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音乐上册《月亮颂》教案

刘莉莉

九年级音乐上册《月亮颂》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弯弯的月亮》,体会歌曲中幽幽的思乡之情,培养歌唱能力。

  2.初步了解艺术歌曲的相关知识。选用不同的伴奏方法为歌曲配伴奏,发现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3.欣赏《花好月圆》,了解民族管弦乐的特点,风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唱乐、吟诗、赏画实践活动,对“月”之情结作一次深刻体验。

  2.用轻柔深情的音色演唱《弯弯的月亮》,较好表达歌曲意境。

  3.体会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月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4.通过欣赏《月夜》和《花好月圆》,了解外国艺术歌曲和中国民族管弦乐不同旋律的特点、表现方法以及风格特征。

  教材分析

  《月夜》是一首古典艺术歌曲,它体现了诗歌、旋律、伴奏三位一体的艺术特征。舒曼在德国民间诗歌的原诗上,配上了朴素的音乐,歌曲在宽广宁静的旋律上展开,全曲几乎仅用同一旋律不断反复,而且对照乐句A和对照乐句B,乐句B也可说是A的旋律的变形。在第三节情感加强,推向高潮,在渐弱的和声中,全曲结束。钢琴伴奏描摹月光的闪耀,手法很是写实的,具有独立表现意义。其塑造了月光如水的情景,使音乐丝毫不显单调,引出月夜的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丽夜空之景,抒发了作者思念故国、热爱家乡的心情。

  《花好月圆》由黄贻钧作曲,彭修文编曲,演奏形式是管弦乐合奏。这是一首采用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的轻音乐作品,是ABA结构。全曲在热烈的快板引子中开始。A主题柔和、轻盈,先由笛子以明亮音色呈示,然后转入高胡和二胡变化重复,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B的主题先在扬琴和秦琴上出现,轻快活泼;然后由笛子和二胡、高胡的变化重复;通过一个切分节奏的变音,乐曲由G调转入C调,低音乐器以深厚的音色演奏出有舞蹈性的节奏型,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丛尽情欢舞的场面。最后,乐队以快速的加花演奏,变化再现A的主题,使乐曲在热烈欢腾的情绪中结束。作品大意表现了圆月之夜百花盛开、人们欢悦的生活情景。

  《弯弯的月亮》,曾经风靡了大半个中国。歌曲采用bA大调,4/4拍子,结构为单乐段分节歌形式,由两个乐句组成。这首歌曲旋律抒情流畅,节奏自由舒展。歌词动人,内涵丰富,被音乐界公认为中国通俗歌曲的一首代表作品。演唱时呼吸要用得柔和均匀,与声带形成最佳配合,用柔美圆润的音色,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寻与回忆。

  教学过程

  (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学唱歌曲《弯弯的月亮》

  1.月有阴晴圆缺,你最喜欢什么形状的月亮?(白玉盘般的圆月、弯弯像小船的弯月。)

  有这样一首歌,歌里有弯弯的月亮、弯弯的小桥和童年的阿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弯弯的月亮》。

  2.欣赏《弯弯的月亮》动画。

  3.请学生回答歌曲的音乐情绪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表达了幽幽的思乡情和对童年的追忆。)

  4.欣赏刘欢演唱的《弯弯的月亮》视频片段,学生小声哼唱。

  (1)学生对作品很熟悉,引导学生注意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及反复记号的运用。

  (2)讨论演唱方法。

  (教师提示:圆润优美的嗓音,训练有素的气息控制,清晰含情的咬字吐字,良好内在的音高节奏感以及婉转自如的运腔和心灵真情的抒发,其歌声一定是甜美抒情动人的。)

  5.简介演唱者刘欢(图片)及词曲作者李海鹰(图片)。

  6.学生以各种形式演唱、表演《弯弯的月亮》,并评选出表现最为出色的给与表扬。

  二、欣赏《月夜》

  同学们的歌声,悠扬动听。老师仿佛通过歌声,看到了一轮弯弯的月亮就在眼前,还有月亮下面美丽的阿娇……外国歌曲作品中也有一首歌唱月亮的,让我们对比欣赏一下,看看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1.聆听艺术歌曲《月夜》。

  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

  旋律流动平稳。独立的钢琴伴奏,展现了月夜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也表现了一个热爱故乡、思念故国的人的心灵美。

  2.复听《月夜》片段,体会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教师弹奏钢琴伴奏。)

  (1)两遍乐曲在伴奏上有何不同?

