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我介绍,拟物
篇一:第六、七单元专题(6上)
第六单元专题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学段要求: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要求: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
2、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3、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语文实践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5、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6、学写童诗
活动开展: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是个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是个,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活动内容:
1、诗歌总集:《诗经﹒采薇》
唐诗:《春夜喜雨》
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元曲:《天净沙﹒秋》
现代诗:《太阳的话》、《白桦》
2、本组诗歌是按内容分类的。
3、不同角度搜集:
(1)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2)按形式分:格律诗(律诗、词、曲等)、自由诗。
(3)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4)按国家和作者分:中国的屈原、李白、杜甫??外国的雪莱、海涅、普希金??
(5)民歌
(6)童谣
4、诗歌的起源: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5、诗歌的特点: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6、诗歌的表现手法:
(1)赋——直接陈述事物;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兴——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传统)
(2)夸张、复沓、重迭、跳跃??(发展)
(3)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4)象征:以象征义,现代诗歌中,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
7、现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
(1)比拟——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
(2)夸张——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或缩小,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3)借代——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与比拟有相似之处。
8、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按音律分: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涵盖;发展轨迹)
(2)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阕、上片,
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长调:91字以上。
◎中调:59—90字。
◎小令:58字以内
◎双调: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单调:只有一段。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其特点是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分:
(1)怀古诗: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2)咏物诗: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
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5)行旅诗和闺怨诗
(6)送别诗
9、现代诗歌的分类:
(1)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叙事诗、抒情诗。
(2)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 方法: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意,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情感。
拓展: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
诗海拾贝
活动一 搜集诗歌
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活动重难点:
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学生稍作了解。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三、课外拓展
1、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
(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
2、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搜集并记录。
活动二 整理诗歌、欣赏诗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
(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
(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
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
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6.教师推荐书目:《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
与诗同行
活动一:自己动手写诗
【活动内容】
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2、尝试写诗歌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预设:??)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1、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预设:
生:我喜欢《致老鼠》,因为作者把讨厌的老鼠想象成了人来写,很有趣。 生:我喜欢《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2、师相机归纳板书:
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预设:我知道写诗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我们也可以学着写。写诗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4、教师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补充诗歌,让学生欣赏
将下面的诗歌复印给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1、巧用比喻:
云常常忘了回家
妈妈每天早上叫我起床
2、妙用拟人:
风 在院子里拿树叶玩飞镖游戏
风真是气死我了
3、运用夸张:
交通警察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不动了
4、运用假设:
如果我变成风
如果我变成风一颗一颗吹干
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篇二:语不惊人死不休
语不惊人死不休 ——谈中学作文锤炼语言的重要性
刘太平
初中语文教材关于作文的教授略显简单,本人通过对中学生作文选的各种选本进行分析,再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中学生作文比初中语文教材里所教授的要生动活泼得多,其题材、感悟以及写作技巧,和教材相比较也要丰富多彩得多,有时在某一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甚至连语文老师也要惊叹不已,无怪乎韩愈说“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生之说确实只能就某一方面而言。以下仅就语言作一番列举说明。
综合近几年中考的作文评分标准,以及全国各地林林总总的中学生作文选,本人从语言方面总结出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都要求中学生作文要富有文采,要注重对语言的锤炼。这一要求甚至经常作为评判一篇作文优劣的首要条件,就是先根据文采判断一篇文章的优劣,才谈及其余。由此可见这一要求的重要性,它是重点,又是先决条件。
中学生作文的语言按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幽默风趣一类,一种是华丽优美一类,现分类阐述如下:
一、幽默风趣。幽默风趣一类又分三种。一种是引用。引用是一种很普通的修辞手法,而且通常效果一般,很多学生并不重视,以为效果不好,不过如果用得好效果就不一样了。另外两种是降用和化用,降用和化用作为专有名称极为罕见,不过其实际运用的语句在中学生作文选里其实比比皆是。这两种修辞手法教师都不教授,会运用的学生一般都是通过模仿学会的,是一种自发的运用。一个人写出第一句,然后第二个学生模仿第一个,第三个学生模仿第二个,然后是第四个、第五个??说起来语文老师都会感到惭愧:有时一种简单的模仿学习,效果竟比语文老师辛辛苦苦的教授好得多啊!难怪人们说:大学不培养作家。意思是作家是无法培养的。不过中学生毕竟不是作家,中学生作文与比作家的创作还要简单得多,只要去探索规律,认真总结,中学生作文还是可以教授的。现在把以上三类遂一介绍说明。
1、引用
如:“那一天,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陈坤城《考试之歌》)引用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显得十分直截了当,而且妙趣横生。相反,如果写成“那一天,碧空万里无云”,效果就平淡得多。
又如写考场考生作弊:“无不‘伸颈,侧目’。”写考完之后同学的反应:“叹息声、责怪声、欢呼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没想到《口技》这篇课文里的听众的反应竟然可以移到学子身上,真是让人看了无不大呼意外。
2、降用
降用就是指把本来用于重大事件或场合的词语(尤其是一些术语)故意用到一些小事或小场合上面,从而取得一种“大”、“小”故意“错位”的效果,令人感觉独特。
如:写自己犯了错误,晚饭过后,我们一家就开始对我进行“审判”,爸爸是“审判长”,妈妈和姐姐组成“陪审团”。把本来用于重大案件的“审判”、“审判长”、“陪审团”用到一个“小小”的错误身上了,就取得了幽默的效果。
又如写划分桌子上的“疆界”,划分完毕后并且规定不得互相侵犯对方“领土”、“领空”,应彼此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把本来用于国家的术语用在个人身上,同样取得了幽默风趣的效果。
再如说自己缺钱花了,却不说自己缺钱,而说自己这一阵子闹“财政危机”,同样令人读后不觉莞尔。
综合以上来看,降用其实是一种故意的“大词小用”,或者故意的“小题大作”。
3、化用
如一名考生写同学对他的帮助,在结尾化用李白诗句,画龙点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同学助我情。”这一句妙到毫颠。这一句出自一篇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获奖作文。
一名女生写令人烦恼的减肥,她这样写道:“减肥之难,难于上青天!”减肥之难,“难”比蜀道了,委实令人啼笑皆非。
有学生写哭:“那一天,我的眼泪在飞。”把哭都写得这么美,令每个人也都禁不住想哭了。相反,如果有人写“那一天,我哭了”,什么效果?
