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

刘莉莉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

  教材分析:

  《妈妈的帐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帐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帐单,这份帐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体现“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理念,理解感悟课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出发。教师组织引导时,参考学习提示,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服务。主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活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有所悟。

  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情深,懂得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应该的。

  3、培养独立的默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想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血奶》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这个故事非常感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再次感受妈妈伟大的爱。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过渡:知道什么是“帐单”吗?文中的账单是超市里的发票吗?下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读一读课文就知道了。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顺每一句话。

  2、检查学生自读效果。

  (1)出示词语,请生读。

  (2)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名读。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默读要求。学生默读思考: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反馈 。自由表达。

  五、研读两份帐单。

  过渡语:刚才我们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大家都知道了文章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两份帐单,一份是儿子的,一份是妈妈的。

  (一) 儿子的账单(大屏幕出示)

  1、 从这份账单中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懂事、听话、勤劳)

  2、 老师希望咱们班同学也像小彼得一样懂事、听话,经常帮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 这份账单里寄托了小彼得一个小小的愿望,他想从妈妈那儿索取60芬尼的报酬。那么他的愿望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释“如愿以偿”)

  过渡语: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的时候,他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账单。

  4、出示妈妈的账单,指名读。问:看到这份账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5、既然妈妈为小彼得做了那么多,为什么她的帐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呢?

  6、小彼得读懂了妈妈的账单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释“羞愧万分”)

  7、此时的小彼得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8、读着读着,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9、出示最后一段,比较句子,体会小彼得羞愧的心情。

  10、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11、此时此刻,小彼得扑在妈妈的怀里,他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妈妈又会怎么说呢?(出示插图)

  七、总结深化,拓展延升

  1、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妈妈的爱》这首诗,再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那份关爱吧。

  2、拓展延伸:学生自己布置家庭作业.

  同学们,你们的妈妈也是用这样绵绵不断的爱陪伴着你们长大的,今天,你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会给自己布置一个怎样的家庭作业呢?

  结束语:我们在妈妈的爱里天天长大,妈妈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爱,我们也应该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我想不仅是在节日里为她送上一份小礼物,为她朗诵一首小诗,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播放《烛光里的妈妈》)

  附板书:

  20 妈妈的帐单

  儿子 按劳取酬 60芬尼

  妈妈 不要报酬 0芬尼

  (爱无价)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教学准备搜集各种形状的叶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每一节诗歌所讲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3、师引导学生质疑:树叶怎么美?什么样的树叶才美?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2)注意正音。

  (3)出示词语卡片,轮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节

  1、谁来读?

  2、你知道了什么?

  3、大树怎样美?

  3、指导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三~~八节

  1、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你看的叶子是怎样的?

  理解:形态各异:样子各不同。

  4、叶子做着怎样的工作?

  理解:奉献:贡献。

  5、每个季节的叶子是怎样的?

  6、齐读。

  (三)学习第九~~~十一节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茁壮:强壮、健壮

  葱翠:(草木)青翠

  输送:运送;从一处运到另一处。

  3、齐读。

  1、出示词语。

  2、出示生字。

  3、写这些生字要注意些什么?

  4、师范写“异、奉”。

  5、指导学生描红。

  学生读课题。

  交流想知道的内容。

  交流,指名回答。

  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正音。

  出示词语卡片,轮读。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指名学生读第一、二节。

  那棵大树很美。

  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学生练习朗读。

  学生分小节读课文。(指名读、小组读等)

  学生交流。

  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

  春天:叶子嫩绿,夏天:叶子肥美,秋天:变黄,冬天:飘零。

  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生回答。

  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学生齐读。

  学生读词语。

  学生认读词语。

  学生齐读。

  学生仔细看。

  学生描红练习。

  计:

  课后收集树叶,看谁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3

  【教学内容及分析】

  《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8课内容。此文是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工人们在修建公路时,发现一颗粗壮、结实、挺拔的大橡树挺立在路基的中央。为了保护橡树,工人们与工程师经过精心设计,在不改变筑路计划的前提下,是公路在橡树边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既保护了橡树,又圆满的完成了筑路计划”的故事。表现了人们对草木的珍惜,赞扬了工程师和筑路工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强。

