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贸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思路总结

王明刚

对外经贸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思路总结

  20xx年,我市对外经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及广大外经贸企业的共同努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中心任务,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在拓展外贸市场、抓好外资工作、加强外经合作、推动开发区提升发展、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建设外经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工作联动机制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有效的进展,实现了全市开放型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

  一、我市对外经贸主要实绩

  20xx年,我市进出口总额达608.13亿美元,其中出口386.51亿美元,进口221.62亿美元,进出口和出口比上年分别下降xx.4%和16.6%,进口比上年增长3%。合同使用外资34.2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2.05亿美元,比上年分别下降17%和13.1%。对外承包劳务合作营业额达8.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5%;境外中方投资额4.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1%。服务外包业务总额为42.03亿元,比上年增长34.7%;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额为1.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4%。

  二、我市对外经贸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发动,营造开放型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外经贸企业积极应对,通力合作,全力推动开放型经济逆势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工作,相继召开了全市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和全市拓市场促调整保增长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巴音朝鲁书记多次听取开放型经济工作专题汇报,深入外贸企业调研座谈,亲自赴联合国有关机构促销宁波产品。毛光烈市长多次主持研究拓市场、稳外需、促调整的政策措施,及时破解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难题。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了浙洽会、消博会、宁波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等重大涉外经贸活动。市政府及时成立了市外贸保稳促调工作领导小组。邬和民副市长坚持每月召开外贸保稳促调专题会议,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协调解决了一批事关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各县(市)、区完善了相应工作机制,加大了外经贸政策扶持和工作指导力度,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各有关部门具体抓的良好格局。市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着力为基层、为企业拓展外经贸业务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如宁波海关鼓励企业申报aa类和a类企业,两类企业分别比上年增长44%和4.6倍;宁波检验检疫局建立了产地报检、宁波直通的新型出口检验监管机制;市财政局及时出台和兑现全市经贸扶持政策;市国税局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市口岸办积极推进“大通关”建设;市金融部门着力解决中小外经贸企业融资难题;市各外经贸企业协会积极为广大企业宣传经贸政策、培训相关业务、引进适用人才;市经委、贸易、外事、侨务、宣传、国土、环保、规划等市各有关部门都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大力开拓市场,力促对外贸易企稳向好。

  20xx年,我市打出了拓市场、稳外贸、优结构、防风险的“组合拳”,出台了一系列“快、重、准、实”的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市有关部门加强国际市场开拓工作研究指导,编印了《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xx0招》、《宁波外经贸企业海关业务xx0题》、《宁波外经贸企业检验检疫xx0题》、《宁波外经贸企业信用保险xx0题》等九大类指导手册,并免费向广大外贸企业发放。为了促使外贸业务企稳回升,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贸环境促进我市外贸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拓市场促调整保增长工作的若干意见》、《拓市场抓订单促销售稳外需联合行动纲要》等多项政策措施,安排外贸扶持资金5亿多元,并在出口信保和金融信贷等方面支持出口。加强外贸市场开拓工作。推动有条件的外贸企业建立境内外营销网点,拓展进出口商品直销市场。积极组织外贸企业赴境内外参展,摊位达2万余个,参展超1.5万人次。成功举办了消博会、新加坡宁波商品展和贝宁(西非)中国商品展。多次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内贸展会,拓展外贸产品内销渠道。加强与联合国采购司等机构和沃尔玛等跨国商贸大企业的合作,邀请联合国采购司官员来甬举办业务讲座并与我市外贸企业对接。开展城际外贸会展合作,与南昌、重庆、成都、青岛等城市建立了城际外贸会展合作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贸活动,共引进542家市外进出口企业来甬落户。鼓励外贸企业重视出口产品研发设计,全年新增境内外外贸研发设计机构176家。着力构建国家、省、市XX县(市)、区四级出口品牌培育体系,首次开展了县(市)、区出口品牌评选活动,共评选县级出口名牌200个,新增XX市级出口名牌80个。深入开展进口贸易启蒙行动,继续抓好进口实务培训、实习和孵化工作,全年共培训外进员3655人次,全市进口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36.4%,比上年增加了4.7个百分点。不断改善外贸服务环境,创办了全市外贸企业服务月活动,制定了《XX市外贸便利化工作规程》,成立了宁波国际贸易投诉协调服务中心,搭建了外经贸企业网上融资平台,建立了外经贸企业网上法律咨询服务平台。努力抓好公平贸易工作,定期发布海外市场监测和国际贸易反倾销、标准等预警信息,指导外贸企业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协调处理了6起国际贸易纠纷案件。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外贸保稳促调措施,20xx年,全市外贸发展呈现出企稳向好势头,全年进出口降幅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保持全国计划单列市第2位,一般贸易出口额占全国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5.1%升至5.5%,全市累计进出口实绩企业超1万家。

