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业的自我评价

马振华

  篇一:企业自我评价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下称《认定办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下称《工作指引》),我公司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对照《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的规定和要求,已完成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材料的组织和准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我公司于 年 月 日成立,地址: ,注册资本: 万元,经营范围为: 。通过 研发等方式,共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项,技术诀窍 项,取得方式为 取得,权利范围为 权利。其中: 年- 年 专利 项;省级、计划单列市立项项目 项:国家项目 项。

  2.公司所有形成的 产品都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具体为: 。

  3.截止 年 月,公司现有职工 人,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为 人,占职工总数的 %;研发人员为 人,占职工总数的 %。

  4.公司在20XX-20XX年度,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经 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审计鉴证,出具了 年— 年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报告表明近三个会计年度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为 %, 近一年公司高新技术产品( 产品)销售和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比例为 %。

  5.公司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工作指引》的要求。

  每个项目产品开发前都有立项报告; 建立了研究开发费用投入核算体系; 与 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活动;

  公司内部有进行研究开发的 等研发机构,有进行研究开发活动所需要的相应设备、设施;

  建立了包括对研究开发人员在内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6.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公司 年前研发成果 项、 共 项 %进行了成果转化,转化形式分别为 。此外,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形成并拥有和使用的“技术诀窍”达到 个。

  7.近三年公司总资产和销售增长率指标。 年— 年总资产分别为 万元、 万元、 万元, 年— 年

  销售额分别为 万元、 万元、 万元。

  总资产增长率=1/2*(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1 =销售增长率=1/2*(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1 =

  8.公司自我评价情况

  1)核心自主知识产权(30)

  公司拥有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为 项,考核为 分。

  2)科技成果转化能力(30)

  最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为 项,考核为分。

  3)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20)

  (A)制定了研究开发项目立项报告;

  (B)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

  (C)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活动;

  (D)设有研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

  (E)建立了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考核为 分。

  4)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20)

  总资产增长率= 。

  销售增长率= ;

  考核为 分。

  以上考核加总为 分。

  综上所述,公司已基本达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现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的相关材料呈上,请对我公司及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给予我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篇二:企业自我评价

  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成长性指标等四项指标,用于评价企业利用科技资源进行创新、经营创新和取得创新成果等方面的情况。该四项指标采取加权记分方式,须达到70分以上(不含70分)。

  四项指标权重结构详见下表:

  (一)指标计算与赋值说明

  1.四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数值(简称“赋值”);企业不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赋值为零。

  2.每项指标分数比例分为六个档次(A,B,C,D,E,F),分别是:0.80-1.0、0.60-0.79、0.40-0.59、0.20-0.39、0.01-0.19、0;

  3.各项指标实际得分=本指标赋值?分数比例;

  [例]某指标赋值20,指标评价档次为“B”,分数比例评为0.7, 则:实际得分=20分×0.7=14分

  4.评价指标以申报之日前3个年度的数据为准。如企业创办期不足3年,以实际经营年限为准。

  5.各项指标的选择均为单选。

  (二)各单项指标的测算依据

  1.核心自主知识产权(30)

  企业拥有的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不含商标)。

  □A. 6项,或1项发明专利 □B. 5项 □C. 4项, □D. 3项 □E. 1~2项 □F. 0项

  最近3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

  □A. 4项以上 □B. 3~4项(不含3项)

  □C. 2~3项(不含2项) □D. 1~2项(不含1项) □E. 1项

  □F. 0项

  (1)制定了研究开发项目立项报告;

  (2)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

  (3)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的研发活动;

  (4)设有研发机构并具备相应的设施和设备;

  (5)建立了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奖励制度。

  □A. 5项都符合要求 □B. 4项符合要求 □C. 3项符合要求 □D. 2项符合要求 □E .1项符合要求 □F.均不符合要求

  2.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20)

  此项指标是对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总资产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的评价(各占10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

