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味作文600字五篇

黄飞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600字1

早点有很多种,其中我最喜欢的莫过于蟹黄汤包了。

蟹黄汤包很好吃,我和妈妈都很喜欢。有一次,我考试得了100分,妈妈为了奖励我,就带我去全市有名的“淮扬楼”去吃蟹黄汤包。

我们刚来到“淮扬楼”的门口,就有一阵香味让我垂涎欲滴。走进店里,我和妈妈随便找了一个位子坐了下来,因为人很多,所以客人们的身影在蒸笼的热气中显得朦胧而拥挤,因此成了清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趁着等待的功夫,我悄悄地跑到厨房的外面,想一睹蟹黄汤包整个的制作过程。做汤包的师傅的手艺可以说是十分娴熟,他从容的面目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他先将事先准备好的面团“摘”成许多的小面团,用擀面杖将小面团压成扁圆,然后,凹成小碗状。最重要的一步来了―灌蟹黄。做汤包的师傅一手持着盛有蟹黄的碗,一手持着碗状的汤包皮,他先将装蟹黄的碗往上抬了一点,然后飞快地将蟹黄灌了进去,紧接着就把汤包给封口了。封好之后,就可以将汤包放入蒸笼。

等了好大的工夫,汤包终于出笼了。刚出笼的汤包晶莹剔透,皮薄馅满,只要轻轻往皮上一戳,满满的汤汁就都流了出来,让人看了口水直流三千尺。开始吃了,我拿起筷子轻轻地慢慢地将一个蟹黄汤包夹进碟子的边上,然后用嘴在上面咬了一个小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开天窗”。天窗开好后,我就将嘴靠在上面,猛地吸上一口汤汁,那汤汁从我的味蕾上流了下去,让我体会到无比的鲜美,喝了第一口就忍不住想和第二口的感觉。喝完了汤汁,我又开始向肉和皮“进攻”,虽然它们没有汤汁鲜美但还很好吃。

蟹黄汤包真的很好吃,你不妨也去试试。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600字2

我吃过小巧玲珑的虾,吃过鲜美可口的蟹肉,吃过里嫩外酥的烤鸭……但唯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濮阳的糟鱼。

记得第一次吃糟鱼是在范县的黄河边。说起鱼,恐怕有不少人都有过被鱼刺卡喉的亲身体验,而吃糟鱼就不会了,它带给你的是全新的、另一番独特感受。

啊,一盘糟鱼上桌了!青花盘,再配上金灿灿的鱼肉,上面是绿色的葱花和红红的辣椒,红配绿,就像在金子上几朵红花与绿叶,鱼的周围是熬的很久的汁,散发着扑鼻而诱人的香气,那香气时浓时淡,似咸非咸,香气中浑合着浓郁的鱼香,交杂着葱香与汁汤的高雅气味。一上桌,筷子都不由自主的伸向那盘糟鱼,而“冷落”了其它的几个菜。我夹了块鱼肉,把肚子上的骨头都夹了过来,吃鱼时,我小心地避开刺,但这时爸爸告诉我,鱼刺也能吃,于是,我小心地咬了一口,啊,好酥呀!完全不是以前那种又干又硬,而是像酥饼一样,那品味,真像是在吃小饼干一样。我又夹起了一块鱼肉,细细地端祥:外面是一层金黄又偏深的鱼皮,里面的鱼肉淋满了汤汁,哎呀!真是口水直流三千丈,不吃鱼肉不罢休!放在嘴里,鱼肉又鲜又嫩,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地加工而成的,仔细回味:好像畅游仙境,观赏天界美景一般;还像在天宫的蟠桃园,尽情享用美味无穷的仙桃一般配;又仿佛游于水帘洞一般,整个世界好像只剩下你和糟鱼,尽情享用无限的静谧……

濮阳的糟鱼是豫菜的经典名肴,它以黄河鲤鱼为原料,以鸡的老汤,久熬形成很浓的卤汁,鱼用小火煨在汁中熬制了一天一夜,内中骨肉早已酥烂,做工这么精细的鱼怎么不美味呢?

外地人来到濮阳,一定要品尝一下这百吃不厌的糟鱼!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600字3

临近春节,电视里面不时播放的,最多要算中国各地传统美食的介绍了。看多了,连嘴也馋上了。所以,等不到春节回乡,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嚷着叫妈妈也教我做一个!

“叶麻”亦即糍粑,是家里乡亲们在节日里常做的家乡小吃。因生活比较贫困,所以用料也比较简单,只用上便宜的糯米粉,红糖和绿豆扁就可以了。

要做出一个甜美可口的叶麻,看似容易,但工序却不少啊!第一步我最喜欢,也是自愿负责的,就是攀上屋前的菠萝蜜树摘叶子,这事情可难不倒我。三下五除二,不须一刻钟,我已采摘了足足一篮子绿油油的叶片,然后把它们洗干净备用。勤快利索到不得了,连爸爸也夸我呢!