有女生写她们班的男生吹牛:“为什么牛儿满天飞?因为我们班的男生正在地上吹!”她们班的男生确实真能吹。
又如有学生写他学习上的付出之多和得到的回报之少,他这样写:“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挨骂最多的人是我是我??”这位学生绝对是世界上最委屈的一名学生了。
再如有学生写晚自习的情景:“晚自习时,我们几个在咯咯地嗑瓜子,教室里余音绕梁,有人戏曰:‘听取瓜声一片。’”“听取蛙声一片”变成“听取瓜声一片”了,读后确实令人忍俊不禁。
二、华丽优美
“华丽优美”又分四种。一种是比喻。比喻也是一种很普通的修辞手法,很多学生也都把它当作是司空见惯而不加以重视了,不过关键还是看运用得怎么样,运用得好,效果也非同一般。一种是比拟,含拟人和拟物,拟人的修辞手法也很平常,不过用得好极生动优美。拟物就比较新鲜了,效果也独特。第三种还是引用,道理和前面所讲相同。第四种是拈连,拈连的修辞手法和降用以及化用一样,作为一种专门名称非常罕见,不过其实例在中学生作文当中有时也可看到,而且一出现都精妙无方,完全可以作为语言特色获得特色加分。现在也在下文遂一介绍。
1、比喻
如一位考生写一位老爷爷送孙子上学,他这样写道:“爷爷站成一轮弯弯的月亮,目送着孙子远去。”把爷爷比作“弯弯的月亮”,这位爷爷的形象是多么美啊!
一位学生写自己生活中的痛苦:“我是从父母的爱情网上下载的苦果。”这位学生够不幸的,本来是网上的一枚苦果,还被下载来在现实生活中经受痛苦。
一位考生描写夕阳,他这样写:“如血的残阳像一位戴着红斗笠的侠客。”这“残阳”一点都不残,反而英姿飒爽,豪气冲天。这样的描写令人耳目一新。
又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刘平)写祖国人民对前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将军的怀念:“长长的台阶,就似祖国人民对将军的长长的牵挂??”把形象具体的“台阶”比喻为“牵挂”,就使得这“牵挂”也好像是形象有形状的一样了。
再如《妈妈的厚脸皮粿》(刘平)写“粿”给节日带来的喜庆气氛:“想象在节日的烟花爆竹的香味里,手捧一个香喷喷的粿,闻着粿的新鲜的香气,似乎连整个节日都成了一个刚蒸出来的粿。”把节日写得像“粿”一样有形状了。
2、比拟(含拟人、拟物)
如写月朗星稀:“月亮出来了,满天的星星惊散了。”运用拟人。星星“惊散”,多么生动形象。
又如写某专心致志地听:某位同学“竖起耳朵听”。运用拟物,人会像兔子一样“竖起耳朵听”,令人感觉十分独特。
3、引用
如一位女生写她们家乡的景色:“我从小生长在一个‘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是多少美,而这位小女生是多么幸福啊。
4、拈连
拈连指本该由动词甲支配名词乙,结果借助名词乙与名词丙之间的某种共性(共同点),“顺势”拈连成动词甲支配名词丙。在这里名词乙往往指具体形象的事物,名词丙往往指抽象无形的事物。
如一位女生本来考试想作弊,后来选择拒绝作弊,她写道:“那个空格虽然空着,但里面却装满了我的诚实。”(陈敏秀《后悔》)“空格”里装的本该是答案,最后却拈连为无形的“诚实”。
一位学生写开学:“开学了,把暑假装进书包。”“书包”装的是书,最后却变成“暑假”。
一名女生写自己的内心由一片阴霾到重又阳光起来,她写道:“我把纸揉成一团,丢进垃圾箱里,连同。”(陈沉凤《那一次,我感悟了》)小作者“丢”了纸团,同时丢掉自己“一度黯淡的心情”。
同样也是这位女生写(《那一年,那一天》),里面有这样两个句子:“你就这样用那根细细的线,串起了一个又一个艰辛的日子。”“没想到,您是用您那悠悠的岁月来换取这一杯一杯的牛奶,用一针一线来缝起这一个家。”线“串起”的本该是线眼,结果却变成“日子”;针线缝的本该是衣服,结果却变成“家”。用的也都是拈连。
又如《妈妈的厚脸皮粿》写粿皮的厚薄体现贫富和历史的变迁:“看来那块小小的粿皮之下,包的竟不只是馅,兴许还有历史。”在这里“粿皮”包的本该是“馅”,最后包的变成“历史”了,名词已经由“馅”顺势拈连为“历史”。
再如诗歌《江南》(刘平)里的几个句子:
“一座石桥 / 结满 / 斑驳的历史”桥上结的不是苔藓,而是“历史”。“一条小舟 / 枕着钟声 / 犹眠”“小舟”“枕”的不是枕头,而是无形的“钟声”。“一棵桃树 / 把一树红尘往事 / 开在桥边”“桃树”上开的不是桃花,而是“一树红尘往事”。这三句也均为拈连。
以上是本人对当前中学生作文语言进行的一番总结,记得一千年前唐代大诗人杜甫就以注重锤炼语言著称,他的诗沉郁顿挫,他本人也被称为“诗圣”,看来在锤炼文章的语言方面,是古今相通的啊!在这里就用“诗圣”的一句诗句作为本文的结语:
“语不惊人死不休。”
注:①文中的“刘平”和本文作者是同一个人,《待到山花烂漫时》曾经发表于《唐郡漳浦》,《妈妈的厚脸皮粿》曾经发表于《安徽文学》,《江南》曾经发表于《辽河》文学。②“粿”,音同“果”。
篇三:语文学习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凡语音、字词、句法、修辞、标点符号、文化文学常识、写作常识、诗文背诵等,都包括在内。为学习方便,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记忆型、应用型。从高考考纲考点考题上看,记忆型的知识,起码有字词的音形义(历年第1第2等试题),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和填空(如1996年第9题、30题),名言佳句的填空(第Ⅱ卷),文言文实词的比较(1996年12、13、14题)等。应用型的基础知识,如标点符号、近义词和成语的选择、病句的诊断、古今诗文的理解和赏析,几乎覆盖所有考题。
1、强化记忆的“秘诀”
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实质就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程。这里根据心理科学,总结强化记忆的五条诀窍。
