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致敬了不起的她初中生满分作文一
“哎哟——”张桂梅异常痛苦地哼了一声,严重的类风湿病等疾病磨着她的身体。每次坐在稍矮一点的凳子上,她都只能在学生和家长的搀扶下缓慢站起。
“张老师,喝口水,休息一下吧?”学生家长心疼地问。
“没时间了,我还要去好几个学生家。”张桂梅笑笑说,挥了挥贴满膏药的手。
在同事和乡村干部的搀扶下,张桂梅走下乡村公路,沿着山间小路艰难地走到学生家里。告别时,她又在学生及家长的搀扶下走上公路,拖着疼痛的双腿上车……
这是今年国庆期间,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到学生家里家访时的场景。今年,张桂梅先后被评为云岭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可是她的工作生活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每天凌晨5点半起床巡查学校、深夜1点后休息;依然在假期家访学生,尤其是寒假和国庆,她几乎每天都在家访的山路上。
步履艰难的家访路
头几年,张桂梅自己走山路家访,曾因过度劳累昏睡在路旁。她尝试过自己租车,也骑过马和摩托,肋骨断了两次。后来县里派车帮助她家访,可几乎每一个学生家里都还有一段要步行的小路。“过去张老师能风风火火地走路,后来病越来越重,有些难走的路段需要搀扶。今年需要搀扶的时候就更多了。”一直跟随张桂梅家访的华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秀丽说。
今年10月2日至7日,张桂梅在6天里走遍华坪县荣将镇、石龙坝镇、兴泉镇、船房乡的37个村小组,走访了39个农村学生家庭,平均每天走访六七个学生家庭。最远的家访路是去高三学生罗青青(化名)的家。乘车40多公里到达船房乡华荣村后,张桂梅还要走半个多小时的上山小路到罗青青家。在同事和罗青青的搀扶下,张桂梅一步一步地爬山坡,走几分钟就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路过一条浅浅的小溪时,她已无法抬腿跨过,只能拖曳着双脚划过水面。
自2008年创办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始,12年来,每届高三、每个农村学生,张桂梅都要利用假期尽量家访一遍。她不是丽江人,却已走遍丽江各地山山水水。她的足迹覆盖约1552名学生的家庭,行程11万余公里。
张桂梅把1804个贫困山区女孩送出大山,送进大学。她创办的女子高中历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100%,今年高考又创最好成绩,159个考生中70人上一本。然而,张桂梅仍不甘心,还没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她仍旧拖着病体去家访,她要去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情况,去解除每个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再加把劲,明年高考打个漂亮仗。
校长就是“心理医生”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没有专职的心理医生。学校老师们开玩笑说:“张桂梅校长就是心理医生。”
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家庭贫困的阴影,经常会使一些学生精神状态低迷,学习成绩滑坡。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张桂梅不仅耐心地开导学生,而且亲自去家访,了解学生背后的家庭原因。她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
张桂梅每晚住在学生宿舍。高一年级的一名女生情绪低落,学习成绩退步。张桂梅就让她与自己同住,经常开导她。了解到女孩的父母经常打架,女孩还常被父亲嫌弃辱骂。张桂梅3次到村中她家里为其父母调解,终于让全家和好,小姑娘脸上有了笑容,学习也更努力了。“我要救这个孩子,就要救她父母,救她全家!”张桂梅说。
“陈小琴(化名)最近考试成绩才390多分,这个成绩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年国庆家访,张桂梅带着满腹疑问来到船房乡华荣村高三学生陈小琴家。陈小琴家是贫困户,母亲有精神疾病,父亲受到村里帮扶,当了村里的保洁员。张桂梅明白了陈小琴的心病,亲切地鼓励她:“大家都在帮助你家,你在学校的生活费有学校补助,你不用担心家里,应该全力以赴地专心读书。”
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没有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辍学,没有发生过学生自杀、自残的事件。12年来,跋山涉水的家访,每个学生和家庭的甘苦张桂梅都了然于胸。
贫困学生的及时雨
华坪女子高中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家庭贫困的阴影对孩子影响很大。张桂梅在家访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还经常救济学生家庭,甚至帮助全家人摆脱贫困。
