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部管理和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的工作为中心,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一是坚持集中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充分发挥领导和科级干部的作用,根据工作需要,院领导既分工又合作,统筹安排,力作平衡,及时沟通解决问题。
二是进一步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主要是岗位责任制、药事管理制度、加班补助制度等,内部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院务会每周开一至二次,全体职工每月一次。
三重视沙河校区的发展:随着沙河校区的服务对象增加,各项工作中心逐渐向沙河校区转移,例如加强医务骨干的配备和晚班的医务力量,购买了医疗设备,开展了三大常规检查项目。
四是坚持教育和制度管理并重,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针对编制短缺、两地办医条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引导职工做好工作;一方面坚持科学考核,将平时的业务考核、病人满意度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激励职工做好工作。
五是履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责,完成重点工作任务,如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医生式服务、慢病规范管理,常规数据的上报、家庭保健员等。
六是完成医生工作站的建立,使医院管理更加规范。七是严格落实医院的挂牌服务,定期检查对外设立的意见箱,对校长热线电话的书面投诉3起,由分管院长答复处理,情节较轻给予批评教育。收到表扬信3封,给予公开表扬。
二、门诊医疗服务和质量的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是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
重点:
一是加强自身医务人员培训工作,95%以上医务人员完成了继续教育,内部培训全年16次,如疑病历讨论,传染病的防控,急诊急救药品和急救仪器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操作培训。各科室定期开展“三基三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格要求、严谨态度、严肃作风)训练等。
二是参加卫生局或社区办的业务培训,每年约40余次。
三是加强门诊制度管理,重点强化医师首诊制、如:高血压危象、嗜铬细胞瘤、自发性气胸等恶性疾病的及时发现和转诊,为治疗赢得了时间。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如:心功能不全引起的.心源性哮喘、精神症状,冠心病心绞痛。需出诊是随叫随到并做好记录、随访。
四是成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进行处方制度培训一次,不定期的对门诊处方、病历进行检查,大部分符合要求,存在问题较多都一一个别来指出。根据门诊用药情况每学期由药师管理小组指导讨论决定临床的用药等。
五是鼓励职工总结临床经验,全年公开发表医学文章10余篇。
六是做好门诊的基本医疗和值班工作:20xx年两校区累计门诊量约3.5万人(沙河1万人次),许多医务人员牺牲了休息时间完成门诊值班。
七是添置急救医疗设备,如除颤仪、抢救床、吸痰器、简易呼吸器、自动制氧机、全自动血细胞和尿常规分析仪,为医师诊治病人提供了帮助。
校医院实现了全年无重大医疗事故和差错、医疗纠纷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
三、公共卫生管理
针对高校医院“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重点做好疾病预防工作。针对体检、计划免疫、健康宣教等大型工作和活动,都先备有流程和预案。全年体检11281人次、疫苗接种10000人次。全年完成大学生健康教育选修课32学时,讲座9次,接受宣传教育4000人次、发放健康处方5000份,上报信息报表181张,为上级卫生部门提供公共卫生基础信息。及时处理应急疾病和突发性事件例如脊灰强化免疫。确保了校内无传染病流行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在教职工年度体检中,延长体检天数,男女各增加了一项防癌筛查生化项目,开设体检答疑,体检健康管理信息化。
四、公费医疗管理
为严格公费医疗管理,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通过校医院网页和学生病历首页公开相关政策,加强宣传工作,及时将上级精神及转诊情况与相关人员传达和交流,例如:高干发卡。
二对个别咨询的人强调政策和服务态度。
三是今年与学校和网络中心、开发商共同开发了新的软件,方便患者报销,大大地提高了报销效率,受到了师生员工的好评。
四是门诊药品盘库误差率减低,财务账账相符。
五、计划生育工作
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咨询服务900人次,为500多人办理婚育证明、生育服务卡、独生子女证等。我校计划生育率达到上级规定标准。
六、问题和存在不足:
(一)目前处于两地办医状态,人员较少,力量分散,岗位不一,部分管理措施尚未落实到实处。
(二)对于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部分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业务水平还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