①首记:“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这是说对首次记忆的新内容,一定要“不惜千金买宝刀”。心理学表明:10分钟能记住的东西,要再有5分钟,变换着方式(默想、默写、诵念等)去记忆,效果最佳。许多同学,记忆新知识时,只是达到了一种临界状态,就自以为记住了。这样的记忆量,十分钟后就消失40%,更增加了间隔记忆复习的困难,实在得不偿失。
②复记:“悬虫低复上,斗雀堕还飞”。反复记忆才能相对克服遗忘。对较复杂、深奥信息的记忆,不可能一劳永逸。心理实验证明:凡自己默诵的东西,三小时后遗忘10%,三天后遗忘25-30%,时隔越长,遗忘率越高。我们重点中学的学生,必须结合实际,科学安排复记。首记可在讲课当天晚自习;二轮记忆在临新课前一天自习,或其它时间;三轮则在课前几分钟,用过电影的方式再现。事实证明,各轮复记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绝对可行。
③化简:“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对复杂的知识系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化简为原始的、天然的、通俗的要素,就能记得牢、多、快。这里介绍三种化简法。第一,抓共性化简。如很多形声字、会意字,其中有很多字的构字部件是“人”和“手”的变形。如“亻”、“方”、“元”、“攵”、等是“人”的变形;“扌”、“寸”、“又”、“彐”、“廾”等是“手”的变形。抽出变形“人”和“手”,能帮我们区分很多汉字的形和义。如“陷”左上为人凡īan韵者皆从“xiàn”(“陷”之古字),“舀”上为手,凡ao韵者皆从“舀”。“舁”下为手,当“举”讲,不是“鼻”的下部。“祭”上以“又(手)”取“月(肉)”,表示恭敬,不是“登”的上部(张开的两只脚)。“牧”以“牛”、“人”会意。“秉”乃以“手(彐)”撮禾,所以有“秉烛夜读”之用,“兼”乃以手撮双禾,所以解为同时取得、同时、再加上、还有等。第二,举“例句”化简,如通过“狼吞虎咽”掌握“使动”;通过“歌喉甜润”掌握“形容式”通感;通过“我有个姐姐在北京读书”和“我有理由反驳你”,掌握“有”字带起的“兼语式”和“连动式”等等。第三,编“歌诀”化简。如学习了逗号的多种用法,可自编自己能领悟的歌诀:句子当中常停顿,要用逗号来分清:复句中,分句间;单句中,很关键--主谓长,
或倒装,动词后,宾语长;状语在句前,句中又较长;称呼应对序次后,插入成分在两旁;复杂并有停顿,用逗用顿细思量。
④强联:“变形易色,随风东西”。要善于在未知与已知之间、抽象与具体之间、杂乱与条理之间,进行识记内容的联系与转换,这是强化记忆的有效方法。如果发现不了上述联系,宁可根据个人体验或外部的、偶然的联系,“强行自制”一种联系,不怕“变形易色,随风东西”。如《为了忘却的纪念》岂不《南腔北调》?《论雷锋塔的倒掉》,乃一《坟》堆;“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正是〈战国策〉;“莫(摸)里哀”作茧自缚〈吝啬鬼〉。又如记忆古代的人名与字,如没有“互补”、“互反”关系,都可用以上方法。
⑤札记:“闲云一片不成雨,黄叶满城都是秋”。“闲云”飘来荡去,“一片”不能成雨。一定要准备一两个袖珍札记本,按基础知识的纲目分类,随时摘记或剪贴各种基础知识。这里参考考纲考点和考题,提供一个分类纲要:容易读错的字(如形、义也易出错,不妨就地记录,下列各项也可照此处理):容易写错讲错的字词、成语;近义词和反义词;不易掌握的关联词语;语法和美名病句;常用修辞;标点符号;古今文化常识;古今文学常识;名言佳句;常用文言实词;写作常识;写作素材。关于以上内容,有不少现成的汇编书刊,还用自己作札记吗?用,因为一般汇编是针对普遍情况而录辑的,使用起来不切合每个人的情况,浪费时间。应将其中自己模糊不清的重新摘录出来,以免复习时作无用功。很多同学因为时间紧,没空作札记,或者集中突击抄录、背诵,结果还是“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仍是一笔糊涂账。
高考《语文科说明》强调:“语言知识着重于应用,不考名词术语。”这和《大纲》中“不要用名词术语考学生”的原则是一致的。历届高考命题,如第1卷全是单项选择,要求学生在准确把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迅速四选一,又如第2卷简答题,考核学生对语法章法的运用和应变能力,都体现了上述原则。那么,如何在平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呢?
①比较:A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必须细心发现与感悟某些基础知识的同中之异。平时,有的同学只注意了借代与借喻;象征与借喻、双关;移用、移觉与移情;连动句与兼语句等修辞语法方面的比较,其实这是很不够的,还必须善于发现在标点、词语(包括成语)章法诸方面的相异处。如省略号与破折号都可以表示语言中断,但究竟有什么细微差别,表注释说明的破折号、冒号、括号有什么不同的适用范围,清早、清晨、黎明、拂晓(军事用语)有什么不同,“密密匝匝”与“密密麻麻”有什么差别,“先国之急而后私仇”与“每行事辄先人后己”中的“先”“后”是使动还是意动(似乎都可译为“把什么放在……”,但前一句是给门客作思想工作时说明自己主观认识的,在语境中宜为意动;后者使动)。又如,一段文章首有概括,尾有总结,应该以哪句为中心句?这就需要比较其明晰度和全面性。
B“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必须善于发现和感悟异中之同。这是同学们较少涉及的一种比较。事实上,很多知识都有交叉重合之处,如果没有求同的习惯,势必造成认识的混乱和做题的犹豫。学习好的学生,总是带