船房乡华荣村的文丽丽、文萍萍(化名)两姐妹分别是华坪女子高中的高三和高一学生。两姐妹的家不仅贫困,而且她们的父亲眼睛患有严重疾病,在县医院无法医治,需要到邻近的攀枝花市医院医治,可因经济困难,一直未能出行。今年国庆到她们家家访时,张桂梅当场掏出500元给两姐妹的父亲,让他尽快去看病。
张桂梅看到两姐妹家有一间装杂物的危房,人员进出十分危险,当即提出应该尽快拆除。陪同家访的船房乡乡长李桂梅表示由乡里帮助拆房,并帮助其向民政部门申请低保保障。两姐妹和父母感动不已,全家搀扶着张桂梅送出村外。
12年来,张桂梅资助学生困难家庭的费用,都来自各级政府给她的奖励补贴,还有社会各界的捐助。她希望把这些关爱带到女子高中的孩子们身上。
“我获得的许多荣誉,是贫困山区老师集体的荣誉。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贫困山区的老师们,温暖了老师学生们的心,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做好贫困山区的教育工作。”张桂梅诚恳地说。
2021致敬了不起的她初中生满分作文二
2月16日一早,大年初五,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拖着衰弱的身躯,艰难地走在乡村家访的路上。晚上回到学校,已是全身难受,呼吸困难。陪她家访的学校办公室主任张晓峰马上送她去医院吸氧。吸完氧,张桂梅才慢慢缓过神来。
从2月6日至16日,张桂梅进行了第13次寒假家访,除了大年三十和初一,她都奔波在云南丽江的华坪县、永胜县和宁蒗县的边远山区,推开学生家庭的木门,打开一扇扇学生和家长封闭已久的心灵,用她全身微弱的力气来拉住一个个在贫困和学业中徘徊的农村女孩。
大年三十那天,张桂梅回到自己的家——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陪福利院的孤儿们过第20个春节,她和孩子们一起打扫卫生、贴春联、做年饭,这是她一年中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刻。20年来,先后有172个孤儿在作为院长的她的呵护下,在儿童之家健康成长,如今最小的6岁,最大的38岁。除夕之夜,张桂梅通过记者给全国人民拜年:“谢谢大家对孩子们的关心和期望,我会竭尽全力,不让大家失望!”
大年初一一早,张桂梅又回到她的另一个家——华坪县女子高中,校园空荡荡的,同学们都放假回家过年,可作为校长和校党支部书记的张桂梅,心里总是牵挂着校园安全,在值班守校职工李雅兰的陪伴下,她又仔细地巡查了校园的各个角落。学生在校期间,她每天都至少3次巡查校园。“张老师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全身都痛,双手都贴满了膏药。”
华坪女子高中建校12年多,张桂梅已经家访了1550多名学生的家庭,行程11万多公里。虽然今年身体状况非常差,寒假她仍然坚持家访,在她心里,寒假是高三学生的关键时期,每一届高三,她都要利用国庆长假和寒假把高三农村学生家访一遍。因为张桂梅一直有个心愿,不仅要让农村贫困女孩能够免费上高中,还要能够上大学。这不仅需要老师同学们在校园里努力,还需要每一个学生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华坪女高学生普遍基础差,成绩提升较难。但张桂梅提出:“必须让学生全部考上大学,而且要争取考上双一流大学。”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教学目标,张晓峰曾数次劝她降低标准。可张桂梅坚决不同意,“我们办女高的目的,就是要用教育改变她们的命运,如果只是混个高中毕业证,就失去了办女高的意义”。虽然13年来张桂梅和女子高中把1804个贫困山区女孩全部送进了大学,改变了她们及其家庭的命运。但她还是渴望有女子高中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对农村同学及其家长们来说,张桂梅老师家访不仅是来看望他们,还是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增添希望。在高三学生郭婷婷(化名)家的院子里,张桂梅拿出成绩单,和郭婷婷及其父母一起分析期末各科成绩:“英语109分、语文105分、数学80分……”得知郭婷婷想考武汉大学,张桂梅鼓励她说:“就是要争取考排前10名的高校,但现在总分还差200分,数理化还要加强,还要多努力!”郭婷婷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呢?张桂梅当场打电话问郭婷婷的班主任,班主任回答是郭婷婷上课有时不太专心,还不够努力。郭婷婷及其父母表示同意班主任的看法。
“现在女子高中为每个学生3年支出的学习成本费用约5.8万元,全靠政府支持和社会各界捐助,你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考个好大学!家长要多支持她!”张桂梅语重心长。
郭婷婷连连点头,她的母亲说:“我们愿意孩子多读书,我们就是书读少了。希望孩子不要像我们一样。”
张桂梅在学生和家长的搀扶下,慢慢走出村中小路,艰难地坐上车,又匆匆赶赴另一个乡镇另一个学生家庭。至2月16日晚寒假家访结束,短短9天,张桂梅跑遍华坪县、宁蒗县、永胜县边远山区的104个学生家庭。最远的是永胜县羊坪乡水柯乐村猪厂小组和落雪坪村阿木湾下村,张桂梅乘车走路来回跑了一整天。
张桂梅常对老师和家长们说:“所有的孩子都能教好,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足够的耐心和足够坚定的信念,就一定能使孩子都变得足够优秀!对我们的孩子,不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轻言放弃!”