  总资产增长率=1/2?(第二年总资产额÷第一年总资产额+第三年总资产额÷第二年总资产额)-1。

  销售增长率=1/2?(第二年销售额÷第一年销售额+第三年销售额÷第二年销售额)-1。

  用计算所得的总资产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分别对照下表指标评价档次(ABCDE)评出分数比例,用分数比例乘以赋值计算出每项得分,两项得分相加计算出总资产和销售额成长性指标实际得分。

  1.在计算会计年度内企业未产生销售收入或成长性指标为负的按0计算;第一年销售收入为0的,按两年计算;第二年销售收入为0的,都按0计算。

  2.此项指标计算所依据的数据应以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财务报表为准。

  篇三:企业自我评价

  企业内部总体条件评价表是服务于战略制定的一个分析工具。利用它可以概括和评价企业在资源、管理和供应、生产、营销、开发方面的长处和短处,为企业战略的主攻方向以及了解企业的个经营领域在战略制定中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个基础。

  使用企业内部条件评价表可以分五个步骤进行:

  识别企业内部条件的主要因素:

  1, 识别企业内部条件的主要因素,其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

  (1)从企业自身的历史发展中识别主要因素。任何企业在经营实践过程中总有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使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通常能使企业很敏锐的觉察哪些方面的因素是企业逞能共和失败所在,从而作为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依据之一。

  (2)从所属行业的特征识别主要因素。企业要在行业中取得成功,就应该根据行业中的成功关键因素的要求,来识别企业内部预制相适应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企业的主要因素。

  (3)从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中识别主要因素。企业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的成功与失败当中,也很容易发现内部条件的主要因素。

  (4)从企业设想中识别主要因素。企业设想描述了期望中的未来企业,它与当前的企业有一定的差距,这一差距从根本上说是表现在企业的内部条件上。要弥补差距,就要内外结合,找出产生差距的主要条件因素。由于企业设想是各种综合要素平衡的结果,因此,通过这种途径识别内部主要因素,还能直接检察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的配合状况,为企业确定其机会核威胁、优势和劣势提供依据。

  2, 确定每一主要因素的权数。权数表明某一因素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步的工作已经为主要因素的重要性提供了一些定性的依据,这一步骤是进一步将其定量化。如果某一因素对战略的影响十分重要,无论它是长处还是短处,都要给它较高的权数。所有因素权数之和等于1.0。

  3, 确定每一主要因素的分值。某一因素的分值是一定量的方法表明该因素的状态。分值从-3~+3。正数表示长处,负数表示短处,分值越高,说明该因素的状态越好。由于分值一般是采用相对比较法来确定的,便存在以什么为标准的问题。如果是企业内部各因素比较来确定分值,则是以内部某个因素为标准。即献给这个因素一个分值,再把其他各因素的状态与之相比较来确定每一因素的分值。如果是竞争对手之间的相互比较,则是以竞争对手的某个相关因素为标准。如果是与环境因素相对照,则是要看某一内部条件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行为标准,但这时每一因素的得分是一加权值,因为他们同时受着多种外部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 确定每一主要因素的分值。

  4, 将每一因素的权数乘医德分辨得到每个因素的权数就得到每一因素的加权数。加权数反映了每一因素的状态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如果某一因素的加权值的绝对值越大,那么,这一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就越大。 加权数相加得到整个企业的总加权数。

  5, 将每一因素的加权数相加得到整个企业的总加权数。总加权数是反映企业总体状况的一个综合值。如果一个企业的总加权值接近-3,那么这个企业的综合条件实力很差,相反,如果这个企业的总加权数接近于+3,表明这个企业的综合条件实力很好。企业内部总体条件评价表举例图片下面是企业内部总体条件评价表的一个实例:从商标可以看出,质量、利润率、市场占有率、凝聚力、资金分等是企业的长处,而计划、组织、科研开发等是企业的短处。该企业的总加权数为1.24,表明该企业的总体条件较好。

  篇四:公司自我评价

  在一切的准备工作中,青海博明燃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各部门在各领导的带领下,在省市各领导的关心帮助和具体指导下,提升思想观念,强化工作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努力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准备工作,较好地发挥了自身的职能作用,为公司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一.计量法制管理