  本文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所反映的人们的行为非常高尚。选编的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筑路人高尚的心。

  3、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搜集有关人类保护或破坏自然环境的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比较导入 揭示课题

  第7课的内容是什么?人们是怎样对待橡树的?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根握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将了一件什么事?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三、检查自学 组织交流

  1、指名读课文,指导读正确。并读读下列词语:

  公路 宽阔 平坦 漂亮 马蹄

  橡树 粗壮 结实 挺拨 高尚

  2、交流思考题。

  (1)交流第一个问题: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看法。

  A、小组内交流。

  B、全班交流。要尊重学生的想法。

  ①引导重点交流:

  (出示投影片)插图及课文景后一句话。

  ②齐读这句话。

  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高尚”的,举例说。

  ④为什么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C、读书,找依据,讨论交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讲:

  第一: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 (指导读时注意读好“那么粗状、结实、挺拨,就像摹的哨兵一样”这句话,声音要响亮、有气势。)

  第二: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

  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便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第三:想办法,绕开橡树修路,最终路呈马蹄形。

  3、总结评价:对一棵树,如此珍爱:这不是平常的行为,这是对环境的保护,对生命的尊重,怎能不说筑路人的心是高尚的心呢!

  四、联系实际 拓展延伸

  1、出题提问:结合实际,你还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吗?

  2、思考讨论

  3、交流汇报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练习

  1、抄写你喜欢的一段话。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一听。

  【板书设计】

  8、路旁的橡树

  橡树

  ↓ ↗高尚的心

  修路——-——————工人 ↑↓

  ↓ ↘保护环境

  马蹄形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4

  一、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冀教版小学 语文第六册中一篇趣味性强,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讲的是国王御橱里的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却不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从课文的插图,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教学上我努力做到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对话部分是本课最明显的特色,也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神态和语言的描写,把一个骄傲者和一个谦虚者刻画的入木三分,是学生进行朗读表演的好教材。

  二、、教学 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骄傲”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演一演故事。

  4、写出读后的想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做人应该谦虚谨慎,不应该骄傲自满。

  2、教育学生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要以己之长比别人之短,我们 要多看别人的长处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及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不软弱的性格特点,理解课文所讲述的道理。让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四、教法设计:

  1.读式教学法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思考,受到熏陶感染,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思想启迪,在语文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表演教学 法

  针对小学 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利用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上面是什么?(课件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

  学生回答:图中是陶罐和铁罐

  板书: 24 陶罐和铁罐

  你喜欢图中的谁?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发言了解陶罐和铁罐的特点,由此引入文本 )

  生:我喜欢陶罐,她漂亮。

  生:我也喜欢陶罐,她颜色鲜艳。

  生:我喜欢铁罐,他多结实呀!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回答很完整。如果能用上“因为……所以”就更好了。谁先来试一试。

  (教学中始终不忘语言文字训练,通过花样翻新的训练,学生兴趣自然生发,深化了理解,训练了表达)

  生:我喜欢陶罐,因为她漂亮,所以我喜欢她。

  生:我喜欢铁罐,因为他结实,不像陶罐容易摔坏。

  生:我喜欢陶罐,不仅仅因为她漂亮,造型美,还因为她谦虚善良,所以我喜欢陶罐。

  师:哦,她谦虚善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是结合课文内容说的。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谦虚的陶罐说……”

  师:你真了不起,还知道理论联系实际,这可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哟,你真棒。你能不能再说说铁罐怎样?

  生:我不喜欢铁罐,他太骄傲,自以为了不起,还奚落陶罐,所以我不喜欢他。

  师:原来文中的陶罐和铁罐一个谦虚,一个骄傲,大家同意这说法吗?

  生:同意。

  板书: 谦虚 骄傲

  (上课伊始,通过谈话即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为下文学习作了铺垫,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之势。顺利进入第二板块的学习)

  (二)、进入文本,品读理解

  本环节主要抓住课文1-9自然段展开教学。我们知道了陶罐是谦虚地,铁罐时骄傲的。你从课文的那些地方能看出来?请你们在书中找一找,画一画,陶罐铁罐各自的表现。

  (此举旨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

  生:从铁罐经常奚落陶罐,我看出铁罐很骄傲,觉得自己了不起。

  师:奚落?你知道什么是奚落吗?(抓住重点词进行挖掘)

  生:用尖刻的语言讥讽别人。

  师:你一定读过不少书,词义理解很准确。铁罐怎样奚落陶罐的?陶罐的表现又如何?