着“旧知”去感悟“新知”,既能区分某些知识的相异点,又能抓出相同点。如比喻与此比拟常常兼格,泰山岩石“有的像莲花瓣(形似;以拟物),有的像大象(同上),有的像老人(只是形似,而人格化不足,此语不能说比喻比拟人兼格),有的像卧虎(同前),有的错落成桥(同前),有的兀立如柱(同前),有的侧身探海(拟人为好),有的怒目相向(拟猛虎)。经一一比较,总的说来运用了比喻和比似是不错的。又如“阿”与“陟”中有相同的“左耳”(左耳为“阜”,土山),因此“阿”有山陵义,“陟”为登高。其他如徘徊、踯躅、踟躇(蹰)、彷徨、徜徉、逡巡,有共同的意素;连动句、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谓语,都可用存现动词(有、没有)带出;说明顺序的由主到次、由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都体现了“逻辑关系”……经常异中求同,则可“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
②总结:“暗中摸索总非真,眼触心生法自神”。光靠平时听课,从老师那里学一些答题的方法(如下定义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是不够的,还应当“眼触心生”各种方法,把自己学习和运用的一些粗浅的或精要的体会,总结出几条,作为学习和实践的遵循。如概括段意有三法:或牵头羊(取中心句);或摘熟瓜(联缀关键的并列词语);或自炼金钟(自出文句,超级概括)。又如,在分析复句或分层时,必须把长句缩短、内容化简,才便于把握上下文章及其关系。而长句缩短有老师讲的“紧缩法”(找主干),可有时用紧缩法不但没用,而且有害,因为紧缩后只剩皮骨而没有血肉。如:“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此,我们可以这样化简: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传统独具,贡献卓越。这样一来就把中华民族历史的基本特征涵盖了。这种方法是把宾语转为主语,把定语转成谓语,可以叫做转换法。又如很多同字写议论文的结尾非常简陋,不是机械重复论点,就是口号化、公式化,那么,通过学习课内外文章也要自评总结一下。如归纳升华法(〈拿来主义〉);优胜条件激励法(〈崇高的理想〉);目的意旨伸说法(〈当说必说〉)等等。
③练习:“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除重视老师布置的练习之外,要有自己独到的练习。首先,要注意选择综合性强、又紧扣考点考题的练习。当前有些同学多侧重有关构字法、词语合成方式、句子语法图解、修辞格辩识的练习。这类练习拘泥于单项知识的初步运用,又有违离考试说明的原则之嫌,没有什么价值。应着重综合性强、内容看似平易却奇崛的练习。如高考题中考查的字词,很多是常见字词(迫不即[及]待、仗义直[执]言、酗[xiōng?xù]、觥[guāng?gōng]),所谓奇形崛,应是一指“常字见险”,二指文字意味浓(如考题有“繁翳”、“羞赧”、“绮丽”),三指维护语言的纯洁的必要工程,如“覆”、“像”、“叠”几字曾一度合法简化为“复”、“象”、“迭”,而后来又纠正了,比如1997年“二简字”在1986年废止了。而其中有的影响深广或不被重视,高考对此也有涉及(迭与叠)。又如,近义词和近义成语的运用,综合性很强,这些更应多作练习。当然,也要注意关于标点符号等灵活性强、难度大的单项练习。如1993年有这样的题:下列各句加点的部分与“学校对我们的意见很重视”中加点的部分结构相同的一句是:A老师对学生的表扬非常及时。B大家对他的关心使他很受感动。他对我的意见很不少。我对你的长
处了解得很清。
其次,要注意练习节奏:初练不怕慢,练后有反馈。比如上题,同样的介词结构,却作了不同的成分,应当从语意与语法的相互制约的关系上细心感悟一番,说出自己的心得。当然,练习还有属于应试能力的事,不是我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范畴,在此从略。
④当小先生:“谆谆而后喻,讠尧讠尧(náo,据理反驳)而后服。”根据实验,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轮流“讲习”活动,或向老师请示,自行组织轮流讲习,是深入理解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因为当你站出独立讲习的时候,最能促使你作充分准备,把问题说深讲透、记牢用熟。其时间安排:每课前三分钟;晚自习下课前三分钟;课余时间互相之间;集中时间多人分组讲。内容:名言佳句、成语、课文探宝、课外难题。如此,久而久之、大有裨益。
篇四:语文 五年下 单元
5“贱卖海张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文化背景领悟文章的内涵,让学生对民间文化能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美好情感。
3.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方法。4.认识三个字,正确书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章富有特色的语言,想像故事发生时的场景,体会“泥人张”技艺高超,不畏强权的高尚品格。
2.学习作者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富有特色的语言,想象故事发生时的场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品读课文,分析感悟性格特点。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全班分两组,第一组学生找出哪些词或句子描写了泥人张,并读一读、品一品,通过这些动作、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表现了泥人张什么特点;第二组学生找出哪些词或句子描写了海张五并分析这些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说明了海张五什么性格特点。