  公司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并分配了相应人员,明确了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首先,公司在起初引进计量设备之后,就对其进行了检定及相应的调试,并做了稳定性及重复性实验,确定了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及音速喷嘴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的性能及测量的可行性,取得了相应的型式批准证书及检定证书,已确认两种计量设备能够正常投入使用。

  其次,在产品标识、产品合格证及调整控制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的设计,根据规范要求制作了适于自己的产品的一套标识及合格证;对于产品的封印也采用了铅封的形式,并配备了防拆帽,保证了产品的防拆卸功能。

  二.人力资源的完善

  公司自成立以来,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完善了各职能部门及岗位,依据岗位的特殊性,又分配了相应的负责人员、技术人员、计量人员及操作人员,并对各岗位人员进行了具体培训工作,对培训做了详细的记录和文件控制;在负责人秦庚福(技术总监)和李元麟(生产总监)的带领下,秉承自身多年的经验,采取授课指导及亲自操作指导的方式,使员工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职责,细化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在让员工掌握了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够实现独立工作;全体人员均经过了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确定其工作岗位。包括张欣欣,寇龙德等三位同志也在进过培训考核之后,取得了相应的计量检定员证书,对产品的计量检定工作提供了保障。

  生产部在综合管理部的严格督导下,进行了设备操作、维护,计量检定规程,工艺文件等的培训,并以考试的方式进行了考核,并且全员通过考核。全体员工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练,是每一个员工都基本掌握了所有的生产设备操作要领,都能够独立操作并能够保证质量。

  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技术部在起步到现在,包揽了一切技术的相关事务,集研发、测试、作业指导、技术支持等为一体,为公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条创新之路,为将来公司产品的一条龙生产提供了可能。我们构建了一批优良的年轻化队伍,有着丰厚的专业知识和独到见解。

  三.生产场所的建立

  公司现已具备了与制造的燃气表相适应的固定生产场所,明确划分了生产、检验、包装和储存等区域,根据许可考核必备条件所规定的要求进行了规划和隔离,并配备了相应的辅助设施;在实验室安置了空调器、高原动槽式压力计、温度计和湿度检测仪,通过实时检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来控制实验室测试环境,保证了计量检定和检测工作的正常实施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四.生产设施的完善

  生产作为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生产设备则作为转化工具,对产品的生产至关重要。 公司根据生产环节的需要,配备了符合技术要求的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及相关的辅助设备,如:超声波焊接机(两台)、全自动涂胶机(两台)、机芯密封性检查装置、机芯误差曲线测试装置等多种设备,已充分满足生产需要;在购入设备之后,我们又对设备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确认了设备性能的完整性,并对一系列设备进行了验证和校准(对音速喷嘴式气体流量装置和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进行了检定,并已取得相应的检定证书);进过多次试验和校对,确定计量标准器具及配套设备满足量值溯源要求,且取得了相应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经过长期的培训和实战,使操作人员及技术人员均掌握了各类设备的操作要领,对设备的性能参数做好了记录;经过校对及试验之后,对设备建立了台帐及管理和维护制度,还针对设备的建立了操作规程,指导操作人员正确化作业。

  五.检验项目叙述

  为严格把关产品质量,确定产品合格出厂,本公司在完善了检验场所和检验设备后,经培训考核确定,配备了足够的检验人员,并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学习贯彻质量管理程序及质量管理制度等文件,加强质量管理能力;通过计量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计量、检定工作的重要性,以此重视产品质量;再由燃气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检定规程等文件的学习,掌握产品检验涉及到的标准和检验方法,以此衡量产品质量,并依据标准及规程要求做好产品检验记录,确保产品量值溯源传递的可靠性;为此,分配技术部相关人员负责进行长期的检验监督和指导工作,更加确保了产品质量。