  (三)强化招商选资,提高使用外资工作水平。

  加强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推出了168个市级重点招商项目,提高了对外宣传推介水平,完善了外资大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充实了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信息库,举办了全市投资促进实务培训班。加强招商网络建设,与德中协会、香港亚欧咨询有限公司等境外机构建立紧密性合作关系,成立了新加坡招商联络处,巩固和发展了我市境内外招商网点。办好系列重大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了浙洽会、东亚·宁波周、欧洲·宁波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等重要活动,组织参加了中国投洽会等投资促进活动,促成一批外资大项目签约落户。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施市XX县(市)、区联动招商,共举办联合招商推介活动xx场,取得了较好成效。抓好重要招商活动成果转化工作,建立了重点项目跟踪服务责任制。促成新桥化工、健伟药业、林德气体、韩华石化等重大外资项目落户或增资,引进了汇丰银行、大润发超市、阳光海岸休闲等一批服务业大项目,全市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比上年增长13%。使用外资领域取得新拓展,批准设立了我市首家外资医院——慈林医院。积极推动开发区转型发展。召开了全市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座谈会,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市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市开发区整合提升方向。启动了余姚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试点方案实施工作,支持慈溪经济开发区和宁波化工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推动宁海橡塑汽配园和慈东德国装备产业园的规划和招商工作,组织我市第二批开发区整合提升试点方案联合会审,完成了宁海、奉化、镇海开发区整合提升方案。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精心组织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活动,开展了外商投资环境优秀区域评选活动,解决了一批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及外商生活等难题。加强外商投资企业投诉案件调处工作,成功协调解决了一批外商投诉案件。

  (四)拓展外经领域,加快千军万马走出去进程。

  抓住商务部下放境外投资审批权限的有利时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赴海外投资创业,促成宁波宏润建设集团、宁波兴瑞有限公司、宁波圣龙集团成功设立重要境外投资项目。全年批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152家,累计批准境外投资企业和机构突破xx00家。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加拿大投资中国论坛、投资西亚非洲宣讲会等多场境外投资推介活动,为企业获取境外投资项目信息创造了有利条件。建立了境外投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完成了全市境外投资创业情况普查工作,建立了我市境外企业信息库。推动外贸企业设立境外营销网点和研发设计机构,全年新增境外营销和研发设计企业(机构)118家。努力开拓境外工程承包业务,促成宁波龙元建设集团、宁波建设集团和宁波亿泰控股集团等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重要工程项目中标,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4.15亿美元。改善外经项目融资服务,为我市企业承包境外工程提供组合融资、保函等。重视境外资源开发工作,新增境外资源开发企业6家。重视境外人员和企业安全防范工作,指导境外企业落实内部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开展了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快我市境外经贸联络体系建设,增设境外宁波经贸联络处5个。积极拓展援外项目,承办了发展中国家港口管理、职业教育等4期援外培训项目。

  (五)注重突破重点,推动国际服务贸易不断发展。

  20xx年,我市在积极拓展国际服务贸易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国展中心培育、服务外包发展和涉外机构引进等工作。加快宁波国展中心建设步伐,确定了常年展二号馆产品定位和设展思路,推动国展中心常年展二号馆建设,启动家居饰品常年展招展招商工作。指导网上宁交会、网上消博会与国展中心网络平台进行整合,着手拟订网络展组建方案。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指导宁波高新区、XX区南部新城和北仑新区等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成功申报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抓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指导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XX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余姚九龙教育培训学校成功申报为省、市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全年培训服务外包人员1745人次。推动服务外包项目招商工作,赴日本东京、西安、大连等境内外重要城市举办外包招商推介会。成立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宁波分中心,完成了《物流服务外包业务认定和统计办法》等课题研究。组建了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协会。重视抓好涉外服务性机构引进和培育工作,全年新增涉外服务性机构1461家。