2021致敬了不起的她初中生满分作文三
笑容,是治愈的力量,可以将温暖传递给他人;笑容,是生命的阳光,可以消解他人的烦恼;笑容是无声的语言,可以传递给别人快乐的心情。回首2020,这一年,你曾被谁的笑容治愈?
这一年,你可曾被钟南山院士的“久违之笑”治愈?今年3月份,钟南山院士与专家团队会诊结束后,“偶遇”在楼下等候的“粉丝团”。他们自发组织为钟院士送上鲜花,并齐声唱起《感恩的心》,平时一向严肃认真的钟院士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义无反顾地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广大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把群众的冷暖安危铭刻于心,用实实在在的付出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这一年,你可曾被袁隆平院士的“灿烂之笑”治愈?11月2日,在湖南省衡南县,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至此袁隆平团队双季稻亩产突破1500公斤,听到这个消息,袁隆平院士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知识是成就事业和梦想的基础”,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他始终秉承“学无止境”的品格,坚持以雄厚的遗传学专业知识做基础。广大干部要克服“知识恐慌”和“能力危机”,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干事创业的质量和水平,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增长经验,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把事业发展推向新境界。
这一年,你可曾被张桂梅校长的“欣慰之笑”治愈?12月11日,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她帮助1800多名女孩儿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她用教育事业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付出了一生。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她说到,“我这辈子的价值,我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毕竟她们后边比我走得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广大干部要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时刻保持“纵饮冰十年,亦难凉我心中之热血”的心态,多修潜功,多做潜绩,心怀“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耐得住浮躁与喧嚣,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打通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2021致敬了不起的她初中生满分作文四
日前,*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近日,*宣传部又授予她“时代楷模”称号。
扎根边疆,立德树人,张桂梅的事迹让人动容,她不仅用责任和担当照亮了山区女孩的前程,更塑造灵魂,传递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观到大山深处。她是新时代的“燃灯者”,是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她大爱无疆的博大胸怀点亮了党员干部的信仰之灯,铸就了信念之“魂”。她不是一出生就在大山,17岁时,她满怀热忱奔赴云南支教,这一个充满情怀和梦想的决定,改变了她的一生。无论是在大理教书,还是选择华坪县育人,抑或是决定办一所不收费的女子高中,她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她博大胸怀、坚定信仰的真实写照。从毕业开始,我们也面临着无数的选择,是去往大城市逐梦,还是奔赴基层筑梦?是选择拼搏奋斗追梦,还是选择碌碌无为弃梦?每一次选择,都是我们理想信念的诠释。选择基层,选择拼搏,就是践行党员干部的信仰,就是追逐党员干部的理想。这份信仰,这份理想,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坚持不懈,定会破除万难,勇往直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她不顾生死的无私奉献点亮了党员干部的奉献之灯,激发了干事之“情”。“如果我是一条小溪,就要流向沙漠,去滋润一片绿洲。”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华坪女高的12年里,她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也获得了丰厚的奖金,却全部捐献给了教育事业。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她,没有房子、没有财产,仍住在学生宿舍,虽身患20多种疾病,仍咬牙坚持,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付出一生。她的无私无我改变了许多孩子的命运,也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这样的奉献精神。抗击疫情、脱贫攻坚……每一次胜利,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奉献。未来的路,仍会有坎坷和波折,仍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秉持奉献精神,点燃干事激情,激发干事热情,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新成就。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她坚忍不拔的顽强奋斗点亮了党员干部的担当之灯,注入了拼搏之“劲”。她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大爱改变了许多贫困学生的命运;她东奔西走、超负荷工作,用顽强的意志将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变为现实;她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女高校园。多年过去,她老了、病了,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党的事业的奉献丝毫未减。党和国家的成就是无数像她这样顽强拼搏的人取得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用生命践行使命,用情怀抒写担当,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从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中寻找方向,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贡献力量。