3.设疑解疑,启发思考。
⑴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是怎么“回报”海张王的?
(用高超的手艺讽刺了海张五)
⑵有哪些传神的动作描写?
三、整体回顾
1.分析课文后,学生再有滋有味地把课文读一遍
2. 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写写。
3. 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四、反馈练习
填空:课文第8自然段有关动作的词语填写,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妙处。
五、布置作业
1. 简要写一写自己所了解的“泥人张”。
2. 排练这个小故事,在活动课上表演。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深入地学习了这篇课文,不畏强权的'泥人张用高超的手艺讽刺了横行霸道的海张,非常让人敬佩,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学习泥人张高贵的品格,热爱民
间艺术。)
板书设计:
泥人张:不畏强权、技艺高超
智斗
海张五:财大气粗、横行霸道
第二课时
一、回顾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迁移练习。
1、识字和写字
2、重点注意“赚”“瓢”的写法。
四、完成课后习题3.
五、总结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6月光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认识到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音乐美,从而受到美的教育。
3.理解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幽静”、“断断续续”、“仿佛”等词语造句。
4.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文章的思路;分清课文中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教学重点:第二大段的第二层,贝多芬进到茅屋为盲姑娘弹了两首曲子,特别是贝多芬弹第二首曲子的经过,是本文的重点。分清事物和联想是本课的重点训练项目。
教学难点:课文中对《月光曲》内容的描述,意境较深,是本文的难点。
课前准备《月光曲》的音乐录音两段。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
放录音《月光曲》。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世界著名的钢琴曲,谁知道这首钢琴曲的名
字叫什么?(对,《月光曲》。)《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传说《月光曲》。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三、学生自悟。
(1)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事,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小镇上为皮鞋匠兄妹弹琴的事,主要是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2)《月光曲》是在怎样的情景中创作的?把文中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找出来,做上记号,然后读一读。
四、研讨探究
(1)学习第一段。
齐读课文,思考:从这一段中你学懂了什么?(学懂了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了解到作家生活的年代,引出《月光曲》的传说。)
(2)学习第二段。
①指名读第一、二层,思考回答:
a.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散步?是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
b.从兄妹俩的谈话中,你能看出什么?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会怎样想?怎样做?
c.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一曲弹完了,为什么又弹一曲?
②出示幻灯片:阅读重点段第8、9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a.贝多芬看到了什么?
b.贝多芬按起琴键来弹的是什么?他弹的和看到的有什么联系?
c.皮鞋匠听着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d.皮鞋匠看到妹妹脸上的表情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3)找出八、九自然段中哪些是看到、听到的实在事物,哪是由实际事物产生的联想。分别用“~~”“——”标在书上。
(4)说说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感情的变化过程。(贝多芬同情穷兄妹俩,贝多芬被盲姑娘所感动,即兴弹奏《月光曲》,抒发自己遇到知音而激动的思想感情。)
(5)齐读第10自然段。默读、思考:
①穷兄妹俩完全被音乐陶醉了,想想他们会是什么样子?