  生汇报交流对话部分内容。

  课件出示句段赏析1

  师:看到这样的话语,你有什么想法?

  生:铁罐说的话太伤人了。

  生:如果是我,我听了一定会很生气。

  师:陶罐的表现是怎样的?说明陶罐……?(谦虚,有礼貌。)

  对,我们看到的是有礼貌的陶罐与骄傲的铁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谁愿意通过朗读再现当时铁罐奚落陶罐的情景。

  课件出示句段赏析2

  指导朗读,注意神态,语气的变化。接着师生互动,共读对话,在语境中理解,在朗读中感悟。了解陶罐谦虚和铁罐傲慢的不同性格特点。

  (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语文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三)、深入文本,研究感悟

  了解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后,深入研究结果是否正如铁罐所说的那样?骄傲的铁罐说过:要不了多久,陶罐就会破成碎片,消失掉。而他自己会永远留在这里。结果如何?后来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自读理解,合作学习10-17自然段。

  交流反馈:

  生:结果与铁罐所说完全相反,陶罐还在,他倒是无影无踪了。

  板书:光洁朴素美观 无影无踪

  课件出示:多年后

  多年后,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他被挖掘出来后说什么了?(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身边,他一定闷的够受了……)多么善良的陶罐,这份宽容,善良正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师:通过进一步学习,我们再次感受到陶罐身上谦虚,善良的品质。同学们想不想演绎一下这个寓言故事。(小组准备,要求台词要熟,神态、动作、感情要到位。)

  课本剧表演

  (通过演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化主题,为理解寓意打基础。)

  (四)、揭示寓意,深化感悟。

  最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和不同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生:我想对铁罐说,你真不该骄傲。应该珍惜陶罐兄弟和你之间的友情。

  生:我想对陶罐说,你真是好样的,铁罐那样说你,你还把他当兄弟,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生:我懂得不要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生:我要对大家说,让我们互相尊重,友好相处。这样生活才会更美好。

  板书:要全面看问题,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写出自己的心里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的前提下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引导学生感悟道理,明白寓意。)

  听了大家的发言铁罐兄弟也有话要说,你想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吗?

  课件出示 铁罐的话

  六、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生活中,我们应全面看问题,不能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作比较,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与身边的人互相尊重,友好相处。下面,让我们握住你身边朋友的手,一起高歌《找朋友》,在歌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七、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编一个寓言故事 。

  板书

  24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 朴素、美观 无影无踪

  要全面看问题,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激发写作的愿望,培养写作的兴趣;

  2.能初步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逐步提高记事能力;

  3.能初步学会描写特定的场面。

  【教学重点】

  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写下来。

  【教学难点】

  把自己玩得过程写下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懂要求,明确目标

  1.我们的活动可以说是丰富多彩,让人回味无穷,你还记得都参加过哪些活动?(学生自由交流)

  2.阅读习作要求。

  请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课件出示1)那次玩得真高兴(板书:那次玩得真高兴)

  二、回顾交流,选择材料

  1.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情景,试着从活动中选材。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课堂上有故事,下课后也有故事。有些故事与老师有关,有些故事中只有学生,有些故事发生在集体活动之中,有些故事发生在一两个人之间。

  2.小组交流。

  3.代表发言。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学会选材:

  (课件出示2)

  (1)地点:校园、家里、野外、公园……

  (2)空间:教室内、操场上、动物园、游戏厅……

  (3)时间:课堂上、活动课、课间、周末、假期……

  (4)人物:同学、老师、家长、陌生人……

  (5)事件:讲故事、猜谜语、书法比赛、歌咏比赛、掰手腕、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运动会、旅游、野炊……

  (6)感受:开心、悲伤、喜悦、明白了……

  三、紧扣要求,确定中心

  1.教师导言:在习作中表现童年生活给我们的感受或是明白了某种道理,或是陶冶某种情操,或是增长某种知识,或是培养某种能力。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2.小组交流,确定中心。(板书:确定中心)

  四、欣赏范文,把握技法

  1.(课件出示3)

  那次玩得真高兴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哥哥还有姐姐一起去西安的公园游玩。我们走着走着,看见有人在出租单人和双人骑的自行车。我从来没有骑过双人的自行车,所以我觉得很新奇,便和哥哥租了一辆双人自行车,爸爸和姐姐各租了单人自行车,这可是我们第一次与双人自行车零距离接触啊!