  三、明年我市对外经贸发展面临形势

  20xx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进一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我市开放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分析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可概括为总体向好,缓慢回升,机遇增加,局部动荡,困难较多,十分复杂。预计我市开放型经济总体呈向好发展态势,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基础并不稳固,对外经贸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多考验。

  有利方面:一是世界经济有望缓慢复苏。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xx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9%,其中美国经济将增长2.7%,欧元区经济将增长1%,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增长6.0%。国际市场信心有所增强,20xx年全球贸易额将增长5.8%。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有利于宁波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促进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二是国际产业转移步伐持续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产业转移持续推进,发达国家不断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大量转至发展中国家,服务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及研发环节的转移占跨国直接投资的比例大大提高。这一趋势有利于我市承接国际投资项目,增加外资引入机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危机促使各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我国与多国(地区)自贸区(或类似自贸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xx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全面建成,我国对东盟93%贸易产品将实行零关税。这对我市企业与东盟等地区客商开展进出口业务,开辟境外投资和贸易基地,破解国际贸易壁垒等意义重大。

  四是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形势继续巩固。20xx年,我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以促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这为我市改善开放型经济环境,为各地、各企业扩大外经贸业务激发新的动力和活力。五是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我市经济已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积极成果,呈现出“v”型反转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市政府出台了《关于20xx年拓市场调结构促消费增优势惠民的若干政策意见》,将促使全市开放型经济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不利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前景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回升主要依赖于各国大规模救和刺激经济计划,由于20xx年多国刺激政策即将到期,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和银行信贷继续收缩等基本面因素未根本好转,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定,这对经济外向度较高的宁波而言,仍然需要做好应对国际经贸严峻形势挑战的充分准备。

  二是需求不足仍是国际市场最主要特征。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长期过度消费增长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调整储蓄和消费结构成为发达经济体的必然趋势,从而造成居民消费需求及国家外贸进口需求减少。同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企业投资意愿降低,造成企业和居民消费能力明显降低,市场需求明显不足,国际贸易将在较长时期内处于低速增长甚至低迷的状态。宁波作为全国外贸大市,更应把拓市场、增份额作为外贸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国际金融危机诱发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类新贸易保护措施层出不穷,特别是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明显增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市应着力指导广大外贸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素质、优化产品结构、防范经营风险,增强破壁能力。

  四是全球范围内产能明显过剩。目前,美、欧、日产能利用率与危机前相距甚远,造成发达国家fdi流出大幅减少。跨国公司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纷纷搁置海外投资计划,由于投资复苏一般要晚于贸易复苏,预计较长时期内跨国直接投资水平难以得到快速恢复。国际产能明显过剩既不利于我市扩大外贸出口,也对我市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境外开辟加工生产项目基地带来一定影响。

  五是我国开放型经济面临许多制约因素。预计20xx年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石油等重要能资源产品价格可能继续走高,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问题仍难解决,扩大内需存在制约,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都将对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六是我市开放型经济新旧矛盾交织。突出表现在开放型经济发展合力还未真正形成,开放型经济回升动力仍然不足,外贸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进出口产品竞争力依然不强,招商引资工作氛围有所淡化,部分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外经贸企业素质还不够高,企业用工和涉外人才需求矛盾更加突出。这些问题都将不同程度影响今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上述情况充分表明,20xx年我市开放型经济面临形势十分复杂,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同时显现,短期困难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宏观和微观问题彼此影响,不确定和不可预料因素较多。全市各级、各有关方面和企业既要正确把握发展机遇,又要增强忧患和风险意识,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努力做好今年我市开放型经济各项工作。

  四、20xx年我市对外经贸工作思路

  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国际经济逐步回暖和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有利时机,加快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毫不动摇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信心,砥砺奋进,努力实现对外贸易增量提质,使用外资保稳促优,外经合作既快又好,开发区建设转型升级,国际服务贸易扩面突点,外经贸公共服务保障有力,开放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主要目标