②此时的贝多芬又怎样?情感有了什么变化?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
(3)回归全文,归纳中心。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迁移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背诵、默写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篇五:写作中的三种独特视角
写作中的三种独特视角
技法综述
视角换位,是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从对方的角度切入来写。一般来说,可以从拟人化、拟物化、换位思考的角度入手写作。如“我”的影子给“我”写信;古人给今人写信;狗眼看人生;人与动植物互换位置,等等。运用这种写法能使文章灵活多变,写作素材充满新鲜感,从而化俗为新,让平淡的题材顿时生色。视角转换的范围很广,一般来说有人与人之间的换位,人与物之间的换位和物与物之间的换位。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随着视角的变换我们欣赏到的景物会有所不同。同样,作文的视角变一变也能够使文章别开生面、独具风采。一般作文都习惯从人的视角看人、事、物、自然等,但是习惯的视角容易带来审美疲劳,很难写出新鲜的东西,很难出彩!其实,何妨变换一下视角,倒过来试一试,从物的视角来写各种作文,用物的眼光来审视生活,表现生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以化枯燥为形象,化腐朽为神奇,给阅卷老师一个惊喜!
视野决定创新,
视野决定高度,
角度决定创意。
写作贵在创新,角度的独特是一条很妙的创新方法。
写作中有三种独特的视角:物的视角、人的视角、物我一体的视角。
(一)物的视角
所谓物的视角,就是以物的眼光观察人类,思考人类。
灯——梦
我是一盏小油灯。
一只破碗,一点菜油渣,一小截棉芯,一点红光,那就是我。每到深夜,我就会给主人带来淡淡的光明.
当月亮被大山挡住了,当星星被黑夜藏起来了,我被凤——一位十五六岁的姑娘点燃。我昏黄的光碰撞到石砌的墙壁上,折射出冷冷的光.墙角还有一张比光更冷的父亲的睑。
“凤儿,——我和你大伯说好了,明天你就到他的加工厂里去帮忙。”父亲的旱烟在黑暗的墙角里一明一灭。
凤停下来手中的笔,扭过头来,一脸的疑惑。
“你大了,也得为弟妹们考虑考虑。”
我分明看见三双明亮的眼睛盯着凤。凤低下了头。
“再说,家里也没钱供你念完初中了!”
这凤知道,去年遭了旱,今年又闹了水,地里没收成,生活都难保,哪有钱念书。
她的头更低了。
“女孩子家,嫁个好人家比什么都强。”凤想起了同村的丽。丽比她大四岁,从镇上回 娘家时,光鲜得很。跟她说这话时,丽一脸的满足。
但我看见凤低下的头突然抬起,望着窗外,窗外连绵的群山延伸向无边的暗夜。静夜里传来夜莺的啼叫,——那是大山沉重的呼吸,贫穷、落后、愚昧压得大山喘不过气来。凤觉得。
凤一句话都没说。
我昏黄的光抚慰着凤的脸,那是被头发遮住了一半的脸,脸色暗得就像她家的生活,散乱的头发里藏着一双眼睛一比我明亮、比我炽热的眼睛。??
父亲的鼾声响起。
凤双手托着腮,望着窗外连绵的群山,目光很坚定。桌上,是一篇课文——《我的老师》。那书,隐隐地还有一种猪草的味道。
桌上,一本书,一截铅笔,一盏欲睡的小油灯——我,还有一张纸,纸上躺着一首诗——《梦》。
夜深了。
我灭了。
梦亮着。
评价:在满分作文《灯——梦》中,那如豆的灯光,清冷的石墙,远处的群山,作者轻轻一点染,就为文章营造出独特的氛围;父亲黑暗中的旱烟、寂静中的鼾声,凤散乱的头发、明亮的眼睛、坚定的目光,如此等等都是借助灯之“口”之“眼”叙述故事,将同情和赞许之情融于描写之中,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反映主题。
传递执着
我是一株葵花,一株金色的葵花。
有一天,你走进了这方田园,背着一张画板,一直在田园里察视。刚开始,我以为你会和其他人一样,巡视一番就会走掉,但我错了,你每天早晨都会来观察我们。最后,你选择站在了我的跟前。你支起画板,开始绘画。但是,似乎无论怎样,你都很难调出这种金黄色。看到你一次次流露出失望的神色,我都于心不忍了。但你并没有放弃,在经过几十次的调色之后,你终于调出了满意的颜色。不一会儿,你就画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葵花,我也在其中。你将我画得那么富有感染力,我真的非常感谢你。
但是,画出这幅画之后,我并没有看到你欢乐的容颜,反而听你每天在我身边一次次地诉苦。你说,他们说你是疯子。我的心在痛,可是我是一株向日葵,我连对你说一句安慰的话得能力都没有。
终于有一天,你拿着一支手枪站在我面前,难道你想离开这尘世吗?你将枪口缓缓地移向自己的头颅,一声枪响,鲜血染红了田园。我多么想阻止你做这一切,可是我做不到,我欲哭无泪!或许你的心里早已对尘世没有了牵挂,这就是你解脱的唯一方式。但是我的心很痛,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被迫在世人低俗的眼光里和唾骂声中离开了这个他本来很热爱的人世。
过了不久,主人将我连根拔起,我没有痛,是你教会了我,做事在乎的是执着,对梦想的追求,又何必在乎生命的长短呢?虽然我死了,但我的灵魂已经在你的那幅画里,我已无牵挂,让我伴着你吧!