  刚上车坐好,车子就往右倾斜,还好哥哥比我高,腿长撑住了地面。虽然没有“人仰马翻”,但是我还是有点害怕。刚骑上车就遇到下坡,车子像飞机一样“飞”了起来。我有点紧张,因为怕我飞出去,摔跤。我兴奋不已,双人车真是太好玩了。哥哥大叫一声:“小心,有车来了”,旁边的人急忙躲闪,有的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们,还有不理不睬的。

  车子滑到坡底,慢慢的速度慢下来了,我们都使出劲来踩,速度又变快了,上坡时我们更用力了。突然,我们都精神一振,好像爆发了一样,飞快地冲到坡上。只听见“嗖”的一声,我们冲上了最后最高最漂亮的一个坡。我兴奋的向全世界宣告。此时,我的小脸通红通红的。

  双人自行车真是既好玩又有趣,我玩得真高兴!

  2.学生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小组交流,汇报发言。)

  3.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把握技法。(课件出示6)

  (1)集体活动有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一次来写。

  (2)活动中的人物多,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写,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突出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3)如果活动的内容多,要按一定顺序写。在描写中要懂得使用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4)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5)写好自己,写出感受,如做事粗心,吸取教训;做事要讲究方法,总结经验;不到最后不放弃,做事要善于动脑;要有小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让人分享活动的快乐,感悟活动的收获。

  (板书:印象最深突出的人物写快乐感受)

  五、提出要求,学生习作。

  1.学生再次自由阅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

  2.学生自由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1.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亮点,提倡借鉴。

  2.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3)集体交流,进行修改。

  七、自我修改,誊抄习作。

  1.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自行修改,老师将把好的习作展示在宣传栏内。

  2.小组内交流修改的文章。

  3.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

  八、总结。

  从作文中,我感受到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给同学们带来快乐,使同学们增长知识,让同学们变得团结,也使老师看到了一个个活泼、向上、团结、勤奋的好孩子。老师为你们的健康成长感到欣慰。

  【板书设计】

  那次玩得真高兴

  确定中心印象最深

  突出的人物写快乐感受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6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

  1、齐诵《忆江南》

  2、出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板书课题。西湖,就是镶嵌在杭州这个“人间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自主学习,我尝试

  初读课文,自学提示:

  (1)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圈画出来,利用课后生字表或查字典认识、理解这些生字词,并将这些字词多读几遍,读准为止。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理清脉络: 把课文再连起来读一读,看看作者怎样介绍西湖的。

  合作交流,我参与

  1、 对子互相学习字词。(充分体现互助互学精神)

  2、 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展示探究,

  (1)展示字词。漂浮 镶嵌 掩映 悠扬 远眺 层层叠叠 连绵起伏犹如 荡漾 葱绿 轻柔 围绕 心旷心怡 夜幕初垂注意读好前鼻音“嵌、掩、绵”,后鼻音“扬、层、荡、漾、轻、旷”,翘舌音“初、垂”。注意区分多音字“华”在“华灯”中读“huá”。

  (2)课文朗读。

  (读好长句子,注意停顿: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3)理解词语:素、镶嵌、放眼远眺、连绵起伏、硕大、掩映、心旷神怡、荡漾、宛如、悠扬(设计意图:读好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此基础上理解不懂的字词,为下面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做好准备。)

  (4)作者是怎样介绍西湖的?