  全市进出口总额6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出口4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xx%。合同使用外资36亿美元,力争4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0亿美元,力争23亿美元。境外中方投资额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xx%,力争增长12%;对外工程劳务合作营业额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xx%,力争增长12%。服务外包业务额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离岸服务外包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

  基本原则

  1.正确处理宏观指导和微观促进的关系。既要进一步统一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对我市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的思想认识,形成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对开放型经济工作的前瞻性、全局性研究,制定我市“十二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优化外经贸公共服务,又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为广大外经贸企业排忧解难,及时解决影响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2.正确处理近期发展和长期效应的'关系。既要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把保持开放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采用超常手段保增长,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外经贸各项目标任务,又要着眼长远,积极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优化业务结构,注重开放型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市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正确处理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既要健全政府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机制,提高管理水平,为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又要不断增强行业协会、广大企业的组织、调节、参与和自律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效应,进一步形成纵横联动的良好局面。

  4.正确处理抓好全面和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统筹兼顾,推动各项外经贸业务全面发展,促进内外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全面提高我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水平,又要因地、因企、因时制宜,突出工作重点,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推进市场开拓、招商引资、境外投资创业、开发区“园中园”培育、国贸平台建设、商务机构引进、离岸服务外包等一批事关全局发展的重点工作,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5.正确处理优化服务和规范管理的关系。既要增强外经贸公共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我市外经贸企业拓展业务创造有利条件,又要加强行业管理,引导各类外经贸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经营行为,努力维护我市外经贸经营秩序。

  6.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宁波作为亚太地区门户城市的比较优势,积极利用国外优质资源,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对外经贸业务,增强城市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又要牢固树立“宁波以外都是外”的新型开放理念,更好地发挥宁波口岸城市对内地发展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完善内外经济对接体系,把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有机结合起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重点任务

  (一)积极开拓市场,抢占外贸可持续发展制高点

  1.加快形成扩外需增份额的良好局面。发动广大外贸企业把拓展国际市场作为首要任务,继续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促销手段,千方百计破解外需不足难题。大力开展拓市场“百千万服务工程”,积极推广《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xx0招》,抓紧编发《宁波外贸企业开拓市场xx00个这么办》,及时向xx000多家外贸企业提供网上信息服务,进一步增强宁波产品整体营销水平。加快培育内外对接的自主营销体系,引导重点外贸企业在国内外建立促销机构、贸易代理处和专卖店(柜),使大批产品进入境内外自主批发和零售渠道,减少贸易中间环节,不断增强外贸产品直销能力,提高经营获利水平。健全我市在境外、国内和市区的三级外贸展览促销体系,精心办好我市主办的新加坡宁波品牌产品展、英国中国品牌产品展和西非中国产品展,积极组织我市企业赴法兰克福、科隆、杜塞尔多夫、香港等地参加国际品牌展会和广交会、华交会等国内重点展会,提高消博会、服博会、礼品展、电博会、塑博会等重点展会办展水平,为我市企业拓市场、保份额创造有利条件。积极顺应“互联网+物联网”发展潮流,重视发挥境内外电子商务平台的作用,提高网上宁交会和网上消博会办展水平,鼓励外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有效增加贸易成交机会。

  2.加快建设高素质外贸队伍。沿着千军万马和精兵强将并重的外贸队伍建设思路,不断增添宁波外贸可持续发展力量。继续壮大进出口队伍,力争全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逾千家。引导重点外贸企业积极组建现代贸易大企业,建立一批内外贸易渠道顺畅、兼有研发、物流和电子商务功能的大企业。继续开展招商引贸活动,吸引更多的境内外贸易企业(机构)来甬落户,开展进出口贸易。引导广大外贸企业遵循国际通行规则,严格依法规范经营,维护良好经营信誉,加强对全市外贸企业家和业务人员的现代知识、经营管理、法律法规、经贸政策、涉外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造就一支综合素质好、守法意识强、实战水平高的外贸甬军。

