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市场调查报告

黄飞

  无人驾驶航空器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在技术和市场的共同推动下,无人机的数量和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目前,我国从事无人机行业的单位有300多家,其中规模比较大企业有160家左右,形成了配套齐全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目前在研和在用的无人机型多达上百种,小型无人机技术逐步成熟,战略无人机已试飞,攻击无人机也已多次成功试射空地导弹。

  根据中国市场调查网发布的《20xx年中国 无人机 行业市场前景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中国无人机市场主要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其中军用无人机市场占比约为88.6%,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占比约为11.4%。

  另外,报告中还显示,20xx-20xx年中国民用无人机销量不断增长,其中20xx年的销量为1.67万架,到20xx年迅速增长至9.95万架,近两年的'增长速度更是保持在100%以上。预计20xx年中国民用无人机销量或将达到29万架,从发展前景来看,无人机已经应用在航拍、快递、灾后搜救、数据采集等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但频频发生的无人机违规飞行不仅影响了民航正常运行,更威胁着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的兴起,它成了屡屡闯入净空区、威胁航班飞行安全的“黑手”。近几年,包括成都、杭州、绵阳、重庆、深圳、哈尔滨等在内的全国多地机场都出现过无人机“黑飞”迫使飞机停飞或紧急降落事件。据民航部门提供的数据,20xx年,全国共发生无人机扰航事件4起,20xx年猛增至23起。20xx年以来,此类事件更加频发,仅西南地区就已发生十多起。

  伴随着科技进步和无人机产业发展,中小型飞行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然而无人机越飞越高,对无人机的监管却严重滞后。近日,民航局机关各部门持续开展无人机管理工作,先后制定下发《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等规定规范,同时开展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机构和人员管理。民航局相关部门还下发了针对性的措施要求。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机场也在制定完善防止无人机干扰运行的程序,联系地方政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全面铺开。

  中国市场调查网行业分析师表示,国内无人机规模化民用刚起步,市场潜力巨大。但如何融入民航空域管理体系、适航取证等行业标准规章缺失、较高的消费门槛等问题是国内无人机民用领域成长的主要瓶颈,需加紧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推动行业加快发展。但是单靠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的约束也是远远不够的,无人机的规范化应该从多方面着手。

  当然,首先应该是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的完善。要有效禁止“黑飞”,就必须通过法律明确划定界限。一些无人机使用者只是觉得机场周边空旷,因此到机场等禁飞区域附近放飞无人机。自己觉得无人机距离机场尚有距离,却不知不觉进入了航道,给航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法律需要明确划定边界,证照谁来管理都应该加以明确规定。

  其次是通过技术来绑住无人机任性的翅膀。技术手段已经证明“电子围栏”可以有效避免无人机越界。而且,一些企业对于售出的每一架无人机也都能在云端实时监控。假若企业和监管部门在技术层面肯于投入,无人机越界“黑飞”的现象就会得到整治。这其中的关键,是让每家无人机生产和销售企业,都肩负起社会责任。

  三是提高无人机购买和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识。无人机购买可采用“实名制”,提醒每一位无人机爱好者自己该肩负的责任。并且还需要在每一台无人机的产品说明中都做出明确警示并引导用户到监管部门网站了解相关法律和禁飞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