  达标测试

  1、 我能把生字写的工整、漂亮。

  2、我记住了好多词语。

  西 湖

  本周习惯养成:认真倾听、乐于表达

  学校:芹池中心小学

  主备人:孟粉红

  审核:

  课型:自主合作

  总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小主人: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我尝试

  1、 学生自己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

  2、 边读课文边想,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

  3、 把你心中感受到的西湖的美读出来。

  合作学习,我参与

  1、 互相朗读指导,取长补短。

  2、 小组成员赛读,读出水平。

  展示探究

  1、 朗读展示,读出西湖的美。小组赛读,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老师配乐)

  2、 感受西湖的美,从朗读评价中说出你对这些句子的感受。

  3、 学会运用。用“犹如”“好像”练习说话,感受比喻句的好处。

  4、 谈收获。说说从这一课你学到了什么。

  达标检测,我会做(第三课时)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站在 的西湖边放眼远眺, 是层层叠叠、 的山峦, , , , ,真像一幅 。 , 一面硕大的银镜。 白鸥掠过 ,在阳光下 , 。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 ,仿佛 。在这 的西湖边 , ,怎能不令人 呢!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 ,

  在碧水之上。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 , ,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 在湖中,宛如 在游动。[]

  我成我们 我们

  【教学总结】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品析第三自然段的主要景点“苏堤春晓”、白堤(断桥残雪)、孤山、湖心及四周的镶边”。另外还介绍了第四自然段月光下西湖的明月东升、湖水荡漾、琴声悠扬。从而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西湖的赞美及喜爱之情。

  整节课下来,我感觉大体上还是可以的。比如从小组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展示时互动流程。大多数组的组员及组长表现相当出色。但有个别成员如李柯瑶在回答用“宛如”造句时,脑筋没有及时转过弯来。还好,别的同学帮了她,让她的问题得以解决。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比喻词:“像、仿佛、、真像、好像、就是、犹如、宛如”说出了不同的比喻句,从而亲身体会了比喻句的形象生动。从而从中感悟到日常生活中多用比喻句的妙处。

  学生在对自己喜爱的句子进行朗读时读得很有情感,松弛有度,抑扬顿挫,升华了自己对文本作者思想的理解。

  不足的地方是:小组里的个别成员上课回答在语言组织上还很稚嫩,行动不够踊跃。我感觉这几个成员一定对课文理解不够有深度,或者说对课文的了解,意识还比较模糊,寻不到适当的语言来表达吧。当然,这个也是我平时未能提醒关注、对学困生耐心不够的集中体现。以后在这个问题上我得加强对学困生的培养。培养他或者她,节有所思、想有所言的切身感受,去收获胜利的喜悦、去品味自信的结果。

  再一个不足是:我在板书“近看”这一块时,可以写成“四周、湖中。”月光下可写成:“明月、湖水、琴声。”这样板书看起来简洁明了。

  还有一个不足是学生讨论时,个别组比如:前进组的陈美言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流,给人的感觉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见这个学生没有用大脑去思考,即根本没有进入文本,与文本进行真正的心灵沟通。所以这一点也是我值得提醒学生注意的。

  总之,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自己去发挥、去修正、去提升、去开拓。让课堂真正意义上成为学生自由翱翔的广阔天空。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一些启示,引导学生对时间的意义有所感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师:(自编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谜语吗?有哪些谜语?说来让大家猜猜?老师自己编了一个谜语,你们想听吗?听好--什么东西有的人觉得充裕?有的人总觉得不够用?什么东西你珍惜它,就会给你带来财富?什么东西你浪费了它,也就等于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生说自己的见解,师引到时间上)

  师:同学们,对时间,你有什么看法呢?

  (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对时间的看法。)

  师:同学们,时间是摸不着,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时时存在的,并且一去不复返的,有个人,在他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和我们想法一样,认为时间一天天过去,是很可悲的事情,可是后来,他却又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

  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

  (生说,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三、再次读书,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了解了课文大意。我们知道,学贵有疑,读了这篇课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得认真读书呀。

  (生再次认真读书,注意发现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问题?你觉得哪写句子不好理解呢?

  (生发言,师生共同补充)

  四、三读课文,重点探究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好,正是老师想提出的问题呢。那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靠老师吗?对,得靠我们认真读书。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解决一些问题。

  (生读书,教师与学生个别交谈)

  师:谁来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呢?读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呢?