  3.加快出口产品以质取胜进程。积极实施品牌强贸和科技兴贸战略,重视出口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提高我市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宁波制造”向“宁波智造”转变,逐步实现我市出口产品从价廉物美到价高物好的目标。加强出口创牌工作,逐步建立国际、国家、省、市、县五级出口名牌体系,鼓励广大企业通过注册、收购、租赁、合作等方式开发使用境外品牌,不断增加我市品牌产品出口规模。加强科技兴贸工作,鼓励我市外贸企业重视研发设计,加快技术改造,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出口产品档次,增强经营获利能力。扎实推进XX区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建设,集聚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加强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工作,培育一批我市农轻纺机重点产业出口基地,鼓励外贸企业开发名特优新高出口产品,促使外贸产品错位竞争,以差异化替代低价竞争,不断增强宁波产品出口可持续竞争力。

  4.加快推动贸易方式多样化。深入推动进口贸易启蒙行动,扎实做好进口业务培训、实习和“孵化”工作,扩大我市进口经营队伍,培育重点进口企业,增加我市进口额在外贸总额中的比重。鼓励企业抓住自贸区协定、各国重视出口等有利时机,扩大关键设备、先进技术、重要原料、新型材料和适销对路消费品进口,不断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重视培育化工、金属、塑料和消费品等进口专业市场,拓展宁波进口商品内销渠道。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逐步淘汰低层次、低效益、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保低耗和配套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吸引跨国公司把技术含量和增值率高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中心、营销机构转移到我市。发挥宁波保税区、梅山保税港区、栋社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作用,积极发展保税贸易、转口贸易,拓展外贸新领域,优化我市外贸方式结构。

  5.加快建立贸易壁垒破解机制。加大国际贸易规则宣传力度,加强“两反两保”预警工作,加深外贸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认识,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联手破解贸易壁垒的作用,加强相关部门、国内外同行的协作,重视发挥服装、文具、紧固件、模具等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一批市级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提高贸易摩擦案件胜诉率,维护外贸企业合法正当权益。重视知识产权维权工作,既要保护我市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权益,又要引导外贸企业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规定,防止贸易侵权行为发生。

  (二)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外资工作迎难而上

  1.着力营造招商引资工作氛围。引导各地、有关部门和企业进一步形成外资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的共识,增强全市上下重视抓好外资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继续实施外资工作“一把手”工程,努力做到对外资工作重视程度更高、扶持力度更大、工作参与更多、舆论氛围更好、支持配合更顺畅。开展全市招商引资促进年活动,不断扩大使用外资成果。严格实行外资工作目标责任制,改进外资工作评价机制,加大外资工作考评权重,充分调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外资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形成全市关心、支持、参与招商引资的工作合力。研究出台我市《关于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进一步提高外资工作水平的若干意见》。

  2.着力把握招商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使用外资在推动我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把招商、招展、招机构、招人才有机结合起来,扩大招商引资的综合效应。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外资项目引入方向。研究出台《XX市使用外资工作规划》,制造业使用外资主要抓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重点引进龙头型、基地型和效益型先进制造业项目,继续推动我市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汽车及零部件、石化、高档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光源等新兴产业外资项目。积极引导外资项目向研发和销售两端拓展,提升我市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业使用外资主要抓领域拓展和结构优化,重点引进城市综合体、物流运输、旅游、软件和服务外包、金融、创意、环保安全、职业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外资项目。重视引进现代农业外资项目,拓宽我市引资领域。积极培育重点引资市场。进一步加大甬港、甬台投资合作力度,继续挖掘日韩美欧招商潜力,积极拓展东南亚、中东等引资市场。紧盯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引进优质外资项目落户。创新招商方式,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增资扩股的同时,通过大力推进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吸引外国政府、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我市引资渠道。

  3.着力夯实招商工作基础。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研究,把握国内外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趋势,掌握跨国公司和国内重要企业投资及并购动向,促进定向招商。研究我市各地差异化发展,加强对县(市)、区外资工作的分类指导。重视本地集聚产业上下游研究,为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创造有利条件。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精心指导各招商机构有效开展引资工作,适时举办全市招商新人员实务培训班,试行市XX县(市)、区招商人员双向交流工作,不断提高我市招商人员从业水平。加强外资项目库建设。完善“六库一系统”,加强与境内外重要网站的业务合作,增强我市合作项目推介、招商信息收集和项目配对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各地、各有关企业招商引资服务。