你就是凡。高,一个后人皆知的大画家,将感情全部融入画中的画家。你的画是那么富有感染力。画中的我已将这种执着精神传递给了很多人。我知道,画同时也是你自己的灵魂,你永远值得人们纪念。
你的执着,我会永远帮你传递下去。凡高、世人也会永远记住你,记住你笔下的向日葵,记住你昂扬向上的精神。
提醒幸福
我是一盏精致的台灯。
我的灯光明亮柔和,可为主人看书学习照亮;我台座上的时钟可以时刻提醒主人要惜时如金;我还可以奏出优美的音乐来缓解主人紧张的神经:总之,我一切都为主人的学习和生活着想。可是??
款款的碎步由远而近,清幽的香味由淡而浓,白雪公主般的主人挪进了书房,拧亮了我。主人的眼睛和我的灯光一样朦胧,我随着她的眼光望去——墙壁上明星的眼神充满诱惑。此刻,我的时钟显示为8:30,主人晚到了半个小时。她身上的香味清楚地告诉我,这半个小时她就花在自我“修养”上。当然,美是需要创造的。
一道数学题让她细长的“眉毛”紧锁。我瞅了一下,那可是一道并不怎么难的题目啊。主人漫不经心地打开我身旁的录音机,书房里顿时飘满了萨克斯浪漫的音符,但凯丽·金没能帮她找到灵感。五分钟后,这道题被扔在一边,纸皱巴巴的。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主人斜躺在床上,一边吟诵着《将进酒》,一边品尝着咖啡——那是她的母亲煮来给她学习疲劳后提神的。咖啡冒着热气,朦胧了她的眼睛。她站起来,在房间里扭动起腰肢,仿佛舞台上的明星。书房里弥漫了咖啡的香气, 我醉了,我碎了。
一本语文书被她修长的手指随意地翻开,指甲是鲜红的——鸡尾酒的颜色。她开始预习《提醒幸福》,可是主人时常抬起她好看的脸,一会儿瞥见刘德华在冲她微笑,一会儿听见张惠妹动感的歌声。我看得出,主人眼神里有渴望,更多的是茫然。
读完《提醒幸福》,主人心想幸福需要提醒,幸福需要享受。想到这里,主人又抿了一口咖啡。但我看到主人的眉头皱了一下——咖啡甘甜中带有苦涩的味道。唉,那咖啡似乎也变了味道。
一个大大的懒腰,一个长长的呵欠过后,我熄灭了。
窗外,我的同伴们还在别人的家里继续工作着。
我们这里,房间一片漆黑。
漆黑的,还有主人的梦。
[名师点评]
本文之妙,一在构思奇巧。文章描绘了一个少年女学生身在福中、不思进取的行为,从而提醒青少年要珍视幸福,进取向上。按照惯常写法,大都会采用少年女学生自述或者一般性的第三人称写法。作者独辟蹊径,借助“灯”的视角讲述见闻,叙述故事,寄寓情感,可谓新颖独到;二在意蕴悠远。诸多描写让读者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本文最能打动人的,就是将惋惜与谴责之情融于生动的描写之中,贯穿文章始终,含蓄蕴藉。结尾处以四个单句分别为段,叙述动情而舒缓,留给读者无穷回味;三在表达有力。故事集中在书房中,集中在一个晚上,由于场景和事件相对集中,不仅笔力集中,而且收到了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狗眼看人
我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狗,我的主人是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
此刻,她正趴在书桌上静静地完成作业。明天数学测验,要是考不好,又该挨妈妈骂了。其实她心里已经够难受了。唉!真不明白人类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逼孩子学习,却从来不和孩子促膝长谈。作为狗的我可幸福多了。
人类真可怜!
夜已经很深了,主人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又埋头向题海进军。其实她早该休息了。我明白她心里也这么想。“我讨厌数学”,我看见她在日记里把这句话写了千百遍。我不明白,除了考试之外,一辈子也不会用到二次根式的人为什么要逼她去学。也不明白人类为什么用这种低级的教育方式去摧残孩子。我知道她在文学方面颇有天赋。她曾经为写一篇文章忙了半夜,但那时,她总是笑容满面。可现在却声声叹息,无奈地将小说锁进了柜子里。我的主人,要不是生在这个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早就成为李清照或三毛了。
人类真奇怪!
许多次我都想告诉主人:“你的悟性那么好,只要努力,数学一定能上去。”她不像我的前任主人——那是一个漂亮的女孩,考试经学作弊,还抄袭作业,想不到那美丽的外表下竟有那样肮脏的灵魂!我的主人,即使考个“鸭蛋”也不会作弊。
主人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我的情景吗?你一把抱住我,真诚地说“我喜欢你!”我疑惑是眨眨眼睛。你接着说:“因为你像狗。”真逗!我本来就是狗,我爱主人——你,也是因为你像人,而有些人不像人,而是狼。只有生命的内容同形式一致时,才有灿烂的生命!遗憾的是,被誉为宇宙中最聪明的人类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总是把金钱、名利当作枷锁,套在自己的脖子上。
人类真可悲!