  (学生读书,谈感受。师生共评,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五、总结:

  这节课,你读了这篇课文,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写出来。(学生写,教师巡视,写完的站起来念给大家听。)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

  2、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和时间赛跑,我们看看,哪些人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好吗?先看看你昨天和时间赛跑的结果把。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词和优美的语句呢?

  (把生字词写在练习本上)

  二、学生选择,深入探究

  师:请你找出认为难理解的语句,和大家一起研究好吗?

  (生读书,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和难理解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

  师: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小组交流后,各组选出本组的语句,在班上交流。主要是针对含义深刻的句子和难理解的句子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展开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看法,谈感受。)

  三、延伸,深化中心

  师:同学们,我们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你觉得本文的作者写这篇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今天,你又读了课文,又有怎样的感受呢?师: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也要和时间赛跑。咱们身边,有哪些同学和时间赛跑,跑在了时间的'前面呢?珍惜时间的名言可多了,你收集了哪些呢?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咱们一起看看,读一读吧。(出示幻灯)最后,让我们也来写名言怎样?请你把自己珍惜时间的想法,自己的感受用一句话写下来吧。(生写,师巡视,指导,写完的先念)

  师总结:虽然时间一去不回头,但我们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四、作业

  写读后感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情。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8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络、庭、敝、恋”4个生字,会写“络、箱”等14个字,正确读写“网络、遍布、五湖四海”等词语。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读懂本课内容,抓住文章的要点;初步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用途及有关知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课前准备

  1.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和设计好的表格,实物投影仪。

  2.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操作,尝试网络各种功能,如下载资料、网上娱乐、发送电子邮件等。

  第 一 课 时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课题)请大家认真读一读课题,说一说你最想知道什么?(如,什么是“信息”?“信息高速公路”指的是什么?“信息高速公路”通往哪里?“我家”是怎样跨上“信息高速公路”等问题)

  2.教师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激起学生自主阅读解决问题的兴趣。

  自主阅读,初步感知

  1.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生字词,可以查字典,与同学讨论或请教老师。

  2.自己想办法练习将课文读通顺,如同桌互读、请人听读、自我练习等。

  3.思考同学们上课时所提出的问题,在文中进行勾画批注。

  检查自读情况

  自选方式来汇报自己的自学情况,如,当小老师教认生字词;请好朋友一起轮读课文;解答课前别人或自己提出的问题。

  小组合作,深入学习

  1.组员搭配上体现互补,每组保证有一名略懂电脑的同学。

  2.下发表格,要求各小组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填入表格,同时,组内人员要分工明确。

  我们小组读懂的网络功能

  我们还知道的网络功能

  不懂的问题

  全班交流

  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学习成果,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如:

  1.可由中心发言人将表格放在实物投影上,介绍本组读懂的和课外了解的网络功能,并就不懂的问题请教其他小组。(教师亦可适时参与解答)

  2.可由组员配合,一人读相关段落,一人概括课文所介绍的网络功能;一人详细介绍自己如何了解的网络其他功能,并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3.可由操作计算机较熟练的同学上机,边演示边介绍网络功能,并随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

  4.教师在各组汇报中发现问题,进行总结指正或进行演示。

  读读写写

  情不自禁 电脑网络 目不转睛 恋恋不舍 信箱 领悟 盯着

  五湖四海 迫不及待 应有尽有 笑眯眯 老鼠 警察 博览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9

  教材介绍:

  我所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四单元可爱的小生灵主体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小虾》,这篇课文是一篇写小虾生活习性的文章。通过我观察小虾吃食、打架等细节的描写,突出了小虾有趣、脾气不好两个特点,抒发了我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预习能力,因而在课堂上对字词的处理已不作为重点,只是对于本课中个别难读难写的字老师给予提醒和帮助。

  课前我了解到,学生虽然没有亲手饲养过小虾,但小虾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许多孩子在市场上见过小虾,很多孩子也吃过虾。一些学生自己在课前去观察了小虾,对小虾有了很直观的了解,但是他们未必能仔细观察到小虾活动的动作形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小虾的样子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小虾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样子及吃东西的有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 注重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教学中加强朗读指导,以读促悟,以悟促情。