  4.着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精心组织东亚、欧洲等境内外宁波周和新加坡经贸合作活动,继续办好浙洽会、甬港经济合作论坛,积极开展“招香港商、引全球资”活动,争取举办甬台经济合作论坛,不断扩大招商成果。继续开展市县两级联合招商,加强开发开放区域及特色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优质项目来甬落户。完善重要投资客商和项目信息共享机制,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强化外资项目合作配对服务,有效促进境内外企业对口洽谈业务。研究出台《XX市外资企业总部认定及促进办法》,加快吸引各类外资企业总部落户。加强与国内外友城、驻外使领馆、重要商(协)会、境内外投资、律师、会计、咨询等相关机构的联系,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驻点招商、中介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充分发挥市相关职能部门及行业协会的作用,拓展我市招商引资渠道。重视以民引外、以外引外工作,开展宁波企业境外上市融资促进行动,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参与并购,扩大我市外资来源。推动我市企业通过与境内外客商合作方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促进我市企业技术改造,增强发展竞争力。

  5.着力优化我市投资环境。进一步发挥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健全我市重大外资项目促进机制,建立外资大项目分级推进制度,定期召开全市外资大项目专题协调推进会议,有效破解外商投资项目规划、用地、环评、消防、审批等难题。推动xx0个合作项目加快招商,xx0个在谈大项目加快签约,xx0个签约大项目加快审批,xx0个已批大项目加快建设,xx0个现有大项目加快增资。落实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鼓励类、允许类外资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工作,提高外资项目审批效率。创新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月活动形式和内容,完善重点外商投资企业联系制度,增强外商投诉“分级负责、限时调处”工作机制,继续保持外商投诉“零积案”,切实维护外商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我市投资环境。

  (三)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更多企业赴境外投资创业

  1.进一步引导走出去工作正确方向。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中国—东盟等自贸区全面建成和国际经济逐步复苏的有利时机,积极实施千军万马走出去战略,拓宽境外投资领域,创新境外合作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以各种方式赴境外投资创业,积极兴办境外研发、设计、营销项目,重视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和制造业,努力打造本土型跨国公司,继续加大对外承包工程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外派劳务管理环境,有效促进境外资源开发和援外工作,积极吸引境外企业来甬设立商务机构,推动我市外经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2.进一步加快境外投资布局进程。积极引导我市企业以独资、合作、参股、并购等方式,创办境外研发机构、设计中心、直销窗口等,逐步建立人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产业国际化、产品国际化的全球经贸体系。以东盟、欧盟、非洲和美洲等地区为重点,推动企业发展境外加工制造业,带动我市设备、半成品等出口,有效规避外贸经营风险,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加大境外合作区推介力度,培育一批市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使之成为宁波企业抱团出击的重要平台。鼓励我市重点企业发展内外互动产业,重视内外资本对接,积极并购境外研发、制造和营销体系,打造本土化跨国公司,增强发展竞争实力。

  3.进一步拓展境外工程承包业务。继续扩大经营队伍和经营领域。抓好设计、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一级资质企业外经经营资格申报等工作,推动更多获权企业开展境外工程承包业务,招引国内外经企业来甬落户,不断壮大我市对外工程承包队伍。以政府推动、商会促进和企业出击为抓手,不断扩大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巩固周边国家、中东和非洲等传统工程承包市场,寻求与发达国家工程公司的合作,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竞争能力。加强境外设厂企业与工程承包企业之间的合作,带动我市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发展。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机构、商会和项目中标企业、境内外金融、保险机构等合作,扩大信息、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合作,办好现有对外工程承包项目,不断拓展新市场、新项目。制定并推广《XX市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流程》,提高我市对外承包工程组织水平。重视发挥与有关院校的合作,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外派劳务培训基地,提高外派劳务人员档次。促使我市企业承接更多援外项目,推动援外工程项目建设。

  4.进一步开发利用境外资源。加强与资源丰富、政局稳定、关系友好的国家和地区合作,鼓励更多的企业开发利用境外资源,重点开发矿产资源、林业资源和渔业资源,增强境外开发资源就地加工增值能力,并带动我市进口贸易发展。办好我市企业在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地的资源开发项目,及时推广成功经验,起好示范带动作用。