作为一只狗,我不用被逼着学习和考试,我有完全属于狗的自由。主人我可怜你.我真希望你的生活像刚出炉的面包一样美好!
点评:这篇文章的视角非常奇特,把自己当作一只狗,换个角度,以狗的视角来审视我们人类的各种活动,从三个层次加以诠释:人类真可怜,人类真奇怪,人类真可悲。一只狗对主人的述说,恰恰就是作者想对世人表白的,作者希望能无忧无虑地自由地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但事实并非如此,正如作者所说:被誉为宇宙中最聪明的人类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总是把金钱、名利当作枷锁,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另外,文章语句富有哲理,如“只有生命的内容同形式一致时,才有灿烂的生命”等,发人深省。
篇六:作文辅导
三年级作文辅导
第一单元看图写话篇 1
怎样阅读看图写话作文
A有序观察图片,理解图画意思 B找出要素 C对比前后图画:找不同之处,从图中人物及其场面加以推测,按顺序观察 D发挥合理想象
篇的训练 蔬菜漫谈 我的小眼镜
第二单元写人篇 1 怎样阅读写人文章 A 熟悉文章所写的事情:写人和记事是分不开的 B 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C 了解选材特点,抓住关键字词语句:所写事情的关键点,它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什么作用 2段的训练 3篇的训练 长得丑怎么办 我的好妈妈 我们大院里的花匠 快妈妈 4写作训练 介绍我自己 印象深刻的人 写自己的好朋友 敬佩的人
第三单元 记事篇 1 怎样阅读记事篇 A把握记事文章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 B理清叙述的线索:是叙事文章的脉络,起着结构全文的作用 C把我叙述的顺序:顺序、倒叙、插叙 D抓住文章重点,注意综合表达方法:在议论时,把所要记叙事件本身的深刻意义揭示出来。在抒情时,根据所记叙的事情抒发出来,有些抒情是包含在字里行间 2 段的训练 3 篇的训练 家庭趣事趣味游戏给小鸡啄米 4 写作训练 写成长中的经历谢我与父母之间的爱写第一次做的事 写春节里的事
第四单元 绘景篇 1 怎样阅读绘景篇 A 了解写景作文的类别:游记、生活中见到的自然景象、生活处所周围的景 B 明确写景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时间的先后顺序、空间顺序(上下左右远近、四周到中间) C 理解写景作文的层次:总分结构、移位换景的结构 D 体会写景作文的感情:通过比喻夸张拟人抒发感情,借景抒情、景中寓情 2 段的训练 3 篇的训练游梧桐山校园秋色东方之珠姥姥家的小院 4 写作训练写游览所见写校园景物写春天 写自然现象
第五单元 状物篇:把事物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1 怎样阅读状物篇 A 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写静物一般按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些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滋味的顺序 B 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托物寄情、托物寓理、托物言志 C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总分,分总,总分总 2 段的训练 3 篇的训练 可爱的绿毛龟 蜡烛 我爱草莓 仙人掌 4 写作训练 写家养动物 写鸟类 写花草树木写家乡特产
第六单元 想象篇 1 怎样阅读想象作文 一、童话阅读 理解童话中的幻想内
容:通童话的魅力在于幻想和夸张,任务是虚构的,环境是假的,情节事件也不是生活
中所有的 把我童话中的比拟特征:拟人、拟物 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童话源于生活
二、寓言的阅读 了解寓言讲了什么故事:什么故事 了解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寓言分为故事和道理两部分 采用什么表现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童话训练:鼻子和嘴、小雨和小鸟的哭泣、梦想变大的小老鼠 幻想世界:一觉醒来、孙悟空的心事、文具们的争论 未来的自己:20年后的我、20年后,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编故事:泥汽车、画眉和啄木鸟、假如我是一支粉笔
例文写人: 虽然我长的丑
虽然我长得丑,但我的心灵并不丑,那次向灾区人民献爱心, 我都把自己的积蓄捐给灾区。虽然我长得丑,我的行动并不丑,自从开展“学雷锋”活动,我主动帮老人打扫卫生。虽然我长得丑,我的语言并不丑。我从不讲脏话,说粗话,因此当上了品德委员。虽然我长得丑,但我有信心,有决心,做21世纪的小主人!
在我成长过程中,很多人都值得我的感谢,其中老师是我最要感谢的一个人。 我真后悔呀 今天中午,我因为《语文练习》做的不好,所以被老师留了下来。我错了许多题目,例如写主要内容什么的。我想:王雷呀王雷!你为什么不认真做?被老师留下来了吧!活该!我当时真想给自己几个耳光,让自己以后认真一点。老师说:“你看看你写的字,一会大一会小,像什么?你再看看别人写的字!”我先看了看自己的字,又看了看别人写的字,脸刷得一下变红了。这时,妈妈来了,看了一眼我的作业,大声骂道:“你看看你写的字,你再看看别人写的字平时我们讲你不听,哼!”我听了,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感到很后悔,很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