2021致敬了不起的她初中生满分作文五
电影《白昼流星》里的一对少年流浪兄弟,在遇到扶贫干部李叔的时候,人生开始发生变化。兄弟俩见证了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的历史瞬间,见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昼流星”。
“要是有一天,人们能在白昼里看到夜晚的流星的时候,这片穷土才会被改”,其实对于兄弟俩的人生,李叔才是那颗改变命运的白昼流星,他在祖国北方边疆点燃了希望之光,让兄弟俩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在祖国西南的美丽古城丽江,我们也同样看到了白昼流星的闪亮。她叫张桂梅,一个从祖国东北来到西南的普通教师,她凭一己之力撑起了一所学校,也撑起了无数失学女孩的希望。人们说:“有她,就有光。”
是啊,她就是白昼流星,她的光芒照亮白昼与黑夜,她已然成为传奇。
因为被照亮,所以选择照亮人
张桂梅老师的人生充满坎坷,从小家庭子女多、生活并不富裕,在人生最幸福的时刻痛失相濡以沫的丈夫,后来张老师又不幸得了癌症。命运仿佛一直在捉弄着她,让她遭受如此多的不公,但是“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张老师患病后,她不愿给学校增加负担就忍痛瞒着。但是她被病痛折磨得痛苦至极,走路艰难甚至难以起身,最后只能告诉学校。学生知道张老师生病后,为她上山采摘野核桃,家长们也采摘灵芝磨成粉为她补身体。这些小小的善意举动,全部铭记在她的心中。
云南华坪县妇联也发动全县为她捐款,那些零零散散的毛毛钱也许就是农家攒了许久的收入,也许是进城来回的路费,也许是孩子的新衣,也许是全家一个月的口粮。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善心,救活了张桂梅,也让她决心燃尽此生,照亮前方的道路。
张桂梅说,“我对自己说,活着吧,好好活下去,这座小城对我有恩,活着还可以还还人情债。”所以她以近乎疯狂的方式,透支着自己孱弱的生命,把往后余生奉献给教育事业,只为给那些被忽视的生命提供更多的机会。
白昼里的流星,不被定义的人生
这个世界对女孩充满了所谓定义,譬如“女怕嫁错郎”,譬如“女孩是泼出去的水”,譬如“女孩就是赔钱货”。当女孩的人生被定义,选择就成了错误的事情。女孩难道就该随便嫁个人吗,女孩就只该哺育后代吗,女孩就不配受教育了吗?
当一个女孩十三四岁就嫁了人,那她的人生也就困在大山之中;当一个女孩上完初中就辍学,那她就只能围着自己的丈夫和小小的灶台。这大多是悲剧的开始与重复,很多女孩因为过早失学,只能从事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甚至对同性充满歧视,等自己有了女宝宝,有的还会遗弃。
在张桂梅的心中,女孩的人生不该是这样的,女孩应当和男孩一样,能够走出大山去见识世界,去了解生命的可能性。她们也可以和男孩一样,拥有同样的机会,从事喜欢的职业,享受生育的权利。这也是她办免费女子高中的初心,让每一个女孩能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白昼流星。
所谓贫困,更多时候并非物质资源的匮乏,而是知识的缺少和理性不足。背后的根本还是缺少了教育。当女孩失去教育的机会,那么贫困就会一代代陷入恶性循环,而张桂梅凭着百折不回的信念打破了循环,她让一个个渴望知识的眼睛放出光亮,让她们成为大山开出的最美花朵。
奇迹恰如白昼里的流星,而她正是那颗划破苍穹的闪耀明星。
后来遇见她,陪我春秋冬夏
遇到张桂梅的孩子们无疑是幸运的,她是136个孤儿的“事实妈妈”,她把1600多名山区贫困女生免费送入了大学。是她陪伴孩子们,走过一个个春秋冬夏,让这个世界充满色彩与美好。
如果让这些孩子写一个和张老师的故事,那无疑这些故事会长到没有尽头,这些故事充满了坎坷与磨难,但也有无数的幸福与荣耀,而对于孩子们自身的影响与改变却是无穷无尽的。
在她们的故事里,她是不顾自身健康、四处奔波的妈妈。她时常颤颤巍巍、时常气喘吁吁,她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她依然坚持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都给了学校、给了福利院,给了无数贫困的女孩子。她自己却只穿着破洞的牛仔裤,坐着最廉价的摩的,她只愿让孩子们更好。
在她们的故事里,她是剥夺她们玩耍时间的“周扒皮”,从5点30分起床晨读,晚上12点20分自习结束,中午只有40分钟的午休时间,吃饭、洗碗的时间限定在15分钟。即便在高考大省河南,这都是严苛至极的时间。而她想的是学生基础差、学校条件差,那只能用时间来拼。所以哪怕学生和社会多有怨言,但是她仍然坚持,因为她知道最终的成绩是会说话的。
在她们的故事里,她是永远向前、从不满意的老师。今年华坪女高有159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有17人,一本线以上70人。理科最高651分,文科最高619分。这样的成绩连某些省会城市的高中都愧叹不如,但她却不满意,和其他一些大城市相比仍存在不足。她想让自己的孩子们去到更远的地方、考上更好的大学。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
这部故事书很长很厚,张桂梅还在用生命书写,她也愿陪着更多的孩子走过春秋冬夏。
**强调,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张桂梅正是沿着教育扶贫这条路,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让这些希望的种子落地发芽,开出最美的花朵。感谢这朵划破苍穹的白昼流星,让我们一次次见证着红土地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