接着我将蒸软的绿豆扁加上红糖混合搅磨成豆泥馅料放在盘子里。而这时,妈妈也正忙着将糯米粉加入糖水搓成面团后,再切成大小等分的小面团。然后爸爸,姐姐和我一起动手,将手中的小面团捏成小圆盘形状,将豆馅放在中间再搓成小圆球,由妈妈小心翼翼的放进“饼模”里均匀挤压,之后反转轻轻一拍,一个个漂亮精致的糍粑便做好了,最后再放在叶子上面就可以了。

终于可以上灶蒸了,看着缕缕白烟徐徐升起,还不时传来一阵阵的米香,巴不得马上就把它放进嘴里。漫长的三十分钟终于过去了,终于可以出锅了,晶莹剔透,还飘散着阵阵甜香的糍粑,我连忙伸手拿了一个,迫不及待的要咬上一口,品尝一下自己亲手做的糍粑是个什么味?啊!好烫啊!差点没拿稳掉到地上了。咬上一口,感觉软软糯糯,甜丝丝的,好美味啊!真的要说上三遍,好吃!好吃!好吃!

一个小小的糍粑,令我深深体会到制作人的那一份心意和诚意,心中的幸福和温暖实在是刻骨铭心,永世难忘。那也是最弥足珍贵的家乡味道,妈妈的味道!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600字4

上个周末在家,突然想起去年和程世龙一起烤红薯的味道。那种带着木炭味的烤红薯,甜甜的,香香的。那种天然质朴的味道一直让我无法忘怀。

立即打电话联系好友于铭岱和张子怡,约他们在姥姥的菜地那碰头。见了面,我们很快就找到了那一小块的红薯地。我拿出借老爸的挖蚯蚓的小工兵铲,然后我们特别有经验的专门找那些凸起的小土堆来挖,因为那可是被红薯顶起的。很快,我们就挖出了四五个大红薯。

红薯有了,我们就开始找干枯的树枝。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开始了捡树枝比赛,谁捡的多,一会烤好的红薯谁就吃的多。果然是个好办法,大家捡树枝的积极性特别高,一会会的功夫干树枝就堆成了小山了。

第三步就是挖一个比篮球稍大的坑,然后将树枝放到里面点着。等火烧一会再把红薯放到火堆里。最后,再把挖坑的土盖在火堆上面踩平。只要半个小时红薯就被闷熟了。

然而,这半个小时过得好慢呀!我们三个蹲在那里,手托着下巴,眼巴巴的盯着那个火坑。“熟了吧!”“好长时间了!”“看着表呢,才三分钟!”……“时间到了吧!我都闻到香味了。”唉!——时间过得好慢呀!“再等等,烤熟了才好吃。”……

最终没等到半个小时,我们急不可耐的用小木棍将红薯拔了出来。红薯烤的黑乎乎的,等稍稍凉了一点,我们一人一个,小心翼翼的'剥掉皮,咬了一口,嗯!——真甜呀!我们边吃边互相的笑着:“哈哈哈!你的嘴黑的成了小花猫了!”“你的也是,还说我呢!”“哈哈哈!——”

烤红薯真是人间美味呀!虽然烤的中间还不是很熟,但是,因为是自己亲自烤的,所以,依然是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600字5

蒸,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用水蒸气将食物加热或使食物熟。这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烹饪技法之一。

广东人喜清淡,因近海,故多食鱼虾等水产。这两者相结合,便诞生了广东人最喜欢的一种食鱼方式——清蒸。清蒸可保存鱼肉的原滋原味,而蒸鱼又不需要诸多各色的调料的辅助,只需在出锅之时,稍微淋上一些调味用的蒸鱼豉油就行了——而这两点,正是广东人所崇尚的。

在此,我便向大家传授一下蒸鱼的方法。在此,我便以鲈鱼为例:

选一条一斤左右的鲈鱼,剖腹、去鳞、洗净,将其放在盘子中。在其身上划若干道口子,在每个口子与鳃、头中放些许姜丝。再用小汤匙给鱼身抹上醋,以此去腥——最佳之选是苹果醋,只因其能在鱼肉中留下淡淡的果香。若无果醋,白醋也能凑合,但要适量减少用量,否则会太过于酸而难以入口。切忌使用陈醋!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上锅开始蒸了。一般来说,一斤的鲈鱼蒸八至十分钟即可。时间到时,必当先打开锅盖,使水蒸气尽数向上散去。否则,只会让水留在锅内,使得鱼肉的味道没有那么的纯真。而这样的鱼肉,又怎能称得上蒸之味道、真之味道呢?

鱼肉出锅,淋上些许蒸鱼豉油,再放上一些装饰用的长条的葱丝。完美!可以上桌享用了。

尽管是简单的蒸鱼,但那其中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人生不必太过于追求复杂,有时候,原原本本的朴实未尝不是好事。人生不长不短,最多也就一百多年。虚伪的、做作的活着也是活;真实的、原本的活着也是活。若是你,你又会选择哪种活法呢?就像茄鲞和蒸鱼,你会怎么选呢?

蒸,只是近似于真。蒸之味道,却完完全全地诠释了真之味道。我们不妨放下生命中的那些虚伪和粉饰,去尝尝生命最原本的味道,何乐而不为呢?

人生会有很多只得我们追求的东西——功名、财富、地位……在这个追求的路上,我们也许能带着初心,看遍这个“真”的世界。但大多情况下,我们会有迷失,会有堕落。但当我们获得了我们想要的一切时,我们可能会真正的失“真”。

我们需要学会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于浑浊中追寻清明。

蒸之味道,真之味道。亦蒸,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