  (第一遍演奏简单的和声伴奏,[自己编配就可以];第二遍演奏歌曲原伴奏。原伴奏加强了钢琴伴奏内声部旋律的活跃性,更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及表现范围。和弦的模棱两可的'作用、意想不到的解决,打乱了我们对调性的感觉,突出了月光朦胧和神秘的意念。)

  (2)钢琴伴奏的重要作用。

  (钢琴引出月夜的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丽夜空之景,钢琴伴奏使乐曲更加丰富,起到了衬托的作用。塑造了月光如水的情景,使音乐丝

  毫不显单调,抒发了作者思念故国、热爱家乡的心情。舒曼把艺术歌曲曲调与钢琴伴奏结合得天衣无缝,使钢琴伴奏更能体贴入微,有时钢琴部分甚至超过歌唱部分。)

  三、欣赏《花好月圆》

  1.欣赏《花好月圆》,请同学听完后,说说这首作品描写的是什么场面,是通过什么手段表现的?

  2.教师结合乐曲,说出该作品的演奏形式,复习民族管弦乐队的构成。

  (演奏形式是管弦乐合奏,它采取吹、拉、弹、打四个乐器组的多种配合与组织。)

  民族乐器分类代表性乐器

  吹管乐器组笛子、唢呐、箫、埙等

  拉弦乐器组二胡、高胡、板胡、京胡等

  弹拨乐器组琵琶、古筝、扬琴(击弦)等

  打击乐器组锣、鼓、镲、响板、木鱼等

  3.进一步思考:该作品体现了怎样的一种音乐风格?判断乐曲主题与表现内容。(作品表现了圆月之夜百花盛开、人们欢悦的生活情景。)(三段主题音频:《花好月圆》A主题、《花好月圆》B主题、《花好月圆》A’主题)

  主题A快速地加花变化再现主题段落,乐曲情绪热烈欢腾。

  主题B音乐节奏欢畅、舒展,描绘了一幅轻歌曼舞的画面。

  主题A’舞蹈性的节奏型表现了人们尽情载歌载舞的场面。

  四、唱乐、吟诗、赏画艺术实践活动(根据时间,学生回答,也可把这一环节,作为课后的作业,让学生在课下自由探究。)

  《花好月圆》表现了圆月之夜百花盛开、人们欢悦的生活情景,把我们带到一幅轻歌曼舞的音画里。在以“月亮”为主题的中外艺术作品中,有欢快的、含蓄的、抒情的、伤感的,它们是艺术家们“借月感怀”的心情写照。同学们可以说出哪些和月亮有关的民俗活动,说出、唱出哪些作品?

  1.中秋活动:吃月饼,玩花灯,部分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越南中秋节儿童唱主角,韩国人在中秋节会吃松片。

  2.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和德彪西的《月光》,《月亮代表我的心》《月半弯》《月亮惹的祸》《春江花月夜》,凡高的《月亮升起》,课本上的《松溪泛月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3.月亮里有音乐吗?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歌曲搭载“嫦娥一号”去探月啦?

  回答:《半个月亮爬上来》……

  4.欣赏神州七号航天飞船的图片和宇航员杨利伟图片。

  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完成任务,大家正沉浸在神七太空漫步的喜悦之中,航天人将继续载着国人的探月梦想,飞向太空。

  5.如果有一天国人能够成功实现探月的梦想,让我们准备几首和月亮有关的作品带到“月宫”。同学们,你们会推荐什么呢?也许……但老师盼望会有同学们的作品,也在其中。

  五、课堂小结

  月亮是爱与美的象征,因为月亮光照大地的时候,让人感到月亮也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灵性和感悟。特别是中秋夜圆圆的月儿,就是人们心目中团圆的象征。中秋佳节才会代代相传,绽放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望月赏乐,孤单的夜晚会变得温暖,音乐与心情可以一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