滋生“问题学生”的土壤。我要从孩子所处的家庭入手,了解孩子存在这些问题的家庭原因。

  经过了解,原来这孩子父母虽有心管教却因忙着经商而无暇顾及,一旦发现问题就棍棒主义,与之相反,祖父母及其他亲人却十分溺爱,众星捧月,总是夸孩子,生怕孩子受点委曲。他时常惹出些事非,父母只会打骂,又与祖父母形成分歧。孩子逐渐滋长了任性娇纵、好占上风的恶习。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他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家庭的责罚无方,纵任无序,使他很容易染上一些坏习惯,长此以往,形成定性,积习难改。

  “家庭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爱的觉察”,这个孩子看似在爱的氛围中成长,其实这种爱爱得简单,爱得偏颇,爱得过分,爱得矛盾,事实上他是在缺乏爱的氛围里生长的。孩子的`父母采用了“严是爱,松是害”、“无规矩,不成方圆”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对儿子严格要求,铁面无私。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要么极度叛逆,要么毫无主见,唯唯诺诺,而这些都与父母的愿望大相径庭。因此,他辨不了是非,分不清好坏,从众而叛逆,却不知道什么是该遵从的准则。再加上教育者过于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常常用抬他贬己的对比方式批评教育;常常凭经验做事;常有应付主义思想作祟,很少能走近孩子内心,关注他的需要,导致他的恶习难以改变。

  了解了原因,对症下药就不难了。我主动介入到孩子的家长中,帮助孩子的家长共同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家长教育。

  1.激发教育者的教育意识

  首先让家长父母明确,对子女的教育仅仅依靠权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须有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都在接受家长的教育,家长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教育影响着子女;感染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及时性,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要及时,在其未养成不良习惯时主动介入是最佳时间,出现问题应及时介入,而不能缓缓再说,长此以往,子女的教育就会出现偏失。其次让他们真正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放下手头的事务,主动与孩子接触,改变过去“崇尚权威”的教育方法,与孩子促膝谈心,做孩子习惯养成的伙伴。再次是家庭教育要取得一致性,孩子的祖父母要意识到溺爱的危害,正确的爱就是让孩子在正常的生活中成为正常的人,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让他们减少干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孩子父母先沟通后再教育孩子,避免出现教育矛盾。

  2.更新教育者的教育方式

  改变父母习惯性地扮演成具有仙风道骨的“救世主”的教育方式,摆正父母教育的地位――不仅是子女生活的导师、设计者、传授者,更提升为子女学习生活的有效性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伙人。家长必须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教育方法,根据年龄特点和个体特征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沟通时要注意:选择时机,有问有答;平等对话,互相尊重;平心静气,细心聆听;分析后果,表达关心;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平等交友,相互尊重。家长忙于工作,孩子忙于学习,双方共处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无论如何忙碌,家长应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尝试做孩子的朋友,了解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和他们一起活动,加深双方的了解。矫正父母教育急功近利、习惯于“挑错教育”、求全责备的完美主义教育,让父母学会蹲下来讲话。

  3.改善教育者的教育技巧

  尊重和认同,是幸福指数的方向标。对在思想、学习、行为处于爬坡的子女,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而不是简单“命令式”“训斥式”的教育。要尽量遵循“五不”原则:不抛弃;不放弃;不揭短;不嘲讽;不体罚。以心灵感动心灵,以责任带动责任,以爱心换取爱心。用爱心融化待进生心底的坚冰,在父母与子女间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没有爱的教育是冷峻且无效的教育。尊重和认同,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根基。

  4.提高教育者的耐心度

  锲而不舍地坚守教育原则,是养成孩子良好习惯的最佳方法。很多时候,事情的失败,都源于缺少锲而不舍的坚守。在这个躁动的时代,工作压力,家庭琐事,外界诱惑,常让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力不从心。心如止水,静若处子,成了奢望。于是经验主义、功利主义、应付思想抬头。教育问题的接连出现就不让人诧异。对待子女,应在认同和尊重的基础上,恒心教育,那种常常是有上顿没下顿“饥饿教育”总让他们在青黄不接中煎熬。久而久之,心中的那份激情和渴望散了、退却了,之前的陋习又死灰复燃。因此,家长在教育子女上应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意识,拥有耐心,持之以恒,相信子女在不断的改变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家长教育的改善,再加上我的有效引导,他有了明显的进步。首先是脸上多了些笑容,有了些自信。其次是能准时上课了,作业按时完成了。再次是一讲脏话就低头就脸红。当我把这些可喜的变化反馈给家长时,家长也高兴不已,家长说,他们又重新找到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孩子。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手中。”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对教育者的教育,引导他们用最佳方式教育子女,对于学校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