  5.进一步加强走出去工作服务和管理。加强与境外政府机构、经贸园区和中介机构的合作,搭建境外项目合作对接服务平台,为我市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条件。健全重点外经合作项目合力跟踪推进制度,千方百计为走出去企业排忧解难。完善我市企业境外投资创业风险管理机制,不断增强我市走出去企业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开展清理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加强管理,落实制度,堵塞漏洞,规范我市外派劳务经营管理秩序。

  (四)抓好整合提升,促使开发区建设转型发展

  1.努力带动开发区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开发区在我市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功能、体制、科技和工作创新,促进开发区夯实二次创业的基础,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类开发区发展水平。重视开发区功能创新,按照建设现代化XX区的要求,完善开发区空间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要素整合和产业集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加强开发区体制创新。继续坚持事权集中、管理统一的原则,赋予开发区必要的经济审批权和行政管理权,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建设效率。推动杭州湾新区建设和XX区开放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使之发挥重点开放区域体制创新的示范作用。加快开发区科技创新,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提高开发区科技研发水平。创新开发区招商引资方式,加快开发区传统产业转移步伐,提高开发区建设效益,鼓励开发区与区外加强招商合作,建立合作成果共享机制。

  2.努力推进开发区整合提升。借助我省“两港两湾”经济区规划契机,积极筹划全市开发区新布局。推动宁波化工区和杭州湾新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落实余姚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方案,做好象山经济开发区、宁海经济开发区、奉化经济开发区和宁波化工区等整合提升前期工作,开展第三批开发区整合提升试点上报工作。

  3.努力加快特色园区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开发区“园中园”建设,逐步形成“一区多园”新格局,真正发挥“园中园”在技术、管理、营销、资本等领域的溢出效应。打造一批国别(地区)投资园区,重点办好慈东工业区德国装备制造园、镇海经济开发区北欧工业园和奉化经济开发区台资企业园等园区。开发一批特色工业园,重点办好北仑光电园区、镇海化工区精细化工园、宁海经济开发区橡塑汽配园和电子园、余姚经济开发区滨海生物技术循环经济产业园、象山开发区科技研发创业园(XX)等园区。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产业园,重点办好XX区宁波东部新城门户区、XX区湾头休闲商务区、XX区宁波南部商务区和XX市奉东新城旅游休闲园等园区。

  4.努力构筑对外开放新平台。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和省委建设“海上XX”的机遇,实质性启动全市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推进宁波杭州湾新区、梅山保税港区开发建设。加强杭州湾新区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引进和培育工作,加快提升新区发展层级。推动梅山保税港区首期按期封关运作,为建设一流保税港区奠定扎实基础。

  (五)突出工作重点,力争国际服务贸易再创佳绩

  1.继续加快国展中心建设步伐。按照“立足宁波、依托XX、服务长三角、辐射中西部、连接海内外”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国展中心建设,搭建国际贸易展销平台。争取国展中心常年展二期工程按期竣工并运营,加快常年展配套设施开工建设,启动常年展三期设展项目研究和场馆建设前期工作,尽快形成常年展规模效应。继续推动招商引展工作,鼓励境内外办展机构来甬举办专业新展,进一步提高我市现有展会举办水平,吸引境内外更多客商来甬交易。整合外经贸电子商务资源,增强国展中心网络展互联和交易功能,扩大网络展举办效应。

  2.继续推动服务外包产业持续发展。加快培育宁波服务外包产业园区,重点抓好宁波国家高新区、鄞州南部商务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鼓励各地培育特色服务外包园区并申报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促进我市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发展。加强服务外包企业培育工作,创造业务承接、政策咨询、人才培养和行业交流等机会,促使我市服务外包企业做强做大。鼓励发展供应链管理、研发设计、物流、文化创意等特色服务外包产业,优化我市服务外包产业结构。积极探索政府服务外包促进机制,拓展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领域。加大服务外包项目招商力度,加强对全球服务外包xx0强企业和国内50强企业的招商力度,尤其要重视与微软、埃森哲、东软集团等境内外服务外包大企业的联系,争取引进一批国内外服务外包合作龙头企业落户。扎实做好服务外包各项基础性工作,建立校企服务外包人才合作开发机制,重视cmmi和iso27001国际认证,加大对国际认证和离岸外包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服务外包业务统计工作水平,完善跨部门服务外包工作合作机制,努力争创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3.继续重视涉外机构引进工作。积极引进生产型、商务型、功能型、综合型涉外服务机构,鼓励境内外大企业把地区总部、营销中心、港口运输、研发中心、品牌管理、产品检测、利润核算中心等机构设在宁波,全年新增涉外服务性企业(机构)xx00家以上。出台《关于促进境外企业驻甬商务机构的意见》,按照积极引进、有效管理的原则,鼓励境外企业来甬设立办事机构,增强宁波国际商贸功能。