  3、 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吃东西的有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虾的样子和吃东西的有趣,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小虾吃东西的有序和有趣

  教学准备:

  小虾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生:小虾

  2、 看小虾图片,齐读课题

  3、 生:我观察到的小虾很……

  生:……

  4、 进入文章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 自由读课文

  2、 自我评价

  3、 先小声练读,然后小老师教读。

  4、 练读句子,个别读,齐读

  5、 同桌两人共读一本书,互相纠正读音

  三、整体感知

  1、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自由发言,理清文章脉络

  四、精读

  学习第2自然段

  1、 小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小虾样子的句子

  2、 汇报

  3、 抓住词语谈感受

  4、 感知画面,美美地读句子。

  学习第3自然段

  1、 认真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表示小虾吃东西动作的词语,勾一勾,读一读。

  2、 全班汇报:读勾画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3、 多种形式读

  4、 标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5、 汇报

  6、 体会有顺序地把小虾吃食时的动作描写得很具体、生动,说明小虾吃食很小心

  7、 练习有顺序的表达

  8、 表演

  9、 有感情的齐读,可以带动作表演读

  10、 齐读“吃饱了的小虾……”

  五、总结全文

  有感情读课题

  1、 孩子们,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小动物?(多媒体:小虾图片)

  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虾的课文:(板书课题:小虾)

  3、 课前,孩子们去观察了小虾,你能给大家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小虾是什么样的呢?

  4、 过渡:从你们的发言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很喜爱小虾。小作者也非常喜爱小虾。他是怎么描写小虾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吧!

  板书设计:

  小虾

  样子

  有趣

  脾气不好

  先—然后—接着—又—直到—才

  碰—后退—再碰—后退—捧着吃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古诗朗诵音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诗句接龙

  2.揭题释题

  板书:望洞庭,师指导书写“庭”,齐读诗题,介绍洞庭湖。

  二、阅读理解古诗

  1.一读,读准

  ⑴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⑵检查字音,指名读,指名评价,再读,师评价,齐读。

  2.二读,读好----读出节奏

  ⑴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在书上画斜线。出示节奏,指生读出诗的节奏。

  ⑵听范读。自由地练习。指生读,评价。齐读。

  3.三读,读懂----理解诗意

  ⑴交流理解诗句意思的方法:结合注释;联系插图;串联词意;发挥想象;反复读诗。

  ⑵自读自悟,四个交流,讨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⑶交流反馈,按诗句的顺序,可以先读出诗句,然后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你是用了什么方法?

  ⑷齐读古诗。

  4.四读,读美----读出意境

  ⑴洞庭湖景色美丽,但是诗人却只用了精炼的语句,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轻声读全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①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秋月,怎样的湖光?怎样的秋月?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一个“和”字表现出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之美。(板书:和)

  读出这宁静和谐之美。(齐读)

  ②潭面无风镜未磨

  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静静地凝望着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他是怎样写的?这里诗人把什么比作什么?诗人为什么把湖面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呢?

  诗人刘禹锡对景物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啊,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板书:观察)(指生读,师评价)

  读出洞庭湖的朦胧美。(齐读)

  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相互映衬,显出一种和谐之美。

  秋天的夜晚,湖面上波光粼粼,洒满了银色的月光,湖水与月光相互映衬,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都没有,湖面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请把这美丽的景色一起读出来吧。(两句诗连起来,全班齐读)

  ③遥望洞庭山水翠

  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在这句诗中诗人着重写了什么景物?(板书:山水)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点?(翠)

  读出和谐之美。(指名读、小组赛读)

  ④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又联想到了什么呢?这句诗妙在哪?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诗人想象丰富,比喻恰当,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像诗人一样放飞想象的翅膀。(板书:想象)

  读出喜爱、赞美之情。(齐读)

  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十分青翠,山水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让人爱不释手。一起来读读吧!(两句诗齐读)

  ⑵小结全诗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湖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底。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首山水小诗,感受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吧!(齐读)

  5.五读,读熟----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z

  1.欣赏有名的诗人为我国的名胜写下的经典名篇。

  2.布置作业:

