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谨慎思考合乎逻辑、公正、有效的管教方式,例如,规定孩子在出去玩耍前,必须先做完功课,但在冬天,天黑得较快,等孩子做完功课时,天色已经太暗,不适合出去玩耍,这时父母是否应该适度地调整规则?又例如,对于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孩子,某项特别的规则适用于第一个孩子,却未必适用于第二个孩子。
另外,我们必须确定我们所制定的规则很清楚,一旦父母未制定清楚的规则,孩子便无所适从。例如,有时在叫孩子“打扫”时,他可能不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做,也许他对“干净”的理解与我们不同,所以他可能回答我们:“妈!我已经把发霉的面包丢掉了!”或当我们告诉哥哥“要对妹妹好一点”时,我们想传达的意思是,要哥哥把心爱的玩具让给妹妹玩,但哥哥的解读却是:“我也没有打她啊!”由此可见,明确传达意思才能达到和孩子有效的沟通,这可以避免孩子对规则出现猜测或误解的情况。
在制定规则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孩子是否有能力处理我们的期望。当我们的期望最后变成孩子要分步骤才能完成的任务时,明显可知,我们的.规则不实用。孩子也许还太小,无法将我们要求的工作一次完成,例如,在整理凌乱的房间时,四年级的孩子懂得运用组织能力,有秩序地把房间整理干净,但一年级的孩子却得听妈妈的指示,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地整理。因此,在制定规则时,务必要符合孩子的年龄与发展阶段。
最后,规则是否能切实执行,与家长的关系很大。假如我们昨天要求孩子放学回家后,要立刻做功课,今天却禁不起孩子的吵闹,答应让他先玩玩具后再做功课,这样我们又该如何向孩子解释规则的内容。当我们无法坚守规则时,争执就会跟着产生。对有些规则父母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进行弹性的调整,但有些规则必须切实执行。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和孩子讨论我们所制定的规则。当我们无法对他们合理解释某些规则时,这条规则显然不是一条好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