  (六)加强公共服务,优化开放型经济运行环境

  1.精心打造外经贸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前瞻性、战略性、应用性外经贸工作研究,科学谋划,精心编制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高质量完成一批重点调研课题。完善外经贸信息资源采集工作,依托网络技术,借助有关媒体,加快建立市县两级联动的外经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设宁波对外经贸信息“一点通”,形成全覆盖外经贸公共信息服务机制,增强政府公共服务效能。

  2.精心打造外经贸政策服务平台。按照不断优化外经贸公共政策的要求,进一步体现外经贸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继续稳定外贸、外包扶持政策,加大外资、外经政策力度,不断扩大外经贸政策绩效。加强对外经贸政策的宣传、推介工作,帮助各地、各企业用好、用足政策。进一步落实各项外经贸政策,继续加快政策兑现进度。改进开放型经济工作考核办法,提高考核评估绩效。

  3.精心打造外经贸业务增促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开放区域对全市开放型经济的带动作用,为中外企业发展实业、从事贸易搭建服务平台。积极搭建我市会展、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广大企业捕捉商机、拓展市场提供有利条件。搭建外经贸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我市外经贸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继续办好全市外贸孵化器和进口实习基地,推动更多的企业开展外贸业务。办好各类外经贸人才培训、实习和交流平台,加大外经贸公益培训力度,适时举办外经贸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全年外经贸业务培训13000人次,积极开展境内外涉外人才招聘活动。有效借助我市境外开发区、贸易中心、招商机构和经贸工作联络处等平台,为宁波企业赴境外投资创业提供便利服务。

  4.精心打造外经贸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加强与金融、保险等单位合作,办好宁波外经贸企业网上融资服务平台,拓展中小外经贸企业融资渠道。同时,不断充实网上融资服务平台功能,落实担保、抵押等服务项目,为中小外经贸企业与担保企业、抵押机构对接信息提供便利条件。继续举办小银行服务外贸小企业活动和金融新产品推介会,再推融资服务新举措,进一步改善我市中小外经贸企业融资环境。

  5.精心打造外经贸企业法律调解服务平台。重视发挥外经贸企业网上法律服务平台的作用,搭建外经贸企业与境内外律师事务所之间协作交流的桥梁,为我市外经贸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案件受理等服务,帮助广大外经贸企业积极防范经营风险,维护正当合法权益。办好市外商投诉协调中心和市国际贸易投诉协调服务中心,认真受理相关投诉事项,促进我市投资经商环境改善。

  6.精心打造外经贸联动服务平台。在落实《XX市外贸便利化工作规程》的同时,研究出台我市外资、外经便利化工作规程。加强外经贸纵向联动服务。积极参与宁波对外开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对宁波扩大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支持,完善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职能,建立县(市)、区相应的工作机制,提高全市乡镇(街道)外经贸工作水平。加强外经贸横向联动服务。健全关贸、检贸、财贸、银贸、工贸、农贸、贸贸、技贸等协作机制,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能,优化口岸“大通关”环境,深入推行外经贸工作全面便利化,推动更多外经贸企业成为海关a类信用企业、报检便利企业,对重点出口企业采取“大统保”出口信用保险投保模式,巩固和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进一步完善出口收汇和退税、贸易融资等服务机制。深化与国内外友城的经贸合作,拓展我市外经贸发展空间。加强外经贸多向联动服务。加强外经贸行业协会培育,充分发挥协会在对外招商、贸易破壁、展会组织、人才培育、业务对接、政策推介、信息搜集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献计出力。完善我市外贸、外资、外经、外包、外宣、外事等合作互动机制,开展跨行业、跨领域合作,争取互促共赢的积极成效。继续创新开放型经济工作评优方式,开展外贸出口、外资引进十强镇乡(街道)评选活动,对开放型经济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