  (1)小小朗诵家:请大家将《望洞庭》背给父母、同学听听;

  (2)小小作家: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出来;(选做)

  (3)小小画家:在你的画纸上画一画《望洞庭》所描绘的美景吧。(选做)

  板书:

  望洞庭

  观察湖月

  山水

  想象人景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1

  教学目的

  一.通过诵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捷地复述文章内容

  二.感受娃丽关爱别人的美妙心灵,做一个有优秀品格的小公民

  三.细心诵读课文,理清思绪,培育自己读与复述的本领

  四.掌握新生字的音、形,末了能有情感的诵读课文教学重点:领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格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进程:

  1.导入新课

  一.课前导入:同砚如今是怎么样和你的同伙、亲戚联络的?(打电话、发短讯、发邮件、写信)在之前人们又是用哪些体例进行联络?(至多的是写信)写信就得用到信箱,信箱的作用是什么?

  那末,今日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引出了怎么样的一个故事?

  2.板书:16.信箱

  2.通读全文,概括主旨

  1. 出示题目:问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首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产生了什么事?

  2. 在浏览中,碰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先作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说出效果

  3. 搜检浏览效果(回答得好的实时给与表彰)

  3.再细心诵读,解决问题

  1. 诵读浏览提醒,以后解决提醒中的三个题目:

  a. 哥哥、娃丽各是怎么样对待这封信的?

  b. 娃丽为何拿到了和哥哥如出一辙的钥匙?

  c. 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甚么?

  二.请同砚逐一回答,找出相干段落,分角色诵读(师做适宜的指点诵读)

  从中剖析并领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惟品质

  4.总结全文,谈感受

  一.依据板书复述课文

  二.学习了本课你有甚么感受?

  三.结合实际:假设是你碰到了相似的事,你会怎样做?

  5.课后功课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2

  【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榕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你为什么这样读?

  b、 “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

  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b.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

  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e、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认识生字12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学习过程

  1.初读感知点: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2.细读感悟:

  ⑴、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2)、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这一部分讲了什么?

  *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读一读。

  (3)填空:这篇课文讲了-------事,反映出--对--的关爱。

  3.能力训练点:

  学习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拓展延伸:

  ⑴、说一件自己和爸爸之间的感人事例。

  ⑵、查找有关冰灯的资料。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教师:

  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

  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⑴ 过渡:

  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⑵ 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⑶ 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⑴ 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⑵ 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⑶ 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⑴ 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⑵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七、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 劝 又丢 修 再也没丢

  (后悔)

  有错 就改 不算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 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

  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

  “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三年级语文优秀教案15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及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 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 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激趣

  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双手,看我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黄色)你见过绿手指吗?绿手指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赶快读读课文吧! (板书课题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问题:“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

  2、出示生字卡片,练读。注意读好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3、指名分段朗读,教师正音。 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读完课文,我们回忆一下,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4、你读懂了什么? 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说出了人们对园丁的称赞,被人们称为“绿手指”可真不简单,那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为什么被人们成为“绿手指”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绿手指、称赞、金盏花、伺弄、沮丧、满怀信心、兑现、验证。

  2、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准。

  3、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质疑。

  小组内互相交流,推代表准备发言。反馈学习情况。

  四、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绿手指”的含义。

  五、朗读课文。

  1、讨论: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老奶奶培育的结果怎样?听取小组学习情况汇报。

  2、小结:这位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盏花,她挑选一株颜色稍微淡的,让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种子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淡的花的种子栽种,循环往复,经过了20年,终于开出了一朵纯白色的金盏花来。

  3、出示文中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4、你想对老奶奶说些什么?起初,家里人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态度?家人为什么那样说?(引导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理由)此时,你认为老奶奶的家人会说什么?

  5、当老奶奶把这纯白色的金盏花的种子寄给园艺所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此时,老奶奶又怎么对他们说的?

  6、你们说老奶奶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你能说说黑色的金盏花是怎样种出来的吗?

  7、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8、小结:是呀,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再困难的事情都会办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9、朗读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谈感受。 有感而发,自由发言。

  10、奖金不能兑现,因为年代久远。“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自由发言。联系实际谈感受。

  六、总结全文