  检验依据的搜集:公司在前期就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产品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6968-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112-2008〗)和计量检定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577-2005〗)的搜集及整理,在参照以上标准和规程的基础上,制定了《青海博明燃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BM1-2009>》,并对该标准实施了注册登记,同时开始执行该标准。

  六.技术文件的`准备

  在进行技术文件的准备时,工作人员更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去搜集、制定、整理和审核所有相关技术文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图样(包含了图样目录、标准件、外购件、零部件明细表、总装图、电路图、零部件图等,)、工艺文件(包含装配、检验的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和使用说明书等大量技术文件,还通过多次检验收集了各检验记录,并对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工艺的整改,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除此之外,通过设备信息的收集,制定了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和出厂检验设备一览表,实现了设备信息的明晰化,其信息内容更加完善;同时,办公自动化的实施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办公效率;这不仅仅体现在办公活动中,尤其是在检验过程中,音速喷嘴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和机芯密封性检验装置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这在降低劳动力的同时,保证了检定数据的准确性,还依靠数据自动保存和数据备份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保存的安全性。

  七.管理制度的建立

  公司依据技术要求及管理需要,特制定了计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制度,已形成文件,并以授课的方式传达至各计量鉴定人员、检验人员等,通过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实施。 建立的计量管理制度已包含以下内容:

  (1) 计量器具(测量设备)的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

  (2) 计量器具(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3) 计量标准和出厂检验设备管理制度;

  (4) 原始数据、记录管理制度;

  (5) 证书、标识管理制度;

  (6) 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

  (7) 检验实验室管理制度;

  (8) 计量技术档案和资料保管制度。

  建立的质量管理制度已包含以下内容:

  (1)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进厂验收和管理制度;

  (2)零部件检验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

  (3)成品、废品、返修品管理制度;

  (4)设备、工装管理制度;

  (5)用户服务制度;

  (6)质量岗位责任制度;

  (7)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制度;

  (8)售后服务和质量投诉处理制度等。

  八.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

  为树立公司形象,使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大化,最大限度的保护客户的利益;本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售后服务管理制度,并依据管理制度要求具体实施,最大化的提升售后服务能力,保证客户满意度,并对客户投诉建立了流程及处理记录,以保证客户投诉的及时反映和解决。对服务人员更是严格要求,使其掌握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具备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能够准确找出症结所在,规范操作,提高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

  九.产品质量的控制

  技术文件的控制:常言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为提高本公司经济效益,减少浪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要,我们根据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对产品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质量改进,在充分考了虑顾客要求、法规规定和安全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针对自己产品的企业标准,设计出了一套符合标准、技术先进,且经济使用的一套产品。对图纸、工艺规程等重要技术文件进行会签、审核,并实行有效的控制。

  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依照产品工艺,特制定了作业指导书,张贴于对应工位,以便让操作人员方便获得操作要领,保证了操作准确无误;针对各类设备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并督导遵守执行,确保设备合理使用,精心保养,定时检查,及时维修,使机械实时符合工序质量的要求;严格工艺纪律,制止不按工艺文件的操作;严格工序间的转序检验并记录,不合格件不得转序,并严格隔离。除此之外,仓库管理更是井井有条,我对原材料和成品表放置严格划分了区域,并由专人进行保管,完善了入库、出库手续,制定了仓库管理制度,库内器材已明确归类并堆放整齐,仓库产品也是严格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杜绝存放时间过长,影响产品质量管理;在产品包装上面同样的做的周到,产品经擦拭过之后用塑料袋封装,再装入垫有泡沫的纸箱中进行打包,办理入库手续。所有流程均由专人进行附则实施,且已形成记录。

  十. 总结

  我们通过扎实制度培训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形式,使人员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严格要求,经得起锻炼和考验,耐得住辛苦、劳累,在艰苦的磨练中充实自身,完善自我。 有始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上级要求和其他企业的工作相比,在全面发展上,在争先创优上,都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依据公司职责,开拓创新,力争把我们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公司全体人员愿与行业内同行一起奋力拼搏,锐意进取,与时俱进,通过不懈的努力,希望能为行业的发展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